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57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察奇和察丽两个,放狠话叫珍卿等着,也跟在阮小檀屁股后面走了。

  男学生那一堆里,那个个头最高的,最先领会珍卿说的“本色出演”的,拍着手笑呵呵地说: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丫头。我是培英男中,三年级卢君毓,小可爱,交个朋友吧。”

  珍卿看他伸出的手,本着尽量少树敌的原则,倒没必要跟这个卢某呛声,但犯不上跟这男生太近,就笑眯眯地说:

  “我刚才玩泥巴没洗手,未免把细菌传给你,手不必握了吧。”

  另一个男生笑嘻嘻地说:“没洗手怕什么,我们也喜欢玩泥巴,从你手上拿点现成的,那不就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了。”

  那个叫卢君毓的学生,赶紧拍了这男生,小声斥道:“别胡说八道。”

  卢君毓替同学道歉,说:

  “他是不学无术的,不晓得什么意思,就把诗拿来胡乱念。

  “今天实在失礼,改天我做东,请你们到游艺园玩,当作赔罪,珍卿小姐,裴小姐,你们意下如何?“

  但裴俊瞩就跳出来,打开那个卢君毓的手,说道:“你不是哈着阮小檀吗,现在又纠缠珍卿做什么?”

  荀淑卿学姐也上来,若无其事地说:“珍卿,你不是要给我拿稿子,快下学了,赶快去吧。”

  珍卿跟这帮男生,略点了一点头,不大感兴趣地走开了。

  卢君毓并不觉得失落,反而含笑看她们走远,刚才说“你泥中有我”的邵棣,狐疑地问:“一个黄毛丫头,有什么好看的呢?”

  卢君毓拿手帕擦脸上的汗,笑微微地说:“你不觉得,她好可爱吗?”

  邵棣不以为然:“还没太长开呢,可爱管什么用?还是阮这样的有风情!”

  礼拜天后又是周一,教国文的施先生,上完课又把珍卿,单独叫出去谈事。

  施先生笑得和蔼可亲,跟珍卿说:

  “《十字街心》的编辑之一,魏经纶先生,说是你父亲的朋友,也很欣赏你的笔墨。

  “没料到你的文章,也写得这么好。魏先生的意思,想向你直接约稿,珍卿,你的意思如何?”

  珍卿不高兴沾杜教授的光,问:

  “施先生,以你看来,魏先生在意我多些,还是在意我爸爸多些?我的资质,足够叫魏先生青睐吗?”

  施先生不由轻笑,觉得小姑娘挺有个性。

  他笑着跟珍卿说:“你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怎么现在倒自疑起来?”

  到礼拜二的晚间,魏经纶先生,跟杜教授一同到谢公馆。

  魏先生给珍卿,带了《十字街心》的往期刊物,杜教授大手一挥,说珍卿不必看这些。

  他说珍卿的文字风格,是在委婉冷静的叙述中,造成一个非常有冲击力的结果。

  她应该发扬自己的文风,而不应受别人的影响,别人的毕竟是别人的,而不是她自己的。

  三个人谈了一晚上,魏先生叫珍卿,任意找主题发挥,杂文、散文、诗歌、小说,任何稿子他都来者不柜的。

  反正就是很看好珍卿。

  至于稿费,暂定一千字十二个大洋。

  这个杜教授笑得哟,像个咧嘴大公鸡一样。

  魏先生夸奖珍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珍卿这个稿费水准,比杜教授初出茅庐时,高了何止三四块。

  原本荀学姐要办报纸,珍卿琢磨想写一写她父母的故事。

  现在荀学姐的报纸,还在草创之中,倒不如先写给《十字街心》,能赚一点是一点吧。

  她现在被不止一家报纸约稿,看来有一点要火的节奏。

  她根据父母逃婚私奔的事,先写了一个故事的梗概:

