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166章

作者:满汀洲 标签: 宫廷侯爵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胤禔哈哈大乐,道将军所言极是。

  然后原地修整,清理战场,并派人给康熙报捷。用这种方式提醒他的老阿玛快着点,趁着策妄阿拉布坦病要他的命,整个西域就要改姓清啦~

  还在行军中的康熙霍然起身,动作起伏之大,之猛。生让他的脑袋咣当一下,磕在了马车车棚上。

  吓得梁九功惊呼,忙要传太医。

  康熙却只笑着摆手:“无妨。快,快把捷报拿来与朕,看看朕家的千里驹占据了哪些地方,又把策妄阿拉布坦追得怎么个狼奔豕突法儿!”

  面对如此倔强的帝王,梁九功又能怎么办呢?

  只能乖乖将捷报呈上,小心翼翼观察皇上伤势。确定他没有任何不虞后,才终于作罢。

  “这小子,这小子……”康熙摇头,又是激动又是担忧:“他怎么就这么敢?万一……快,下令全军极速前进,尽快与直郡王汇合。并八百里加急,传信直郡王,不许他再轻举妄动。”

  “就说是朕说的,这是圣旨!务必让他遵命,就说,比起一时一战的胜利,朕更希望他安安全全的。”

  康熙想了想,还觉得不够妥当,生怕传令之人压不住熊儿子。索性把胤禛唤来,让他带着一营兵马急速前行,代为传达这份口谕。

  胤禛:!!!

  胤禛就算已经惊讶了无数次,再听到皇阿玛说起这小心脏也是噗通噗通跳不停:“大哥,大哥他咋能这么厉害?竟连克数城,差点儿活捉了策妄阿拉布坦。”

  “皇阿玛封大哥为抚远大将军之命,简直再英明不过……”

  “行了。”康熙笑骂:“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忘拍咱们爷俩马屁呢?赶紧办正事儿去,你大哥再贪功冒进,朕饶不了你!”

  诶???

  胤禛双眼圆睁:“皇阿玛您这,这就强儿子所难了吧?论长幼,大哥为长,儿子为幼。论军职,他堂堂抚远大将军,都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儿子……”

  “少跟朕扯这些有的没的,这是圣旨!你只需要遵旨而行便是。”

  “是,儿子遵命。”

  胤禛委屈哒哒行礼,一眼又一眼地瞧着自家君父,就等着他一个良心发现。

  可事实证明,当皇帝的心都黑,很少有同情心那种奢侈品。

  无奈何间,胤禛只好率人死命往乌鲁木齐方向飞奔。生生把大·腿·根·子都磨出了血,才在最短时间内见到了他家长兄。

  胤禔刚清理完了战场,全数清点了缴获,安抚了伤兵与俘虏们。正美滋滋地,命人把挑出来的精美玉石、原石的都挑出来,着人送回京城直郡王府呢。

  就听门将来报,四阿哥奉皇命而来。

  结果……

  他这个打了好几仗的将军一尘不染,四弟这个传令的却风尘仆仆,形容憔悴到不行,走路都一瘸一拐了?

  胤禔震惊:“你这是遇着策妄阿拉布坦残部了?对方多少兵力,在哪儿交的手,双方伤亡如何?”

  那只要你说,哥随时给你找回场子的护短模样直让胤禛感动万分:“没,没有,大哥勿忧。弟弟这,这全是极力赶路之故。皇阿玛怕你贪功之切,过于孤军深入。恐派别个过来,劝不住大哥呢。”

  胤禔心里感动,嘴上却半点不服的:“难道你来,就能劝住本王?须知军情如火,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胤禛笑,老谄媚了:“弟弟自然知道大哥忠心,只皇阿玛有言,比起一时一战之成败,他老人家更注重的是大哥安全。皇阿玛都也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大哥总不好让他老人家担忧吧?”

  “福晋刚怀了弟弟血脉,大哥舍不得弟弟寸功未立就因传达旨意不力被皇阿玛处置,尽失阿玛威严吧?”

  胤禔推他:“去去去,收起你那一脸谄笑。啧,让刑部那些官员看了,夜里做梦都得吓醒。说好的冷面王,怎么就变成谄媚王了呢!”

