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33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乔瑞臣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浑身都不太得劲儿。

  他从都是家人和圣人面前最可靠沉稳的那个,除了刚才那句自夸的话,再说不出旁的来了。

  好在苗婉也没再继续夸,进厨房把酵母粉拿出来给乔瑞臣后,她用苗世仁的目光笑眯眯看着他。

  “我知道相公你在外头肯定为家里人做了许多事情,你辛苦了!”

  然后她话锋一转,“我不是催你哦,但相公你说好要换回来的羊毛呢?”

  乔瑞臣:“现在天气太冷,不好剪羊毛,得过阵子。”

  苗婉鼓鼓腮帮子,“羊毛没有,有骆驼毛也行啊,眼看着天越来越冷了呢。”

  乔瑞臣立刻道:“那我去问问,北蒙人应该还有不少皮毛和毡毯,可以用香皂和芳香油换。”

  具体的那些危险的事情,乔瑞臣还是不太想要苗婉知道。

  苗婉也不多问,“可是芳香油得需要荆芥,这个现在已经很少了,西域有些香料倒是能做芳香油,我在瓦市也没见到有。”

  乔瑞臣闻弦知雅意,“吃过午饭我就去找,你把需要的东西告诉我就行。”

  苗世仁露出小白牙,立刻就安排上了,“好咧,那你顺便也多买点棉花回来吧,还有家里瓦罐也不多了,最好能淘换些瓷瓶儿回来,还要去于家定些木塞子,那个放芳香油不容易挥发,家里吸水的棉帕子也不够了……”

  乔瑞臣看着媳妇叭叭个不停,上午灿烂的冬阳打在她身上,让她整个人都像是带上了光辉。

  而更多细碎光芒则在她那双亮晶晶的眸子里汇聚,带来了叫人安心的温度。

  莫名的,他心里那点子不舒坦就没了。

  等乔瑞臣笑着出了门,耿氏再次捂上了心窝子,偷偷跟乔盛文嘀咕,“你说儿子这到底是开窍了,还是闲着他就难受,非得被指挥的团团转他才舒坦?”

  乔盛文:“……”你生的儿子,我咋知道。

  “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倒是也没甚不好的。”耿氏念叨完了还总结,就是有些感叹。

  “瑞臣打小看着就有主意,我还以为他娶妻生子也是这般,没想到啊……他这夫纲是甭想振起来了。”

  乔盛文继续在心里偷偷哔哔,说的好像我们乔家有儿郎振过夫纲似的。

  作者有话说:

  苗世仁:看,我的女主光环出来了!

  乔盛文:呵呵,谁的光环出来了,儿媳妇你心里真没点数吗?

  苗阿婉:……

第29章 (捉虫)

  苗婉对精油知道的并不算太多,之所以会制作精油,是因为……养猪大王也是会嫌猪宿舍里太味儿的。

  只要去那里待上半天,她洗完澡都觉得自己臭臭的,而制作精油简单的法子,她办公室里DIY的那些东西完全够用,这才会用柑橘和橙子那些自己制作精油来熏香。

  她还买了浴桶,也知道几个对皮肤好的精油种类,荆芥是其一,迷迭香是其二。

  巧的是,这个时节没有柑橘和橙子,可迷迭香是西域香料,还真有。

  但因迷迭香做成线香后味道清甜,有钱人都很喜欢,卖的太好了,这大冬天的,在西宁镇她一直没买到。

  谁知乔瑞臣出去一下午,竟然带回来了一大捧。

  看起来像是绿茶一样的迷迭香还没处理过,甜中带苦,味道浓郁。

  苗世仁深深吸了口气,毫不吝啬又对乔瑞臣奉上一叠声的彩虹屁——

  “相公你真有本事,耿叔在镇子上都逛遍了也没找到,我们也去过好几家香料铺子,都卖没了,你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真的好棒哦,三壮哥连行商那里都问过了呢,看样子往后找东西还得相公你来。”

  乔瑞臣被夸得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很熨帖,至于这东西是从巴音那里抢来的,那就不必说了。

