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121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高行周一拳锤在桌子上,深深地叹了口气。

  林从不明所以,就小声问符彦卿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吗?

  符彦卿叹了一口气,“今日我们清早发现,契丹和河东军在外面加固围困了,这是打算要把咱们困死在这里,我就和老高想去劝大帅今天就突围,大帅却以将士疲乏,想要休整,等待朝廷救援婉拒了我们。”

  林从有些不解,“大帅说的也有些道理,我刚刚看到将士确实疲惫不堪。”

  符彦卿无奈地说:“现在哪里是将士的问题,是粮草的问题,晋安城确实有之前转运的不少粮食,够将士们吃一个月都不成问题,可没有草啊,大帅不急,是他下面都是步兵,咱们三个怎么办,马吃什么。”

  林从悚然一惊,没错,这是个大事,一说粮草,没打过仗的以为是一个,其实这差别大了,粮是指军粮,草是指战马吃的草,粮食这个一般是打仗前就得备好,而草,虽然会提前准备一些麦秆稻杆,但大多数是将士每日现割的青草,毕竟古代漫天遍野都是野草,所以一旦被围困,首先面临的不会是将士缺粮,而是战马缺粮。

  所以被围,首先坐不住的就是高行周符彦卿林从三人,毕竟他们三人是骑兵将领。

  “军中草料还能撑几日?”林从忙问。

  符彦卿叹气,“半个月,节俭一些,最多一个月。”

  林从刚松了一口气,心道还好。

  却听高行周说:“张敬达对朝廷忠心耿耿,觉得朝廷一定会来援军,可朝廷援军如果不到怎么办,战马得吃得饱才能打仗,这半个月,咱们还能有实力突围,可真要超过半个月,马吃不饱,到时朝廷援军不到,咱们拿什么突围,岂不是困死在这里。”

  林从刚想不至于,朝廷还能见死不救,他们这可是好几万兵马。

  但符彦卿却很认同高行周的话,“张老将军确实有些太乐观了,朝廷,唉……”

  林从看着高行周和符彦卿,突然也心里不妙起来。

  很快,林从就知道,他还是太嫩了,还不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朝廷。

  *

  京城

  李从珂接到张敬达的信大惊,之前半个月,李从珂还一天接到张敬达一封捷报,每天都是打到哪了,他都觉得张敬达马上就要拿下石敬瑭(当然事实也是),谁想到,转眼间,张敬达的联军就大败。

  而且更严重的,朝廷的好几万联军,此时被困在了晋安城中。

  身为将领出身的李从珂,自然知道这是多么严重的事情。

  李从珂立刻着手调兵遣将派人救援张敬达的大军。

  李从珂传令给魏博的范延光,让他领兵两万,前去代州驻守,防止契丹从河东继续往北。

  同时传旨给幽州节度使赵德钧,让从幽州出发,领兵两万去救张敬达,同时还把枢密使赵延寿也派去了,让赵延寿以枢密使身份去督军,毕竟赵延寿和赵德钧是父子。

  李从珂还派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龙武军指挥使刘遂凝两人领禁军为后军,北上支援范延光和赵延寿。。

  符彦饶是符彦卿的二哥,刘遂凝为林从大哥,李从珂觉得两人定然会尽力救人。

  李从珂这么安排,不可谓不尽心,救援的兵力也够强大,只是唯一欠缺的,就是李从珂派了这么多人,但没有御驾亲征。

  不知是怵了契丹兵,还是做了皇帝久了,李从珂居然没有亲自去。

  而皇帝没去,那派出的将领到底怎么发挥,就说不定了。

  范延光身为李从珂亲家,倒是直接领兵去了代州。

  可赵延寿,却起了心思,他从朝廷的消息中已经知道,石敬瑭是送了燕北,才请动了契丹耶律德光,但石敬瑭送的燕北,可是他爹的地盘,而赵延寿虽是养子,但却是他爹唯一的儿子,也就说,燕北,是他来继承。

  石敬瑭居然拿了他的地盘送给契丹请动了耶律德光,并且和李从珂在争夺天下,你说赵延寿怎么会没想法。

  再加上李从珂登基以来,把赵延朗弄到枢密院,赵延朗时刻排挤他想把他这个旧人弄出枢密院,而李从珂又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拉偏架,所以赵延寿就起了心思,既然契丹想要燕北,为什么不是他来送。

  反正契丹和石敬瑭之前也没联系,如果不过是借着长公主才和契丹攀上亲戚,可谁媳妇还不是公主,石敬瑭是明宗女婿,他也是啊!契丹扶持谁不是扶持!

