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5章

作者:枸杞黑乌龙 标签: 天作之合 基建 穿越重生

  瞅着还有不到两个时辰就要吃午饭,耿氏去堂屋看了看夫君,乔盛文吃过药一直在睡,也不用人陪着。

  于是大家都在苗婉的指挥下忙活起来。

  西宁镇北蒙商人和少数民族众多,有些人是不吃猪肉的,所以卖羊肉和鸡鸭的也不少。

  乔瑞臣去瓦市买了不少东西——半只羊,两只鸡,一只鸭,一只兔子。

  下着雪露天摊儿都没出来,萝卜都买不着,他去调料铺子买了些干木耳和蚕豆回来。

  家里还有张家昨天送的五斤猪肉,好几个大棒骨和五斤卤货。

  指挥着乔瑞臣把铁釜洗出来以后,苗婉先把大棒骨煮掉血沫,让乔瑞臣敲断骨头,放进锅里熬猪骨汤。

  羊肉和萝卜做成萝卜羊肉丸子,这两样正好公爹喝药都没法吃,苗婉干脆放在一起,听说可以补肾助阳呢。

  猪肉和菘菜做成了菘菜猪肉丸子,苗婉最喜欢吃白菜猪肉饺子,单做肉丸也好吃,还能健胃润燥。

  兔肉和笋瓜都是补中益气的食材,干脆就和馅儿包成笋瓜兔肉饺子,也省得再做面食。

  鸡和鸭的肉质没那么有弹性,就先杀掉放血,血里加盐做成鸡血和鸭血,放在瓦罐里煮熟。

  至于鸡肉和鸭肉切好,用豉酱腌制,然后放在面粉鸡蛋糊糊里,等猪骨汤熬好后,可以用来炸肉排。

  考虑到青菜不够多,苗婉又让婆婆把茄子和荠菜干也都拿出来些,做成蔬菜蒸糕。

  其实麻辣串串里最好吃的还是牛杂串,比如黄喉和毛肚,但古代重农耕,牛肉不好买,蔬菜也不够多,苗婉只能用有限的食材做成下汤后不会散的样式。

  还好有鸡杂和鸭杂,这个也特别好吃。

  等食材都收拾好,差不多也快午时,苗婉让乔瑞臣将猪骨汤分别倒在两个空置瓦罐里。

  家里瓦罐少,除了熬药那个全占上了,回头做肥皂也不够用。

  苗婉忍不住又给乔瑞臣安排了活儿,“相公你明天去瓦市采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卖瓦罐的好不好?最好是能买几个大瓦罐回来,粗瓷盆也要。”