  一高兴,他就想起还没送出去的礼物。

  他昨夜半夜回来,没能跟苗婉说上话。

  早上苗婉看到乔瑞臣就高兴拉着他夸爹夸娘夸孙老火,夸完就把他支使出了门,乔瑞臣一直没机会把从西平郡带回来的小食给她。

  苗世仁安排的活计真是恰到好处,他把事儿干完回到家,天都黑了,他马上就得归营。

  这会儿他才有机会把小食给苗婉,俩人也没工夫私下说话了,他只能在堂屋拿出来。

  “前阵子去了趟西平郡,有挺多西宁镇没有的小食,你尝尝看,要是喜欢,下次我再给你带回来。”

  家里人都在堂屋,见乔瑞臣拿出好几个油纸包,还是从买回来的东西底下掏出来的。

  乔盛文幽幽道:“这是昨晚带回来,今儿个又带出去了?啧啧……生怕咱们偷吃啊!”

  乔瑞臣面无表情掩饰赧然,“我昨晚顺手放在袖袋里,忘了取出来了。”

  耿氏等人都偷笑,放小物什的袖袋才多大,撒谎也不撒认真点。

  实则是乔瑞臣一大早就想给苗婉来着,可惜被她安排的太明白,出了门才想起还拿在手里。

  这会儿也不好解释自己早上的迫不及待了。

  可惜是媚眼抛给瞎子看,苗婉完全没注意到乔瑞臣的不自在,她没有吃独食的习惯,当着大家面就打开了。

  “哟,竟然有牦牛干?这东西不好得啊。”孙老火因为帮着改良食方,晚饭也在乔家吃,这会儿见到肉干有些诧异道。

  这年头牛肉都难得,牦牛更不必说,只在西平郡边界靠近西蕃的地方才有人养。

  但凡靠近西蕃的地界都不算太平,孙老火都好些年没见到牦牛干了。

  苗婉上辈子倒是常吃,牦牛干是青海特产嘛,她还挺喜欢的,当即就拿了一块咬下……咬不动。

  而且根本没有后世那么香,一咬一嘴咸味儿,她嫌弃地吐了吐舌。

  孙老火笑了,“牦牛干大都是抹了粗盐,用沙果木熏干或者风干而成,这么吃除了苦咸味儿啥也尝不出来,回头可以做汤喝,泡软了还是挺好吃的。”

  说到西北独有的沙果,乔瑞臣也带回来了,这时节肯定没有新鲜水果,只有沙果干。

  她塞进口中尝了尝,酸酸甜甜的,挺好吃。

  但耿氏和乔蕊都尝了尝就放下了,尤其是乔蕊小脸皱做一堆,“好酸!”

  “正好,留给你嫂子吃。”耿氏笑眯眯看了几乎要僵在原地强忍不自在的儿子,倒是没再打趣他。

  除了这些,还有油锅盔,这东西跟登州的锅饼很像,就是硬邦邦的面饼,但刷了油放进窑里烤过,滋味儿更香些,也能长时间保存。

  苗婉挺喜欢这焦香还特别有嚼劲儿的味道,这东西用来做羊肉泡饼肯定特别好吃。

  乔瑞臣也没带太多回来,主要不知道苗婉……家里人爱不爱吃,现在看了大家的反应,他也就知道下次该带什么回来了。

  吃过晚饭后,家里人送乔瑞臣出门。

  “爹,我已经跟巴音说了条街酒楼的事情,如果有什么记事儿,您直接派人拿着我的私印去找他,有酵母在,他不会不管。”乔瑞臣掏出自己的私印给乔盛文。

  乔盛文接下,不忘叮嘱,“不要冒进,陈国公府权势滔天,陈嗣旭自己也在西北盘踞十几年,想要办成圣人所托,不是一时片刻之事,一切以性命安危为上,别忘了,你可是马上就要当爹的人。”

  乔瑞臣认真点头,听到最后一句话,忍不住去看苗婉。

  有心跟她说几句话吧,苗婉举着沙果干一口一个,见他看过来,挥舞着已经出了小肉窝的手,“相公路上小心呀,下个月早点回来!”

