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42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月娘扯了扯顾见水的袖子,冲他摇了摇头。

  顾见水一回来,便有小厮把消息带到正院。

  白薇打听得一清二楚,全都说给陆锦瑶听,“二爷回来了,还带了个外室,领着一个一岁大点的男娃。二娘子脸色很差,夫人让那两个从侧门进的。”

  家宴一共是十六人,以往府上的小公子,就算在襁褓中也有奶娘抱着。

  这个都算不上是小公子。

  陆锦瑶:“吩咐下去,家宴照常。”

  既然是从侧门进的,一个连妾都算不上的就不用给好脸。顾见水既然没跟着一块儿从侧门进,那在他心里,自然还是侯府重要一些。

  家宴照常就行。

  陆锦瑶扶了扶鬓间的簪子,觉得顾见水这人真是蠢透了。至于许氏为这事担心忌惮,陆锦瑶觉得真心不至于。

  连妾都算不上的玩意,她的儿子族谱都上不了,有什么好忌惮的。

  不过,怕是也要伤心。

  顾见水进府之后先回宴明堂梳洗,收拾妥当了才去正院。月娘和顾宁睿被安置在正院的厢房里,根本没往宴明堂领。

  顾见水虽然心里记挂,但也分得清轻重。到了正院,就一直陪郑氏说话,“儿子一走就是两年多,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这回回来就不走了。儿子接到调令,日后在户部任职。”

  想了又想,顾见水还是把心里想求的事说了,“月娘是我在榆中县任职时遇见的,当时病了,是月娘衣不解带地照顾我,才有了我今日。求母亲给月娘和睿哥儿一个名分。”

  正厅一下变得极为寂静。

  韩氏手拂了下茶盏,摸着不烫了才递给郑氏。读书有用有什么用,还不是个蠢的,顾见水有今日是因为侯府,还能是因为那个上不得台面的外室?

  许氏神色已比刚见那两人时好看多了,她往点心上插了根银签子,“母亲尝尝点心,四弟妹铺子新出的口味,樱桃味儿的。”

  郑氏接过点心,却没急着吃,她慢条斯理道:“你去湘城赴任,把你媳妇留在家中替你尽孝。年初我病了,是奉玲衣不解带地照顾我。说到底怪我,心疼瑜哥儿年纪小,路上不能奔波,又离不开亲娘,这才把奉玲留下。”

  郑氏佯装叹了口气,“这么着吧,孩子没错,把睿哥儿留下,让你小娘养着,在族谱上记上名,就说他小娘没了。那个月娘就寻一处庄子,给打发走吧。”

  顾见水撩开袍子跪在地上,“母亲,月娘救了我,我怎能忘恩负义……”

  郑氏把点心放嘴里,“你说她救了你,给多少银子合适和奉玲商量就行。你回来是高兴事儿,别因为什么不值当的人弄得饭都吃不下了。”

  郑氏心道,庶子就是庶子。

  这种事,不先好好安慰自己娘子,竟然找她这个嫡母求情。

  在外赴任,正头娘子留在家中,自己却养了个外室。

  外室,连妾都算不上。郑氏不缺孙子,长孙顾宁远读书好,许奉玲生的顾宁瑜是个开心果,陆锦瑶也有孕了,她还缺孙子承欢膝下?一个外室生的,算什么东西。

  顾见水以为他把人带回来,好好求求情,看在孩子的份上,郑氏会心软的。

  他把求助的目光看向许氏,许氏道:“她救了你,又是湘城人,一个人在盛京孤苦无依,多给些银子吧。”

  郑氏赞同地点了点头,“南雪,你去门口看看,侯爷他们回来没有,回来了就传饭。对了,老二的救命恩人不能薄待了,说出去外人得说侯府没规矩了,送些吃的。”

  郑氏心里还记挂着家宴,她都好久没吃姜棠做的菜了,馋的很了,一会儿定要多吃点。

  她又插了块小蛋糕,樱桃竟然也能做馅儿,吃起来酸酸甜甜,蛋糕无比软,甜味适中,和抹茶味的不相上下,最适合她这么大年纪的人吃了。

  看顾见水还在地上跪着,许氏也不管求情,想跪就跪吧。她拿了根小签子,跟着吃点心了。

  对她来说,顾见水的小娘靠不上,畏畏缩缩半分气度都没有。该孝敬的还是郑氏,顾见水不靠谱没事,她嫁的不仅仅是顾见水这个人。

  郑氏给她做主就好。

  过了一个时辰,永宁侯和儿子们回来,家宴照常。

  南雪一直记着郑氏的话,去正院厢房里给月娘送了顿饭。

  月娘哭得梨花带雨肝肠寸断,看起来是极美的。但南雪美人见得多了,最美的都见过,哪里会放在心上。

  “夫人说了,吃过饭就送你去庄子。你的儿子留下交给二爷的小娘教养,平日不会去打扰二娘子。这事儿二爷也是允了的。”

  永宁侯回来,并不知顾见水带回来一个外室。

  这种事,郑氏也不想说出来扫兴,“可算回来了,你们先去梳洗,一会儿就开饭。”

  永宁侯今儿早上特意留了肚子,“我这就去。”

