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21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结果最好的中医在华界,三哥叫徐师傅开车到华界去接的。

  珍卿听说明堂侄子病了,想着必得尽到地主之谊,把明堂侄子照应好了。不但要帮他请个好大夫,而且还得亲自去探一探病。

  说句良心话,珍卿对明堂侄子的印象,比对远堂侄子好不少,此番人家跋山涉水,把杜太爷护送来海宁很不易,珍卿跟杜太爷商量去探望。

  杜太爷本来不以为然,觉得珍卿作为长辈,嘴上问候到了,行动上也给请了大夫,犯不上再亲自登小辈的门。

  但珍卿觉得不是这礼数,而二表伯也赞同珍卿。

  若非是杜明堂一路跟着照应,二表伯一人怕顾不来这么多事,人家作为亲戚执了晚辈的礼数,做长辈的也该有长辈的态度。

  珍卿赶到南边梁州路杜宅,发现三哥帮忙请的中医,已经给明堂侄子开了泻药,而明堂侄子已经服下大夫开的药。

  珍卿跟他们聊了没多大一会,明堂侄子药劲儿上来了,开始一趟趟奔厕所而去。

  杜远堂两口子也想留珍卿用午饭,可这味道一蹿蹿一屋子,他们讪讪地说些闲话,都没好意思开口留人。

  用泻药除脾胃湿气,在乡里常见这种法子。那个中医大夫又是三哥荐的,她也没有多嘴说什么……

  珍卿跑书店买过书,心里有点不放心,她顺道跑到众仁医院,跟吴二姐咨询一下。

  吴二姐对中医的有些手段,抱着怀疑审慎的态度。

  但她还是中肯地告诉珍卿,西医里头没有除湿的概念,中医里一些湿气重的症状,西医治起来都从别处着手。

  但患者对西医办法的反馈并不好,反倒一些中药偏方,并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糟。吴二姐说泻药对除湿有些效果,但也不能频繁地运用。

  说着话到中午饭点,二姐带珍卿去下馆子,连带见过一面的柳惜烈先生,也跟她们两个女孩儿一起。

  他们上的海宁本地菜馆儿,吴二姐是肉食动物,一气儿点了四个大菜,红烧肉、白斩鸡、熏鱼、酿鸭子,又点了两道素菜也还是带肉的。

  就见那柳惜烈先生,笑眯眯地看着二姐,像是欣赏一幅名画那样,姿态摆得特别有范儿。

  他略跟珍卿说了两句话儿,就把珍卿当成了背景板。

  珍卿低头摆弄餐巾,觉得世上情侣千百万,各家是各家的模范。

  柳先生拿出个蓝绒盒,笑得像个甜饼一样,把盒里工艺精美的大金镯子拿出,捏着吴二姐的细腕子,一边给她戴上去,一边放出一脸迷幻的爱意:

  “怡儿,你看,这赤金镶宝莲花镯,是我家传女不传男的宝贝,我母亲谢世之后,是我祖母亲自收着,专门传给孙媳妇的。”

  吴二姐举着手腕晃荡,本在漫不经心地观赏,听这话赶紧把镯子撸下来,小心放回那绒盒子里,对柳惜烈说:

  “传女不传男的宝贝,怎么不给你大嫂呢?”

  柳先生和善的表情,闪过明显的鄙夷:“这是传给正房嫡媳的。”

  吴二姐心不在焉地,莫名瞅了珍卿一眼,柳先生堆起一脸热笑,招呼珍卿喝点茶汤,回头又把镯子取出来,想给吴二姐再套上去。

  吴二姐淡淡地说:“后天就要随团出发调研宣讲,我一则没心思想这些;二则也没想过立刻结婚。”

  柳先生一听这话,就变身黏黏糊糊的话唠,跟吴二姐一时说工作,一时说爱情,一时说家庭,唠唠叨叨讲到没完。

  珍卿第二回 见到此人,觉得他莫名像杜教授,着实有点烦他。

  作者有话说:

  改了很多错误的地方……

  这两天看了不少河南的东西,又揪心又感动,中原大地的群众很热血,我党我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力……

  对比一番,觉得中国人真的太棒了,中国人自来吃苦耐劳守纪律,我党把国人塑造得更加团结爱国、乐于助人,真是太棒了……

  中华民族本就是洪水的遗民,我们必会战胜洪水,希望大家都平安,河南的朋友保护好自己……

  在2021-07-21 23:54:12~2021-07-22 23:54: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陆离 67瓶;happy糖windy 40瓶;我是猫 20瓶;FIRE早日退休 10瓶;rain、木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感谢在2021-07-21 23:54:12~2021-07-22 23:54: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陆离 67瓶;happy糖windy 40瓶;我是猫 20瓶;FIRE早日退休 10瓶;木呢、rain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6章 有人说她是乖囡

  本地菜馆

  柳先生在吴二姐耳边聒噪, 吴二姐不理会柳先生,问珍卿什么时候恢复补课。

  珍卿想一想说:“后天吧,明天带祖父他们, 去瞧瞧海宁的文明戏。”

  柳先生笑着提醒珍卿:“小妹,住惯乡间的老先生, 未必看得惯文明戏啊, 你可不要弄巧成拙。”

  珍卿就说再想一下。

  就在前天, 裴俊瞩打电话给珍卿。

  说由小说改编的话剧《逃》, 经过近半月的排练试演, 要正式在升平戏院开演。《逃》是一个四幕话剧,一天演完。

  裴俊瞩说她们太忙没空,叫珍卿跟米月、乐嫣同去, 看完每个人写两篇评论,正好发在《新女性报》上。

  就是今天第一回 公演——珍卿一早去看望明堂侄子,把这个事给混忘记了。

  吴二姐对文明戏没兴趣, 跟珍卿说:

  “我听你们庶务长讲, 你功课就是理科稍弱, 你以后多半要学文科,数、理、化, 倒没有那么要紧, 在数学上稍微用点心,等明年直上三年级, 十八岁就到国外走走吧。”

  吴二姐这话像空穴来风, 珍卿一时跟不上节奏, 问:“是母亲的意思吗?”

