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54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王上……”再巧的一张嘴,也没有实际利益打动人,宋国使者的表情有些颓然,尴尬的闭嘴。

  姜蓁虽然就跟郑王承诺,会牵制郑王,但她之前就只是在边境增兵了而已,并没有采取什么其他行动。

  这次禁止向宋国售卖盐铁,才是真正的拖住了宋国的后腿。

  从姜国买盐的路断了,宋国前线伙食水平,立刻就直线下降。

  宋国靠着本国的库存,没坚持到两个月,前线的很多兵卒就见不着盐了。

  碰上这样的情况,郑国就开始强势反扑。

  “哟~这也不行啊,郑国要是直接把宋国打退了怎么办?”郭凡一边这么嘀咕着,一边对私盐的事情松了松手,任由商贾向宋国走私盐铁。

  “这群商贾的名单也该记下来,等此事了了,再找个由头收拾他们。居然敢违反姜国律法,走私盐铁。”

  至于现在,这群胆大的商贾还有用处,郭凡自然不会动手。

  郭凡通过盐铁都宋郑两国之间搅和事儿,秋月也没闲着,默默了派了好几个学生,去给双方出谋划策。

  “四国本就很难拧成一股绳,咱们可以通过激烈的战争,加深双方的仇恨。他们下次在想要组成四国联盟就难了。”秋月这是在为姜国的以后谋划。

  以姜国的实力,一打四也能打赢,但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一个一个的打呢。

  就宋国和郑国如今的战况,火气越打越大,再有秋月和郭凡等人在边上拱火,让双方结仇非常容易。

  到时候姜蓁要是攻打宋国,郑国哪怕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估计也不会来帮忙。

  秋月派出去的那几个学生,排兵布阵什么的可能差了一筹,但恶心人,那是真有一手。

  两国君王在对方的努力之下,都被抹了一身黑。

  但效果最出乎意料的,还是秋月派往上梨侯身边的那位学生,人家直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上梨侯劝得反水。

  “你们都不要再打了,不如这样吧,上梨郡的地盘一分为二,郑国和宋国各一半如何?”

  当初说要送城的是上梨侯,如今来劝架的也是上梨侯。

  宋王被上梨侯这白莲的劲头给恶心坏了,忍不住骂道:“上梨郡如今是我宋国的地盘,哪轮得到你做主。还一分为二,你能把城池一分为二吗?”

  “宋王你说话注意点,上梨郡是我郑国的,上梨侯这个逆贼,早就被宗族除名了。”郑王反驳。

  双方打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调和了,不打出个胜负来,肯定不会罢休。

  被两国君王驳回了自己的请求,上梨侯的心情就变得痛苦了起来。

  无论郑国是输还是赢,最后他都会是郑国的罪人。

  当初大峰侯献城,是因为宋国已经扛不住卫国的揍了,大峰侯找姜国这个外援救国。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大峰侯此举都称得上一句有勇有谋,忠心可嘉。

  但上梨侯献城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瘟疫来了,求药。为一己之私献城,还引起了两国的大战,以后史书上会怎么记录这件事?

  秋月派去的学生,不过是几句话,就说得上梨侯态度软化,替自己解释道:“也不单单是为了求药,我也是为了表达对先王的不满……”

  “那也是一己之私。此战死去的几万百姓,都是因你一己之私而亡,以后大家会怎么看你?”

  上梨侯的心被这些话扎了个透心凉,几天晚上都没睡着觉,然后就起了让两国休战的想法。

  明白此战是因他而起,上梨侯就想靠自己结束这场争斗。

  劝和不成,他就果断的把枪口对准了宋国,企图切断宋国后方的粮道。

  上梨侯终究是郑国人,和郑王祭祀的是同一个先祖,所以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郑国。

  可他之前劝和的事情,早就让宋国大将军心生警惕,上梨侯这边刚采取行动,宋国大将军就已经察觉,为了出气,直接把上梨郡给屠了。

  上梨侯更是被五马分尸,死状凄惨。

第171章

  出兵

  “宋军还真把上梨郡给屠了。”姜蓁的表情难看。

  姜大头以前为了提高人口数量, 殚精力竭。姜蓁也是如此,无论是培养医官,还是折腾棉花、红薯, 都是为了姜国的人口。

  有见识有远见的君王, 都非常注重保护百姓。但历史上屠城的事情还是时常发生。

  有些领兵打仗的将军, 并没有保护人口的政治远见,有些将军则是故意的。

  因为屠城不止可以劫掠财物、报复泄愤,还可以进行军事威慑,让其他城池望风而降。

  历史上刘邦、项羽、曹操之类的人物, 都有过屠城的记录。

  “就上梨侯的那些做法, 首尾两端, 死得不冤, 就是可惜了城里的百姓。”郭凡带入了一下宋王, 他要是被上梨侯这么耍, 能忍住不泄愤才怪。

  “上梨侯行事确实欠考虑, 幸好我派去的那两个学生见势不对,提前跑到郑小白那儿避难, 否则这次他们也要吃一个大亏。”秋月的语气有些庆幸。

  她是想把学生派出去搞事情, 但却不想自家学生拿命去走钢丝, 他们以后都是有大好前途的人, 不能折损在这些小事上。

  正是因为秋月的人混成了上梨侯的心腹,所以她也了解了不少内幕,有些可惜的说道:“上梨侯和新任郑王的关系不错, 郑王也承诺了会助他,但结果嘛……”

