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1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姜蓁还记得上辈子罐头的发展历史,第一版的罐头和秋月的制作方法差不多,听说是拿破仑用巨额奖金,向民间征集来的。

  如今姜蓁得知秋月制作罐头的方式,忽然有一种历史重现的感慨。

  郭凡打量了一眼姜蓁的表情,心里面立刻就有数了。

  凭他对姜蓁的了解,秋月应该是找到了对的方法。

  等出宫忙完自己的事情,郭凡就溜达着跑去大学找秋月看现场的热闹。

  “为什么有的罐子煮半刻钟,有的罐子煮一刻钟,有的罐子煮半个小时?”

  “不是说沸水就能够杀死大部分细菌吗?难道跟煮的时间也有关系?”

  “为什么塞了软木塞之后,你又要用蜡封呢?是软木塞封的不严实吗?”

  秋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个问题都没有回答,反而还皱着眉嫌弃道:“你的问题好多,都没人嫌你烦的吗?”

  “你知道吗?你这么说话,是会被人套麻袋□□棍的。别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其他人都是蠢人的表情好吗?”郭凡真诚建议。

  秋月正忙着呢,一点都不想搭理郭凡,怼道:“你知道!就你知道!你什么都知道。”

  “我当然知道啦,因为我被打过啊。”郭凡笑嘻嘻的回道。

  被郭凡的厚脸皮击败,秋月抿唇,无奈的从忙碌的实验中抽身,拿出一张纸给他讲起了实验流程。

第122章

  厚赏

  聪明人对一些未知的事情, 就是会产生求知欲,就像郭凡会对罐头的原理好奇一样,知道了这东西, 就想把它琢磨透。

  “道理书中都有, 并没有什么奇特的, 只是想把这些道理用到实际中来,要废些功夫罢了。”秋月崇敬的说道:“最厉害的,是发现这些道理的人。”

  “这就要多谢王上的老师了。”郭凡的表情意味深长。

  秋月的语气也变得古怪,“是该感谢王上的老师。”

  对那个还没露过面, 但名声已经传遍天下的‘老师’, 大家都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郭凡转移话题道:“你做的这些瓶子, 什么时候能开封?”

  “一天开一瓶, 七日后果子还没变坏, 试验就算成功。”秋月把手中的试验计划放下, 说道:“我做这个试验, 原本只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打算去王上那里领赏的, 既然你已经跟王上说了, 明日我还是找王上商议一下吧。”

  秋月已经是大学校长, 手里还负责了各县的学室, 官报学报两大报纸,在文人中的名声已经够盛,不差这点做罐头的功劳。

  比起自己获得姜蓁的赏赐, 她更希望大学和致知学堂里的学生能够成功,名利双收。

  有郭凡的预告, 姜蓁看到秋月送来的罐头, 一点也不惊讶, 只问道:“保质期能有多少天,口感如何?”

  “保留了鲜果的大部分口感,味道还不错,做出来的话,应该会很受各国贵族欢迎。只是我最开始做的那几批,质量参差不齐,密封得好的,五天都还没坏,密封不好的,三天就变味了。”

  秋月一边说着,一边给姜蓁开了一瓶。

  “运气不错,这一瓶是好的。”

  近侍端了个瓷碗过来,秋月把罐头里的枇杷倒了出来,递给姜蓁,“王上您尝尝,滋味如何?”

  姜蓁端着碗看了一眼,枇杷并不是漂浮在清汤里的,而是被粘稠的枇杷汁水包裹。

  【这哪里是正经的枇杷罐头,这是枇杷酱煮枇杷?】

  【淡定,淡定,秋月也没见过未来的罐头,总不能一比一复刻吧。】

  姜蓁用勺子舀了一块枇杷,品尝之后,倒是眼神微亮,夸赞道:“好浓郁的枇杷味。”

  “我试着用清水煮过,煮完之后,枇杷就没什么甜味了。可用糖水的话,成本就太高。不论是蜂蜜、饴糖和蔗糖,都不容易得到。大批果子上市的时候,这些果子是卖不上价的,倒不如熬成浆水一起装在罐子里。”

