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47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水患的消息慢慢传到了盛京,却没起什么波澜,南方几乎年年水患,只要不是在盛京,对名门望族来说就没什么关系。高门大族根本不会在意水患死了多少人,更不会在意因为水患,南方的良田淹没多少,对盛京到底有没有影响……

  姜棠跟着叹了口气,听说压缩饼干会作为赈灾粮,比下发赈灾银要好得多。

  饼干里面的红薯芋头极为便宜,能做出许多来。而赈灾银可不是朝廷拨多少,下面百姓就收着多少,这个饼干,里面很多红薯芋头,那些大官估计也看不上。

  姜棠道:“总为这些事发愁可不行,饭还是得吃的,试试今天的饭大娘子爱不爱吃。”

  早上怀兮出去采买,碰见牛肉了。

  她去的早,买回来六斤牛肉,又买了两斤新鲜羊肉,绝对够两个主子吃。

  牛肉的颜色比羊肉红,不是纯瘦肉,还有两斤多的肥肉。

  肥肉可以熬成牛油,油可以久放,等入秋了再吃一顿牛油火锅。

  这顿牛肉买的才是值。

  最近天热,就吃骨汤番茄锅好了。汤是猪骨鸡鸭炖的高汤,炖好之后先把去了皮的番茄丁炒出沙,然后把高汤往里一浇,再炖上小半个时辰,滋味才浓郁。

  羊肉这会儿是不宜多吃的,吃多了上火,故而羊肉只切了一斤,牛肉切了一斤多。剩下的直接送去了正院。

  因为耕牛老死的,肉质比较老,得用生粉和鸡蛋清裹一裹,再用清水洗掉,涮的肉吃起来才不柴。

  剩下的就是鱼丸虾丸、各种蔬菜,还有豆皮木耳,摆了一桌,看着极为丰盛。

  姜棠早就想让陆锦瑶吃上番茄火锅,有新鲜吃食往正院送上一份也是惯例。

  但今日顾见舟下职极晚,陆锦瑶先吃了点东西垫了垫,“可是翰林院有事,怎么这般晚,天都黑了。”

  顾见舟摇了摇头,“不是……没事。”

  他笑着扶住陆锦瑶的手,“你饿不饿,咱们先吃饭吧。”

  顾见舟的目光里有快要溢出来的温润,陆锦瑶动作顿了顿,“嗯,有点饿了,先吃饭吧。今儿小厨房做了锅子,汤是番茄味儿的,给父亲母亲送去了一份。这个不辣,吃起来不会热。”

  顾见舟点点头,笑了一下,“是啊,一看就很好吃。等锅开了再放肉,府医说羊肉大热,你不能多吃。哎,竟然还有牛肉……”

  陆锦瑶道:“是啊,怀兮一早出去碰见的,寻常还吃不到呢。”

  等锅里汤开了,顾见舟就往里面放肉,和吃别的不一样,吃锅子要等着,得煮熟了才能吃。

  这等的过程极为漫长。

  看着热气一股一股地往外冒,锅开了放了肉还要再等。顾见舟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

  平日在饭桌上夫妻俩也会说话,今儿倒是相顾无言。

  陆锦瑶一早就看出来顾见舟心里藏着事,谁让他是一个心里藏了事,脸上藏不住的人。

  在别人面前还好,到了她这儿,恨不得把什么都写在脸上。

  陆锦瑶怕他憋着连饭都用不好,就道:“你是不是有事想和我说。”

  顾见舟正盯着锅什么时候开呢,闻言猛地抬起头,“阿瑶,你怎么知道的啊。”

  陆锦瑶道:“看你心不在焉的样子一猜就猜到了,说吧,是什么事。”

  她倒不怕顾见舟和顾见风一样,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顾见舟又把头低下了,“滇南水患,圣上派人赈灾,我主动请缨,和户部尚书等人一同前去。”

  若非永宁侯府拿出了压缩饼干,这事还轮不到顾见舟。

  赈灾虽然凶险,但也是实打实的历练。

  永宁侯该派一人去,那个人就是他。

  顾见舟觉得,他既不能像五弟一样上战场保家卫国,也不能像父母官一样做青天大老爷为百姓做主。能去赈灾救人,是他目前能做的最大的事。

  只是当时时间紧急,来不及回来再和陆锦瑶商量,他就自己做主了。

  那日顾见舟想过,要外放,做一个好官,给陆锦瑶挣个诰命回来。

  这是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

  可……阿瑶才有孕,还不到三个月,他不该走的。

  顾见舟一脸内疚,锅开了都没反应。

  陆锦瑶往他碗里夹了一筷子羊肉,道:“可说了何时走,你头一回儿出远门,东西得备齐了。同行的还有哪些官员,若是有相识相熟的可以互相照看着。”

  倘若有平阳侯府永宁侯府的远亲,那一路同行还方便些。

  顾见舟急道::“阿瑶,我是说我要去滇南赈灾。”

  陆锦瑶道:“我知道,刚才不就说了,所以我才问你何时出发。”

  顾见舟扭过头,那一瞬间的愧疚和被理解冲上头脑,他道:“圣上已经派人去建窑炉了,一定得用面包窑,做烧饼的窑也行。窑炉建好,先做出一部分压缩饼干再出发。”

  至于做多少,顾见舟也不知道,只能自己估摸个数。

  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五十万两,命滇省各地开粮仓赈灾。这些银子不会全用了,大约拿出三分之一,从各地收购红薯芋头蔬菜。

