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134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来信恭喜杜珍卿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培英正科一年级生。

  珍卿在圣音女中,预科一年级读了不到一期,现在培英女中,却给她连升两个年级,真叫人难以置信。

  但通知书上明白写着,让珍卿直升正科读一年级。

  再看珍卿的考试成绩,国文、英文、地理、历史等,都是满分或接近于满分;她的数物化稍差一些,但也都考到了九十分。

  这可真让一家人惊讶不已。

  珍卿在德国圣音女中,分明上了不到半年学,而且退学以后,又有三四个月没上学。

  疫情期间避门不出,给她补习的萧老先生,也有一个多月没来教她。

  吴二姐也着实高兴,捏着珍卿的脸说:“怪道你肉长得慢,想必常日在房间里,都在悬梁刺股用苦功呢!”

  杜教授跟大家感慨说:“珍卿的表叔跟我说,多少先生教过她的,无不赞她严谨自束,每每无人督促,也能日日苦学自律,不像其他小孩子,动辄玩物丧志,非要师长捶笞一番才可。

  谢董事长也附和:“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是天道酬勤,终不虚负苦心人的。”

  她就顺势教导大小孩子们,说做任何做漂亮,非得有下苦功夫的觉悟。

  像吴大嫂这样,对珍卿不太友善地,私心里就有点不以为然。

  吴大嫂认为珍卿这个成绩,并非是她凭真本事考来,而是吴二姐帮她拿了试题卷,事先让她做过考题的。

  她觉得这样揠苗助长,以后真学起来跟不上,对这个小妹未见得有好处。

  当然她的这种想法,只限于跟她丈夫说说,决不敢在外面当着大家说。

  这一会儿,一家人大赞了珍卿一番。为了庆祝她以优异成绩入学,谢公馆这天晚上,还摆小宴庆贺了一番。

  随后,杜教授建议珍卿上学以前,该向萧老先生登门拜谢,他说珍卿学业水平这么高,少说该有萧老先生一半功劳。

  不过,这次招考成绩也没有排名,不知道她在同场考生中,究竟是个什么排行。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5-26 14:24:30~2021-05-27 12:34: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ana 72瓶;胖伤心了~ 50瓶;zerozero、墨鱼、奇拉 20瓶;初恋coffee、今夕何夕、举个栗子 10瓶;西米 5瓶;青莲 3瓶;小书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传说中的周小姐

  对于珍卿被收入培英正科, 别人无论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恭喜祝福的。

  唯有□□姐唱了反调。

  □□姐也在培英女中,她上的是正科二年级。

  听说珍卿只比她低一级, 非闹着说叫珍卿,先不要上正科, 先到预科二年级, 夯实一下学业基础也好。

  她甚至使出绝食不上学这种招数, 想逼着珍卿和她妈就范。

  但别人问她为什么有这心思, 她又说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来。

  直闹了有两天功夫, 她被吴二姐逼问急了,才哭着跟吴二姐说:她比珍卿大了三岁,如果珍卿上正科一年级, 说起来她们只差一个年级。

  她说学校里有人跟她不和,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以后就是她们的话柄, 她会被那群不积口德的人笑话死的。

  珍卿当然不用出头, 谢董事长就不会惯着□□姐。

  这一回, 杜教授也不愿迁就继女,他的设想很长远:

  他说珍卿今年十七, 等念完三年正科, 正好是十九岁。十九岁按中国和西洋的标准,都算是成年人了。

  十九岁的好年纪, 将来无论在国内上大学, 还是出洋留学, 也不过四年左右的功夫就能学成。

  等到珍卿学成归来, 也不过二十二三岁, 这个年纪无论想工作, 还是想结婚生子,都是非常适合的年纪。

  若再晚一年时间,这些节点就不够完美了。

  经杜教授这样一说,除了□□姐以外,再没人发表不同意见,连珍卿自己也不反对了。

  □□姐是举目无援,被谢董事长警告之后,如今闹也不敢大闹,只能躲到房间里面哭。

  珍卿在上学之前,按照长辈的建议,去拜访了一下给她补习的萧老先生。

  顺道去书局看有没有能买的书,又给李师父、李师娘寄点书回去。

  买了该买的东西,珍卿坐黄大光的车往回走,走到附近的时候,珍卿就从车上下来步行,活动一下筋骨。

  她有一种越发清晰的认识:就算谢公馆的大部分人,都对她亲睐友爱有加,她也必须有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房子。

  杜太爷不可能永远不来海宁,来了海宁之后,若不愿住进谢公馆,也可不能叫他一直住宾馆。

  所以要买房啊要买房。

  所以,她日也求夜也盼,让她的《葫芦七子》一炮而红,让她做个金光闪闪的有房阶级吧。

  珍卿正想着呢,就听到后面有汽车喇叭响,拉着车陪她慢慢走的黄大光,把黄包车拉到马路边上。

  珍卿也挨着路边走,就听着有人喊一声“小五”,她回头一看,原来是三哥回来了。

  司机徐师傅把车停住,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带出一双的大长腿落在地上——三哥从车上下来了。

  徐师傅把车掉头,往街口方向开去,黄包车夫黄大光,也拉着车往谢公馆跑回去。

  三哥跟珍卿一块儿,慢慢地往回走,他问她从哪儿回来的。

  珍卿说从书局回来。

  一看到陆三哥,珍卿心里一动,他画画签约的事情,还没有告诉陆三哥,按理说瞒谁都不该瞒他。

  她想着待会儿回到谢公馆,还是找个僻静地方,跟陆三哥据实以告吧。

  陆三哥看她有心思,笑问:“在想什么?在家过得好吗?”