  【听完秋月的分析,忽然觉得她说得好有道理。】

  【她的这个法子,好像确实更适合现在的人,因为现在旺季的果子不值钱,人工也不值钱。果酱泡果子,果味更浓。】

  罐头的制作方法,姜蓁虽然知道,但她却对秋月说道:“罐头的方子,你可以去找长宁郡合作,一起开个罐头作坊挣钱,你可以拿分成。”

  “王上,长宁郡太远,我常年身处都邑,鞭长莫及,不论是这作坊的分成,还是悬赏的十金,我都更希望大学里的学生获得,而不是我自己。”秋月说道。

  穷书生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的读书人,日子都过得不错,有名气的文士,豪商甚至会不求回报的给钱给物。秋月不缺钱花。

  姜蓁弄这个悬赏的目的,秋月看得明白,就是为了激励大家开动脑子。

  如果最后获得赏金的是秋月,反倒会熄灭许多人的热情。

  秋月是谁啊,她是姜蓁的心腹,过目不忘,博览群书,她弄出罐头的配方来,一点也不稀奇,但那也会让众人觉得,这些研究,就该是她们天才的领域,普通人再努力也得不到什么结果。

  这既不是姜蓁想看到的场景,也不是秋月想看到的。

  她此时虽然明面上是退了一步,但只要姜蓁能念着她的好,她就不算吃亏。

  “一个罐头的虚名,对你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姜蓁考虑了几秒,说道:“我想新建立一个研究院,交给你来兼管,如何?”

  不是姜蓁吹牛,就她新弄的研究院,应该会是这个时代的最高科技水平,收进里面的研究员们,都有一定的真本事,没有一点本事镇压不了。

  除了姜蓁,现在就秋月看起来最合适,聪明博学,还会创新,这一点是郭凡、陈冬之流比不上的。

  虽然知道姜蓁不会亏待自己,但转手就能接到这个大一个差事,也足够让秋月惊喜了。

  “臣必不负王上所托,会好好打理研究院。”

  “研究院的事,是我临时起意,连位置都还没选好。”姜蓁吩咐道:“大学周围全是私学,迁走哪家的学堂都不合适。你重新再挑个地方吧,等把位置选好,再慢慢的挑人。”

  大学的位置倒是宽敞,地方也够,但因为有论台的存在,进出的人员太杂,研究院不太适合放在学校里。

  秋月得新的任务,回府就开始看地图,准备挑个好地方。

  既然是个做研究的地方,必然要安静,房子的光线也要好,可以用水泥和砖修房子,再用玻璃做窗子。

  木质的房子,修建起来太慢,而且想要好的采光的话,就得把房子修建得和王宫内的宫殿一样广阔,要用巨大的树木做柱子和做梁,那成本太高了。

  比起如今便宜的水泥和砖头来说,榫卯结构的房子,就是一个奢侈品,只有有钱有闲的贵族才能有那个资格享受。

  在姜蓁那里,把罐头的事情交代之后,秋月没再多管,替研究院选址的空闲时间里,就开始暗中观察大学里其他学生和老师们的进度。

  “这群小笨蛋,还真是白学了那么久的课,怎么现在都还没找到思路。”秋月替学生们急得不行,但却没有上前去点拨的想法。

  姜蓁想要的是正经的人才,而不是揠苗助长的庸才。

  等秋月看到几个学生研究方向快接近终点的时候,才放心的去折腾研究院的事情。

  只不过她放心得太早了一点,在大学里的学生还没做出成果的时候,一位大厨,拿着罐头找上了门来。

  “大人,我是来领太女的赏的。我将果子的保质期延长了好几天,周围的乡邻都能替我作证。”

  秋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磨了磨牙,然后扯起一张笑脸,对这位大厨问道:“你能仔细说说你的制作方法吗?”

