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14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你听着消息再去买,肯定买不着。长宁郡的商贾,运着罐头进城的时候,早早的就被人给盯上,哪里还会等你。你今天在大学里头,没看到这场热闹,那群人为了买荔枝,差点就打起来了……”

  都是带着自家主子的吩咐出门的,要是没买到东西,回去肯定会受罚,所以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汤小草闻言不在意的说道:“那些贵人本就爱攀比,今天要是没吃到荔枝罐头,他们这段时间都不敢出门,怕丟人。”

  “小草你可别这么说,你现在也是贵人了。”

  “我跟他们不一样的。”汤小草没有说太多,笑着说道:“把这两罐荔枝分来吃了吧。”

  “如今这罐头卖得多贵啊,要不还是把罐头拿去卖了吧。”

  “不用,母亲,如今家里已经不缺钱了。小妹,你去拿碗来。”汤小草说着,就亲自把陶罐外头的泥封敲开,把瓶口的软木塞拔掉。

  罐子一打开,沉淀在罐中的天然果香就飘了出来,连空气中都是甜甜的味道。

  “这就是荔枝的味道吗?果然很奇特。”

  “荔枝居然长这个样子,晶莹剔透软软糯糯的,看起来就很好吃。”

  汤小草家里一共有十五口人,两罐子罐头打开,一人分了三颗荔枝。

  那勺子戳了戳那颤颤巍巍的果肉,汤小草好奇的品尝了一口。

  “原来荔枝就是这个味道。”

  如果品尝第一口是因为好奇的话,那第二口就是因为喜欢了,汤小草抱着虔诚的心情,把自己碗里的荔枝都吃掉了。

  家里面的人都沉迷于美食之中,没人说话。因为大家都觉得,这虽然是自己第一次吃罐头,但应该也是最后一次,都想把这个味道记进心里。

  汤小草是突然暴富,买了宅子和仆从之后,生活依旧简朴。和以前最大的差别就是,家里人能吃饱饭了,每天能吃上一点肉。

  酒和糖之类的奢侈品,汤小草依旧还是舍不得买。她今天之所以想去坊市买罐头,也是因为罐头于她的意义不一样。

  要不是她弄出了这个罐头,她现在还在汤铺卖汤,忧愁老家亲人的生计。

  在罐头畅销都邑之前,汤小草在外就是大家嫉妒的对象,可等大家真的品尝到荔枝罐头之后,很多人对她的嫉妒就消散了,默默的转变成了羡慕。

  她走在大学里的时候,还有人会主动和她打招呼。

  “汤大人昨天吃罐头了吗?”

  “滋味如何?”

  “汤大人是不是也是第一次吃荔枝?”

  “托汤大人的福,让我没去东夷,却吃到了东夷的鲜果。这荔枝果然入传闻中一样美味。”

  和汤小草主动说话的,有各个学派的大佬,还有大学里的老师,让汤小草受宠若惊。

  瞧着汤小草这副样子,秋月忍不住提点道:“我刚从乡下来到王上身边的时候,没人把我看在眼里。但等我将王宫的藏书全部看完,替王上主持图书馆和论台的时候,都邑的学子见了我都会尊称大人,等我创办了官报和学报,都邑的文人见了我不自觉的就会低下头颅……你现在不过是被人高看一眼而已,路还长着呢。”

  听到秋月的这番话,汤小草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收了回去,她的路确实才刚刚开始,没什么好值得骄傲的。

  会羡慕嫉妒她的,不过都是些普通人罢了,觉得她轻易的就获得了一百金。而都邑的贵族,都没把这笔钱放在眼里,更没把她放在眼里。

  那些士族之所以会对她转变态度,不过是因为荔枝好吃,顺带着想起她罢了。

  因为姜蓁之前的那两波炒作,荔枝在姜国的名气大得很,长宁郡送到都邑的罐头秒没就算了,还有一大批商人南下,亲自去长宁郡采购货物。

  从都邑通往长宁郡的国道,如今还是土路,陈冬和和征集的民夫如今还耗在大河周围,长宁郡的水泥路,估计要拖到秋天去了。

  “习惯了大峰郡和蓝河县的水泥路,走起这凹凸不平的土路,实在是让人难受。”

