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第674章

作者:快穿狂魔 标签: 穿越重生

  为此他们不仅分家产吵的厉害,甚至于还接连不断的前往大理寺逼迫大理寺快点查案,把那些幕后知情,并且帮临安侯遮掩的人气的要死,恨不得直接把真相都披露出来,弄死临安侯算了。

  先前临安侯还在的时候,他自己心虚,并不敢真的大吵大闹,逼迫大理寺那边,对家里人不断说在催,但实际根本没有催过,大理寺那边几位掌权的勋贵,才愿意睁只眼闭只眼的帮他遮掩。

  如今他假死,他子女又不知情。

  妻妾更不知情。

  他们只想拿回损失,那是几乎天天跑大理寺那边骂,骂大理寺的人无能。

  这谁能受得了。

  最后大理寺的那几个实权勋贵,虽然按捺住了将事情披露出来的想法,但却并不愿意就此受了这份气,所以他们直接派人过去假借查案,把临安侯为假死,特地留的几个通气孔给堵了起来。

  想把他真的弄死,出一出气。

  不多不说,有时事情就是这样,为了保密,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有时候却又因为保密,知道的人太少,很容易过程出啥幺蛾子,最后比泄密更惨。

  临安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这不,通气孔刚被堵上不到半个钟头,临安侯就感觉呼吸不畅了,并很快便在棺材里挣扎的时候,可奈何,这时候他们家人正在忙着配合大理寺的人侦查各处情况,下人也因为钱财损失太大的原因变卖了大半,根本没有人守灵。

  再加上棺材还被孝子玄孙钉死了。

  临安侯能出来才是见鬼了。

  最关键的是,丁云这时候正忙着多多分裂应声虫子虫,想让应声虫子虫去海外看看情况,也没啥心情关注临安侯府那一堆破事,所以对此同样不知情。

  等丁云晚上抽空,派了几只应声虫子虫去临安侯府了解下局面发展到啥地步,临安侯有没有顺利脱身,离开时。

  他已经真死了。

  诧异之余,顺藤摸瓜了一会儿。

  这才弄清楚前因后果。

  不得不说,这家伙还真的是百密一疏啊,活生生丢了自己性命,其他方面都考虑到了,就是没考虑到自己子女这么折腾,折腾到别人要把他弄死解气。

  当然了,他自己也有问题,为了多弄点金银财宝,他不仅仅把自己,自己媳妇的私库搬运一空,连自己儿媳的私库都搬运一空,他知道自己的东西没有损失,都搬到海岛上去了,自然不急c可他儿子儿媳能不着急吗?

  特别是难以继承到侯府多少产业的庶子,丢的那些东西哪是银子啊,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啊,他们怎能不急。

  不去找大理寺理论。

  想大理寺破案,把银子追回来。

  对了,这还不是结束,在让临安侯真的死亡之后,那些个隐藏勋贵还是觉得不解气,最后索性直接派遣私兵,不但把临安侯还没来得及搬回海岛的那些财物劫走分了,还顺带着把临安侯建设了十几年的海岛,也攻打下来划分了。

  并且他们还觉得理所当然,临安侯这家伙肆无忌惮瞎搞,几乎把他们架在火堆上烤,好几次差点就不小心泄密。

  如今拿点他的东西弥补损失咋了?

  实际上要不是他们不太方便光明正大的弄死临安侯,早在临安侯第一次搞家里银子失窃的时候,就想弄死他了。

  哪会费事帮他遮掩。

  了解到这,丁云莫名有种自己看了部连续剧的感觉,还是悲剧结尾,两三代人的努力折腾,最后顷刻化为乌有。

  简直就是慕容复本复了。

  哦,不对,论起假死的话,临安侯应该跟慕容复他爹慕容博比,人家慕容博那是真的假死,他这是练假成真了。

  最后的最后,丁云想着,这事要是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埋没了未来,无人知晓未免有些太可惜了,再加上自己现在确实每天大多数时间,都闲着没事干。

  所以她特地每天挪出几个时辰来。

  背着人写起了史书。

  书里不写国朝大事,就写一些阴谋诡计,一些私底下发生,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事,以及写一些世家勋贵后院宅斗,皇宫内廷宫斗或者丑闻啥的。

  当然了,这书是偷偷写的,也没打算给人看,至少没打算在她活着的时候给人看,所以每次写完都是直接收进灵魂空间里,暂时只当是在自娱自乐了。

  但这书虽然是自娱自乐写的,可内容却绝对真实,没有任何一丁点虚假或者添油加醋,所有信息都是丁云通过自己应声虫子虫调查的,甚至于深入调查过好几遍,确定真实之后才会写上去。

  说句不好听的,她写的这本不太正经的史书,绝对比正经史书都要真实。

  毫不掺假扭曲的那种真实。

第973章 :高仿版生命宝瓶(13)

  随着开始书写史书,丁云的每日空闲时间才算是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再像原先那样,总觉得一天到晚闲的发慌。

  忙起来,脑子身体消耗过大。

  饭都能多吃两碗。

  而且因为她繁衍出来的应声虫子虫变得越来越多,辐射的范围越来越广。

  相应获取的信息自然也越来越多。

  多到一些小事她都懒得记。

  至少也得是些大家族的大丑闻,丁云才会特地花几天时间调查一下,然后再花几个时辰记录下来,确保真实性。

  偶尔碰到些不是人的东西或势力。

  丁云还会利用傀儡虫设法铲除。

  就是能报官处理,并且可以解决的报官处理解决,不能报官处理,或者报官也处理不了的,那就直接用傀儡虫多控制些人动手,而一般来讲,报官并处理了的那些人或势力结果肯定会好些。

  大多就是按律惩处。

  流放的多,斩首的少。

  报官处理不了的,结果自然就会更加凄惨一些,毕竟丁云都亲自动手了。

  还不允许她发发怒火?

