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85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没,没没没。儿子就是羡慕,羡慕两个丫头有您这么好的玛法。想着儿子的玛法若也还在,是否也会这般偏疼儿子。”

  又一个大白眼过来:“做梦去吧你!除非你小子投胎到荣亲王福晋肚子里。”

  呃呃呃……

  又一次精准踩雷,胤禔简直要被骂到自闭。

  就这,他还全程不能露出丝毫不满,殷勤伺候着。随时递茶水,免得皇阿玛骂太久口干,甚至伤了嗓子。

  前些年他一定是猪油蒙了心,才会觉得太子那么高危的位置金光闪闪,特别的与众不同。

  现在……

  已经放弃走独木桥的他倒是更多几分从容淡定:“好了好了,皇阿玛快歇歇吧。儿子已经问过两个丫头,大致知道您为何不虞了。”

  康熙扫了他一眼,给了他个不妨说说的眼神。

  胤禔拱手,笑容有那么一点点猥琐:“那儿子可就奉旨畅所欲言了。说的对不对的,皇阿玛您多担待这些。毕竟馊招儿妙招儿,都是为了咱们大清,为了祖宗基业嘛。”

  说完,他就比了个八的手势。

  双唇轻碰,做了个八旗的口型:“咱们大清以武定天下,马上打下来的江山。太·祖皇帝初定旗兵制,八旗子弟人尽为兵,说一句举国皆兵也不为过。”

  “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那会儿,八旗兵力最强。素有旗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战的传说与荣耀。可自从三藩之战以来,八旗兵力就逐步减弱,去年征伐噶尔丹时更……”

  战力下滑到简直惨不忍睹了。

  康熙叹:“朕就是看见了这一点,才从二十二年以来,一直坚持秋狝。想着以此锻炼旗兵,查看武备,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八旗战力。加强朝廷对蒙古的管理,以及震慑沙俄。一片苦心,结果……

  他几度自省,却忽略了一个三岁小孩儿都能看出来的问题。

  旗兵终身制。

  自大清入关以来,一直对八旗兵荣养之至。出生就给丁银,大婚给房子、给银子。万寿节、太后千秋、帝王大婚与年节诸庆时,还有多少不等的赏赐,死了也给丧葬金。。

  三年一大比,到了年纪的旗丁还可以去补缺,从这以后就有了饷银与禄米。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人旗兵的收入足可以让全家不事生产,却过上富足优渥的日子。

  “朕如此,是为了让他们心无旁骛,一心练武。待他日朝廷有兵戈之乱时,这些八旗骁勇能所向披靡。结果……”

  重金养出了些个老弱残兵???

  呃……

  胤禔挠头:“斗米恩升米仇,贪心哪有止境的?军规虽说允许老迈之人卸职,再由年轻力壮的顶上。可这里不是差着好多钱么?”

  “一个普通兵卒现在月俸就四两起,再加上禄米、布匹等,多熬一年就多大几十两银子呢!”

  横竖朝廷少动兵戈,动也是绿营、关外八旗等打头阵。

  那谁又愿意放弃有钱有赏又有地位的铁庄稼呢?

  当然能多种一年是一年。

  他们占的位置多了,家中子弟补不上缺?无所谓啊,补不上也有二两的丁银,也有各种赏赐呢!

  胤禔嘿笑,也是很知无不言了。

  没办法,自家娃儿已经好巧不巧地点燃了那导火索。作为亲阿玛,他无论如何也不置身事外了。而且,他可是有铁帽子王之志的。

  早晚还要再上战场,多立军功。现在有机会,果断弄掉那些老弱病残呀!这样将来,他就不必带着一群连路都未必走明白的‘兵勇’上阵杀敌了。

  康熙:……

  账怕细算。

  八旗子弟中诞生的每一个男丁,都会领到二十四两白银,大婚的时候再领二十两。去世后,家人还要再领三十两丧葬费用。

  光是这笔费用算下来,每个人就七十四两之多。十人七百四,百人七千四,千人七万四……

  康熙头疼:“上一次大比,八旗有多少男丁来着?”

  胤禔只笑,到底没说出来刺激亲爹:“八旗兵从龙入关,居功至伟。皇玛法跟皇阿玛您多加优恤也是应有之意,不过……”

  “如您所言,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旗兵骁勇善战。而不是,不是把个曾纵横捭阖,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生生养废。”

  “如今种种虽然令人唏嘘,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皇阿玛您肯狠心整治,拿出宁可刮骨疗毒也要治此沉疴的态度来……”

  说到最后,胤禔一撩袍子直直跪下。

  康熙久久不语。

  好半晌才叹:“兹事体大,朕得想想,得想想。”

  毕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一年年的荣养,早就喂大了那些人的胃口。贸然减少且大幅度减少,很容易引起哗变。

  还是得从长计议。

  倒是老兵、弱兵这个不用颇多顾及。只他再一次行猎时点几个年纪大的,不怎么拉得开弓箭的一道。届时他们斩获少,甚至毫无斩获。

  龙颜就可以顺势大怒,把都统、副都统、兵部尚书等人都拎出来狠狠训一顿。

  老人家再怎么有保家卫国之心,到底岁月不饶人。

  连骑马拉弓都勉强,更何况上阵杀敌?