  珍卿乐天派地说:“吃得好,睡得好,学的好,玩的好,啥都好,简直快活似神仙啊。”

  不过,□□姐为上学闹的事,不晓得三哥知不知,她顺嘴跟他说了一下。

  三哥笑得随意:

  “你四姐是个派赖的懒人,磨蹭两年才考上培英,这种窘境与人无尤。

  “她再蹉跎下去,若培英还能收容她,说不定有朝一日,会跟你做同班同学的。”

  珍卿想想那个情景,觉得□□姐太可怜。

  两个人漫步回到谢公馆,封管家赶紧迎上来说话。

  珍卿他们一听封管家说,才晓得家里来了客人——来的是一位周小姐,是三哥的客人。

  进来一楼的客厅里,在外客厅里见到两位小姐。

  穿着阴丹士林夹旗袍的,是温温柔柔的明珠姐。

  另一位是个陌生的小姐——应该就是封管家说的周小姐。

  这位周小姐,穿着一件素缎夹旗袍,身材玲珑纤细,形容端庄秀丽,她长长的头发,编着两根长长的辫子。

  说是弱柳扶风的闺秀,又有一点清新的学生气——杂糅的气质,好像在暗示她矛盾的个性。

  这周小姐是来找三哥的,明珠姐不过帮他招呼下。陆三哥这正主儿一来,明珠表姐就主动走开了。

  珍卿看明珠姐走到南边楼梯,大概率是上楼找大嫂去了。

  明珠姐原是客人,叫她来接待周小姐,本来不合适。

  想来多半又是吴大嫂,不耐烦应付这周小姐,才叫明珠姐帮着敷衍一下。

  餐厅的门外,胖妈远远地跟珍卿招手,说:“五小姐,有好东西吃,快来。”

  陆三哥拍拍珍卿脑袋,说:“去吧。”见到这位周小姐,他的神情明显淡下来了。

  珍卿跑到胖妈那里去,不去碍三哥的事。

  胖妈说的好东西,原来是核桃。吴二姐从前交代过,叫胖妈每天早晚,给她砸两个核桃吃。

  今天早上胖妈混忘记了。而珍卿吃核桃也吃烦了,故意没提醒她。

  没想到,还是没逃脱补上这俩核桃。

  珍卿先跑出去洗手,回来的时候,三哥和周小姐,已经不在外客厅里了。

  珍卿就跑到南边廊门那里,让胖妈在外廊上敲核桃给她吃。

  看管家和三哥的态度,今天来的这位周小姐,多半就是三哥的未婚妻——周惠珍小姐。

  让人意外的是,这周小姐既没裹小脚,长得也不难看。

  刚才看她站在客厅,虽说神情不够软和,也称得上得体大方。

  也不知道,三哥为啥一定要退婚。

  这个时候,在花园里的周小姐,听陆三哥说定要跟她退婚,看着眼前淡漠的未婚夫。

  她一时间,不免失了端庄大方,凄楚地向陆三哥说道:

  “……你告诉我,我究竟做错什么,叫你这样嫌恶?让你对我避如蛇蝎?外面的闲花野草,就那般让你流连吗?”

  看着周小姐痛苦地陈诉,直是难以自拔,陆浩云既觉得同情,又感到不耐。

  现由他其实说过很多遍,可是这位周小姐,只能用她的方式,来理解他们之间的畸形关系。

  周小姐算不上坏人,只是她的脑海里,有些观念还很陈旧。

  她以为做王宝钏式的烈女,就能感天动地,换来一个好的结局。

  陆浩云对她心存怜悯,但他确定他不爱她,日后也不可能爱她这样的女性。所以,他不能给她任何幻想。

  他神情冷漠地跟她说:“如果,你答应我三个条件,我或可重新考虑婚事。”

  正在簌簌落泪的周小姐,愣了一下,眼中蓦然迸出强烈的希冀。她赶紧擦擦眼泪,请陆先生尽管讲来。

  陆浩云沉声静气地说:“首先,如果我们结婚,我希望你远离陆家人,只当远房亲戚,尽量不要来往,你能做到吗?”

  脸上还挂着泪的周小姐,难以置信地举着手帕:

  “你指你的祖父和父亲吗?可他们都是长辈,对我——对我们也一直慈爱照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