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311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南雁没想到特曼教授速度还挺快,等着四机部的同志把那包裹拿过来拆开,她看到那堆满了桌子的杂志报纸,“得先找几个同志把这些翻译过来,再把中英文的都印刷分发下去。”

  她粗略的翻了下,有些杂志国内能弄到,但有一些压根就弄不到。

  类似于硅谷那边的内参小报。

  虽说这些已经是几个月前的杂志期刊,但依旧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豫南没想到这竟然是南雁的手笔,但翻译的话……

  “咱们没这方面的人才呀。”

  罗部长笑了起来,“部里头的人不够用,但去大学和研究所,能找到你需要的人才。”

  张豫南拍了下脑瓜,那声音还挺响。

  “我怎么忘了这事,对了我记得首都好像还有个专门从事翻译的公司,是几个大学生合伙搞的。”

  南雁听到这话稍稍诧异,“公司?”

  “对,好像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哦,还有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好几个高校的学生呢,现在这些学生,倒是会折腾。”

  听到这话,南雁觉得自己声音都绷了起来,“知道那学生叫什么名字吗?”

  “姓焦?不对,是姓乔,那学生长得白白净净的,同学还调侃他叫他大乔。”

  南雁:“……”是吗?她的二徒弟现在都那么出息了,都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啊。

  乔常水一直都喜欢外语,后来高考志愿也是选的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大学那可是外交官的摇篮。

  怎么这位准外交官,倒是往企业家的路子上走了?

  张豫南提出让这个大学生们搞的公司来翻译这些杂志是一个途径,不过罗部长觉得有些胡闹。

  让人翻译不得花钱吗?

  倒不如放到高校和研究所里,免费还能锻炼大家的外语水准。

  张豫南:“……”我看你就是抠。

  不过这也是事实,那几个大学生搞的公司,是给一些做外贸的企业做翻译,收费还挺高。

  就算部委过去,面子也不见得好使呀,总不能仗着是部委单位就压人吧。

  他也觉得这个路子不合适,正想说算了,忽然间听到南雁开口,“那公司在哪里,我去瞧瞧热闹。”

  南雁也不着急离开首都这边,打算去看看那家外语服务公司。

  张豫南知道地方,专门带人过去。

  “我得去给我老泰山拿药,小高你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

  “没事,你去忙吧。”南雁对自行车上的人挥了挥手,“骑车注意安全。”

  这家小公司坐落在王府井这边,租用的是这边供销社的一个小仓库,门口挂着的招牌十分惹眼——

  诚实外语服务。

  不算多大的铺面收拾的很干净,南雁刚进去就有人迎了上来,“同志,您有什么需要?”

  “想要找人翻译资料,这活你们接吗?”

  “接,您这是什么资料,得视难度而定,不同难度等级的资料,服务费用也不一样。”

  南雁看到了价目表。

  不得不说,还挺贵。

  最高难度的翻译要价高达三百元。

  要知道,即便今年上半年国家调整工资,但新入职的普通工人工资依旧是三十来块。

  三百元,那几乎是一个工人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

  即便是最便宜的,那也是以一元为计数单位。

  南雁把杂志拿了出来,“这本杂志翻译下来,得多少钱。”

  负责招待的年轻人高高瘦瘦,看到南雁递来的杂志,仔细瞧了眼,再看南雁的眼神都有些不太一样,“同志您是……”

  “来找人翻译资料。”

  南雁没有亮身份的意思。

  “您稍等。”

  年轻人背过身去,翻看书看了几眼,忽然间想起来什么似的,“同志您贵姓。”

  “高。”

  那年轻人忽的挺直腰背,“您稍等,我喊我们经理来。”

  这不是他能应付的事情,必须把当家的喊来才行。

  乔常水蹬着自行车匆忙赶来时,一身臭汗,“老五你最好别蒙我,不然我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师傅,真的是你呀,哎呀你怎么来了,快坐快坐,老五还不赶紧倒杯茶?”

  南雁指了指茶杯,“喝了半壶了。”

  乔常水不好意思地挠头,“我这不是在学校忙嘛,早知道师傅您过来,说什么今天得在这等着。”

  南雁觉得这个徒弟跟之前很不一样。

  过去的乔常水一肚子的心事都说给书听,现在倒是能言善辩的巧嘴。

  “怎么想起弄这个了?”

  南雁记得自己去芜湖工作前,还特意请在首都的两个徒弟还有林蓉吃饭。

  当时没听说他们折腾这个。

  “就你出国那会儿折腾起来的,这不是最近首都开了些外贸公司嘛,之前找到我们学校,想找我们老师帮忙做翻译。”

  学校老师答应了下来,然而真正做翻译的人却是他们这些学生。

  辛辛苦苦忙活一番,最后得了三十块钱的劳务费。

  不足老师的零头。

  几个同学合计了下,觉得干嘛非要老师赚差价?

  他们凑了凑钱,就在这边搞了个外语服务公司。

  “不怕老师找你们算账?”

  乔常水轻咳了一声,“那倒也不用太担心,我有个同学是大院里长大的。”

  家庭背景深厚着呢,压根不怕老师找麻烦。

  “你们倒是有恃无恐。莹莹是不是也入了股?”

  “她计算机专业的嘛,有些专业内容可以帮我们处理下。”乔常水轻咳了一声,“师傅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打着您的旗号招摇撞骗。”

  他不敢,也没这个胆子。

  钱可以挣,但不用利用师傅来挣这个钱,乔常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知道就行。”南雁倒是不担心人骗自己,真要是打着她的旗号招摇撞骗,老张同志压根瞒不住。

  只不过曾经单纯的将心事付诸于文字的人,如今倒是有了别样的谋划,南雁不免有些感慨。

  “毕业了打算做什么?”

  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听从国家安排去工作,固然是铁饭碗,但一年到头挣来的钱只怕还不如这一个月的分成多。

  落差能接受?

  乔常水他们出生的年代物资相对短缺,虽说是工人家庭的孩子,但在小县城里也就那样。

  眼下的首都虽然还很穷,但相对而言也足够让这些穷地方来的孩子开拓视野。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是考验乔常水的又一关。

  几个徒弟年龄不太一样,除了段莹莹她带过几年,其他几个徒弟有父母亲人又稍大一些,和南雁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密。

  虽然在一些大事选择上,会找南雁述说心事,但也就那回事。

  这个问题,不是以师傅的口吻来问,而是以长辈的身份,对中国青年的一次询问。

  “看学校安排,我都可以。”

  南雁松了口气,她的徒弟是个好孩子,并没有一门心思的掉进钱眼里。

  “要安排你去当个英语老师呢?”

  乔常水笑了起来,“那我就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翻译口的人才。”

  “大言不惭。”南雁戳了下青年的脑门,“行了,正好我有空,请你吃个饭,赏脸吗乔常水同学?”

  青年哪能不答应啊,“只请我自己好不好,回头气死莹莹那臭丫头。”

  作者有话说:

  南雁:你俩咋了?(体验到季长青的快乐)

第162章 腰折价

  乔常水并没有打算在这个翻译公司投入太多的精力。

  搞这么个公司一来是多接触外面的人, 二则能挣点钱周济同学。

  “有些同学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学校的补贴恨不得全都寄给家里。”乔常水是工人家庭出身,比不上大院里的同学家境好, 但来念书前厂里、家里都给塞满了生活费。

  再加上学校有补贴,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典型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这种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他们太难了。”

  青年提到经济困难的同学时, 觉得自己在外面下馆子都是一种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