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243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苗婉没跟他们多闲聊,公爹和相公都走的匆忙,顾姝窈也神色严肃,她知道时间不等人,许多在路上反复思量的安排一条条吩咐下去。

  连张三壮和阮嘉麟等人都感觉出来了,苗婉比以前强硬了不少,有那么点家族主母和首富的派头了。

  “首先,安排林大舅立刻招短工,不拘是镇子上的人还是村落里的人,要在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和研究所旁边挖五个防空洞出来。”

  “我跟相公仔细看过地图,西永县那边离西蕃人可以突破的地点远一些,但他们那边的防护也不够,而且有些村子比较偏僻。

  我选出来了四个防空洞的地点,回头安排林大舅带人过去挖,有人问就直接说是定北将军的军令,不配合的人直接让出外勤的将士关起来。”

  “还有,所有工厂在库房的位置都要挖出可以锁死的地窖,从现在开始大部分库存都存放在地窖当中。

  地窖要按照程娘子给的机关图来建造,只能从外头凭借三人手中钥匙打开,若是暴力破坏,里面会瞬间炸开毁掉所有东西。”

  “这件事交给张三哥你来操办,钥匙你拿一把,各工厂的负责人拿一把,剩下的都放在我这里。”

  张三壮赶忙应下来,“需要多久完成这些事情?怎么算工钱?”

  苗婉思忖片刻,“最好在半个月内完成,越快越好,这期间三班倒,所有人工分翻倍,或者工钱翻倍,提早完成有奖金,伙食一律用包子和骨头汤来伺候着,别叫人累坏了身子。”

  张三壮这边没问题了。

  苗婉继续安排——

  “安永郡和临安郡那边的事情会有定北将军府的人负责沟通,所有铺子和物流中心要下发的章程,都由二表哥你来安排。”

  “命令和章程下发之前,拿到我这里来确认,若是有突发状况,让出外勤的人护送你过去,那两个地方的负责人可以随机应变。”

  “西平郡那边我偶尔会过去,但应该不会次数太多,就劳烦二表哥你在多跑一跑坐镇,若是西平郡有任何动乱,一切以保住性命为重。”

  阮嘉麟迟疑片刻,“那关内……”

  苗婉冲着阿墩点了点,“关内的事情相公已经请示过圣人,圣人会安排人来负责,各藩地的事情阿墩会带着昆仑奴来负责,等战事开始,关内的重点会放在海运上面。”

  阮嘉麟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其实他觉得他和阿墩的工作换过来更合适,他不大喜欢忙那么多俗务,更喜欢出去跑,跟人打交道。

  但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表妹防备着,不想让他多跟藩地那边接触,怕他会在生意上动手脚。

  他不觉得表妹是小心眼的人,只是家大业大后,要顾虑的事情多,防备也属于理所应当。

  苗婉头一次很快弄清楚阮嘉麟在想什么,或者说是路上阮衾就跟她提过这方面的事,她早就猜到了。

  所以苗婉翻了个白眼,“表哥有功夫在这里瞎寻思,不如回去问问二舅,大表哥科举前程未定,往后阮家走不走得下去,其他人靠不上,都得靠二表哥。

  战事一起,即便再防备也没那么安生,阿墩没那么多牵挂,而且他们都好藏起来,你若出点事情,谁负得起责任?”

  起码阮嘉麟做不到阿墩他们那样,有风吹草动白天可以藏在土里,晚上随便往哪儿躲躲,被人发现的可能性都要小一点。

  而且阿墩他们功夫也比阮嘉麟好不止一点半点。

  阮嘉麟无话可说,被噎得不轻。

  苗婉安抚他,“若是等西北平定后,表哥还想出去,到时关内的事情肯定要交给你来办,毕竟往后大表哥如果立足朝堂,你就是他的底气。”

  钱权不分家,在不违反律例和道德的情况下,朝中有人当官,背后有财力支持才能爬的更高。

  如此,阮嘉麟就更不能出事。

  阮嘉麟自己也想清楚了,不再磨叽,利落点头,“我明白了,就按你说的办,辛苦阿墩了。”

  阿墩憨厚笑了笑,“不辛苦不辛苦,我都是按东家说的话来办差事。”

  而且东家答应过他,只要他办好差事,西北平定之日,他和阿薇就能成为全面大闯关的股东,会成为乔家的合作伙伴。

  所以他有信心活下去,想要为东家拼命努力的劲头也十足,一点都不觉得苦。

  确定好三个人的差事,苗婉最后将自己定好的西宁镇工厂守则拿出来,交给张三壮。

  “回头表哥和三哥给各厂长开个会,往后工厂统一改为两班倒,夜里不开工。”

  “产量要比现在大一倍,若是原材料不足,先从三郡想办法,最多半年时间,关内的原材料就都到位了。”

  几个人听苗婉有条不紊吩咐完,手里的活计都不少,很快就去忙了。

  苗婉这才揉了揉脖子,稍微发了会儿呆,也跟着忙碌起来,不只是赚钱的事情要忙活。

  马上开春,研究所那边还有些种子没有试验出来,得赶紧确定了让百姓们种下去,粮食是重中之重,不能全指着朝廷。

  宣和十五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是这几年来最寡淡的一个龙抬头节,连舞龙都被禁制了,大战将起,怕有人躲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作乱。

  西北百姓们都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息,苗婉都有些紧张,她怕百姓们会惊慌失措。

  但出乎苗婉意料的是,西北百姓虽然胆寒了十余年,可属于西北这片土地的彪悍血脉并没有消退。

  虽然龙抬头节过的好似压抑,出乎人意料的是,外头听着也是噼里啪啦的声音不断。

  苗婉抱着被吓到的宁宁,跟抱着东东的婆婆一起站在院子里,听着动静。

  乔蕊拉着淘淘也在。

  “过年……百姓们没有摔瓦吗?”苗婉问婆婆。

  耿氏笑着看她,“你离开的那天,大家就知道,早晚要打仗,都盼着这一天呢。”

  大家不害怕打仗,得知要打仗,反而都比过年兴奋,把过年要摔的瓦片留下很多。

  没人在这一天聚集,但是所有人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

  虽然暴风雨要来,可大家心中只有激昂和期盼,连带着欢喜都延续到了这个时候。

  百姓们只有一个想法——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杀个痛快吧!

