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558章

作者:蒿里茫茫 标签: 女强 励志人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这位头发还没有完全擦干的女将军长吁了一口气。

  “反正赶不回去了,”她说,“留下来过个年吧。”

  信使笑眯眯地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匣子递给一旁相貌俊美的少年侍从,又转交到她手里。

  “还有主公为将军准备的节礼!”

  她打开看看,里面装了一堆小东西。

  放在最上面的,最体面的节礼是一份天子诏书,和之前那封差不多,区别在于最近袁谭快要兵临城下,朝廷也不派杨修再跑这一趟,而是派来了这么一个小文官……咳,总之,给她加了一级爵位。

  现在她不是纪亭侯了,而是琅槐乡侯,食邑翻一倍,变成六百户。

  她认真想了一会儿琅槐在哪,似乎在千乘附近,不太起眼,挺平静的一个小地方。

  除了诏书之外还有印绶,她翻来覆去看看,收下了。

  诏书下面还有一份诏书,这个比上一个还厉害些,是封她为冀州刺史,禄米不算很高,但侮辱性极强。

  拿了这份印绶,她现在和袁绍平级了。

  ……这两份礼物虽然很好,但怎么都不像年货。

  陆悬鱼挠挠头,又继续在盒子里扒拉,看看能不能再翻出点希望来。

  下面还有个小布袋,看着颇朴素,和装印绶的那种云纹描金黑里透红的匣子很不一样,但她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当张辽检查完营中骑兵和战马的状态,又细心地给自己收拾干净,整整衣冠,再不经意地溜达到县府来时,他发现陆悬鱼的状态很不正常。

  案几上放了一堆东西,这个且不论,小一捧了一面铜镜,她正对着铜镜在那里比比划划。

  张辽不自觉地快走了几步,她手里拿着的东西也清晰地显现出来。

  那是一条绦子,鹅黄与杏色交织,并不艳丽,但透着暖融融的气息,对肤色浅淡的女郎来说还挺百搭,什么衣裙都适合。

  这些略显专业的想法是不可能出现在张辽脑海里的。他看到那条绦子时,只是忽然有些紧张,立刻又向周围看看。

  ……没看到太史慈,也没看到军中哪个年轻儿郎,但小一和小五不擅长这个,他还是知道的。

  ……也不是他自己想知道小一和小五都擅长些什么,这都是他麾下那群不打仗时就显得很闲的士兵打听的。

  总而言之,张辽脱了鞋子,走上台阶时,稍微有点同手同脚。他很快纠正了过来,于是走进正室时,完全显得与平时一样的轻松自然。

  “辞玉去市廛了?”他问。

  “不曾呀,”她转过头看向他,绦子还在衣襟上明晃晃挂着,“文远怎么忽然这样问?”

  “我刚刚去过一趟市廛,”他硬着头皮道,“见到那边赶来一批肥羊,其中有我们并州那种……烤着吃很美味,我特意替你留了一头!”

  她大喜,“总是文远有心!明日岁除,咱们大家一起吃便是!”

  “嗯,嗯,”张辽支支吾吾了一下,像是忽然注意到什么似的,指了指她衣襟上的绦子,“这个是……?”

  眼前的女郎立刻将绦子摘下,翻来覆去地开始比划,“前些日子我见主公打给阿晓,我就也跟着要了一条……”

  她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起怎么从刘备手里要到的这条绦子,张辽很认真地听,但因为精神忽然放松下来,所以认真听也没全部听进去。

  ……但最后一句他还是听到了。

  “正好我想去巡城,”陆悬鱼说道,“咱们现在去取了你的羊回来吧?”

  张辽忽然就僵在那里。

  “怎么了?”她问。

  他的眉毛舒展开,又皱起来,总而言之是一个很尴尬的神情。

  ……他刚刚到底是为什么撒谎的?

  ……他为什么就没有直接问出来“那条绦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非要拐弯抹角一下?

  ……他确实派人去买羊了,但买没买到还不知道啊!

  当张辽带着一副怪神情在那里,小一和小五互相使眼色,想笑又不敢笑时,县府外的行人熙熙攘攘地走过,也在忙着研究哪里能买到一条新绦子,又或者是两斤肉。

  忽然有马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一路还带上了士兵的大声呵斥!

  她的眼神忽然变了,张辽的眼神也变了。

  当他们匆匆走下台阶时,信使刚刚来到门外。

  “我是钟仲常公之使!”那人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喊了起来,“有急报送与陆将军!将军!将军!刘使君危矣!”

第529章

  天阴沉沉的,周围开始陆陆续续响起了爆竹声。

  城中平民大多已经迁往冀州或是徐·州,但仍有不少人贪恋祖辈留下的这点基业,继续留在白马。

  有孩子抱着爆竹呼呼啦啦地跑过去,声音清脆地透过门缝,传进这座气氛凝重的县府中。

  那个信使跪坐在地上,小二递过去一杯水,但他的双手仍然在颤抖,几乎接不住那杯水。

  他浑身上下的肌肉都因冰天雪地里长时间在马背上颠簸而产生了痉挛,因此除了手之外,他的头,他的嘴唇,他的腿,以致全身,都在微微地颤抖。

  “主君闻听刘使君行军至柘城,欲前往拜会……”

  钟演为什么去柘城,仆役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也许与白马之战有关,也许只是颍川人腿很长的一个佐证,他们总是有各种理由出现在各个地方。

  当然颍川人“腿很长”是一种隐晦的凡尔赛,他们就是有家底有良田,有车马仆役,这些堪比一支小型军队的部曲保护着他们,令他们得以比别处世家跑得更快更远,消息也更灵通。

  钟演那一日是停留在柘城西南三十余里,临近阳夏的乡里借宿的。

  他借宿在当地一位豪强的邬堡中,并听闻刘备将与袁绍进行一场大战的消息。

  这很突然,毕竟他以为决战该在睢阳打响,但战争这东西总是很突然,你说不清什么时候开始,更说不清在什么地方开始。

  钟演盘算了一下自己是否要冒险穿过战场去到刘备身边,这样做的好处自然很多,比如能在刘备心中留下一个不凡的印象,但坏处也明摆着的。

  自黄巾之乱以来,大汉各地的刺史郡守死了不知多少个,只要被飓风般的战场刮到,他凭什么不死呢?