  结果大家都看见了, 郑王啥动作都没有, 上梨侯被宋军五马分尸。

  【上梨侯这么反复横跳, 谁敢信他。】

  【就算这样,宋军屠城也挺过分的,好几万人呢。】

  【宋军和郑国打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又有姜国在后面搞他们的后勤,宋国前线的兵卒肯定早就有怨言。大将军放任他们屠城,劫掠财物,可能也是为了稳定军心。】

  【也是,不管什么奖赏,都没有自己去抢来得快。但城里的百姓却是遭了一场无妄之灾,哪怕是被卖做奴隶,也比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好。】

  【人都没了,说这些也晚了。】

  姜国的诸位重臣在王宫里分享完情报,就开始开起了小会。

  “上梨侯是为了郑国而亡,咱们得在郑国帮上梨侯好好宣传宣传。”

  “没错,这事是个郑国人都忍不了。”

  “还可以怂恿郑王,试着去把卫国和齐国拉下水。”

  不管另外四国如何打生打死,姜国都还想稳一手,没有十成的把握,姜蓁不想出手。

  陈冬那边还有最后一条国道没有修完,有这个耗费人口的大工程在,就相当于扯住了姜国的后腿,让姜国遇到战事的时候,都要掂量了再掂量。

  不单是姜国不想战,其余四国其实也不想打仗的。

  以前四国联合都打不过姜国,以后不把自家的国力往上拉拔一个台阶,照样也打不过。

  所以他们现在都想好好发展自身,免得被姜国甩在身后,彻底沦为姜国的盘中餐。

  宋国会和郑国打起来,全赖上梨侯勾引。

  打到现在,双方争的就不单单是上梨郡的归属了,宋国还想要更多。

  宋军屠城的事情,有宋国和姜国的大肆宣扬,郑国的许多人都知道了。

  此举虽然能增加郑国人对宋国的仇恨值,但也增加了宋军的威慑力。

  清扫完上梨郡之后,宋军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直接就开口威胁。

  “你们若三日不降,攻破城池之日,我必屠城!”

  听到这样话,城内大部分的百姓,脸都白了,对宋国军队除了厌恶,还有恐惧。

  “这宋国军队真不是个东西,也不怕恶灵缠身,死无葬身之地……”

  托宋国和姜国两国间谍的宣传,说到屠城,城中百姓就都有画面了。

  满是断臂残肢的街道,墙壁上被喷溅的鲜血,城中烧了两天两夜的尸体……

  而现在,他们也要面对未来生死的选择。

  城中有一半的百姓高呼血战,还有一半的百姓静默无声。

  但百姓的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守城官员和将领的选择,庶民就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城中的兵力不够,打不过宋军。”

  “就算打不过,守城几日等援军也不行吗?”

  “若是援军三日之后还不来,城池被攻破,城中百姓就只能被屠杀。城中百姓何其无辜。”

  “不单是城中庶民,守城官员也不会有好结果。上梨侯的结果是五马分尸,听说死前还在恐惧哀嚎。”

  城中的官员们讨论了一整天,终于在傍晚时分,开城投降,迎宋军进城。

  看着宋国军队耀武扬威的进城,诸多郑国百姓都敢怒不敢言。

  这样的战报传到朝廷,气得郑王忍不住摔了一堆奏折。

  “个个都是是我郑国的好臣子!就这么不战而降了!”

  “王上息怒。”一众大臣赶紧上前安慰。

  郑国如今会有这个结果,还真不是这任郑王的错,全赖上一任郑王乱来,在官员的任免上过于随性,导致郑国官员水平参差不齐。

  不像姜国,有年底考核在,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下限在那儿摆着的。

  郑王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冷冷的说道:“宋国屠杀我郑国百姓,此仇不能不报,再征兵十万,这次我一定要给宋王一个教训。”

  “那上梨侯葬礼的规格?”宗正试探着说道:“此战虽然是因为他的私心而起,但他毕竟也是为了郑国而亡。”

  上梨侯的死亡,郑王也有一定的干系,闻言大度说道:“算了,就不追究了,给他保留死后的体面。”

  因为宋国屠上梨郡的事情,引起了郑国人的众怒,郑国新一轮的征兵,进行得十分顺利。

  “宋郑两国扩大战局了。”姜国的大臣们都发出了吃瓜的声音。

  “可惜,齐国和卫国都没动静,看来是不准备掺和了。”

  “去年冬天闹雪灾,胡人南下劫掠,和卫国干了一场,卫国估计是忙着修生养息。齐国出嫁的贵女众多,拉关系搞外交是一把好手,战斗力是真不行,可能既不敢帮郑国也不敢帮宋国……”

  齐国自己的实力不强,但齐国嫁出去的公主们,都还有点能耐,姜大头的嫡母和正妻都是齐国公主,十年前,姜大头也只能听他嫡母的话行事。

  有姜国一边拱火,一边龇着大牙看热闹,郑国和宋国双方打得不可开交。

  “有人给我府上送了大批财物,让我劝你借此机会对宋国出手。”郭凡偷偷向姜蓁打小报告。

  姜蓁嗤笑一声,“我这不是已经对宋国出手了吗?”

  “人家的意思是想让你开炮。”郭凡笑嘻嘻的说道:“来人虽然是郑国人,但那一开口就打打杀杀的样子,我看像是卫国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