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金手指试用员 第624章

作者:快穿狂魔 标签: 穿越重生

  公子喜并不是只喜欢听好话,他对很多事都有着清醒认知,此时又感慨了两句后,便彻底拉开帘子,好方便待会进城,能仔细看一看洛阳城里的变化。

  因为丁云将城门修的很大,而且整个洛阳城也不止一个城门,因此即便来往车辆人员络绎不绝,公子喜他们一行人也没在门外排多久队,不到一刻钟他们便顺利进了城,并见到了诸多变化。

  城里车有车道,人有人行道。

  穿过城门口那片宽阔区域后,他们一行人很快便按照指示去了DC区,也就是专供外人居住交易购物的商业区。

  并且刚一进去,便能感到很明显的不同,有着区别于外面的嘈杂和热闹。

  四周房屋鳞次栉比,几乎处处都超过十米以上,少则三四层,多则五六七八层,最高的建筑甚至于比外面城墙还要高,路上行人络绎,马车不绝,所有人都是面色红润,衣着得体,百米一处垃圾桶,千米一间公共厕所,端得一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盛世大同景象。

  看的太子喜他们直接下了马车。

  只为了更清晰地环视周围。

  “这边怎生如此繁华,前面的一条街竟然都是食铺商铺,十年前我来的时候,这边明明挺荒凉的,几乎到处都是衣不蔽体之人,甚至于还有恶臭腐尸。

  如今竟然能够繁华到这等地步。

  真的是恍若隔世,换了人间。”

  “十年前是洛阳饥荒吧,倒也不能完全代表洛阳当年的模样,不过即便是太平丰收年间,过去的洛阳城也与现在根本无法相比,难以想象这些竟然都是王太后,希云夫人的功劳,以前希云夫人不管事,也不作为,倒还看不出她有什么能力,没想到这一管事,一作为。

  竟然有堪比尧舜之能。

  她若是个男子。

  说不得又是姜公之才!”

  “诸位随我逛逛,看看这边到底有多少外界罕见之物和绝等美味,让那些人回去还到处吹捧洛阳,嫌弃御膳。”

  一番惊叹之后,太子喜等人是理所当然的在DC区逛了起来,那真是一家店一家店的逛,一家店一家店的买,等到傍晚时,不仅马车上堆满了东西,大多数人手里也都拎满了东西,他们才想起找住宿的地方,并被安排进诸侯院。

  这是丁云专门给各大诸侯定制的住宅区,诸侯不来,他们那些公子女儿都是能住的,不过并不免费,需要高价。

  毕竟丁云又不是做慈善的。

  一群诸侯王的子孙还能缺钱不成?

  诸侯院的各个院子里,地暖热水马桶之类的东西是一应俱全,除了具体的规格大小比丁云住的地方差了点之外。

  各种便利设施是一点都不差。

  等公子喜他们享受完,已经不太想离开了,甚至于都想在这边买房定居。

  可能是因为太舒服的原因,本来计划逛完之后晚上一起讨论一下各自看法的公子喜,洗完澡又享受了一番薰衣草精油按摩就睡着了,食客们得到他已睡了的消息,自然也不可能继续熬夜等。

  全都各自回屋,休息去了。

  (本章完)

第888章 :万界外卖app(8)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诸侯院特别提供的丰盛早餐之后,公子喜便迫不及待地赶忙将众食客和内臣,都招了过去。

  然后众人直接忽视了边上的座椅板凳,而是在暖阁按规矩各自跪坐下来。

  静候公子喜先说话。

  “昨日所见所闻,颠覆想象,外界传闻是半点不虚,?这诸侯院里也是奇思妙想,便利非常,怕是当年商纣所享受的最多也只占个多,尚不如这般舒坦。

  酒池肉林,不过酒多肉多。

  远比不上这边的种种美食和美酒。

  可若说穷奢极侈,倒也算不上,只能说是多下了许多精巧功夫,各种工具发明之多,?几乎能堪比上古黄帝,?我等追求治国之策,仁义之道是否走偏了?

  希云夫人所作所为,似乎都只与工艺技巧有关,而施仁政和劝农耕桑之类的举措,却远远比不上希云夫人改进某一项工艺所带来的改变大,光是曲辕犁这一项发明,便足以让普天之下的百姓用更简单更省力的方法耕种远超过去一倍以上的田地,这其实就相当于变相的使得全天下的粮食产量,翻了整一倍。

  能够多养活许多许多人。

  这是施多少仁政都无法做到的吧。

  我现在心有点乱,你们各自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由我斟酌。”

  此时尚处于百家争鸣初期,大家对于如何治国,如何强盛都各有看法,同时大家也更为相信实践,某个学术理论只有真的有用,真的使得国家变得强大了,?才能为人信服,?否则那就是胡扯。

  所以并不存在鄙夷工匠的情况。

  此时丁云通过自己的种种举措,将周国洛阳变得如此繁荣昌盛,在公子喜看来,无疑意味着丁云的所作所为是对的,是的确能够增强国力的正确措施。

  这使得他开始反思起自己。

  反思自己过去的认知是否有误。

  “公子,您可别被洛阳城此时的繁荣鼎盛假象蒙蔽了眼睛,洛阳城的鼎盛实在是太过于狭隘,也太过于特殊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

  若是一个国家处处重商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国人必将处处言利,事事谈钱,为了钱财,践踏法律也不惜啊!