  “好。”乔瑞臣没二话应下。

  今天出去一趟,地窖还是空着,他走之前怎么也得把地窖填满些才行。

  苗婉对乔瑞臣听指挥这点特别满意。

  外头天冷,甜菜糖已经开始发硬了,她给婆婆和乔蕊都喂了甜菜糖,反手也塞给乔瑞臣一块——乖乖的,跟着苗世仁干,有糖吃。

  乔瑞臣愣了下,含着糖抬起头。

  苗婉甜甜的笑出两个小酒窝,弯起的杏眸里像是有星光在闪动。

  这还是乔瑞臣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妻子有多美,他莫名耳根子有些发烫。

  一旁耿氏发现了,跟着笑弯了眉眼。

  原先她还怕苗婉和儿子跟以前似的亲近不起来,现在看来,离开京城反倒是好事儿。

  儿媳妇放开性子后格外招人疼,儿子也不错,虽然瘦了许多,可也是温润如玉的清隽郎君,两口子真是不能更般配了。

  苗婉不知在婆婆心里,她一个崽崽还没生出来,后头一连串崽崽都已经有影儿了,只顾兴致勃勃取出用精油换的香料炒麻辣料。

  乔家有病人,张家还有小孩子,不能都做麻辣口,今天也没有签子,就当麻辣烫和关东煮吃好了。

  婆婆买的香料里有八角、桂皮和香叶,又从药堂买来甘草和陈皮,她买了丁香、小茴香、孜然和肉豆蔻,加上刚做好的甜菜糖,足以做出丰富的麻辣料汤。

  家里没有茱萸油,但茱萸本来味道就重,用油爆炒出辛辣味道来,对没吃过麻辣串的人来说已经足够。

  麻辣串用辣椒和麻椒做是最地道的,辣椒现在还不见影子,麻椒长在南方,北方花椒比较多。

  但这两样都属于花椒科,用处理茱萸的法子,将花椒的麻味儿给熬出来也可以。

  花椒没有那么麻,可比起青色麻椒,会更香一些。

  在处理这两样的时候,耿氏和乔蕊就在厨房待不住了,一个劲儿的打喷嚏,眼泪汪汪跑出厨房。

  连乔瑞臣也受不住刺激,见苗婉也眼眶发红,赶紧起身让耿氏找了帕子给苗婉,把厨房门给打开,这才好一些。

  苗婉也没想到会这么刺激,她自己做过好多回麻辣串都没事。

  但口水横流也挡不住原身没经历过这种刺激,戴了棉帕子她也不敢关厨房门。

  于是张家人一窝蜂都跑过来了,小孩子们受不了这个味儿,但大人离远点还好,尤其是孙氏。

  等香料都放进去炒的时候,旁人呛得进不了门,只有孙氏眼神放光进厨房帮苗婉干活儿。

  一帮人只能眼巴巴看着俩大肚婆在灶台前挥斥方遒。

  麻辣料炒好后,淋上猪油,用大火熬得上方微微冒烟,苗婉将瓦罐的猪骨汤倒进铁釜。

  “滋啦啦——”汤与油接触,发出激烈的声响后厨房瞬间安静下来,可所有人都瞪大了眼。

  浓浓的骨头汤与滚烫麻辣料油粗暴碰撞,激发出了这锅料汤所有的鲜香味道。

  刺激的辛辣焦麻被骨头汤温柔覆盖,消弭了呛人味道,余香绵长。

  两股香气掺杂在一起,叫本来就饿的众人肚子都开始打鼓。

  “阿姆,咱上午担心啥来着?”张大壮下意识擦了擦唇角,没摸到口水,还是忍不住空吞咽几下,才恍惚着问。

  有这个还用怕卤肉不好卖?干啥非跟卤肉过不去,学一回熊不行吗?

  这比卤肉味儿还勾人!

  瞧他阿达,已经大跨步进了厨房,脑袋都快贴灶上了。

  张娘子缓过神,看苗婉和孙氏分别往瓦罐和铁釜中放各种食材,狠狠松了口气。

  不理会傻乎乎的儿子,她冲大儿媳笑开了花,“我感觉,咱家得尽早换个大点的钱匣子了。”

  于氏猛点头,婆婆说得对,这种女人的直觉,她也有。

  作者有话说:

  小苗董:坚决不熊,卤货做麻辣串串更香!

