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42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嘿嘿~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第155章

  新钱

  经济战争, 自古就有,姜蓁以前就听说过‘买鹿制楚’和‘买狐降代’的故事。

  管仲让人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让楚国百姓放弃耕种, 为了捕鹿而四处奔走, 他们自己却暗中收购楚国的粮食, 等到楚国无粮的时候,他就终止了活鹿和粮食的交易,致使楚国直接战败。

  同样的招数,管仲还对代国用过, 只不过把买鹿换成了买狐皮, 代国的结果, 自然也是战败投降。

  各国丞相被这暴跌的布价整得焦头烂额, 但却还是摸不清姜蓁的套路, 因为姜蓁完全就是反着来的, 她没在各国高价买布, 而是低价卖布。

  “姜王搞这一出,图什么?难道她又想开战了?”郑王忍不住怀疑。

  右相反驳, “不可能, 姜国不论是治水还是修路, 都要耗费大量的民夫, 短时间内,没有开战的可能。”

  “既然不是开战,那她为何要去折腾布匹, 布价跌成这样,国内贵族和商贾全都哀声哉道。”郑王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管姜王打什么主意, 国内的粮食产量不能受影响。”右相提醒道:“咱们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督促国内官员, 紧盯粮食。”

  郑王冷笑一声, “呵呵,就现在这个布匹的价格,怎么可能会有百姓不种地,反倒去织布的?他们又不是傻子。”

  诸位大臣沉默了。姜蓁这波反向操作,确实把他们给整迷糊了。

  古代的经济战争,其实就是粮食战争,一不小心就是大批的百姓饿死。

  现在各国的人口本来就少,姜蓁做事也比较克制,这次布匹降价,针对的只有各国贵族。

  不论是卖布,还是忽悠大家继续囤布,姜蓁都是精准狙击。

  普通百姓家底薄,根本就囤不了货。家里织出来的布匹,八成都交税了,剩下一两匹布,正好可以给家里做身衣服穿,布匹价格对他们的影响不算太大。

  只要土地的庄稼还是好好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就还能正常运行。

  “你们这么多人,竟然都猜不透姜王的意图?”郑王看向诸位臣子,表情失望。

  诸位大臣依旧沉默,不敢妄加揣测。

  过了两秒,有一位曾经在大学里读过书的科举生,不确定的回答道:“姜王的志向,是让姜国百姓能够吃饱穿暖,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或许她降低布匹的价格,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能有衣服穿。”

  其实他这么说也没错,这确实也是姜蓁的意图之一。发展科技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

  可听到这样的话,郑王先是怔了两秒,然后嗤之以鼻的说道:“姜王能有这么好心?这话说出去谁信呀?”

  阶级观念早就深入人心,别说郑王,诸位大臣也都不信。

  看到自家大臣没一个靠得住的,郑王无奈,退一步说道:“先别管姜王有什么意图了。先讨论一下姜王此举对郑国有什么影响吧。”

  对郑国的影响再显然不过,因为布价降得明明白白。

  一位臣子大胆猜测道:“或许姜王想通过压低布价,让百姓不种桑麻,致使我郑国明年或者后年的布价升高,然后姜国再来卖高价的布匹?”

  “最近都邑确实有这个论调,很多商贾也在趁机大批量购买布匹,以待明年。”

  “大家别忘了,姜国如今正在推广棉花,今明两年棉花的收获肯定会上涨,或许姜王是想借机抬高棉布的价格?”

  觉得朝堂上诸位大臣的猜测都不靠谱,曾经在大学里读过书的那位科举生,忍不住小声的嘟囔,“就不可能是真的为了天下百姓吗?”