  “你是姜国本地的商人吧,还是跟蓝河县有关系,能买到蓝河县货品的人吧?你要是经常跑其他地方,肯定不会抱怨这土路,因为外头都这样。”

  “兄弟好眼力,我就是蓝河县人。这还是我第一次跑长宁郡,担心罐头走在这样的路上磕碰,要是下雨泥泞,车上塞再多的稻草都不顶事。”

  “要真遇上下雨,就用蓝河县产的雨布,把罐头盖上,雨停再走。去长宁郡最怕的不是路不平,是怕水土不服。往年迁去长宁郡的罪民,一去人就没了。”

  为了追赶罐头的热度,赶去长宁郡的商队很多,大家路上结伴走,倒也不怕路上的豺狼虎豹和盗匪。

  “自前两年王上狠狠清查过一次户籍,又把盐铁收为官营,这路上连盗匪都变少了。”

  “买不到兵器就算了,买不到盐,盗匪的身体也抗不住的。现在各县都有农庄,教大家怎么种地和施肥,粮食产量大增,只要好好种地,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干嘛要去冒险,拿自己的人头,去做别人的军功。”

  要说对姜国改变感触最深的,还是这群商人。住在姜国的人,可能还察觉不到这些细微的改变,但只要去另外四国走一遭,就能明白姜国的好。

  一路安全无阻的来到长宁郡,这群商贾却不能及时的拿货走人,照旧还得排队。

  “等吧,都习惯了,以前蓝河县也那样。”

  这群商贾们虽然心态很稳,但也会每日到作坊那边盯着,免得被人插队。

  看着看着,这群商贾们就觉得有些不对了,对作坊的管事问道:“怎么来卖果子的,每日就是那几个人,看他们的穿着,也不像家里有大果园的人啊?”

  “您猜对了,这几个确实都只是普通人,他们卖的荔枝,都是东夷人带来的。”

  “东夷人为何不自己卖,要假手于他人?”外来的商贾有些疑惑。

  “这是郡守的规定。罐头作坊必须先收长宁郡百姓的果子,东夷人的果子,就算卖得再便宜也不行。所以东夷人就只能给点好处费,托别人帮他们卖。”

  照这个方式发展下去,长宁郡百姓的果子,是永远也买不完的。

  而东夷百部的果子虽多,但只能仰仗长宁郡的百姓帮忙,或者妥协,加入姜国,成为长宁郡的人。

  想通了这些套路,外来的商贾们也就没有多管了,反正不影响他们买罐头就好。

  都邑那边的荔枝罐头,在第一批货刚到那天,就被霍霍一空。

  毕竟没人能忍住自己的好奇心,罐头一拿到手,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罐头品尝。

  第一天快乐的享受完,第二天大家就开始盼了。

  尤其是那些第一天没抢到罐头,就等着吃了荔枝罐头,好去显摆的人,每日都要派仆从去城门口观望。

  但大家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商队往长宁郡去,但就是没看人回来。

  就大家这副热捧的样子,看得汤小草这个罐头奖金的获得者,都感到了迷惑。

  “怎么都这么夸张。荔枝罐头我吃了,是好吃,但也没有好吃到这个地步吧。”

  秋月替汤小草解惑道:“王上说荔枝好吃,主父也说荔枝好吃,右相、左相、御史大夫……我们都说好吃。那些自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没吃到是不会甘心的。”

  在荔枝被吹捧过头之后,大家追逐的就不再是荔枝本身,而是荔枝背后的东西。

  纯靠罐头,就想从贵族兜里掏钱,难度有些大,但经过包装的罐头却可以。

  文字和舆论,可以操控人的思想。

  这一点,秋月了解得格外深刻。因为姜国现在唯一的报纸,就掌控在她手里。替都邑孩童塑造三观的大学和致知学堂,也掌握在她手里。

  在汤小草走神,陷入思考的时候,秋月说道:“明日你陪我再进宫一趟,王上有事找你。”