  按往年的例子,全是买米面粮食,每户再发放赈灾银。

  今年有所不同。

  收购是极快的,不消两日就能把这些收购齐全,再运往滇南。

  两日后,顾见舟会随赈灾大臣一同前往滇南。

  陆锦瑶点点头,“两日足够了,给你带些药材、干粮、换洗衣物就行了。”

  顾见舟点了点头,大约是因为陆锦瑶表现太过自然,他心里反而更不好受了。他给陆锦瑶夹了肉,“你多吃点牛肉。”

  这顿饭味道极好,若是没说这事儿,顾见舟肯定吃不下去。但啥话都说出来,心里松快,自然把剩下的全吃了。

  微酸的口味,肉泡在里面酸香可口,不带一点辣味吃起来也不热,把桌上的菜吃干净下把手切面,这一顿才齐活。

  陆锦瑶一直笑着,吃过饭便去给顾见舟收拾东西了。

  顾见舟看不下书,就去跟着陆锦瑶。

  原本她一直背对着顾见舟收拾,顾见舟看不上她的表情,等走过去一看,才发现陆锦瑶眼中有泪光。

  她把顾见舟推开,“我没事。”

  顾见舟拉住陆锦瑶的手,“我会早些回来。”

  次日一早,整个永宁侯府都知道顾见舟要去滇南赈灾了。

  上回给顾见山准备了干粮,这回要给顾见舟准备。

  姜棠以为陆锦瑶会亲历亲为,但奈何陆锦瑶什么菜都不会做,就在屋里给顾见舟缝了两身衣裳。

  给顾见舟带的干粮和顾见山的一般无二。

  只不过因为他是去赈灾的,带的干粮并不多,而是以药品居多。

  姜棠记得古代水患之后会发瘟疫,进正屋送东西时多说了两句,“可以再带些药酒、醋、石灰粉,奴婢以前家中有鸡鸭死去,怕别的鸡鸭染上病症,就用石灰粉水把鸡圈熏一遍。”

  这个陆锦瑶还真不清楚,她点了点头,“那让怀兮去打两壶烈酒,两包石灰粉。干粮再少带些。”

  去赈灾不可能单独给顾见舟一辆马车,东西不能多带。

  姜棠:“奴婢出去就告诉怀兮姐姐。”

  陆锦瑶:“圣上的意思是试试饼干好不好用,我觉得过不了几天,便能把方子用上。”

  至于军粮从哪儿买从哪儿运,是做好了送过去还是把粮饷送过去再做,陆锦瑶就不清楚了。

  那中间的这些时日,唯有等了。

  五月二十一这日天还没亮,顾见舟就背着行李去城门口了。

  陆锦瑶是舍不得,但过了两日,这份不舍就淡了。

  她要忙铺子的事,要准备新口味的点心,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儿女情长。铺子满打满算开了二十日,净利润二百二十一两银子,想要回本还得等些时日。

  铺子里的点心以芋泥糕、抹茶口味的蛋糕千层卖的最多,剩下的点心第二日以半价再卖。各种点心做出来切剩下的边角料最便宜,但可遇不可求,这个得抢。

  陆锦瑶今儿带了怀兮和姜棠出来,她一向从后门进,经过前头那条街的时候看见燕国公府的马车停在了铺子门口。

  陆锦瑶恍然一愣。

  自从春日宴过后,同燕国公就再没联系过,唯一的交情便是燕国公府给姜棠送了药材,她回了两匣子点心做回礼。

  燕国公夫人并未登门感谢救了她女儿的人。

  后来在庄子遇见安阳郡主,也就是搭把手帮个忙。

  陆锦瑶把车帘放下,吩咐前头车夫,“从后门绕。”

  进了后院,陆锦瑶没往前头铺子去,怀兮和姜棠去前头帮忙了。

  和开业那几日不一样,这会儿客人多,穿什么衣服的都有。

  怀兮帮忙捡蛋糕,姜棠负责结账收银子。

  两个漂亮丫鬟在这儿卖东西,来这边排的人都多了。

  算了几个人,姜棠面前出现了一个小姑娘,十四五岁大,眼睛亮晶晶的,“姐姐,你还记不记得我!”

第34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四天

  姜棠轻声道:“见过燕小娘子。”

  燕茗双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声音压得极低,“姐姐,是我是我, 那日姐姐救了我,我都没来得及说谢谢。谢姐姐的救命之恩。”

  燕茗双回头看了眼排队的客人, 牢记着安阳郡主的话,不能惹麻烦, 不能在她母亲面前再提这事,所以知道这铺子是娘子的,就日日过来。

  在她母亲那儿只说嘴馋, 心里闷得慌,这才想出来玩的, 未曾透露过半分。

  她日日过来看,可算见着了。

  燕茗双飞快指了几样,“我要这个还有这个……那日你做的点心可真好吃。”

  铺子是娘子的铺子, 谁救的她就向谁报恩, 她不必照顾陆锦瑶的生意,少买几样就成。

  怀兮麻溜捡了点心, 眼观鼻鼻观耳地称重, 姜棠这边算钱收银子。

  姜棠笑着道:“你身体康复了就好,下回在水边可得小心些。总共一两四钱银子。”

  燕茗双的眼神特别像姜棠以前看过的小动物,水汪汪的,“我听姐姐的,以后不去了, 改日再来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