  皇帝都能一个不爽直接捏死,又更何况一些个所作所为本来就不是人的家伙,反正该死的,没有一个能活下来。

  按律可能不该死的,看着不顺心。

  也顺带一起把他们送走。

  权当做慈善,帮他们早登极乐了。

  不过她做的这些事较隐秘,延续时间也较长,短期是看不到什么效果的。

  短期要做的大事只有一件。

  那便是在丰收节当天献上粮种。

  丰收节这个日子其实是用不着丁云这老祖宗过去的,但她也可以去,并没有说禁止她去,往年原身都因为身体不太好,基本不会去,这次丁云有东西要送给小皇帝,所以便特地参加了一下。

  并且在丰收祭天大典之前走出来。

  让手下女官将两个盆栽抱到众大臣面前,然后便朝着容华帝解释了起来:“陛下,哀家有两种新的农作物想要一起参加今年的丰收祭天大典,这两种农作物是哀家从海外商人处寻到,并特地花了几十年时间仔细栽培,使其口感变好,果实变大,产量增加且脱毒。

  如今左边的土豆,粗略估计亩产在六千斤左右,右边的红薯亩产在八千斤左右,一亩地大概能种两千余株,每株产量不下于三斤,多的能够超过十斤。

  过去几十年,因为一直没能解决土豆处理不当有毒,红薯纤维过多,口感不好,耗费肥料较多等各方面的因素。

  所以这才一直没有往外透露消息。

  直到去年才得已基本解决,今年又试种了一季,确定没有问题,才敢带过来,好方便参加今年的丰收祭天大典。

  除了花盆里栽培了几株。

  哀家那后院也种了些,陛下以及诸位官员可以亲自试着挖一挖,算一算。

  没把握的事,哀家是不做的。”

  实际来讲,在丁云说出土豆和红薯的亩产量时,在场官员就基本都已经惊住了,因为他们再怎么不种田,也只是他们自己不种田,不代表他们家没田。

  哪家没个几千上万亩的地。

  有的甚至是用顷来做计量单位。

  每年他们名下土地的农庄都是要报产量和收获的,所以正常土地亩产量多少他们很清楚,就算在最好的田里,施最好的肥,最用心的耕种,那亩产也就在四百斤左右,下田缺肥啥的,甚至可能不足百斤,所以六千斤和八千斤这两个数字,直接把他们听愣了,懵圈了。

  等清醒过来,基本没一个信。

  大多都是在质疑。

  反倒是容华帝,因为不知道正常亩产量是多少,此时虽然也有点不信,但至少并没有质疑,甚至觉得有仙神血脉的人搞出点奇迹,好像也不是很奇怪。

  然后他就顺手抢过了边上大太监手里的浮尘,开始挖面前的那两个花盆。

  并很快就在众大臣的质疑声中。

  挖出了十来斤土豆。

  都是一株土豆秧下面结的,即便个别脱离了土豆秧,那也能看出是容华帝不会挖挖断的,不是偷偷埋在里面的。

  随后的红薯也是差不多,个数上虽然少了点,但个头都比土豆大了许多。

  看到的百官心里默算了一下。

  基本全都闭上了嘴。

  他们算术再差,一点简单的乘法还是会算的,一株土豆秧子或者红薯秧子下面能结十来斤果实,一亩地种上千八百株绝对妥妥没毛病,这么一算产量都上万斤了,可见贵太妃还是谦虚了点。

  特别是随着好几个农部官员亲自上前,确定的确没有造假,那些果实不是系在植株上,真的是植株长出来的后。

  众人便变了个嘴脸,纷纷开始恭贺起来,这个说祥瑞,那个说天兆,还有几个直接说神农降世,上天恩德啥的。

  正好此时距离祭天吉时还有好几个时辰,所以容华帝当即便十分激动的宣布回一趟宫,特别允许不少官员跟着他一起进入贵太妃的慈安宫挖土豆红薯。

  对此丁云也没啥意见。

  有人帮她干农活高兴还来不及呢。

  之后的事吧,可谓是相当正常简单且直接,就是荣华帝带着一群官员勋贵进入慈安宫当中给丁云挖土豆红薯,挖完又称量了一下,再次高兴欢呼一番。

  便带着那些东西赶往祭天台。

  用五谷和土豆红薯进行祭天。

  祭完天,容华帝先是对外宣布了这一好消息,然后才把丁云请到朝堂,向丁云询问这两样农作物该怎么种植,有什么禁忌,保存须知等等一系列问题。

  丁云也是实话实说,说完还直接拿出一份土豆种植宝典和红薯种植宝典。

  交给了容华帝。

  里面既包含了土豆和红薯的栽培技巧,防虫防害技巧,保存技巧,还包含了如何继续选育土豆红薯之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