  姜蓁无论是开办科举,还是改革军功制度,都是为了给底层的百姓提供上升的通道,推广棉花、火炕还有海外的粮食种子,也是为了让百姓吃饱穿暖。

  哪怕姜蓁没有重用他,但他在大学里待了一段时间,在课本和书籍里感受过姜蓁的想法之后,他就对姜蓁充满了深深的敬佩,觉得姜蓁是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君王。

  不说别人,反正他现在侍奉的郑王,是完全比不过姜蓁的。看着郑国朝廷吵翻天的样子,他甚至产生了辞官去姜国都邑做学问的想法。

  郑国的朝堂吵了几天,最后还是下了个结论:今年多种桑麻,然后明年再观望布价,以不变应万变。

  现阶段的情况就是,所有人都知道姜蓁这个操作有鬼,但由于这个鬼摸不着又看不见,所以他们都没办法采取措施。

  【真好,明年也不缺原材料了。】

  【有各国君王帮忙稳定市场,咱们也能放心卖布了。】

  【布价便宜,庶民才能有正常的衣服穿,布匹降价这一遭早晚会有,后面不止布匹,粮价也得降。】

  【到时候粮食产量增加,爱屯粮的贵族又得挨一刀。我可真替他们心疼嘿嘿~】

  各国贵族有在哀嚎物价暴跌的,也有在趁机囤货的,但底层的百姓却比较实在,都在趁此机会,给自己换新衣服。

  尤其是姜国的百姓,这两年情况比往年好得多,愿意做新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

  之前几百年,布匹的价格都很稳定,所以才能拿来当货币,现在它的价格一乱,就导致姜国的货币体系也混乱了起来。

  “以前是一匹绢换一斗米,但现在可换不了,您还是拿钱来买吧……”

  “可这价格不对呀,拿钱买就贵了……”

  金玉、钱粮、布匹之间互相交易的价格,本来就有细小的差距。坊市内的商贾,因为价格的问题,已经不知道吵过多少回了。

  这个时候,就有大臣在早朝上向姜蓁建议道:“王上!要不您还是收手吧。长久下去,不止四国受影响,我姜国也会动荡产生动荡。”

  “收手?收什么手?怎么收手?”姜蓁反问道:“你不会觉得这布匹的价格降下去了,还能再升回来吧?”

  “额…这不是王上的谋略吗?王上您问我?”大臣的表情有点懵。就算这位大臣在经济上不擅长,但他也能看出,此事幕后指使就是姜蓁。

  姜蓁当初在《官报》上提醒各家少囤布,他照着做了,大批量抛售了自家囤的布,就是为了给另外四国带麻烦,为姜蓁助力。

  可想现在麻烦波及到姜国,这位大臣就有点接受不了了。坑别人行,坑到自己,那就不美了。

  在他看来,姜蓁既然能把布价降下上去,自然也能把价格恢复正常,就是不知道姜蓁准备什么时候行动。

  【这都出手了,哪还有收手的道理。】

  【就这群大臣的认知水平,咱们要是对他们玩经济战,能把他们玩哭嘿嘿~】

  【还是算了吧,这个时代的经济战争也是会要人命的,还是悠着点的好。】

  【咱们就折腾了布,又没折腾粮食,影响已经很小了!】

  对织布作坊产量最了解的,除了姜蓁,就是治粟内史,在产能翻了那么多倍的情况下,布匹跌价是必然的,现在这个价格正合适。

  治粟内史心中没有任何布价回升的幻想,提议道:“布匹的价格波动大,倒不如剔除布币,坊市内的交易,就用我姜国的半两钱。”

  “买卖东西用半两钱?你看寻常庶民家中可有钱?”一位臣子出来反驳。

  “不用半两钱,难道就任由物价混乱下去?长此以往,必会影响到粮食。”

  “你说得轻松,但百姓和商贾就是不爱用半两钱,你又有什么办法?”

