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7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姜棠道:“夫人近来胃口不好,大娘子就让我早中晚各过去一趟。因为这个,还把我月银提到了二等丫鬟的份例。”

  白薇托着下巴道:“正院离这儿也就一刻钟,来回跑是辛苦一些,不过月银多了。夫人身边大丫鬟是南雪南香,都是和善的人,其他人你也不用多理会,毕竟你是咱们宴几堂出去的人。”

  就算姜棠是三等丫鬟,但代表的也是大娘子的一片孝心。

  白薇一向消息灵通,“夫人不爱吃辣的,口味清淡,在正院做菜虽说是给夫人做,但侯爷在的话也会吃一些。多备着点肯定不会出错,侯爷没什么忌口的,口味重些,喜欢肉菜。”

  永宁侯早年在西北打仗,现在天下太平,但还保留着行军打仗的习惯,最爱喝酒吃肉。

  要是姜棠自己,肯定不会想到这些。

  白薇拿了块点心放嘴里咬了一口,五香居的绿豆糕是好吃,“长房那边常去正院,不过这些人你不用理会,自然也不会让你帮着做什么东西。要是找你帮忙,借口咱们大娘子有孩子耽误不了。”

  姜棠点点头,月云几人本来就是宴几堂的丫鬟,对这儿了解最多。

  月云道:“管采买的是张管事,马房账房、各院的丫鬟管事也要记清了。姜棠,去正院是好事。”

  也就是姜棠有做饭的手艺,才有这种运道。

  反正陆英是觉得挺好,她把嘴里的蝴蝶酥咽下去,“需要帮忙就叫我,总不能白吃你点心。”

  姜棠笑着说好,当丫鬟虽然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但是看着宴几堂的丫鬟,没有勾心斗角,感觉也挺自在的。

  姜棠道:“你们先吃,我去小厨房看看,也不知大娘子还吃不吃东西。”

  月云道:“从前你没来小厨房的时候,剩什么东西都是赵大娘自己处置,既然你来了,那些理应有你一份。”

  怀兮隔两日就出府采买一次,庄子管事隔五日会过来送一趟菜和肉,还有正院时不时就送些时令蔬果鱼虾。

  但宴几堂只有两个主子,这些根本吃不完。

  很多东西都禁不住久放,尤其天气越来越热,鸡鸭鱼还能养着,猪肉羊肉放个一两天就会坏。

  当然吃不了的东西不会做给丫鬟吃,都是赵大娘带走,要不怎么说小厨房油水多。

  现在姜棠在小厨房,还是主厨,就算赵大娘是老人,那也能拿一些。

  假如姜棠愿意做,她们可以从姜棠这儿买,这种事大娘子也不会管,再多的,还能帮忙卖到别的院子去。

  当丫鬟的本来吃得就简单,光白粥大锅菜怎么可能吃得饱,无论怎么说,姜棠去小厨房对她们都是大好事。

  陆英:“一份……你至少能分一半!”

  姜棠也希望能分一半,到了小厨房,没等她主动提,赵大娘就说道:“姜棠姑娘,你看这点肉放了一天多了,再放下去就坏了,咱们分分也省着扔了。”

  看姜棠没说话,赵大娘继续道:“还有一斤多羊肉,半斤猪肉,两根猪脊骨,一尾鱼。羊肉价贵些……你看看喜欢什么。”

  姜棠初来乍到,既然赵大娘说了羊肉价贵,那她拿猪肉好了。

  “我要猪肉和猪蹄吧,羊肉和鱼您拿着。”

  赵大娘四十多岁,孙子都有了,儿子儿媳也是府里的下人。

  她笑眯眯道:“正好,我儿媳妇刚生孩子,炖点鱼汤补补。”

  在小厨房就是有这个好处,赵大娘一家比府里的其他丫鬟都胖些。

  姜棠笑着说好,“我再做些吃的,大娘子想吃就直接煮好了。”

  有丫鬟守夜,就做些简单方便的。

  水缸里还有一尾活蹦乱跳的鱼,今天早上送来的新鲜猪肉猪蹄,姜棠打算把猪蹄和猪皮单独弄出来做猪皮冻,多做几只灌汤包。

  幸而现在没那么热,如果陆锦瑶不吃,明早白薇她们分着吃也好。

  赵大娘平日没什么事就回去了,看姜棠又要做吃的,也不走了,搬了个小板凳在一旁看着,想把姜棠做饭的步骤全记下。

  姜棠见状也不藏私,要是赵大娘问什么,她还会告诉。

  熬猪皮冻的时候姜棠也没闲着,把下午带过来的米洗了,猪肉和猪骨先炖一会儿,等会儿做锅煲仔饭。

  又从厨房找了袋黄豆,准备一早磨豆浆。

  等到亥时,灌汤包才包好,赵大娘看完,拍拍屁股走了。

  姜棠等煲仔饭凉一点,端去耳房。

  今天该半夏、佩兰守夜,其他人还没走,姜棠招呼她们过来吃煲仔饭。

  佩兰脸圆,脸颊上两个酒窝,一笑起来特别甜,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晚饭都没吃饱。

