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46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长房怎么交代,其他几个儿媳怎么说,她对外人怎么交代,难道说侯府的公子,最后娶了一个丫鬟……

  就算姜棠没做过丫鬟, 家世如此普通的, 嫁到侯府有什么好处。

  郑氏不希望顾见山娶一个高门贵女, 是希望他娶一个家世拿得出手却不出挑的。

  绝不会是姜棠。

  郑氏倚在窗边, 外面冷风呼啸,没一会儿就飘起细密的雪花,连永宁侯进屋她都没听见。

  永宁侯掸了掸身上的雪沫,一瘸一拐地进来,“又飘雪了,今年这雪是真多,明年指定是个丰收年。”

  都下了十几场了,外面也冷的厉害。

  永宁侯年轻时受过伤,一到下雨下雪天腿就疼。

  郑氏知道他的毛病,回过神就去柜子里找药包,“你先泡脚,泡完舒服些。”

  永宁侯笑了笑,“没啥大事,你别总是坐在窗前,当心着风。”

  去年过年郑氏就病了,马上又过年了,别再病了。

  郑氏嘴角动了动,然后点了下头,先把药包找出来,又吩咐南香去倒热水。

  热水端过来,屋里荡漾开袅袅烟气,永宁侯觉得郑氏不太对劲,却说不上来她哪里不对劲,很多时候他能察觉到郑氏有心事,可问了她却不说。

  永宁侯问了句,喝了口水,放下杯子道:“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吗?”

  郑氏答非所问,“今儿我去了姜棠的及笄礼。”

  永宁侯很快就想起姜棠是谁,“她不是四房的丫鬟吗?”

  郑氏无奈叹了口气,“已经赎身了……”

  其他的事再解释,没一个时辰说不完。

  永宁侯:“原来赎身了啊,丫鬟赎身也不容易,你竟然去她及笄礼……就那么喜欢她。”

  以往郑氏不时和永宁侯谈起姜棠,听的次数多了也就记住了。

  提起姜棠的名字,永宁侯能对上脸。

  郑氏又叹了口气,“跟你说不通,你快泡脚吧。”

  该怎么说,说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兴许看上了一个丫鬟,还把自己上峰的夫人请去给她主持及笄礼。

  真是太荒唐了,可事已至此,郑氏也无话可说。

  就是因为她了解顾见山,才知道他的认真。倘若没有这些,顾见山只是想纳姜棠为妾……

  这样想郑氏心里也不好受,姜棠是个好姑娘,造了什么孽要委身做人妾室。

  郑氏是正头娘子,所以才知道下面几个妾室的艰难。

  年轻时还能靠容色争一争,想要扶正是不可能的。如今要么礼佛要么不出门,没有半点自由可言。

  姜棠这样的女子,找个小户嫁过去,自己有本事,能支撑得起满门荣耀,婆家自然也会高看她。

  而不是嫁给顾见山?

  电光火石间,郑氏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觉得再合适不过了,九月份侯府立世子宴客,汝林老家来人贺礼了。

  后来她公公婆婆回去了,大嫂宁氏把两个孩子托付给她,一是为了幼子顾见轩科举,二来想在盛京定一桩亲事。

  宁氏不求家世,只看人品,若是顾忌姜棠身世,郑氏大可找人认姜棠做干女儿。

  顾见轩明年春闱,今年十六岁,年岁也正相当,为人单纯善良,家世清白,也不算委屈了姜棠。

  倘若亲事订下来,顾见山知道姜棠成了他弟妹,就算心有不甘也不会说什么。

  也算两相周全,只是这般皆大欢喜的法子,郑氏又犹豫了。

  若顾见山真的喜欢姜棠,见到心仪之人做了别人的新妇,那心里得多难受。

  她的小儿子十几岁就去了军营,摸爬滚打到了如今的地位,没在家中享过多少福。

  他大哥什么都不做就能做官,养尊处优。其他几个兄长都是侯府公子,吃喝不愁。只有顾见山在西北受寒,这回回来更是死里逃生,该享的福没享到,更是从未跟她说过想要什么。

  郑氏于心不忍,便没有和永宁侯说顾见轩的亲事,只等拖一拖再说。

  不回来就没事,兴许这些都是她的臆想,是假的。

  马上就过年了,顾见山寄回来的家信说年前不会回来,郑氏心疼儿子,却也没像从前那般,茶不思饭不想。

  更是因为姜棠做的麻将竹牌,每日一玩上,什么烦心事都没了。

  郑氏几个交好的夫人总过来,因为麻将别的地方没有,光锦棠居有,但锦棠居都是年纪轻的小娘子们去,她们去的少,就都来郑氏这儿玩。

  其中一位夫人问郑氏,“那位姜姑娘我记着原是你府上的人,如今是做吃食生意吗,跟我仔细说说。”

  郑氏抬眼笑了一下,“问她做什么?”