  所以赵延寿去了幽州,虽然和他爹一起领兵去了河东,但却不是去打契丹救晋安城,而是派人暗中和耶律德光联系,问耶律德光能不能舍弃石敬瑭,扶持他。

  而剩下的符彦饶和刘遂凝这两支,这两人都是亲弟弟在晋安城,这两人是真急,可符彦饶麾下的是侍卫步军都指挥,顾名思义,这是原来李从珂的亲兵,这群兵当初跟着李从珂进京,自觉捧着李从珂当了皇帝,一直傲得要命,符彦饶虽是长官,却压不住这支军,他想领兵去救援,这支兵磨磨蹭蹭,压根不听他的。

  而刘遂凝这支相反,刘遂凝手下的龙武军是林从打造的精锐,这次林从领兵去河东,都没舍得带,因为担心京中有变,怕他娘在京城有危险,只带了亲兵和兵部给的骑兵,按理说这支战斗力没问题,可刘遂凝自己不行啊!

  他领兵没问题,可真上战场,他能打得过谁。

  好在刘遂凝很有自知之明,一听到赵延寿起了异心,符彦饶这支又不顶事,他自己又没法打,想到自己弟弟现在被困在晋安城,深知朝廷靠不住的刘家大郎,立刻回家收拾了四车财宝。

  打算到时拉着去了河东,派人偷偷联系上了石敬瑭和耶律德光,然后送上四车财宝,请求保自己弟弟一命,然后带着龙武军找了地方窝着装死。

第150章 投降吗? 外无援兵,内无粮草。……

  赵延寿的使者很快到了河东, 找上耶律德光。

  比起石敬瑭的又穷又画饼,赵延寿可是有钱多了,不仅提出了献燕北, 还给耶律德光送了一大批财宝。

  耶律德光看到财宝心动了。

  契丹由于地处关外, 比起中原,可算贫瘠, 所以契丹上下都格外贪财, 耶律德光虽然是皇帝,他也不能免俗。

  而且这金灿灿的财宝,谁看着能不喜欢。

  再加上耶律德光如今带契丹兵马在河东, 也怕赵延寿和他爹从幽州北上断他归路, 所以耶律德光更是犹豫。

  而这些,都看在了石敬瑭和河东将士眼里,石敬瑭吓坏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他在如此危急之时, 好容易求来个救兵, 居然还有截胡。

  而且截胡的居然还是赵延寿!

  石敬瑭简直是又气又惊,气的是大家身为连襟,往事关系不错,想到赵延寿居然趁人之危,挖他墙角, 惊的是,和赵延寿想比, 他丝毫不占优势。

  他献燕北,赵延寿也献燕北,赵延寿还真实拥有燕北, 他是明宗女婿,赵延寿同样也是明宗女婿,论身份他也强不了多少。

  唯一占优势的就是他战功不是赵延寿能比的,可这是优点吗?万一耶律德光更想扶持一个弱一点的,觉得更好控制呢?

  想到这,石敬瑭简直惊得一身冷汗,忙派出自己掌书记桑维翰。

  而桑维翰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也立刻去了耶律德光那。

  耶律德光本来正在犹豫,一看到桑维翰却是面色巨变,他实在是怕桑维翰的哭丧了。

  而桑维翰也不出所料,一见到耶律德光,扑通一下就跪下,开始大哭,一边哭还一边陈述利害。

  耶律德光:……

  桑维翰在耶律德光面前又哭了半天后,耶律德光实在忍不住了,指着帐外的石头说:“我和石郎的感情,就像这帐外的石头一样坚固,你回去回你家主公,我和他的盟约不会改变。”

  桑维翰这才高兴地走了。

  桑维翰走后,耶律德光回绝了赵延寿的使者。

  赵延寿的使者只好无奈回去了。

  耶律德光之所以断然回绝使者,其实一有他已答应了石敬瑭,不好轻易反悔,二是耶律德光其实也看得明白,石敬瑭本身能力远强于赵延寿,石敬瑭有可能在他帮助下打败李从珂得天下,但赵延寿却差的远了,他带契丹兵是来帮忙的,可不是全程帮忙代打的。

  还有一个,就是耶律德光觉得石敬瑭人比较老实,而赵延寿品行不好,石敬瑭是被李从珂逼的没办法才反的,并且在这之前,石敬瑭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想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而赵延寿,后唐皇帝对他并无不妥,他却为了利益出卖君主,耶律德光怎么能不心惊。

  要知道耶律德光他自己就是皇帝!