  一砂锅的煲仔饭够一人一碗,还能分一块猪脊骨红烧肉。也不知是怎么炖的,红烧肉颜色红的透亮,肥肉莹润剔透,肥瘦相间,连着脊骨都是香味。

  煲仔饭的酱汁就是红烧肉汁,姜棠买的米不是什么特别贵的米,但是最下面的一层锅巴颜色金黄。

  这么香的饭,佩兰觉得就算守夜也值了。

  佩兰道:“姜棠,你要是不当丫鬟,出去支个铺子也成的,这碗我给你十文行吗。”

  姜棠有些犹豫,佩兰她们也帮了她不少,她不好意思要钱。

  但是以后常做吃的,总不能一文不收就给她们吃,毕竟米调料这些也是姜棠自己买的。

  白薇先吃了一大口肉,“钱你就收下,刚还吃了你的点心,你要是不收我们以后不好意思吃的。大不了对我们你少收点,等以后把吃的卖给别的院子,我们帮你找买家,卖的贵一点就行了。”

  这碗都吃上了,白薇反正是不会给姜棠。

  佩兰点点头,“对的!”

  陆英还没动筷子,也不知道是吃还是不吃。

  月云柔声道:“今天这顿一人五文钱如何?”

  外面素包子一文钱一个,肉包子两文一个,猪肉十二文一斤,米十文一斤。

  总共七个丫鬟,一人五文钱,也赚不了多少。

  姜棠点了下头,小声道:“那行,我刚才给大娘子做灌汤包,多包了一些,放一晚不会坏,明早可以吃。”

  众人眼一亮,那岂不是明早还能吃灌汤包,搁以前赵大娘可不会这样。

  晚上有红烧肉,明早还有包子,想想都觉得高兴。

  姜棠其实还有件事想问,“你们说,我要不要给韩先生送些吃的。”

  在古代婚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身分之差更如同天堑,不嫁人自然什么事都没有,但她刚十五,万一遇见合适的人呢。

  陆英嚼了两口饭,“你给我吃吧,我啥都给你干了。”

  姜棠没开玩笑,“真的,我也不太懂。”

  陆英实话实说,“你就站在那儿,什么都不做就行了。”

  白薇赞同地点了点头,“送东西倒是不急,人还没打听清楚呢。”

  姜棠在心里叹了口气,也是,这种事得顺其自然。

  吃了饭,姜棠连碗都不用刷,佩兰就给包揽了。

  提着灯笼往回走,陆英疑惑地看着灯笼,“哪儿的灯笼啊,我记得你以前没有。”

第6章 当丫鬟的第六天

  姜棠想了想早晨收下的大银镯子,“……那五公子可有什么忌口。”

  姜棠是没灯笼,前几日都是结伴回去,人多又不害怕,根本用不到灯笼。

  这柄灯笼很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木头雕刻的柄,上面还有花纹。灯笼面是半透明的纱布,还描了画,很是雅致。

  是顾见山的灯笼。

  姜棠道:“夫人院里的。”

  陆英哎了一声,不是男人的,那就没问的必要了。

  “有个灯笼是方便。”

  姜棠觉得也是,不然她也不会蹭顾见山的灯笼,想想还是后怕,以后行事更要小心。

  回到下人房,姜棠简单梳洗一番上床了,旁边是陆英静墨浅浅的呼吸声。

  姜棠小心翻了个身,明天就要去正院,起的只能比平日更早。就当加班,累是累,但赚得多。

  今天多赚了三十五文,要是每天都能赚这么多,一个月下来比月钱还多。

  如果还有赏钱……那就更多了。

  佩兰说那匣子点心就值一两银子,她也会做点心,味道不比这个差。

  姜棠揉揉脸,不能再想下去了,再想就得高兴得睡不着觉了。

  次日,姜棠比平时早醒半个时辰,蹑手蹑脚下床,悄悄收拾好出门,直接去了宴几堂。

  露竹说的没错,她是宴几堂的丫鬟,卖身契在陆锦瑶手里。

  多一份工作是多一份,但不能本末倒置。

  天还黑着,放现代也就凌晨四点多。旁边几间屋子都没亮着灯,从下人房到宴几堂的一条路都是黑的。

  到了宴几堂,赵大娘还没来,佩兰打着哈欠从耳房出来,“这么早,昨晚大娘子用了一笼包子。”

  姜棠冲佩兰笑了一下,匆忙进小厨房准备早饭。

  佩兰愣了一下,这也太好看了。

  姜棠先检查了一下黄豆,豆子已经泡发了,各个圆润饱满。昨晚陆锦瑶用了饭,又是灌汤包,早上大概想吃清淡一些的。

  过了一夜估计会想吃甜食,就做点豆花。

  浇头可以多调几碗,甜的咸的都得有。

  甜的有红糖枣汁的,糯米圆子的。咸的有猪肉丁油辣椒的,酸菜鱼片的,黄豆蹄花三种。

  陆锦瑶吃这些能吃饱,但还有顾见舟,男子饭量大,姜棠还得准备别的。

  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花,这就花了半个多时辰。姜棠觉得配豆花最好的就是油条酥饼。

  油条得发面是来不及了,姜棠就烙了几块葱花饼。

  等卯时赵大娘过来,姜棠交代好怎么吃,这才拎着装满豆浆的食盒去正院。

  晨起风有些凉,到了正院,姜棠直接去了小厨房。

  正院小厨房有两位厨娘,一位姓李,三十多岁,瘦一些,看着特别干练。另一位姓孙,四十多岁,人有点胖,面相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