  胤禛嘿笑,还又靠得更近了些:“弟弟可不是冷面王,只是少有人能让弟弟露出真心笑容罢了。”

  “当然,大哥就是这少数中的少数。”

  “您是不知道啊,初听着捷报时,全军欢声雷动,都说直郡王骁勇。孤军深入,简直当世冠军侯时,弟弟却满心急切。只担忧大哥此行可顺利,有没有受过伤。是以,皇阿玛令弟弟传令时。弟弟虽面上推拒,实则恨不得肋插双翼……”

  胤禔激灵灵地打了个冷颤:“行行行,知道你要当阿玛了,感性了。快收起这娘兮兮的样儿,爷也让下头人准备一车和田玉原石,给我那未来的小侄子当见面礼好了。”

  “有你的,就得有胤礽的。不然那狗小子奈何不了爷,却免不了给你穿小鞋……”

  胤禛初初还为他这反应而有些错愕,接着又如沐春风地笑起来。

  果然,太子二哥再怎么往上蹭,也不过是顺带的。他才是大哥最喜欢的弟弟,他的孩儿跟珠珠、敏敏一样的待遇呢。

  嘿嘿。

第111章 请旨

  首战便告如此大捷, 康熙自然龙心大悦。快速挺进的同时,还大力招抚。言若有之前被噶尔丹与策妄阿拉布坦叔侄裹挟着与朝廷做对的,如今若能弃暗投明, 朝廷愿意既往不咎。

  能转而为朝廷利刃,出力讨逆者重赏。绞杀策妄阿拉布坦者,布衣封候。

  等几十万大军汇合, 策妄阿拉布坦那边原本就低迷的士气更加雪上加霜, 甚至人心思变。

  毕竟这会子的策妄阿拉布坦可不是历史上蛰伏了二十来年, 把噶尔丹旧部完全收服的他, 整个准噶尔部说一不二的汗王。

  康熙也不是晚年倦怠政务,国库空虚,八旗战斗力……

  呃, 就谈不上什么战斗力的时候。

  如今的康熙才四十有三,正是年富力强, 雄心壮志的时候。朝廷通过跟蒙古各部的商业往来,兴修水利、广种土豆等措施后。国库私库都满满登登, 还有胤禟跟瑚图里宜敏比捐的百万两白银。

  军备十足,粮草供应充分。

  最最紧要的是:那次带着两个宝贝孙女阅兵, 误打误撞发现了八旗兵的弊端后。康熙就改了相关制度, 裁掉了老弱残兵,大大增加了八旗兵战斗力。

  如今的八旗兵, 就算没有当年旗兵不满万, 满万不可战的骁勇, 但也相差无几。

  不然,胤禔所带之兵也不能那么顺利地就让策妄阿拉布坦吃了那么大的亏。差点儿在乱军之中,成了胤禔的俘虏。

  此消彼长之下,策妄阿拉布坦那边甚至有人开始敬进良言, 劝他不如考虑道歉然后和谈。

  毕竟,清廷皇帝亲至,几十万大军压境。

  甘肃、青海等地还随时都可能被调过来更多兵马。唐努乌梁海、额济纳土尔扈特等部也都跃跃欲试着。随时准备扑上来,恨不得啃掉他们的血肉跟清廷示好。

  四面楚歌,腹背受敌之际,大汗便隐忍一二又何妨?

  汉人怎么说来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清军撤退了,乌鲁木齐、哈密等地自然也就光复了。咱们韬光养晦些年,等康熙老了,诸皇子龙争虎斗时,再求渔翁之利不晚……

  策妄阿拉布坦几经思索,痛苦了好几日,终于还是同意了这个决定。但是……

  自从他狼狈逃窜的那一刻起,主动权什么的,就已经不掌握在他手里了。

  所谓的国书递上来时,胤禔就嘿笑:“也老大不小的人了,咋还这么天真呢?真以为皇阿玛起兵数十万,就为了万里迢迢,听你这腌臜玩意儿说声对不住,我错了,下回再也不敢了?”

