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32章

作者:番茄菜菜 标签: 种田文 打脸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但她是女人,天然的更为了解同性的想法。

  或许,他需要给南雁准备一份道谢的礼物。这个念头暂时先不用搭理,仝远抱着女儿轻哄着,“是关于我工作的事情,现在有两种情况,你听听看,觉得我选择哪个更合适。”

  作者有话说:

  二更啦

第120章 新厂长到来

  姚知雪过来找南雁的时候, 南雁正在开会。

  好在小会议很快结束,她特意为姚知雪腾出了时间。

  “你这性子,肯定会思前想后, 得耽误一天才来找我。”南雁打趣了句,“和仝师长商量好了吗?”

  自己的性子被南雁看得透透的。

  姚知雪有些不好意思, “嗯, 他跟我说你跟他说让他跟我商量。”

  搁着套娃呢?

  南雁笑了起来, “怎么连这个都说, 那他怎么跟你说的?”

  仝远怎么说的?

  两种情况摆在面前。

  走或者留。

  走的话去那边可能辛苦些,留下就不一样了。

  但对前途也不同。

  “那你是怎么想的?”

  姚知雪把孩子送到了军区大院里的托儿所,想着才满百天的女儿, “沧城这边发展的很好, 我想我在这边也没什么用,可到了新的地方我还能再开始工作。”

  她会的不算特别多, 能够发挥自己所能做点事,已经很开心了。

  南雁明白姚知雪的意思, 打趣道:“那要这样的话,仝远可是得勤换地方。”

  姚知雪能想开自然最好,毕竟工作调动有时候还真是不可避免。

  能够把被动的选择适应成主动的决定,这已经相当了不起。

  更不用说, 姚知雪还觉得自己肩负使命。

  她再不是那个沉浸在过去的苦命小.寡.妇,人生已经迎来了全新的篇章。

  工作调动的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

  三月十八号就要离开。

  真快啊。

  尽管早就知道人生如此, 离别重逢或者再不见, 也知道这是姚知雪自己的选择,如果她坚持留在沧城, 仝远也不会反对。

  但别离总会带给人一些怅惘。

  “好在知道小姚去了哪里, 回头写信打电话也都算方便。”

  军区嘛, 通讯总归是方便的。

  南雁看着眼眶比自己还红的孙国兴,“有好前程应该祝福他们才是,说不定将来还得仝师长来救我一条性命呢。”

  孙国兴瞪了一眼,“胡说什么。”

  什么救不救,性命的,哪能这么说。

  这不是咒自己吗?

  南雁不跟老同志辩驳,在这边等了没多大会儿就迎来了她要接的人。

  其实倒也不用她来迎接,毕竟制药厂的新厂长,跟她这个化肥厂厂长不说八竿子打不着,但工作交集也没那么多。

  只是因为干校改建的事情,化肥厂和制药厂算是捆绑在一起。

  南雁来送人,顺带着也迎接制药厂的新领导,顺路一块去地委开会。

  说起来这位制药厂的新领导颇为神秘,中央指派过来的人,来历什么的也不清楚。

  南雁想着跟首都那边打听,孙副部不在国内,郑君也颇是忙碌。

  最后索性放弃打听这事。

  列车缓缓停了下来。

  车上下来的人并不算多。

  “没在这列车上?”南雁觉得应该不会发生这种乌龙事件。

  但有些事谁说得准呢?

  她话音刚落下,又有人从车上下了来。

  青年,瞧着二十六七岁的模样。

  三月天气还有些料峭的冷意,但穿着军大衣好像还有些古怪。

  看着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不止南雁,就连孙国兴都傻了眼,“不会是他吧?”

  这么年轻,嘴上没毛,能管得了制药厂?

  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军大衣拎着东西走了过来,“高南雁同志?你好,我是孙时景。”

  孙时景这人祖上就学医的,据说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人。

  不过到了近代,祖上有继承中医发扬光大的,也有学习西医治病救人的。

  孙时景是军医出身。

  对方的自我介绍让南雁很快就明白,为什么派他过来。

  说白了还是有部队背景嘛。

  不过这人的名字还挺有意思,几个知名的医学家都被网罗其中。

  就是不知道孙厂长的医术如何。

  军医的话,如果南雁没记错,处理的都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我身体不是很好,日后要是有什么照顾不周到的地方,南雁同志你别放在心上。”

  南雁听到这话抬起眼皮,“不会。”

  她有那么点好奇心,医药世家的人竟然身体不好,还去当了军医。

  如今又被委以重任。

  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古怪。

  但好奇归好奇,她还没跟人熟悉到这地步。

  季长青也没想到,制药厂来的新厂长竟然这么年轻。

  不过他很快接受了这一事实,“年轻好啊,年纪轻轻就能担当重任,说明咱们人才储备足嘛。”

  南雁:“……”你觉得这真的很有说服力吗?

  不过制药厂总归是国企,在国家统一指挥下,厂长能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也就那么点。

  倒也不怕乱来。

  孙时景来到地委大院后就咳嗽不断,恨不得能把自己的心肝脾肾肺都咳出来。

  季长青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要不要先休息?工作的事情倒也不着急。”

  “我没事的,老毛病了。”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南雁在这连绵的咳嗽声中明白了孙时景那句话,他身体的确不是很好。

  好在这种咳嗽声很快就沉寂了下去,要不是这人脸上还挂着一片潮红……

  季长青趁着人没再咳嗽便是介绍了沧城学院的建设进度。

  “省委和中央一致同意,将干校改建为沧城学院,并且于今年开始招生,咱们沧城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我们市教育局的郭长城同志正在筹备师资团队,要开设的化工、机械专业相关课程,和专家教授的聘请工作正在开展,南雁同志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提出了不少的意见。时景同志你刚来这边工作,又是医药家庭出身,如果在生物制药方面有什么意见的话,尽管说,咱们开会讨论这个。”

  孙时景闻言点头,“没想到南雁同志对化工机械都这么熟悉。”

  “那是,制药厂的设备调试都是请小高过去帮的忙,她不止是化肥厂的厂长,还是总工程师呢。咱们省小化肥厂的工艺改进,都是在小高同志的带领下完成的。”

  孙时景倒是听说了这事,毕竟是本省的大新闻嘛。

  “那要是制药厂往后有什么麻烦,还得请南雁同志多多帮忙。”

  南雁笑了笑,“同志之间互帮互助理所应当。”

  也没说答应什么的。

  孙时景觉得倒是跟自己听说的差不多。

  “学院要开设这三个专业吗?”

  “对,今年的话就这三个专业。如果学院办得好,后续可能还要增添一些专业。”

  季长青原本是想着把畜牧养殖一块加上去,但这个提议被南雁拒绝了,省里头也拒绝了。

  他后来倒是想明白了,虽说红星公社的羽绒服厂养鸭场做的都不错,但这个专业和其他三个有本质的区别。

  还是别混为一谈的好。

  至于后面要不要再增添,那就到时候再说。

  先把沧城学院办起来再说。

  生物制药方面的一些课程设置,是佟教授帮忙出的方案,但因为涉及到的是制药厂方面,显然还得经过新厂长孙时景。

  季长青原本还想要介绍一下,但是瞧着孙时景认真看那方案书,倒也没再开口说什么。

  好一会儿这才听到新来的孙厂长开口,“是个内行,专业课程设置都挺好的,只不过这些课程能不能请来相关的专家担任授课老师是个问题,这要是请不来,一番心血怕不是就要白费了?”

  孙时景说这话时的神色透着几分玩味,你说他是夸赞吧,的确夸了人。

  但又总觉得后面这句话就有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