  二月初三,固北军吹响了嘹亮的唢呐。

  哦,唢呐是顾姝窈研究出来的,因为苗婉念叨了许久,说号角太沉重,不够震撼。

  顾姝窈一直没理她,没想到唢呐竟然做出来了,留到了这一天用。

  苗婉清晨被唢呐惊醒,再也没了困意。

  隔壁三个小崽子都被吓醒了,嗷嗷哭。

  外头有下人们的念叨,甚至还有不远处道路上的鸡鸣狗吠,天还不明,就热闹了起来。

  苗婉站在黑洞洞的窗口,眼眶微红露出个笑来,不,天已经开始明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好久没发红包啦,本章留评会随机掉落红包包哦~

第162章

  宣和十五年春起,大岳将士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冲过神女峰,一鼓作气冲入了吐蕃王城。

  北蒙、西域和大宛等离大岳比较近的六小国震惊,于大岳边境处,成立盟军驻扎示威。

  北蒙王室一连三封国书送到京城,引发了朝廷不小的动荡。

  等拿下西蕃,将西蕃王押送入京时,已经是宣和十七年春。

  整整两年,因为苗婉和顾姝窈背后的乔家和程家支持,又有宣和帝毫不犹豫的以战止战意思,这一仗死伤不算多。

  但北蒙的国书还是让朝廷吵了起来。

  圣人自然知道,这是身处镇南军的摄政王还不肯死心,意图将他这个宣和帝在民间宣扬为一个独断专行,心狠手辣的帝王。

  好给他机会清君侧呢,圣人心里冷笑了很多次。

  摄政王人是被逼着离开了京城,可兵权还在他手中,朝中势力也一直没有消散。

  有御史觉得不该继续打下去了,说法很直白——

  大岳为礼仪之邦,穷寇莫追,也不该仗势欺人。

  最重要的是,朝廷对固北军和镇南军等拨出去的军饷和辎重不少,国库是真的空虚了。

  尚书省那位于相国甚至都趴在大殿上哭了出来,“陛下!大岳所有百姓都是您的子民,国计民生处处都得要银子,如今已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形式,陛下万不可再错下去了。”

  “所以你觉得,跟西蕃开战是朕错了?”圣人没跟这些臣子们分辨,只磕着瓜子饶有兴致问。

  于相国被噎得不轻,打了个马虎眼,只字不提对还是错,只是哭国库无米,老百姓们都要过苦日子了,说不得还得增加赋税,各地藩王肯定也不同意。

  圣人笑问,“真没钱了?”

  于相国斩钉截铁,“真没钱了!”

  圣人又问,“辎重也没了?”

  于相国顿了下,咬着牙让户部的人出来一起哭,反正怎么问都是啥也没了,朝廷大臣支粮领响都快发不出了。

  圣人扔掉手中的瓜子壳,似笑非笑点头,“看样子于相国对摄政王确实是忠心耿耿,为了他把国库搬得够空的。”

  于相国猛地一惊,心底发沉,脸色发白,赶忙辩解,“陛下,臣冤——”他话没能说完。

  本来圣人就打算处置这摄政王提拔上来的尚书令,只不过于文成这两年倒是一直咬牙挺着,都没用圣人动用自己的私库,圣人还有点为难来着。

  可算是等着了。

  不用圣人继续说,门下省宰相杨郡讳捧着证据,大理寺正带着人证,一起到了太极殿上。

  于文成一回头,整个人就瘫在那儿了。

  不只是他,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三个人也都站不住,跪在了地上。

  哦,不是他们胆子小抗压能力差,而是那人证里,还有这三部的侍郎呢,他们根本就没啥可说的了。

  等于文成等人被拖下去,朝廷上该吵还得吵。

  毕竟人是处置了,国库空虚的问题也还没解决。

  结果,不等杨相国开口,圣人眉开眼笑,大手一挥,“军饷不够,辎重短缺,都不算大事儿,朕私库有些东西早就放不下了,正好杨爱卿你选拔些能做事情的贤能之人上来,跟孙成交接一下。”

  众人:“……”陛下的私库这么肥???

  圣人睨着底下脸色各异的臣子,哼笑出声,“有西北进献上来的土豆,百姓们早就不缺粮食了,至于这银子,大多是各藩地宗亲进献上来,你们也不用瞎想。

  若是谁敢打朕私库和国库的主意,明年朕打算开恩科,也不介意空出些官位来,给有能力的人坐。”

  文武百官被圣人敲打得老实极了,小心思都赶紧收起来。

  可北蒙等六个小国联军,联合起来也是一股子不小的势力,而且南疆那边也不安生,还是有大臣担心,固北军和镇南军会吃败仗。

  圣人笑得意味深长,“我大岳已非从前,朕相信程绍和乔瑞臣不会让朕失望,至于镇南军嘛……若他们知道什么叫忠君爱国,也不该打败仗才是。”

  宣和帝这番话让心里还有鬼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在朝上什么都不敢说,只等回了府里,才赶紧发密信往南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