  放完嘲讽,这人就严肃脸单膝跪地:“抚远大将军胤禔请求出战,请皇上允许。让末将提三尺青锋,取那贼子首级来献给皇上。”

  前头那两仗,康熙这老心还怦怦跳呢。

  亏得皇天不负,祖宗有灵。让臭小子一切顺利,否则……

  早年间那些个频频痛失爱子的摧心之痛,康熙连想都不敢想。比之那几个尚未长成,不知未来会如何的孩童。好大儿可是他的骄傲,大清的栋梁,是他准备留给保成的擎天柱。

  再容不得有丝毫闪失的。

  是以,康熙虽大大夸奖了他的忠勇,却不肯轻易答应他的请缨。

  京城。

  四阿哥那厚度比书册还略高些的信件们终于到了毓庆宫,胤礽当时就傻眼了。按例,这些信都未封口。为的,就是方便他的检查。免得有什么违禁的内容被透露出去,以至于无意间泄露军机。

  所以正常书信正常人,都是能多简短就多简短。可四弟这……

  胤礽就怀疑臭弟弟是见他与大哥感情好,所以心生嫉妒,暗戳戳地想要累死他。

  可等大略瞧完其中内容……

  算了算了,这就是个突闻福晋有妊,自己要升级的傻阿玛。太子着人把信都派发出去后,将属于太子妃的那封带回了毓庆宫。

  瓜尔佳氏瞧完笑:“四弟素日在刑部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人送外号铁面王。再想不到,他私下里还是个……”

  “是个话痨对吧?”

  胤礽戏谑:“他啊,原就是个话多的,脾气焦躁又爱怒。那年因为胤禟调皮,剃了他那爱宠福贵的毛,他硬是把老九的辫子给剪了。皇阿玛说他喜怒不定,嘱他戒急用忍。结果瞧着有点矫枉过正,给生生憋成了个冷脸。”

  不过书信为证,到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胤禛骨子里啊,还是那个小话痨。

  不过这话胤礽说得,瓜尔佳氏可附和不得。她只着人准备了些个适合妇人有妊时用的食材、药材,柔软舒适的布料等。

  眼看着夏日炎炎,今年御驾又不在京中。

  木兰围场莫想,畅春园也没戏。

  只能蜗居在京城里,受暑热侵袭,偏有妊之人还用不得冰。太子妃想了想,还是把娘家特特遣人送来的寒玉凉席加了进去。

  “这不是瓜尔佳府专门给你寻的么?念着你生产完没有许久,身体尤虚,不宜多用冰。”

  “四弟妹比妾身更不宜用冰。”瓜尔佳氏轻捋了捋鬓边碎发:“四弟大婚数年,如今方得喜讯。偏他还随驾出征,无法在身边照料。那咱们不管是从手足情分还是君臣之谊上,都必须照顾好四弟妹跟她腹中胎儿。”

  胤礽还有些不舍,言说毕竟太子妃娘家送来的,意义非比寻常。

  瓜尔佳氏却只笑:“区区外物而已,若能帮着殿下些许,便是它的价值所在了。”

  朦胧灯影下,瓜尔佳氏眉眼温柔。

  没有丝毫勉强。

  全然愿意为了帮胤礽分忧,付出自己所能付出一切的样子。让胤礽心中乍暖,紧紧把人拥在怀里:“大哥常说要感谢皇阿玛慧眼如炬,给他挑了个天下间顶顶好的福晋。”

  “孤现在瞧着,大嫂虽好,却不及爱妃贤良淑德。有妻如此,孤才要好生感谢皇阿玛。”

  瓜尔佳氏脸上一红,原本只中上的容颜在烛火映衬下也有了十足风情。生看得胤礽喉头一紧:“爱妃心思,孤记下了。定然好生补偿,不让爱妃亏了去……”

  同样厚厚的信到珠珠手里,格格直接气笑了,提笔写下你我叔侄又何须赘语几字做回信。

  然后,她还难得声情并茂地,给自家阿玛写了封长长的信。

  处处嘘寒问暖,大孝女无疑。

  如果,伊凤不瞧着有趣儿,随后去信详说了好大女与她四叔疑似别扭之前因后果的话。

  德妃:……

  德妃好不容易接到了长子一封信,结果洋洋洒洒上千言,硬没寻出一句她爱看的。连抬头的额娘两字前,都加了个个扎眼的德字。

  气得她晚膳都没用,回信也只写上知了二字。

  比康熙批请安折子还简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