  若征伐噶尔丹时都用这等老弱之兵,朝廷还想着旗开得胜?不全军覆没,都是长生天保佑。

  这话说的委实过于严重,别说那几个相关的责任人吓成鹌鹑,其余人等也都大气不敢喘。任由皇上咆哮完,扔出个新规定。

  考虑到军中年迈者众,难免战斗力低下。而三年大比,又有不少青壮补不上缺,只能在坊间闲逛甚至为祸一方。

  从今年开始,三年大比变成一年一度。

  普通旗兵年满四十五岁,不管身体如何都得退役。低阶将领五十岁,三品以上则视身体状况而定。

  直接给以前能干一辈子的事业划定了年限。

  寿数高的,甚至能直接少挣二三十年的饷银。经济损失巨大。

  以至于很多人当时就哭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呼啦啦跪倒一片,求皇上三思而后行。祖制可轻易废弃不得……

  二十四年,您叫停了圈地令之后,咱们满人的收入已经锐减了啊!

  再说那些老兵也都是为大清戎马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怎能看人老迈,就一脚把人踢出军营呢?

  康熙也不恼,而是着人把所有求情的人都记录下来。

  并表示,为了体现爱卿们对这些老兵的尊重。朕决定每人派几个过去,负责你们的人身安全。想来尔等敬重他们身份,相信他们久经战场的能力。

  必然会安心交付,不再另外遣了吧?

  “哈哈哈,好孙女儿你是没看到,当时那些大臣们的脸色。啧,一个个的,都快憋成猪肝了。亏得我们珠珠聪明,竟想得出这等良方来。”

  珠珠勾唇,露出一口小米牙,混不在意地摆摆手:“小事儿啦~只是皇玛法光明磊落,不屑珠珠这样的小人儿伎俩而已,不然您肯定能想的更多更好。”

  “对对,皇玛法天下第一厉害~”

  瑚图里宜敏比振臂高呼,喊完了还自己给自己加掌声效果。用力的哟,让康熙都直担心,生怕她把小巴掌给拍红了。

  祖孙三个很是乐了一阵儿,晚上胤禔跟伊凤来接人的时候,康熙还夸奖不停:“保清家的,你生了两个好女儿啊。”

  “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才这么一小点,就知道给朕献策出力了。”

  伊凤跟胤禔同款惊呆,下意识去看自家两个小不省心。

  姐妹俩齐齐疑惑:“献,献策?没有吧!珠珠/敏敏只是看着皇玛法上火,心里跟着着急。就,就随便说了两句。”

  “额娘不是说嘛?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有些人把宽容啊,大度啊都放在嘴边上,其实不是真的宽容大度,是没吃过生活的苦……”

  所以让他们吃吃,是不是就能谨言慎行了?

  那些老兵如果能打仗,肯定也能护卫大人们的安全。嘿嘿,皇玛法慈爱呀,专挑经验丰富的给。如果他们接受,老兵们有去处了。不接受呢,事儿就办成了。

  横竖不亏。

  伊凤:!!!

  这,这就是皇家的孩子吗?才比板凳高多少呀,肚子里都已经有这么多曲里拐弯儿了。就,绝对不是她能教出来的。

  “肯,肯定是在皇阿玛身边呆久了,往来接触的都是当世名臣。耳濡目染之间,被她们偷学了去!”

  康熙笑,天赋也好,偷师也罢。

  反正接连这么两件事后,两个孩子,尤其是爱蓝珠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且除了祖父对孙女的疼爱外,还有那么丝丝君主对天才的激赏。

  爱蓝珠若是个男儿身,必定能跻身朝堂,出将入相的话不知道夸了多少遍。

  底下大臣们的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

  私心想着,原来贵为天子也跟普通老头没什么两样。疼起孙辈来,都那么的毫无底线,甚至能抛开矜持闭眼吹。

  不过有几分小聪明的格格而已,到皇上口中就成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天才了。

  恨不得日夸八百遍。

  可把索额图给眼红的,私下里给太子写信。着重描写了皇上对两个小家伙的疼爱,然后话锋一转:孙女尚且如此,若是孙儿呢?

  话里话外催生,意在让太子不拘嫡庶赶紧多生几个孩子,不能再让那姐妹俩专美于前。

  胤礽:……

  特别想回信告诉他叔姥爷:生孩子容易,但生像珠珠和敏敏那么玉雪可爱又嘴甜、心眼多,还待人真诚,特别重视亲情,小小一点就已经简在帝心的。

  那,那不比登天来的简单吧?

  至少侧福晋生的,该是没有那等骄傲与自信。也不会像生在蜜罐子里似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胤礽想了又想,还是觉得该等等准太子妃瓜尔佳氏。

  眼见着先皇后的孝期就要彻底结束,他大婚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不管是为了孩子质量,还是和跟太子妃之间的关系,胤礽都觉得还是再略等等。

  基于这种种考虑,胤礽并没有附和索额图的说法。

  而是言如今圣驾不在京中,自己全部精力都在替皇阿玛看住京城上,根本没有其余心思云云。

  知悉此事的康熙龙心大悦。

  为何?

  因他一直觉得保成与索额图过从太密,凡事过于仰仗于彼。以至于康熙时有隐忧,唯恐自己驾崩后,索额图那厮仗着与胤礽的情分擅权乱政。

  现在瞧着这俩渐行渐远,可不就越发放心么。

  不过保成也就比保清小了两岁,珠珠跟敏敏都能开蒙进学了,他还膝下荒芜着,也确实该抓紧了。

  康熙沉吟,决定明年选秀就再给宝贝太子多送两个美人儿。

  胤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