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69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进入十一月份,化肥厂的厂长又开始了别样的忙碌。

  这一年还剩下两个月,然而过去的大半年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悲伤、悲伤、惶恐不安以及无以复加的悲伤。

  这一年注定成为几代人最不想回忆的一年。

  该过去的总会过去。

  似乎新一年的到来,就能彻底扫除过去那些阴霾。

  便是元旦前,都有鞭炮声响起。

  更别提春节时,那些炮竹声不断。

  南雁迎来了一个有些不太一样的春节。

  高北辰似乎和林蓉商量好了,两个人寒假后前后脚来了沧城。

  “怎么还这么任性呢,留下爸妈自己在家过年。”

  林蓉笑嘻嘻的包饺子,“我跟爸妈说好了的,要不是怕给嫂子你添麻烦,爸妈也一块过来。”

  曾经还是个小姑娘的林蓉如今已经出落成大人模样。

  倒是高北辰也找不到那个小男孩的影子,现在个头可比南雁高多了。

  是啊,这都过去好些年了呢。

  南雁瞧着两个年轻人在那里擀皮包饺子,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也上手过来忙活。

  那是一个还算热闹的春节,吃过年夜饭后,南雁跟这两人闲聊课业到两点钟。

  直到年后开班,她这才忙活去,由着林蓉和高北辰自己玩。

  说是玩,年轻人现在已经不是孩子,收起了玩闹的心。

  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在南雁这里,几乎把她家里的藏书翻看了一个遍,等到要开学离开时,已经和孙国兴混的滚瓜烂熟。

  南雁给两人准备了一些干粮和钱票。

  “用不着的姐。”高北辰拒绝了姐姐的好心,“我们学校有补助。”

  学校越好,补助越高,高北辰读得虽然不是清北,但哈工在这个年代一点不比清北差,拿的也是最高档次的补助。

  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这些钱足够应付生活,如果过得再节俭点,甚至可以攒下一小部分钱来。

  “我知道,之前忘了给你们压岁钱了,补上的压岁钱。”

  谁家压岁钱会给这么多。

  林蓉的压岁钱算村里多的也才五毛钱,而现在是好几百个五毛!

  “等我工作挣了钱,再来孝敬嫂子。”

  南雁揉了揉林蓉的脑袋,“好好学习,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

  高北辰瞧着这亲昵的动作略有些羡慕,姐对他就不会这样。

  不过自己是男子汉,哪能胡思乱想这些呢。

  正告别着,火车到来,两人搭乘着列车离开。

  南雁看着拼了命挥舞着手的两人,也回应着他们。

  一眨眼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呢。

  真好。

  回到厂里的南雁收起了自己那点柔软的长姐心怀。

  她最近一直都在跟东北那边的机械厂联系,打算过几天去一趟那边。

  数控机床,自动化操作。

  尽管知道这个年代的数控机床技术还稍显的粗糙,但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稳步的发展。

  好的开端不怕起点低。

  南雁差不多是在出了正月这才往东北那边去,没想到会在这边机械厂遇到贺兰山。

  不过也正常,贺兰山在这台微型计算机上付出诸多,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台微型计算机。

  如果非要将机床与这微型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贺兰山是最好的选择。

  “我就说南雁同志你肯定会来早不来迟,正好正好,我们这边设备调试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再试试看?”

  机械厂这边对于数控机床十分上心,要是能把这个做成了,那么机床的附加价值就会大幅度提升。

  他们原本那没什么竞争力的机床设备,或许能够跟日本掰掰手腕子。

  甚至出去跟日本抢市场。

  这些日本人能搞的东西,他们也不差!

  数控机床的操作相对有点点复杂,加入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由编程来执行指令。

  对于工人们而言,这是个需要学习的新领域。

  对机械厂来说,这就是个新的挑战。

  而挑战,总能激起人心底最深处的胜负欲。

  贺兰山在那里教人如何使用这台计算机。

  在南雁看来这些操控指令不算特别复杂,可以说贺兰山很好的融入了这边。

  他很是耐心,即便是工人一再提问出简单的问题,也都微笑着回答。

  不厌其烦。

  南雁觉得这跟变了个人似的,过去那个骄傲的贺兰山,不知道何时不见了踪影。

  现在的贺兰山,没有任何的锋芒与尖刺。

  这个认知让南雁恍惚了下,听到周围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机床已经慢慢运转起来。

  数控机床大幅度削减对工人的需求。

  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以及生产效率。

  好处很多,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需要的工人少了。

  而国内最不缺的就是人,现在需要一份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你再把这些工人给裁减掉,这不合适。

  机械厂显然也有这方面的忧虑,增加就业还来不及呢,削减在岗人数,这不合适。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如果我们加大对数控机床的生产,那么微型计算机产业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

  “你是说,其实这就是个人员的流通?”

  “对,只不过这个行业多出来的人,转移到了其他行业。再说了数控机床需要维护,而且我们还可以发展其他行业,依旧需要工人来添补岗位,只不过现在我们需要的工人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比如会使用这新的机床,还会维护?”机械厂这边迅速反应过来,这让谈话进行的十分顺利。

  但他们谈的顺利没什么用,还得说服部里和中央才行。

  这让南雁又马不停蹄的往首都去。

  同行的除了这边几个机械厂的厂长外,还有就是贺兰山一行。

  微型计算机造出来了,绝对不该是摆设。

  应该用到生产当中。

  无线电厂那边对他们的杰作十分满意,更希望能够经受得住工厂的考验。

  但这个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中。

  需要说服工业部这边。

  一机部和四机部这边应该还好说,南雁觉得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计委这边。

  另外就是不知道中央到底什么个想法。

  她在盘算着,应该怎么来说,才能让计委同意。

  “很麻烦吗?”

  骤然传来的声音让南雁恍惚了下,看到贺兰山站在这边,她露出笑容,“还好,你在芜湖那边还好吗?”

  “挺好的,一条不曾设想过的路,但又很适合我。”

  南雁神色很是放松,“那就好,不然我可就罪过大了。”

  “不会。”刀没架在她脖子上,做出选择的人是自己,和南雁并没有什么关系。

  贺兰山又问了一遍,“这次会议,会很难?”

  “也不见得会特别难搞,但是想要说服领导搞这个,总得需要一些东西。”

  比如说真实的数据支撑。

  这代人对计算机比较陌生,尽管不乏高瞻远瞩的人,但什么时代都有短视者。

  南雁怕遇到后者。

  贺兰山想了想,需要什么呢?

  大概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搞数控机床的好处。

  “如果在国内铺展不开,是不是先可以进行外贸创收?”

  贺兰山的提议让南雁愣了下,一双清眸直直的看着说这话的男人。

  “我说的不对吗?”

  “没有。”南雁笑了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你说的对极了。”

  即便国内无法发展机械自动化,但进行外贸创收也不是不行。

  外贸创收赚到足够多的钱,用这笔钱来反哺国内的机械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