  “王上又找我?大人你知道是什么事吗?”汤小草的语气忐忑。

  秋月看向汤小草,笑着提醒道:“你大概率又要赚一笔了。这两天有不少大臣上折子,想买罐头配方。”

  罐头的名声已经打出来了,所以姜蓁这次只给了汤小草一百金,当做买断的费用。

  “王上,不用,您已经花过钱了……”汤小草有些不好意思的的推辞。

  “收下吧,这是你应得的。你以后要是能做出其他对国有利的东西,还会有厚赏。”姜蓁是个不缺钱的主,完全没把这点钱放在心上。

  【小孩子还是没见过世面,我们学校的老师,因为一个专利,直接实财富自由。汤小草就收了两百金,居然还不好意思。】

  【古人有千金买马骨,阿蓁两百金买个活招牌,还是很划算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给的钱足够多,阿蓁的有生之年里,说不定航天飞行器都能发明出来。】

  秋月站在一旁,等姜蓁处理好汤小草的事,才站出来说道:“王上,这次大学的月考成绩出来了,您先看看大家的分数吧。”

  考试的试卷,姜蓁提前看过,觉得难度不算太大,但看到大学学生的分数之后,还是忍不住眼前一黑。

  “怎么有这么多不及格的?”

  秋月语气平静的说道:“前面那张成绩单,是大学学生的,下面还压着一张成绩单,是致知学堂的。”

  被提醒过后,姜蓁又把致知学堂的成绩单抽出来,仔细看了看,然后心情立马就晴转多云。

  “致知学堂的孩子不错,全都及格了不说,分数还挺高。”

  大学里的学生,都是官宦子弟,家里一直娇宠着,就算在大学读书,也没太当回事。凭他们的家底,哪怕不去大学,去外头的私学,也能拜大佬为师。

  但致知学堂里的孩子,出身都很普通,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老师教的东西,他们一点也不敢敷衍。

  因为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两边的成绩对比,格外的惨烈。

  “这群成绩不合格的,全都勒令退学,给其他人腾位置。”姜蓁朱笔一划,就把大批的人名圈了出来,一点都没惯着他们。

  【仔细数了数,居然有音一百零几个人哎。】

  【还有好几个姓姜的小孩。】

  【现在的小朋友咋回事,怎么就不爱学习呢。】

  “王上的意思,是从致知学堂里面选人替补上去?”秋月问道。

  姜蓁提醒道:“不单是致知学堂的人,各家私学,各县的县学,都有人才。”

  【先选一波人才,然后把他们放进大学了熏陶一下,培养得全面一点,然后再派官,这个流程刚刚好。】

  【咱们自己教出来的人倒还好,各家私学里出来的学生,确实该送去大学洗一洗脑子。】

  【有了替补人员,今年县官们的日子不好过咯。】

  姜蓁对秋月吩咐道:“你先去安排人退学,把位置腾出来,新学生应该今年就会入学。”

  辞退学生,不是秋月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姜蓁亲自下的命令,所以各家父母来领人的时候,心里有啥火都不敢对秋月发,只能揍自家孩子。

  一时间大学里哭声一片,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其他勉强擦线过的学生心里正偷偷庆幸呢,秋月下次上课的时候,就笑着对大家提醒道:“不单是这个月有月考。我和王上商议过了,以后大学每月都有月考,每季一个季考,半年一次期末考。至于考不及格的后果,你们应该都看到了吧。”

  学生们哪听得了这个,秋月的话还没说完,心里素质低一点的学生,当场就嚎啕大哭了起来。

  “哭什么!王上对你们如此看中,你们就用哭来回报王上吗?”秋月厉声呵斥。

第126章

  郑国考试

  在家里的时候, 这群学生就听够了父母的唠叨,说他们能在大学里学习姜蓁师门的真本事,是他们的福气。

  可现在看来, 这哪是他们的福, 这是他们的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