  为什么不做麻辣烫要做串串是有原因哒,很快就会讲啦~

  甜菜糖和麻辣汤料制作方法查询自百度。

  咦呜呜求评论求白花花的液液,宝贝们给枸杞点存稿爆更的动力叭QAQ

第17章

  没有签子的麻辣串串做好时,从前天凌晨就开始下的大雪终于停了。

  乔瑞臣抽空扫了屋顶,又清出一条道,其他地方全都白皑皑一片,冷是冷,但被遮住了老旧痕迹的宅子看起来格外干净明亮。

  大家也不讲究了,主要是人太多,乔家小宅院也讲究不开。

  为了照顾孕妇,让过女人和孩子坐在桌前吃,男人们都端着碗蹲在堂屋灶头旁。

  门口的雪光衬得他们粗瓷碗里的汤汁和食材更加色香味俱全,都唏哩呼噜吃得起劲。

  被乔瑞臣剁碎后又大力捶打过的肉丸子,咬开还有点弹牙。

  筋道的肉香和蔬菜的清甜滚入口中,让人鼓动着腮帮子使劲儿造的时候,还忍不住唇齿生津,恨不能多生一张嘴吃更快些。

  寒冬时节,滚烫又刺激的辛香麻辣食物,配上浓浓肉香味儿的骨汤,吃下去让人浑身发烫,似乎能暖进心窝子里。

  西北人大都能吃茱萸,大人们吃的嘴唇又红又亮,配上张屠夫拿来的烈酒,谁不想拍大腿喊一声爽呢。

  孩子们连带被香味馋醒的乔盛文虽然不能吃麻辣味儿,但骨汤添了肉豆蔻和甜菜糖,煮出来的肉丸子和蔬菜糕也是清甜鲜香,让人越吃越想吃。

  若不是耿氏记着相公要喝药拦住,连乔盛文都得吃撑,这让前户部侍郎特别不好意思。

  这样张家人反而自在了许多。

  本来张家觉得,乔盛文父子这当过大官的跟他们老百姓不一样,总有些敬畏心在。

  现在看来,都是干起饭来不抬头,吃完一抹一嘴油的同道中人,那就甭拘束了。

  张二壮负责瓦市的摊子,也不知是喝多了烈酒还是激动,红彤着脸开口,“阿婉,咱后头出摊子就卖麻辣串吧?这个冬里比卤肉可好卖多了。”

  张三壮想的更妥帖些,“我们酒楼还要卤货,大不了咱每天少做些,反正提前一天将麻辣串都备好,第二日少做些卤货应该能忙得过来。”

  说到这儿,张三壮问出了大家伙的疑问,“今日这样既好吃又方便,到时麻辣汤和骨汤分开热乎乎煮着食材,谁要吃咱直接捞出来就是,为啥要叫串串?”

  串在哪儿呢?

  苗婉也想过做麻辣烫,不过思来想去还是串串更合适。

  “用签子穿起来卖,按串收钱多方便,一来客人可以选择自己想吃的东西,二来放在锅里的签子不免有些油污,咱们可以准备香胰子和肥皂香皂在现场,供客人们清洗嘛。”

  能花得起几十个大子讲究味道好吃的,要么是有钱人,要么是在西宁镇过冬的行商,这都是客源。

  但凡他们发现这些东西的好处,也不用去找铺子推销,直接就能对接一手供销商。

  张三壮眼神一亮,“你不说我倒是忘了,咱家孩子用了香胰子,今年都没有皴皮子的,肥皂和香皂洗衣裳味道都好闻,前头我老丈人还骂我是不是偷擦我媳妇香粉了呢。”

  众人被张三壮逗得哈哈大笑。

  于氏笑着插嘴,“我给娘家送回去两块香胰子,她们也想买呢,我想着阿婉说牙刷也先不卖,该是还不到时候,就没应。”

  “我也送了香胰子回娘家,我那外甥年年生冻疮,今年症状轻了许多,我阿姆又来讨过一回了,临走给驴蛋塞了仨铜板,我忘了说。”杨氏有些不好意思道。

  乔盛文和乔瑞臣不动声色对视一眼,父子俩昨天就发现了,这个儿媳妇/媳妇会的不少,不管是奶块还是香胰子这些,都是好东西。

  昨天耿氏就给乔盛文用香胰子擦洗过,他在外头磋磨出风霜的老脸立刻就感觉舒服了许多。

  身为户部侍郎和前殿前司禁卫,父子俩想的更多一些。

  奶块不但更好吃,还比鲜奶保存时间久,听耿氏说,苗婉还在折腾保存时间更久的奶豆腐。

  若是利用好了,说不准于圣人的吩咐也能起大作用,乔盛文这才不心疼银子,坚定了留下的心。

  他在家里护着老小,比在官矿有用的多。

  苗婉也不废话,“那就这么定了,咱往后每天做四十斤卤肉,给酒楼一半,在摊子上卖一半,若是卖不掉,后头直接将卤货放在麻辣串和关东煮里都可以。”

  大伙儿都点头,刚才他们也吃到麻辣汤里的卤货了,确实比单吃卤肉还香,有了汤汁浸润,还一点都不腻。

  “要做麻辣串串,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苗婉露出诸位准备好银子的表情,“首先要做一辆长方形中间挖空能放炉子的摊车,要大一些。”

  张娘子立刻道:“这好办,你大嫂娘家是做木匠的。”

  苗婉抚掌一拍,“那太好了,还要多做些方凳,能让人围着摊车和炉子吃东西,收摊将凳子往摊车下头一放就能推回来,我可以把大概的样式画出来给大嫂,只是细致活儿还得劳烦于家琢磨。”

  她见过差不多样式的流动麻辣串摊子,但车具体怎么做她不清楚,得专业手艺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