  底层百姓习惯以物易物,一是因为他们家中产布、产粮食,用这两个东西换生活用品更方便,二是因为大批的铜钱都在贵族手中,庶民手中的铜钱存量很少。

  贵族不只囤布、囤粮食,还会囤铁和铜,这些东西平时可以当钱用,关键时候就会变成武器。

  而且铁矿、铜矿可以归私人所有,谁都可以造钱。各家的冶炼水平和道德水平不一样,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质量参次不齐。

  在朝中官员快要因为布价和铜钱吵起来,甚至打起来的时候,铁官昂首挺胸的站了出来。

  “你们不要再吵了!我铸造局新造出了一批铜钱和金币银币,正准备借此机会投入市场。”

  铁官不说话还好,一开口就遭了黑手,脚不知道被谁踩了一下,胳膊也不知道被谁杵了一拐,然后还被怼了一顿。

  “呵呵~既然此事你早有准备,为何现在才说?看我们打架很有意思?”

  铁官暗自磨牙,之前他没接收到姜蓁的眼色,哪敢站出来!现在倒好,成了个出气筒!

  “你们逮着我骂什么?就不想看看新铜钱吗?”

  姜蓁顺势说道:“让人把东西抬上来吧。”

  诸位大臣看了看上首的姜蓁,瞬间闭嘴。出于对姜蓁的信任,老实的决定看过新铜钱之后再挑刺。

第156章

  接着囤新币

  在姜蓁的示意下, 殿外的护卫直接抱了几箱钱进来,然后挨个把箱子掀开。

  铁官亲自给诸位大臣介绍道:“这一箱是铜钱,原型是姜国的半两钱, 外圆内方, 但如今改进得更轻薄了一些。”

  诸位大臣也没客气, 一人拿起几枚铜钱,仔细的研究了起来。

  “你们铸造局这两年的长进很大嘛,这铜钱亮晶晶的,我看着就喜欢。”

  铁官一听就笑了, “你这话说得, 钱这东西, 谁不喜欢。”

  “这铜钱上面的数值, 和以前不一样了。”

  “没错。”铁官接着介绍:“铜钱的大小和上面的数值不一样, 代表价值也不一样。除了铜钱, 还有金币和银币, 上面也有数值。这些都是小额的,大额交易的时候, 这里还有金条和金元宝。”

  每一枚钱币上面, 都印有‘姜国铸造局于某年制造’的字样, 字体十分清晰, 算是官方给他盖的戳。

  大臣们一手拿着铜钱,一手去摸金条,喜爱溢于言表。

  “铸造局出品的黄金, 色泽就是不一般,杂质应该极少吧。”

  铁官含蓄的点了点头, 说道:“铸造局的工艺, 自然比外头的作坊好。你们要是想把家里的金银拿去铸造局回炉, 只用给火耗和人工费就行。”

  他这可不是瞎卖人情,姜国推行新钱,自然会把民间的旧币回收。

  诸位官员不过是研究了手里的钱币半分钟,很快就有人怀疑的说道:“这金银纯度应该挺高。但这铜钱的色泽怎么不对劲呢?”

  “因为这不是纯铜,里面还加了其他的矿物,具体配方保密,不方便对外说。”铁官笑眯眯的回道。

  “此举是为了防止其他人铸造私钱吧。”

  “自然。”铁官保证道:“只要我铸造局的配方不泄露,外面炼铁作坊里再高明的匠人,也造不出跟铸造局一样的钱币。”

  私人铸造的□□,恰恰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见姜蓁和铁官把这件事情考虑得非常周全,大家也就没什么话说了。

  姜蓁的眼神扫视了众人一圈,一锤定音道:“若无异议,姜国明日就开始推行新币。”

  【小样,有我们在,还轮得到你们来挑刺。咱们把钱币的美观、使用的方便性,还有防止造价相关的东西,全都考虑清楚了。】

  【咱们直播间多少人,对方多少人,谁能跟咱们比?】

  【我真的好爱亮晶晶,哪怕隔着屏幕,看着那几大箱子金银,我都想流口水。吸溜~】

  【想到阿蓁还有一船的黄金,我就忍不住想酸。】

  有直播间提供的大致的海图,又有先进的造船和造武器的技术,红叶可以在海上横行,很快就替姜蓁找到了几处矿藏,安排船上的奴隶就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