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54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她打算弄三种口味的饺子——猪肉萝卜馅、猪肉白菜馅、猪肉大葱馅。

  稍稍出乎意料的是,刀工不好的杜小姐,切菜就是图一个碎,光是切那么多肉和菜,她就溜溜折腾了一上午。

  好不容易把馅料都拌好,眼见已经吃中午饭了——这顿饺子,是赶不上中午饭点了。

  雄心壮志的杜小姐,这时候的壮志,已经萎了一半去。

  中午吃完饭睡一会儿,杜小姐的雄心壮志,又稍稍回来了一些。

  柳师傅说晚上吃肉燕,现在也已经开始准备了。

  对珍卿来说,揉面真是个技术活,水放少了干巴巴的,那她就开始再加点水。

  结果没留神水又加多了,面团又是软黏黏的,只得又再加上一点面。

  胖妈在一边给珍卿打下手,眼见她把个两拳大的小面团,揉来加去,弄成了一个小脸盆那么大的面团。

  胖妈杵在一边,看她一会儿加水,一会儿加面的,压着声笑得腰都直不起了。

  家里的大厨之一薛师傅,路过看见顺口说一句:

  “五小姐,你要给大家烙饼吃啊,这可够一家人吃的呢?

  “你不常干这个,当心明天胳膊疼,那可写不动字啦,干脆让胖妈帮你干吧!”

  揉面揉得天昏地暗的珍卿,压根听不见人说话了,她在心里絮絮叨叨的,说这揉面真不是人干的事。

  就像女娲造人揉泥巴一样,怪不得她后面揉着揉着,说她“剧务,力不暇供”,累得不行了,就扯着枯藤弹泥水造人,压根儿不揉泥巴了。

  就这揉面的活儿,就是女娲娘娘天天干,也未必能够干得了。

  眼见厨房忙活晚饭了,珍卿这面才算揉好了。

  这后面还要擀面皮呢,这个她实在来不了了,干脆请胖妈和金妈代劳。

  珍卿就在一边包饺子,这个她也不在行啊,馅儿的量估不好,有的馅太多把饺子皮撑裂了,有的包好肚子又是扁的。

  眼见又快要吃晚饭了,金妈和胖妈帮着珍卿包,三两下就帮她包完了。

  等终于坐到了餐桌上,珍卿是身心俱疲,这站了一整天,两条腿好像是别人的,她简直晚饭都不想吃了。

  □□姐要笑不笑地,特意挨在她身边坐下,说:

  “原说是中午吃饺子,若不是有人助你,我看到明天早上,都未必吃得上饺子。你可真够行的!”

  珍卿翻着眼皮乜斜她:“你也未必来得了!大哥别笑二哥。”

  □□姐哼了一声,小声嘀咕:“那也比你强,你看你前两回的作业,一回米饭没蒸熟,一回把菜都炒糊了,让人都没法下口,我做的好歹能入口。”

  大家都陆续入席了,看着没精打彩的珍卿,多是要笑不笑的,但基本都不刺激她。

  吴二姐笑着说:“万事都是熟能生巧,你还是做饭的遭数太少,多练练就行了。”

  陆三哥也洗完澡下来,按惯例坐在珍卿旁边,摸摸珍卿的后脑勺,笑着说:

  “听说咱们家五小姐,辛苦了一整天啊。”

  珍卿有气无力地,揉了一把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是做不了白案的状元了。”

  □□姐嘲笑:“好像你能做红案状元似的。”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6-05 01:09:01~2021-06-07 01:09: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瑭瑭 10瓶;宴霜 8瓶;封涯 2瓶;I'mking!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海宁报刊业奇事

  这天的晚饭餐桌上, □□姐嘲笑珍卿,说:“好像你能做红案状元似的。”

  说得一桌子人都笑,等到菜都上齐了, 各人就开始吃了。

  没过五分钟,胖妈他们把煮好的饺子, 用特别袖珍的碗装着, 每人盛了一点上来。

  在全班念诗都不怯场的珍卿, 这一会儿, 心还真有点提起来了。

  她留心观望大家的表情, 自己先吃了一点菜,候着水饺稍冷一些,她拿汤匙舀个饺子, 小心地吃进嘴里头。

  不得不说,这味道真是天下无双。

  她也吃过不少地方的饺子,从来没有饺子是她这味道的。

  这饺子越品越觉得, 好像是来自地狱的味道。

  珍卿趁着还没呕吐, 赶紧把没嚼完的吐到手帕里。

  然后, 餐桌上此起彼伏的喷吐声。

  连平常无条件支持她的吴二姐,还有最疼她的陆三哥, 也没经过来自地狱的味觉考验, 纷纷把吃进去的都吐出来。

  秦管家赶紧悄默声,叫大家把饺子都撤下去。

  吴二姐惊诧地说:“我吃到一个大肉丁, 好像没有煮熟啊!小五, 你肉切得太大了。”