  就他们梳洗的功夫,凉菜已经上桌了。

  有大师傅们拿手的油炸小黄鱼、白灼虾、凉拌三丝……还有姜棠做的小酥肉和凉拌莴笋。

  热菜还没上,需等人坐齐了才能上。

  南香已经给永宁侯几人的酒杯就倒好了酒,上菜时也会顾及各自的口味。

  一出来,永宁侯一眼就注意到摆在正厅的新桌子了。

  黄花梨木的圆桌,上头竟然还有一层。

  郑氏看了眼陆锦瑶,笑着道:“这上头的一层,是能转的。老四媳妇想出来的,这样吃饭方便。”

  陆锦瑶站在顾见舟身旁,笑着道:“儿媳可不敢居功,这是儿媳身边的丫鬟姜棠想出来的桌子。说是只要转动上面的那层,无论坐在哪边的人都能夹到菜。儿媳一想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就赶紧让韩管事找人做一张,省着耽误家宴。”

  永宁侯直说不错,“都坐,都坐。”

  “今日老二回来,大家好好吃一顿。你们兄弟之间相互扶持,光耀门楣。”永宁侯是个粗人,说了几句之后就让大家吃饭。

  第一筷子,他也不知道下哪儿,就悄悄给郑氏递了个眼神。

  郑氏先夹了一口小酥肉,永宁侯也跟着夹了口小酥肉。

  一咬,永宁侯就吃到了颗花椒。

  本来想吐了,但越嚼越过瘾,再来一口烧酒,那滋味,绝了。

  郑氏看过菜单,拟好了之后陆锦瑶就拿给她了。

  虽然没有写明哪道菜是哪个师傅做,但郑氏掌家三十年,哪个大师傅有什么拿手菜早就心如明镜。

  也就永宁侯这种粗人不清楚。

  小酥肉,莴笋丝,再来些白灼虾调调口味。

  吃了一会儿,热菜就上来了。

  什么爆炒羊肉、佛跳墙、各种各样的炖菜蒸菜,郑氏早就吃腻了。

  等京酱肉丝和西红柿虾滑一上来,便让南香盛了米饭。

  酸口的汤汁拌饭吃最香,从前,郑氏总嫌永宁侯不够斯文,现在觉得,不斯文也挺好的。

  郑氏老早就把烦心事儿给忘了,专心致志地吃饭。

  许氏跟着婆婆,郑氏吃什么她就吃什么,除了多了一个心不在焉的顾见水,与往日没什么区别。

  大约是因为这两年,总是一个人,今儿顾见水带了人回来,又被婆婆赶出去。她心里不为那个外室伤心,反而因为顾见水神思不属而痛快。

  很快,菜就摆满了一桌。

  陆锦瑶见桌上还没上烤鸭,让露竹去后面催催。

  不等露竹出门,南香就端着一个白瓷长盘进来,后面还跟着人。

  有端春饼黄瓜丝葱丝的,有端甜面酱和白糖的,还有端酸萝卜老鸭汤的。

  南香把摆桌上,才慢悠悠道:“夫人,侯爷,这道菜是烤鸭,最上面的一层要蘸着白糖吃。”

  总共几片而已,还不够一人一片的,只能一个院子分一片。

  郑氏按照南香说的蘸了点白糖,放进嘴里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入口即化。

  一股香甜的汁水。

  喉头一滚,就咽了下去。

  陆锦瑶把分到的那块给了顾见舟,这个她已经吃过两回了。

  不仅这块好吃,烤鸭别的地方也好吃。

  陆锦瑶夹了张卷饼,铺上黄瓜丝和葱丝,又放了两片鸭肉,抹上酱汁。

  从头卷到尾,两口就能吃完一个。

  饼皮很软,薄的能透光,烤鸭的油脂和里面嫩的出汁的肉裹上甜酱,既缓解了腻,又把让鸭肉多了甜味。

  正应了那句话,肥而不腻。

  陆锦瑶吃大师傅做的菜,也比平日里好吃。

  看来什么事都得比着来。

  这顿家宴,看似无人说话,气氛僵硬,实则都顾着吃饭,偶尔说几句都让人心里熨贴。

  唯一食不下咽的应该只有顾见水一人。

第31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一天

  吃过饭, 永宁侯留顾见水还有几个兄弟说话,一行人去了书房。

  郑氏让陆锦瑶先回去,这场家宴谁都爱吃, 那就是陆锦瑶的功劳,虽有一点不愉快, 但吃上饭就高兴了。

  “你有孕,回去好好歇着。”

  陆锦瑶点了点头, “若是用得到我的地方,让丫鬟过去传话。”

  等陆锦瑶走后,郑氏道:“让丫鬟们把远哥儿瑜哥儿他们送回去。吴氏留下, 沈氏先回吧。”

  大人的事,孩子们没必要知道, 孩子们不在了,这回可以说了。

  郑氏对韩氏道:“云姝,你带人去厢房看看。把老二带回来的外室之子抱到旁边的屋子里, 跟月娘说清楚缘由, 等吴氏回去了一道领回去,日后就由你教养了。”

  吴氏一脸惶恐, “夫人, 我怎么能教养府上的公子。”

  吴氏是顾见水的小娘,顾见水越大,她越发收敛守礼。顾宁瑜抱都没抱过几次,每日就在小佛堂礼佛。

  郑氏道:“你养着最合适,平日别带到奉玲面前碍眼。”

  “等过阵子把亲娘忘了, 再想让他读书的事。”郑氏是打心底不愿意这样的孩子跟着侯府的孩子一起长大。

  若说孩子无辜, 那可是一点都不无辜, 顾见水都二十七了, 又不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傻子才信他没成过家。

  顾宁睿是那月娘子进侯府的依仗,都一岁多了,怕是到湘城就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