  另一边,桑维翰回去,把耶律德光说的告诉石敬瑭,石敬瑭这才放下心来,忙带着公主前来拜访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如今拒了赵延寿,也只有石敬瑭一个指望,对石敬瑭也是十分坦诚,于是双方相谈甚欢。

  石敬瑭考虑到赵延寿未必死心,又想到他如今和耶律德光攀亲戚主要还是靠媳妇是李家女儿,而赵延寿媳妇也同样是李家女,石敬瑭就提出依着他岳父的辈分,对耶律德光以父待之。

  耶律德光大喜,他正想着怎么让双方关系更近,再加上他当初梦到说石敬瑭是西方天王,石敬瑭要是当了他儿子,他岂不是西方天王的父亲,所以耶律德光很高兴地认了石敬瑭为子。

  并且想到李家家主世代为晋王(李克用、李存勖),世代镇守河东,如今石敬瑭在河东,可不是天意,耶律德光当即下旨,册封石敬瑭为晋王。

  自此之后,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算是一条船上了。

  石敬瑭这边耶律德光和石敬瑭父子其乐融融,幽州那边,赵延寿和赵德钧父子俩可就没这么好过了,赵延寿没想到自己派去的使者居然被契丹拒绝了。

  明明整个幽燕是他和他爹的地盘,可居然被石敬瑭献了,耶律德光却是认石敬瑭不认他,赵延寿简直是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赵延寿也没办法,毕竟契丹兵在耶律德光手里,赵延寿只好和他爹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商量怎么办。

  赵德钧本来还想着儿子能当了皇帝,他跟着当太上皇,可谁想到耶律德光居然不接,无奈之下,赵德钧只好给儿子出主意,既然当不了皇帝,那还是看眼下吧,之前你不是想要个藩镇外放嘛,那不如就趁如今兵权在手向李从珂提吧!

  赵延寿原来是和范延光一起做枢密使,范延光去做了魏博节度使后,李从珂就把赵延朗弄进了枢密院,而赵延朗一进枢密院,赵延寿可就难受了,赵延寿几次被李从珂拉偏架后,就想避赵延朗锋芒,外放去镇州。

  之所以去镇州,是因为李嗣源晚年时,赵延寿为了避李从荣,就挑了镇州做节度使。

  可是当年是他岳父李嗣源当皇帝,他自然是想要哪个要哪个,不想当枢密使就去挑藩镇,可现在是李从珂当皇帝,赵延寿几次想求镇州为藩镇,李从珂都没答应。

  而如今,赵延寿看着自己手中他两万精兵和他爹一万精兵,知道自己是援军目前最强的一支,赵延寿觉得自己可以趁机坐地起价了。

  于是,赵德钧上书京城的李从珂,为儿子请封镇州节度使。

  李从珂听了大怒,赵延寿派使者去河东的事,刘家大郎在禁军中都能听到风声,李从珂怎么会不知道,甚至李从珂从河东的探子,比谁知道的都清楚,在知道赵延寿想当皇帝后,李从珂怎么还会给他藩镇。

  于是,李从珂不仅没给,还下旨让赵延寿不许在幽州磨蹭,立马领兵去河东救援晋安城。

  赵延寿无奈,只好和他爹一起领兵去河东,只是半路上,赵延寿碰到范延光,赵延寿看到范延光领的两万兵马,又灵机一动,想吞掉范延光的两万兵马,就又上书请求让他和范延光合军,好趁机吞掉范延光的兵。

  李从珂岂能不知道赵延寿心思,立马去信给范延光,让他小心赵延寿,范延寿立马把自己拉着跑了。

  就这样,后唐的援军一边内讧一边行军,半个月,还没走到河东。

  而晋安城,已经被围了半个月了。

  晋安城

  高行周符彦卿林从带着一身箭羽狼狈而回,就对上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失望的目光。

  高行周扯下自己在盔甲上的箭羽,愤愤地说:“大帅,不行,他们的弓箭手人太多了,压根冲不出去。”

  符彦卿也叹气,“他们在外面用绳拉了线,上面还挂了铃铛,我们根本无法悄无声息的冲出去。”

  林从拉着自己破碎的袖子,都要哭了,“他们还弄了狗,我们一靠近,狗就过来了。”

  张敬达听了,锤头直接捶桌子上,“辛苦你们了,你们先下去歇着吧,我再想想办法。”

  高行周和符彦卿和林从就回去了。

  只是回去的路上,三人都心情沉重的几乎走不动路。

  他们在晋安城休整些日,张敬达看到朝廷援军迟迟不到,又因为外面被围,送不出信使,也不敢把希望都寄托在朝廷身上,于是安排他们骑兵强行突围。

  于是他们带着骑兵找了个下半夜,趁着夜色出城了。

  可谁想到,契丹为了围他们,简直是下了大手笔了。

  这几日,契丹不仅围着晋安城挖了一圈壕沟,防止骑兵突围,还在壕沟外架了木桩,上面缠了绳子,绳子上挂了铃铛,但凡有人碰到,铃铛就会响起,甚至这还不够,他们还弄了狗放在外面。

  反正只要想出去,必定会弄出动静,然后惊动外面的守军。

  惊动后,就是一片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