  二姐捏捏珍卿的耳垂, 语重心长地说:

  “是我的意思, 国内现在太乱了。”

  至于国内怎么乱, 吴二姐没有展开讲——这时,他们的大菜一下上来两样。

  吴二姐无端提议这个,珍卿想着,她是不是因为昨天的事。

  本该为民做主的父母官,恬不知耻地敲诈民众的钱,用的还是卑鄙无耻的流氓手段,也难怪富人也无安全感。

  吴二姐吃饭专注而快疾,而柳先生吃饭不专心,却像欣赏艺术品一样,专注观赏吴二姐的吃相,然后啧啧赞叹地说:

  “怡儿,我最爱看你吃饭,简直太爽快了,跟我娘一模一样,我跟你一起太幸福,最好一生一世不分开……”

  吴二姐越发不想搭理他。

  珍卿正吐槽此人沙雕,这柳先生看气氛不好,忽然把目标转向珍卿:

  “小妹,我听说你上期是头名,我考你一道数学题,好不好?”

  面无表情的珍卿:你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做人真的好吗?

  “假如,餐厅提供十种荤菜,十种素菜,今天吃饭是我们三人,每人点一荤一素两道菜,但每人点的菜不许重复。那么,小妹,本次就餐的荤素搭配形式,一共能有多少种呢?”

  这餐桌上瞬间一静,吴二姐不咸不淡地问:

  “她是来吃饭的,不是来上数学课的——”

  柳先生笑呵呵地说:“怡儿,学习要寓教于乐,越怕什么越不叫她躲。”

  这柳先生呵呵笑着,向珍卿又把问题重复一遍。

  珍卿在心里“呵呵”他大爷,瞅他那嘚瑟样疯狂想捶他,觉得他早晚会被二姐蹬了。

  吴二姐没有过分干涉,她跟弟弟的理念一样:

  小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要学会自己应付各种人事。她可以事后再引导她,但没必要替她清除一切障碍。

  珍卿来这里混了十来年,每回遇到有压力的事,她就做两样的梦:一样是荒野遇狼,一个是数学考试……

  所以,她要是有一个锤子,她一定要锤死这个姓柳的。

  珍卿拿手指蘸茶水,在桌面上计算着,算了一会跟柳先生说:

  “桌子太窄了,我算不出来。”

  柳先生笑着跟珍卿说方法,然后把他算的结果公布。

  他得意扬扬,简直是顾盼自雄,珍卿笑着说:

  “柳先生,礼尚往来,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好不好?”

  柳先生表示洗耳恭听,珍卿慢条斯理地说:

  “我听过一个奇怪故事,至今想不通是为什么。

  “说张三老爹是个读书人,病得要死但无钱买药。一日,张三看邻舍李四,在门外台阶上晒钱,他就悄悄偷钱给老爹买了药。

  “张三老爹吃药后大好,拷问张三哪里来的钱……

  “后来不晓得怎么回事,李四门阶上晒的钱又回来,张三父子都松了一口气。

  “李四什么也没有说,把门阶上晒的钱又收回去了。

  “听说张三老爹病大好了,对街的柳二麻子调侃张三,问他是不是偷了钱?说街坊邻里都在议论呢!

  “张三老爹在院里听个正着,后半晌拿了从前教学生的书来看。不知为何,老头儿当天夜里却上吊死了。”

  珍卿吃了一口鱼肉,唉声叹气地问柳先生:“柳先生你说,这世上怎么有这怪事,有人在台阶上晒钱,有人病好了却上吊了。”

  柳先生已经听明白,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架势:

  “小妹还是经事少了,不明白其中的世情。那李四在门阶上晒钱,就是给张三家晒的,后来丢的钱莫名回来,说不定也是他重新放回的。不然,晒钱为何不在自家院里?

  “张三的老爹是读书人,有的读书人太看重名节。

  “那柳二麻子多了一句嘴,把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在张三面前捅开了,那张三老爹羞愧难堪,想不开就才了绝路……唉呀,都怪柳二麻子多嘴一问……”

  珍卿恍然大悟之间,捶着桌子义愤填膺地说:

  “原来是因柳二麻子多嘴!

  “可恶,这柳二麻子太也可恶,街坊邻里都看出来,大家都守田如瓶,看着李四暗助张三。

  “这杀千刀的柳二麻子,偏偏自作聪明,贫嘴烂舌,多此一问……“

  说着珍卿霍然站起来,杀气腾腾地捶桌子,咬牙切齿地咒骂道:

  “这姓柳的嘴头太贱了,……长着嘴吃饭喘气就够了,偏偏没事呱嗒个没完,早晚有人拿钢针给他嘴缝上……”

  柳先生心间莫名不适,暗觉这小妹脾气挺急,看捂着脸莫名嘎嘎笑的吴二姐,他搞不清是为什么。

  珍卿全无异色地跟二姐说:“姐,我去上个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