  “没别的,就煮沸,然后把瓶子塞紧就行。”有周围的乡邻作证,大厨并不怕自己的功劳被昧下,大致和秋月说了一下过程。

  听到这个回答,秋月的表情依旧淡定,可秋月的近侍却有些稳不住了,问道:“大人,她的做法?”

  “我心里有数。”秋月瞥了侍从一眼,继续对大厨问道:“你能想出这个办法,可曾看过王上写的那几本书。”

  大厨奇怪的说道:“我之前都在乡里生活,今年才到都邑来的,刚认字,没看过书。”

  听到这个回答,秋月的心情都不是恨铁不成钢了,而是想抓两个学生出来,抽一顿助助兴。

  人家字都不识几个,却能把罐头搞出来,偏偏大学的学生们每天又是看书又是背书的,现在还在那里磨蹭。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心情,秋月和这位大厨确定了一下她的姓名和现住址,说道:“汤小草,你先回家等消息吧,王上空了的时候,会召见你的。”

  “好。我就先回去了。”汤小草的眼睛亮晶晶的,语气十分期待。

  等汤小草一离开,秋月的侍从就问道:“大人,这方子你是您先弄出来的吗?”

  “我就是随便试了试,并没有抢这个功劳的打算。这份悬赏该让一个普通人来领,而不是我。”

  哪怕惋惜自家的学生慢了一步,但秋月也没有犹豫,带着汤小草交给她的瓶子进了宫。

  “这个罐头,是谁做出来的?”姜蓁好奇的问道。

  “一个叫小草的,做汤的大厨,大家都叫她汤小草,她今年刚到都邑,只认得几个字,还没看过王上写的书。”

  “不识字,没看过书,还把罐头做出来了?”姜蓁惊讶了起来。

  “据汤小草所说,这个瓦罐已经存放七天,周围的乡邻都能作证,可要现在打开?”秋月说道:“我大致询问过她的制作方法,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就打开吧。”姜蓁说道。

  和秋月的罐头不一样,汤小草的罐头是用清水煮的,看起来透亮,甜味却少了一些。

  确认汤小草的方法正确,姜蓁也没有吝啬,说道:“明日带她进宫验明配方,然后再领赏。除了那十金,还有长宁郡作坊的分成。我还想让她做研究院的第一个研究员?你意下如何?”

  “就算她没读过书,但能研究出罐头的方子,就证明她人很聪明,我没意见。”秋月早就知道姜蓁会给厚赏。

  因为汤小草这个身份,比大学里学生的身份,还要励志。

第123章

  赏赐

  汤小草借住在城里的亲戚家里, 她从秋月那儿回去的时候,就一路被熟人围观。

  一群人簇拥着她回到了家里,急急忙忙的追问道:“如何?秋月大人怎么说?你这法子到底能不能行?”

  “不知道, 秋月大人让我回家等消息。”汤小草虽然有信心, 但也没敢在这个时候大放厥词。

  “没给个准话啊?”

  “小草煮的那几罐果子汤就在那里摆着, 第七天开出来味道都还没坏,肯定行的。”

  “小草你就放心吧,这十金是你的没跑。”

  “没错,这里不是别处地界, 这里是都邑, 没人敢贪你的功劳, 还有我们这么多人给你作证呢。”

  活在都邑的百姓, 哪怕生活上穷一点, 但见识还是在的。哪一样新的好东西, 不是先在都邑流行的呢。

  面对乡邻的安慰, 汤小草热情的承诺道:“我要是真得了十金的赏,我就拿这个钱, 开个汤铺, 请你们喝肉汤。”

  “那敢情好, 我们可就等着你的汤了。”

  等周围的人散去, 汤小草的大姨才笑眯眯的吩咐道:“别在那里傻笑,来吃个饼,填填肚子, 该去铺子里帮忙了。今日我要留在家里织布,店里就靠你姨夫, 忙不过来。”

  “哎~”汤小草答应得干脆利落, 吃了个饼, 喝了口汤,就赶紧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