  杜教授是吃到土的表情, 一直吐好像都吐不尽, 他难受地说:“这饺子皮好像没有熟。”

  说着他瞅了一眼珍卿, 珍卿在心里哼:皮没煮熟, 难道不是煮饺子人的锅,瞅她干啥玩意儿呢。

  吴大嫂漱完口擦嘴,直摇着头跟大家说:“我看,小妹以后少动厨具吧,往后出嫁的时候,给她配两个茶饭好的老妈子,比什么都强。”

  □□姐哼笑一声,乜斜着珍卿道:“还跟我比。”

  陆三哥也哭笑不得,摸摸珍卿沮丧的脑袋:“以后要多发扬优点。”

  珍卿揉了一把脸,站起来,跟大家拱手说:

  “对不住,我亲爱的家人们,虽然态度一丝不苟,但是作品实在献丑,感谢大家对我的批评,还保留了一点温柔。请大家继续享受美好的晚餐吧。”

  不管听没听懂,吴娇娇都热情捧场:“小姑说得好,小姑好棒。”

  吴二姐也赞同地说:“你这个态度很好。”

  吴仲礼也拍手捧场,珍卿又跟大家拱拱手,低调而无聊地坐下了。

  杜教授讲得很直白:“她妈也没做饭的天赋,珍卿随着她妈了。以后她自己做家,还是请个厨娘吧,做饭太屈她的才了。”

  然后谢董事长也赞同说,小妹的天赋还在念书,女红厨艺不该浪费她的时间。

  吴大哥和吴大嫂,也特别热情地附和。

  珍卿噘着嘴在心里哼唧,你们语速再慢一点,表情再真诚一点,我才信你们是在夸我。

  然后,厨师精心烹制的肉燕,雍容华贵地摆上来。

  珍卿觉得太好吃了,真是货比货得扔啊。

  陆三哥看珍卿郁闷,忽然想,他要不要多练习一下做饭呢?

  时间又过了两天,礼拜二的下午放学,珍卿到邮局里取了信。

  回家拆开信一看,古以锦先生说这个月底清账,第一、二期的版税奉上。

  信封里除了古先生的信,果然还有一张银行本票,上面金额是一千九百二十块。

  古先生在信中告诉她,登着《葫芦七子》的第一、二期画报,初印和加印的,一共卖了约有八万册,平均一期销了有四万册——据说没改版前的《儿童画报》,最好的销量也不到两万册。

  一本画报卖八角钱,而合同上约定好的,在画报上连载时版税只有3%。

  一千九百二十块钱,珍卿算一算,钱数正好是对的。

  珍卿简直高兴死了。

  这才是第一、二期的分红。

  如果画报的销售,一直保持这个势头,等《葫芦七子》连载完,必然还会出单行本,她后续还能继续拿版税。

  用不上一年时间,四五万的花园洋房,也不见得是痴心妄想了。——世上还有比她更幸福的人吗?!

  想杜太爷这一辈子,作为商界百年一遇的废材,他肯定没一次性挣这么多钱,想想觉得自己好棒哦。

  珍卿高兴得不得了,一会儿在地上瞎蹦跶,一会儿又在床上打滚儿。

  一千九百二十块钱,对谢董事长他们不算什么,可在乡下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好想好想告诉杜太爷!

  可是这老头子太爱显摆了!

  他说不定会把孙女挣大钱的事,卖弄到睢县周边的几百个村庄都晓得。

  不行,不能明码告诉他挣了多少,只能告诉他她挣了钱。

  就是只说挣了三十块钱,老头子也一定能高兴疯的。

  又一个礼拜天的时候,珍卿针对陆爹两口子的小文章,现在有点陷入瓶颈了,想买点同类型的小报参考下。

  路过惊华书局门店时,见他们门口排着好长的队伍。

  珍卿就从电车上下来,她特意走到长队那看,果见《儿童画报》卖得火爆。

  男女老少排着长队,扬着脖子等着买画报。

  轮到最前面的一个男人买时,他一口气说要买二十本,有排得靠后的人,冲着那人扯着嗓子嚷:

  “喂,你夯不啷当买那多,人家不要买的啦!”

  那个人还是要二十份,还趾高气扬地说:“本人要以画报赠亲友,有钱为何不叫我买?”

  珍卿站在旁边看一会儿,见那买了画报的不少人,才走开没几步,就迫不及待地在路边翻看。

  有一个人,在珍卿身旁翻着画报,一时看得眉飞色舞,一时又急得直握拳,口里一时哎呦一时嘿,一时又激动地念念有词:

  “这该死的裂地妖鬼,红娃历尽千辛万苦,马上就要到得石山,取得烛阴之目。竟然被裂地惊雷术,投到万丈深渊去了,该死该死,真是该死,这可怎么办呢……”

  说着他赶紧向后翻看,还一边翻看一边念叨。

  这人不觉间把连载看完,一看完急得直跺脚:

  “歹命歹命,怎么偏偏断在这里,这是存心让我,一个礼拜寝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