  还有好多活儿等着你呐。

  乔瑞臣:“……”算了。

  到了腊月初,茱萸油和花椒油孙老火都做好了,连其他调料他都调整了用量。

  在苗婉的想象当中,茱萸油就是茱萸和猪油炒在一起,花椒油也差不多,毕竟后世辣椒油就是这么干的,她也没用过茱萸。

  谁知道茱萸油做起来还挺麻烦的。

  要将晒干后红通通的茱萸果子捣碎,加入姜汁和一点点石膏,这样可以把茱萸里轻微的苦味去除,只剩下纯粹的辣味儿。

  而后再加入一点点豉酱,一同放入微微冒烟的油里翻炒,等到颜色呈暗红,再倒入十倍的猪油里,在加热的过程中搅拌均匀,放入瓦罐,放凉后用油布彻底密封,在阴凉处放着。

  有个三五日功夫,取出来用纱布过滤出红通通的油汁,这才是茱萸油,又叫油辣子。

  孙老火解释:“这是蜀州府那边传过来的做法,我尝着辛味儿太浮,所以加入石膏沉淀一二,这样香味会更浓。”

  花椒油也是差不多的流程,不过免了石膏这一样,苗婉看得咋舌不已,她以前看直播app,也没发现搞个辣油这么麻烦啊。

  这么个折腾法儿,做出来的麻辣串得多好吃呀?

  她这么想着,就这么念叨出来了。

  因为开封而好奇过来看的其他乔家人也都点头,油辣子香辣香辣的,花椒油则只有叫人鼻子略痒的香味儿。

  香得人口水泛滥,光调料汤汁就这么好闻,加上食材……吸溜。

  乔蕊已经忍不住开始央这个看着厉害,实则特别好说话的孙阿达了,“要不咱们先帮客人试吃嘛,孙阿达,您做的肯定比三哥他们做的好吃,好不好呀?”

  他们家卤货和麻辣串开始卖之前,嫂子都做来让家里人试吃,乔蕊记住了这个词儿。

  可这会儿麻辣串要用到的东西都被张三壮他们带去瓦市,别说乔家,就是张家也没有现成的东西做。

  孙老火被小姑娘晃悠地无法,一旁长寿和一帮尕娃子也跃跃欲试,他可不想再被挂一身,左右瞧了下,正好看见张大壮送过来的鱼。

  苗婉馋哭这件事,起码短短这个冬天两家人是忘不了了,张大壮没事儿就过去搂两网,肯定少不了苗婉的。

  孙老火也见耿婶做过一次麻辣烤鱼,跟麻辣串用一样的料就行。

  他拍板,“那就做烤鱼试试吧。”

  炭炙孙老火肯定不输于氏,甚至因为一手名动西宁镇的烤全羊功夫,他比于氏掌握火候可精准多了。

  被烤得焦黄的鱼皮上,一层层用红油和淡黄色的花椒油刷上去,至于香茅草和肉豆蔻等物,早就磨碎了跟细盐放在一起,均匀洒在油闪闪的鱼皮上。

  调料被油浸润,又被炭火舔舐过后,发出轻微的滋滋声。

  孩子们早就馋得蹲在炭盆旁边挪不动脚了,在一旁看着孩子的耿氏和耿婶都直咽口水。

  按理说他们吃了好多次麻辣烤鱼了,确实好吃,可也该有点抵抗力了。

  但现在还没进锅里煎呢,就香得比第一回 闻见的时候还叫人把持不住。

  苗婉都把帕子堵在嘴边,生怕自己流口水。

  咦呜呜……手残做的烤鱼和爸爸做的烤鱼就是不一样,她的天花板可能都没孙老火膝盖高。

  要不是她挺着大肚子……她也想跟孩子们蹲一块儿,仰望那只连油光都完美的好像镀了水晶的烤鱼。

  炭火还算是温柔的,毕竟是为了酥香入味儿,不用离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