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08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与其想法子安插人,倒不如想办法收买人。

  如何收买?

  自然是花钱。

  比如说电子工业部的办公厅有个科员十分热爱摄影,攒了几年的钱买了尼康的相机。

  周末的时候经常去拍照。

  完全可以以某杂志社又或者某协会的名义,高价收购这位科员的摄影作品。

  “一定要把钱给足了,你想你要是给个三五十的肯定不够,哪像是受贿啊。钱给的多了,对方的把柄拿捏在你手中,你这才算是拿捏住了他。回头再用这个来要挟,他敢不答应?”

  李朝阳老神在在,“反正已经掉进泥潭里洗不清,为了保住前程也只能跟你们共沉.沦了。”

  松下次郎觉得这真是个好招数。

  但他不明白,李朝阳为什么会告诉他这个。

  她总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真以为他是日本间谍吧?

  李朝阳没给答案,但藤原悠人有自己的看法,“她办砸了事,如果还想要继续从你这里拿钱,可不是得拿出点东西来,就按照她说的去做,我们可以温水煮青蛙。”

  得到许可的松下次郎迅速行动,专门安排人来接近李朝阳说的那位科员。

  “鱼儿上钩了,领导你这一招真高明。”

  “可不是高明,等回头还可以当作经典案例,在全国推广,让广大干部引以为戒。”林辰觉得,这个目的才是关键。

  至于那个科员小孙,祖辈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有血海深仇。

  是他们这边安插的棋子。

  “放长线钓大鱼,小孙这步棋慢慢走就是了。”

  关键时刻来给日本人一些假资料,干扰他们的方向。

  顺带着,让日本人以为自己奸计得逞,省得再想法子搞这些有的没的。

  完全掌握对方的行动,甚至主导了对方的间谍计划。

  这才是南雁的目的。

  她可不喜欢被动。

  这条长线慢慢来,起码得需要一两年才会有结果。

  至于眼下,南雁正在等着Panda五月的出货数据。

  美国那边的数据来的晚一些。

  今天刚好是科迪跟南雁约定的通话时间。

  已经十点十分。

  电话还没有打过来。

  南雁看着桌面上的电话,思考着最近的事情。

  超级计算机工作已经在推动中,争吵了许久最终还是将实验基地落在了他们这边。

  美国方面定期进行技术咨询,同时中方会安排人去美国那边的实验基地进行相关指导。

  周淮明是个十分谨慎的人,倒不用担心这个。

  芜湖无线电厂那边最近在考虑改名,拟定名字已经递交了过来。

  南雁还挂着厂长的名号,最后一锤的决定权自然在她这边。

  其实这几个名字她都不是很喜欢,想了想提笔落下另外几个字。

  芜湖半导体公司。

  简单一些就挺好。

  除了改名外,那就是厂区的扩建和分家。

  扩建是因为要分家。

  原厂区作为半导体研发中心继续保留使用,其中几个研究中心分出去。

  这其中包括芜湖计算机制造厂、芜湖彩电制造厂、芜湖集成电路制造厂等六个子公司。

  现在的芜湖无线电厂太大了,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管理。

  术业有专攻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南雁看着芜湖那边递过来的方案,始终没有签字。

  实际上芜湖无线电厂的转变,涉及到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国企改制。

  当然,无线电厂的积极求变,是为了能够更好更方便的管理。

  和日后的国企臃肿冗岗冗员工作效率低下还不是一回事。

  但国企改制……

  南雁想起了成为弃子的共和国长子。

  又有谁能够想到,不过十年时间,东北的地位就再也不复往日呢。

  这件事她目前还管不着。

  只是看着如今芜湖无线电厂的调整,她总觉得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范例。

  新厂区的建设还是围绕着老厂区,产业集群。

  半导体产业要学会抱团,这是从硅谷学到的东西。

  而且产业集群也便于物流运输,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整体来说,芜湖无线电厂的拆分没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总公司以及分公司领导的任命。

  尤其是总公司领导的任命。

  总不能还是自己兼着吧。

  这不合适。

  南雁正想着,电话响起。

  是科迪·加尔文打来的电话。

  青年的声音中透着掩藏不住的喜悦,“你知道吗?我们五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

  “三万六千七百二十三台。”

  这是在全美只有一家公司,就连员工也只有不到二十人的前提下。

  三万六千台电脑的销售额。

  一个月。

  “当然,六月份的销售数据不见得有这么好看,但我还是想说我们成功了。”

  即便搭载的是AMD的8086电脑CPU,性能略逊于英特尔又如何?

  他们依旧十分成功。

  “我看了下全美的电脑销售数据,五月份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就略逊于IBM和王安电脑,排在当月的第三位。”

  这是个巨大的成功。

  现在全美市场上的电脑品牌多如牛毛,最有名的不外乎那几家。

  IBM后来居上,超越了Apple这个行业老大。

  王安电脑依靠着文字处理器虽然稍有些落后于时代,但依旧顽固。

  重要的是,Panda完成了单月倍杀Apple的壮举。

  硅谷小报惊呆了。

  甚至于加尔文家族都有些懵。

  不是在经营餐厅吗?

  怎么又搞起了半导体,卖起了电脑。

  “雁,现在有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Intel想要跟我们合作。”

  之前压根不搭理他们的Intel想要跟ROSE合作了。

  又或者说,英特尔想要跟Panda合作。

  对于企业而言,哪有那么多的国家隔阂民族利益之分,商人追求的是利润。

  “最好的处理器,搭载最便捷的操作系统,Intel给出的条件还不错。”

  科迪有些迟疑,毕竟自己只是公司的经营者而已,再具体的情况,他需要问高南雁。

  由这个幕后boss来做决定。

  “你什么想法。”

  科迪的想法很简单,“关键时刻是AMD与我们合作,现在就背弃盟友似乎不合适。”

  “我还以为你一切都向钱看齐呢。”

  “在你眼中我就这么目光短浅?向钱看齐没什么问题,不过Intel家大业大,跟我们合作不见得能给我们太多的利润,我倒是想要保持跟AMD的合作。”

  “Panda的畅销是个意外,暂时我还没想跟美国本土的电脑品牌一较高低,外来的和尚不见得好念经。和Intel合作没问题,但咱们处理微软?一山不容二虎,一台电脑上总不能有两个操作系统。”

  “是啊,所以我还在等Intel那边的回复。”

  到底是要最好的CPU与最好的操作系统强强联合,还是想要面包牛奶兼得。

  Intel总要给出一个回答才是。

  “不着急,不过Intel应该也不会背弃和微软的联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真就是各凭本事了。”

  这将会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选择。

  Intel、微软、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