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69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定北侯府世子不慎从马车上跌下来,伤了右腿,定北侯府的管事几乎把整个盛京的大夫都请过去了。

  然后那群大夫又全被赶了出来。

  大夫只是大夫,那又不是神仙,没办法把周辰远的断腿变好。

  有道是伤筋动骨一百天,没个三四个月,好不了。

  那只能慢慢养着呗。

  “而且,还是坐安王府马车回来的,安阳郡主心善,单独给周世子了一辆车,听说到侯府时人已经疼晕了过去。”这是白薇和陆锦瑶禀告之后悄悄和姜棠说的。

  大娘子不会无缘无故让她打探消息,肯定事出有因。

  估计在碧水湖发生了什么事。

  听白薇说周辰远三四个月下不了床姜棠就放心了。

  天热不好养伤,也不知能不能好利索。

  天热不好养伤,顾见山也受着伤呢。

  姜棠在忙活荷叶鸡,这个做出来的鸡肉嫩,特别好吃。她昨儿托怀兮带了两只鸡,就养在笼子里,正好杀了吃了。

  除了给陆锦瑶做的,自己能做两只,若是正院蔷薇来问,就给她匀一只。

  今儿高兴,剩下一只,和佩兰她们分着吃了。

  今天陆锦瑶出门,宴几堂的丫鬟只用把里外收拾干净,其他事一律不用做。

  怀兮上午去采买,白薇她们就在耳房里说闲话绣帕子。

  姜棠问:“正院的蔷薇来过吗。”

  白薇猛地拍了一下脑袋,“瞧我这记性,蔷薇早上来的,但你已经跟着大娘子出门了,不过也没让她空着手回去。”

  姜棠:“?”

  白薇自得道:“你那会儿不是做了很多饼干吗,佩兰拿了半斤给她。虽然硬了些,但总比饿肚子强,对吧。”

  她得意地看着姜棠,心想你就夸我吧。

  姜棠若是做黄油饼干,保准一抢而空,稍微好吃一点能咬的动的饼干也都吃完了,就剩这个干巴巴跟砖头似的,无论如何都嚼不动。

  不过放了这么久,竟然没坏,也是神奇。

  佩兰给她们一人一块磨牙用,但实在不太好啃。

  就给蔷薇了半斤,半斤,起码够吃十天。

  就是不好吃了还能再来买别的,也不耽误。

  姜棠干笑两声:“也,也对。”

  啃这个也不知道牙有没有事,既然过来了那不耽误她赚钱,一只鸡买来才六十文钱,今儿这顿用了一整只鸡,可以卖两钱银子。

  顾见山并非只吃姜棠做的菜,别人做的也吃,就是不怎么爱吃。

  昨儿姜棠说下雨买不到东西,蔷薇自然空着手回来的,和春台也是这么说的。所以顾见山吃的大厨房提的菜,拿回来热热,也挺好吃。

  春台说可以拿着鸡鸭送过去,这样做直接给姜棠工钱,别人出府不方便,但他有顾见山的腰牌,随意出府。

  也省着姜棠再去外头买东西,这样还方便些。

  顾见山没让。

  本来就是托正院的丫鬟帮忙买,不能这么大张旗鼓。

  况且,顾见山觉得姜棠知道是他。

  若是直接拿东西过去,姜棠很可能直接不卖了。

  少吃一天两天的又如何。

  今天早晨,春台又去问,他以为不下雨了总该能行,但今日姜棠出府了。

  正院的蔷薇给了春台一小包点心,说这个也能解馋。她闻着很香的,路上馋的直流口水,有点像以前吃过的葱花饼。

  顾见山从春台手里结果这件“宝贝”,打开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样子和军营里吃的压缩饼干差不多,压得实诚的一小块,闻着味道也相似,是葱香味。

  顾见山咬了一口,却没咬动,只在饼干上面留了一排牙印。

  春台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这是什么东西,咬都咬不动,小的马上给收下去。”

  春台怀疑蔷薇是不是耍他。

  顾见山道:“放着别动。”

  他知道这些是什么了,做压缩饼干不是一下子就做成的,这不是压缩饼干,而是送去军营那些能吃能用的压缩饼干的前身。

  顾见山甚至能想象到,姜棠看着这么一锅饼干吃惊的样子。

  他知道做出来没那么简单,但没想过这么难。

  也不知道究竟做了多少遍。

  那时他传信回来,在西北只能干等着,他还嫌慢。

  顾见山不让动,春台立马把手放好不敢再动。

  顾见山道:“去大厨房提锅鸡汤,我泡着吃。”