  地主家的大小姐贞夫,自幼丧母,父亲继母管得苛酷,动辄捶笞恶待,幸亏祖父还慈爱怜恤。

  贞夫的未婚夫一家,家风保守迂腐,夫家对贞夫的言行举动,都极尽苛刻禁锢——甚至不许她随意笑。

  后来贞夫祖父过世,她伤心卧病,姨母将她接去养病。

  贞夫在姨母家,遇到姨母的干儿子仲宣。

  仲宣在市里上中学,常给贞夫讲外头的事,还给她带进步的书籍报刊看。

  贞夫渐渐觉醒自我,她不甘为人摆布的命运,义无反顾地跟仲宣相爱了。

  一个风雨凄迷的夜,他们匆匆逃离故乡。

  他们流浪到大城市,靠着变卖贞夫的首饰,还有仲宣做抄写、会计等散活,维持着辛苦的生活。

  他们生了三个孩子,但最后只剩下一个女儿阿葵。

  后来,他们辗转回到故乡,虽为乡人所轻贱,还是忍辱含垢地生活。

  贞夫最终未能战胜病魔,临终前留下遗言,教女儿从今往后,无论如何都要读书。

  但贞夫病逝以后,他的丈夫仲宣殉情了。

  他们的女儿阿葵,流落到了表姑母身前。

  表姑母是仲宣的原未婚妻,对仲宣的逃婚耿耿于怀,于是挟恨报复他的女儿阿葵。

  阿葵牢记母亲的遗言,表姑母不叫她读书,她就千方百计地偷着学字读书。

  十年以后,表姑母把阿葵,许给一个年老瘸子。个性强硬的阿葵,下定决心要逃婚。

  表弟阿黎是个心肠不错的人。

  他联络了同学帮忙,把阿葵带到遥远的大都市。

  阿葵没有足够的盘缠,于是到了大城市以后,她一边做工挣钱,一边进了收费低的打字补习学校。

  两年以后,她找到一份打字员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上夜校。四年后,她考进女子师范大学。

  她从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

  阿葵的一位女学生,被她父亲活活打死了。

  阿葵和同校的老师同学,要出庭为学生证明冤情,遇到了美国留学回来的表弟阿黎。

  阿黎正是冤死学生的母亲,请来的辩护律师……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6-08 14:55:19~2021-06-09 15:51: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q777_2 20瓶;栗子蛋糕 19瓶;咕咚来了! 5瓶;萍萍、23155266 2瓶;青莲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3章 膜拜这画坛大师

  珍卿根据父母的故事, 写的这短篇小说,在残酷的现实和希望的未来中,徘徊来徘徊去——最后取了个单字名, 叫《逃》。

  不到两万字的小说,她先后修改了五六遍, 还是决定在残酷中, 给人不止一线的希望, 让阿葵的结局美好一些。

  珍卿自己觉得这小说, 对社会黑暗的揭露, 不像有些大家那样血淋淋的,不够深刻彻底。

  但魏经纶先生倒还满意,他说现在的许多作家, 对这个吃人的社会,揭露得深刻而恐怖,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打掉很多人薄弱的信心。

  而珍卿在小说《逃》中, 让人们寻找希望的路径, 就是教育。——这对世人是很好的启示。

  而杜教授看了却哭得要死。

  因为珍卿给文中的仲宣,安排了一个殉情的结局。

  杜教授哭着问珍卿, 是不是觉得, 爸爸该给妈妈殉情,爸爸不该再结第二次婚。

  杜教授这么一问, 反倒把珍卿吓着了, 她说当然不是这意思。

  她这样安排仲宣的结局, 是想让爱情凄美一点, 也是为了展现阿葵这个人物啊。

  ……

  没两天就到了端午节, 这一天正好是礼拜五, 第三节 课上网球课。

  不少同学都在场地上对打。

  珍卿在场地边扎着弓步,一直不停地练习挥拍子。

  海宁七月的阳光,着实有点烤人了。

  珍卿拿帕子稍微擦一擦汗,继续拿好弓步,孜孜不倦地挥着球拍子。

  好容易挨到下体育课,运动短裤下面的光腿,都被晒得热热的。

  跟先生还了网球拍子,珍卿去更衣室换好衣服,到置物柜里拿书包,和裴俊瞩、乐嫣她们,迫不及待地往外走。

  今天是端午节,谢公馆的大师傅们,早几天就在准备各种好吃食。

  她垂涎了这么几天,就盼着到今天的正日子,能大快躲颐一番。

  端午节不是法定节日,培英女中的洋顾问,也不太在意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端午本来没有假的。

  培英女中的一众师生,之前向洋顾问和校长请愿,才争取到这后半天的端午假。

  而且海宁这一阵子,有些局部的传染病疫情,学校明天也要打扫消毒。

  所以她们周六也可以休息,等于这个周末共休两天半,想想都觉得是美事。

  珍卿从校门里出来,跟同学们道了别。她在外面看了一圈,没瞅见黄大光,却听一个人叫她:“杜小姐——”

  珍卿扭头寻找声源,是常给三哥开车的徐师傅。

  她就拎着包袋跑过去,徐师傅请她上车,坐上车跟她说:

  “杜小姐,抱歉突然来接你。实在是事出突然。

  “陆先生之前就说,你有画画的才能,不想你荒废了天赋和热爱,一直想给你,物色一位大师做先生。

  “之前那个,那个名画家,叫慕江南的先生,年初去欧洲办画展,结果他们的赞助者跑了,经费说不够用了,他们一队人就陷在欧洲回不来。

  “陆先生听说以后,立刻托朋友转达意思,赞助了他们的画展……等于救了他们的急,慕先生感激陆先生,说愿意见一见你

  “没想到,慕先生老婆死了,伤心啊,说病得月余起不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