  最重要的是重商轻农,还会使得国人都不去耕种土地,转而做工经商,一旦出现天灾,恐怕不知得饿死多少人。

  洛阳城现在看似鼎盛繁荣,但危机早已潜伏,?据我所知,如今整个周国境内几乎已经没有多少田地在种粮食了。

  那些田地要么建了工厂,要么种植了水果蔬菜,乃至于养殖了一些牲畜。

  用以供应洛阳城内的消耗。

  而粮食,则是全靠从他国采买。

  如今交通顺畅,周国能够顺利的从周边国家购买到粮食,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周边诸国也发生天灾,无法再卖粮食给周国,到时候他们现在售卖的这些玻璃香皂等物,可无法充饥!”

  一察觉到公子喜有模仿周国施政举措的想法,众食客中立刻便有人行礼劝说,边上的其他食客也积极踊跃发言。

  “公子,大国与小国不同,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家和只有几万人口的国家不同,拥有上百座城池的国家和只有一座城池的国家也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小国寡民之国,即便真遇到天灾之类,想方设法买到足够几万人存活的食物,还是相对轻松的,可如果是百万人甚至于千万人,那就是一场天大灾难。

  没有哪个国家能慷慨往外售卖如此之多的粮食,况且大国之争,恨不得你死我活,真有事,落井下石还差不多。

  所以还望公子三思啊。

  洛阳之政,我等绝不能模仿。

  购买些利农利国之工具,回去或使用,或模仿,才是最好的强国办法!”

  公子喜一看剩下那些食客,一个个还想继续说,那是赶忙干咳了一声道:“诸位先停一停。

  我并没有说要鼓励经商,我只是觉得工艺技巧的提升,对于一些工具的改革乃至于创造,是十分有利于强国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鼓励发明,提高工匠的地位,甚至于可以适当的从洛阳这边多挖一些工坊匠人回去,我想长此以往,必然能够使我赵国也多出许多发明创造,奇思妙想,利国利民的工具。

  讲仁义道德,终究有些务虚了。

  还是工艺技巧提升更为实在。”

  诸国竞争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更为看重的还是务实,这也是这个时代文化科技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社会氛围与数百后的清谈误国,那可是截然不同。

  公子喜勉强算是切中了要点。

  在场那些食客内臣对此是无法反驳的,只能纷纷赞同,并且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就是譬如哪些工艺必须学习,哪些工艺没有必要学习,譬如把工匠挖来之后该给什么待遇,一群人在事情还没开始干的时候,就已经开心的畅想了一下未来的成就,殊不知他们住的地方早被丁云装了监控,一言一行了如指掌。

  有着类似想法的人不要太多。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没人能成功。

  倒不是说没人能成功挖人,是没人能在挖人之后成功复制出丁云售卖的那些东西,即便复制了出来,品质也比丁云卖的那些产品品质差远了,就拿香皂举例子,丁云售卖的香皂干净美观,香气迷人,可是被人挖走的那些工匠制造出来的香皂,不但难看,味道还很臭。

  说臭肥皂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开玩笑,工业化生产以及加了人造香精的香皂,哪是简简单单就能仿造出来的,光人造香精他们就没处找啊,使用香料的话,不但成本蹭蹭蹭往上涨。

  味道也没有人造香精持久好闻。

  其他东西都是差不多。

  很多人是成功窃取了秘方并且复制了出来,但是复制出来的品质根本没办法跟丁云售卖的东西比,搞的不少人都怀疑自己窃取的秘方是假的或者不全。

  丁云也乐得看热闹。

  不过最近丁云还有其他事要忙,所以在看完公子喜那边的监控视频后,她随便交代了下负责工坊的几个大臣,便将公子喜一行人抛之脑后,继续做着以替宋国复国为借口,攻打楚国的准备。

  (本章完)

第889章 :万界外卖app(9)

  洛阳城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

  无论是资源受限还是土地狭小,又或者人口相对稀少,对丁云而言,都是限制她继续发展壮大周国的不利因素。

  没有足够人口,科技树很难攀。

  工业发展也需要大量高水准人口。

  最关键的是楚国国君那鳖孙,一个月前派了使臣过来,先问鼎之轻重,?然后又嘲笑丁云他儿子穷酸可怜,分了两三村之地也好意思给宋国复国,可笑。

  临走还威胁周景王,如果不在限期内将宋国除国,他们楚国就要派兵进入洛阳城边,将这个只有两三村之地的宋国再次灭掉了,?到时候万一一个控制不住,?有士兵进入洛阳,那他们也没辙。

  威胁之意简直明目张胆。

  面对楚国此等威胁,?丁云当然不会妥协,更不会坐以待毙,因此准备工作自然得做起来了,不过因为楚国与周国并没有直接接壤的土地,中间还隔了一片姬姓韩氏分割晋国所得的部分领土。

  所以丁云有些纠结,是设法借道去攻打楚国,还是等楚国设法入侵到周朝的国土再行反攻,前者虽然也有替宋国复国这个理由在,勉强能算师出有名。

  但后者更加理所当然,合情合理。

  思虑到最后,丁云还是决定等。

  等楚国来攻打自己。

  不过出于担心楚国那边只是在撂狠话,却并不会真的过来,丁云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特地将楚国先前的一些言论传播了出去,然后又让周景王他义正言辞的表示,?自己绝不会将宋国除国。

  并顺带抨击了下楚国的不正义。

  斥责其本为子爵,?却自封为王。

  再然后,舆论就起来了,?有人嗤之以鼻,嘲笑周王,有人等着看热闹,等着看楚国那会怎么回应,还有人抓紧时间多采购了许多东西,生怕过段时间两国真的打起来买不到,或者说过段时间洛阳城被灭不好买,甚至于直接绝版。

  有些胆小的,知道楚国蛮夷不讲礼数的,更是买完东西就赶紧跑,生怕跑晚了遭受连累,就连在洛阳城暂居的其他诸侯国公子,都有不少开始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