  然后顾见山早上中午吃的都是鸡汤泡饼干,晚上,春台托蔷薇又去了一趟,拿回来一包荷叶饭,一只荷叶鸡。

  荷叶经过蒸制,颜色已经发褐了,闻着倒是有一股清香。看着,有点像顾见山在野外烤的叫花鸡,也是这么圆滚滚,不过最外面是一层泥巴。

  把荷叶剥开更香,热气徐徐,顾见山不怕热,直接用手撕着吃。

  他给春台撕了只鸡腿,吃到一半,才发现鸡肚子里还有东西,不少菌菇,也被蒸熟了,吃起来有鸡肉的味道。还有芋头和土豆,跟着鸡肉一起蒸味道带了几分清甜。

  鸡肉非常软,尤其和压缩饼干一比,软的过分。

  大概是事先腌过,味道不咸不淡,比炖鸡好吃,而且,特别方便吃。

  根本不用拿筷子。

  荷叶饭里面是切成小丁的咸肉和糯米,还有萝卜豇豆和菌菇丁。包的有拳头大,咬下去,一口黏牙,咸香咸香的。

  糯米做的东西顾见山只吃过粽子,今年粽子也没吃着,端午节他尚在赶路。

  萝卜丁外面一层有些干,但在唇齿间一嚼,爆出鲜甜的汁水。菌菇特别有韧劲,给糯米和豇豆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这饭团子吃起来好吃的不得了。

  这顿饭,顾见山吃的不仅心里舒服,胃里舒服,手还舒服。

  吃过饭洗干净手,春台不紧不慢地把他打听来的消息说给顾见山听。这种事应该丫鬟干,但谁让宴回堂没有丫鬟。

  就落到春台头上了。

  春台道:“今儿四娘子应邀去了碧水湖,定北侯世子也去了,但在回来的路上马惊了,连人带马车全翻沟里去了,腿还摔断了。”

  至于在碧水湖发生了什么,传的五花八门。

  “有说定北侯世子对四娘子出言不逊,有说对安阳郡主不尊不敬,还有人说,周辰远有礼有度,谢四娘子救命之恩但运道不对,这才翻了车。”春台也不知道该信哪一个。

  他说这些是想让公子分分心,心里松快些。

  但顾见山听完眉头一皱,“周辰远?”

  春台并不知顾见山在陆锦瑶庄子里和周辰远有过过节,更不知是因姜棠,只把自己打听来的事说了,“对,公子总在西北不知道,这定北侯府世子常流连花街柳巷,还养了两个外室,哎,街上都传遍了。”

  养外室并不光彩,无论是谁都是偷偷摸摸的,就周辰远张扬,家里小妾还有好几个。

  顾见山还真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你叫明朝过来。”

  春台愣了一下,“小的这就去。”

  永宁侯府的事,几乎都是春台办,外头的事,有明朝。

  两人各司其职。

  春台不乱打听别的事,只把明朝从正院叫了过来,具体说了什么,他便不得而知了。

  入夜,顾见山去了一趟正院,明儿是七月初一,郑氏要去普陀寺上香,想问问顾见山去不去。

  顾见山回来也有几日了,他刚回来那几天,郑氏想的厉害,觉得只要他回来了就什么都好。

  但总在家中,也不像回事儿。

  亲事还是得看着,燕国公府的小娘子不合适,安阳郡主听说身子好了,但门第太高,也不合适。

  郑氏打算再看看其他小娘子。

  和顾见山说也是想他也看看,选一个合心意的。

  以后他去西北,娘子自然也跟着去。

  毕竟不像顾见水顾见舟他们,去个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相守一辈子的人,郑氏还是希望顾见山喜欢。

  “明日娘去普陀寺上个香,你若无事就一同去吧,再求个签,请大师解解。”郑氏语气温柔,目光也温柔,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的人心里一暖。

  顾见山道:“明儿我就不去了,母亲去吧。”

  别说他现在身体有恙上不得山,就算能去,他也不想去。

  他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他想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婚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见山也想郑氏点头。

  郑氏慢慢点了点头,不说军中有事,那就是不想去了,连个借口都懒得找。

  她不愿在顾见山面前说自己病的有多严重,更不想借此逼他成亲,本来他就事务繁忙,何必忙上加烦。

  “不去就不去,天色已晚,你早点回去。你忙,不必日日过来。”郑氏看他这样,有时心里也有气,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家立业。

  郑氏接着道:“府上下人不懂事,从宴几堂到宴回堂那条路上连灯笼都没挂,我已经训斥过了,回去的时候看着点路。”

  顾见山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多了几盏灯笼,缺少了后面跟着的人,顾见山走着走着就会回头看看,可是除了侯府的石子路、灯、周边的花草树木,什么都没有。

  那两天看见的姜棠,好像是他臆想出来的。

  次日,七月初一。

  郑氏带着几个儿媳去普陀寺上香。

  除了在家打点事务的韩氏,其他三个都来了。

  陆锦瑶是想着等肚子大了不好出门,刚四个月就多来几次,况且,万象山不高,多走动走动对孩子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