  就在钟演迟迟拿不定主意,决定等到第二天听听消息的那个夜里,他在这座邬堡外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声音。

  有人穿过漆黑的冬夜,踩着冰雪而来。

  那些人自称是刘备的兵,但豪强不敢开门,还是钟演爬上哨塔,借着火光居高临下望了望他们。

  “然后呢?”

  信使不受控的全身颤抖已经渐渐平复下来,他很诧异地望了一眼那位女将军。

  她的眉梢眼角没有半点情绪,静得像一座雕像,只有那双眼睛,像漆黑幽暗的寒潭,直直地注视着他。

  “然后,然后小人听说,那邬堡下面有许多的,许多的溃兵……”信使又一次开始颤抖,“他们都在叫嚷哭泣,说败了,败了,刘使君罹难于乱军之中。”

  “慎言!”

  忽然有人发出一声暴喝!信使猛地又将头紧紧压在地上。

  “小人也只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有脚步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片刻之后陆廉又说话了。

  “文远,不要紧,请这位信使下去歇息吧。”

  那封信写得很含糊,但措辞非常急,无论钟演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信使感受到他的焦虑之后会嚷嚷出这样的流言也是很正常的。

  但张辽的态度吓了她一跳,不过她立刻又明白他在担心什么了。

  也许仅仅是担心她个人的情绪,但也有可能是担心她作为主帅的判断。

  “主公不会有事的。”她说。

  张辽皱起了眉头,有点迷惑地望着她,似乎斟酌着不知该怎么继续说下去。

  “虽不是天下无敌,”陆悬鱼说道,“但主公毕竟是游侠,是老革出身,他只要想逃,断不会落入袁绍之手。”

  张辽满脸担忧又变成了一种很微妙的,想劝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想笑似乎又非常不适合笑出来的神情。

  “不过这个年,主公是断然过不好了,”她叹了一口气,冲着外面招手,“去将子义将军他们都请来。”

  刘备现在确实没想着过年。

  他周围漆黑一片,有纷乱的说话声,脚步声,有战马烦躁地走来走去,又被主人按住的声音。

  这让他感到烦躁极了,内里像是有一股火似的,不知该如何宣泄出去,索性一屁股坐在了一块石头上。

  石头冰冷,被雪打透的铠甲内衬很是忠诚地将寒意顺着双腿传了上来,于是他整个人就被这种刺骨的寒冷和炽热的烦躁所交替折磨煎熬着。

  有风从光秃秃的林中呼啸而过,远处什么声音都没有。

  没有袁绍的追兵,也没有己方的友军,天地间好像只剩下这方寸之地,只剩下这几十个人。

  有亲兵不知道从哪里端来了一碗水,恭恭敬敬地请他喝一口。

  刘备烦躁地将他挥开。

  “主公,主公且放宽心,”亲兵还在努力地说些什么,“战势未明,主公不可……”

  “什么战势未明!”刘备大声骂了一句,“败了就是败了!尔出此言,视尔公如三岁稚童耶!”

  亲兵被骂得垂头丧气地溜到一边去,又有人窃窃私语起来,他们的声音不大,在刘备转过头去,瞪着那忽明忽暗的火光尽头时,他们的声音就更小了。

  于是这位大诸侯虽然手边没有了手工活,却终于得以平复情绪,理清自己的头脑。

  在他的阵线崩溃时,他觉得一切都如天翻地覆,来得太过突然,但此时就这么“仅以身免”地坐在柘城往南数十里的林中时,刘备渐渐意识到,这一切并不突然。

  袁绍有“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评语,还有一群心眼儿比筛子上的洞还多的谋士,这是千真万确的,因此许多人觉得——尤其是在辞玉数番击破袁绍那些分兵和仆从军后,这种想法更加根深蒂固——袁绍是个很容易对付的对手。

  他虽然兵多,但兵将间不能协调,谋士们的主意又一时一变,一个犹犹豫豫的主帅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因此当刘备行军至柘城附近,并听到斥候说遇到袁绍兵马后,他并未在第一时间下达全军疾行逃走的命令。

  他甚至感到兴奋!

  与四世三公的袁绍不同,刘备虽为汉室宗亲,但自幼家境贫寒,每每被人嘲笑为织席贩履之辈,若非宗族接济,他甚至连读书都是个麻烦事。

  能一步步走到今日,没有与天下英豪一较高下的野心是不可能的。

  他因此渴望会一会对手,尤其是在这片宽敞平坦,土地冻得结实,双方都不能使出任何阴谋诡计的战场上,堂堂正正地与袁绍打一仗!

  然后他看到了虹彩一般绚烂的旌旗,比太阳还要夺目的铠甲……但那些都已不能令刘备感到惊讶和震撼了。

  令他感到震撼的是,当他的军队与袁绍开始交战时,一群战马向他的侧翼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