  那位夫人好声好气道:“我家中有位庶子,到了该娶妻的年纪了。我听人说这小娘子不错,虽然做过丫鬟,可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知道高门大院该怎么待人待客,她如今和你四儿媳妇情同姐妹。我那庶子学问好,为人你放心。”

  郑氏又笑了一下,“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到时候给你打听打听。”

  李夫人一脸笑,“那这事儿就托付给你了。”

  郑氏忘记了一件事,有句话叫一家女百家求,姜棠除了出身差些,其他方面别的贵女拍马都比不上。

  能支撑的起门户,会做生意,能赚来大把大把的银钱。

  除了不希望嫡子娶个家世低的,还有大把人相中姜棠呢,郑氏心道,兴许等顾见山回来,去姜家求亲的都一大把了。

  她也不必担心姜棠会嫁给顾见山。

  姜棠一个人住,没有双亲,求亲的人要么去找主持及笄礼的冯氏,若顾见山真有心思,冯氏肯定会推拒。

  要么就来找她,就如李夫人一般。

  这会儿郑氏应该说说姜棠的好话,趁早让姜棠见见别的男子,也省着最后弄出非君不嫁的事来。

  但她也不知为何,就是不想说。

  李夫人很是心盛,“成,你问问你四儿媳妇,打听清楚再告诉我。”

  郑氏:“……”

  临近年关,郑氏再也不约人打牌了。

  每日就去花房赏花逗鸟,偶尔会叫韩氏过来商量一下过年的事。

  韩氏负责永宁侯府送给各家的年礼,定的是一盒锦棠居的点心,一篮子水果,两瓶好酒。

  韩氏特意问了,“母亲,您生辰是姜棠姑娘随过礼,过年可要送礼过去。”

  郑氏想了想道:“送。”

  韩氏又道:“四弟妹生了昭哥儿,平阳侯府那边礼重一层,也算咱们的一番心意。”

  韩氏知道婆婆还记着她在生辰宴上的事,所以想卖个好。

  都过年了,这事儿也该过去了。

  再说了,远哥儿一直睡在致远堂,韩氏也知道错了。

  郑氏看了长媳一眼,人与人真是各不相同,“你看着安排。”

  韩氏笑着点了点头,“那其他家就按往年的分例了,过年下人多拿一个月的月钱,再加上年礼,每个人年假有两日,不算上月假的。各院的主子们多做两身衣服,还有首饰,我去铺子选几样,让各院挑,母亲觉得如何?”

  郑氏还是那句话,让韩氏自己看着安排,“远哥儿何时放假?”

  韩氏道:“二十五,和见轩一样,两人一同回来。给汝林老家的礼已经送出去了,年前能到。”

  这番安排还算妥当,韩氏进门十几年了,也学了不少东西。

  但不如姜棠快,郑氏如今总忍不住比较,可出身差就是差了,这个无从改变。

  郑氏道:“行,还有除夕家宴,考虑周全些。”

  去年郑氏身体不好,家中大小事交给几个儿媳打理,只不过,以往就算让韩氏协理管家,大事也是郑氏操办。

  头一次,难免有疏漏的地方,幸好是家宴,没让别人看了笑话。

  韩氏行了个礼,“儿媳记着,若无其他事,儿媳就先退下了。”

  韩氏从正院离开,各家走礼,她能从中捞到不少好处。

  各家的年礼向来在八两银子左右,还有一府的衣服首饰,只要从中操作得当,就能拿出不少银子来。

  管家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整个侯府,要数宴几堂的年礼最丰厚。

  除了都有的一个月月钱,还有别的东西。

  去年是半两银子两斤猪肉一匣子五香居的点心,虽是便宜的,但也要一两银子。

  陆锦瑶对下人一向大方,宴几堂的丫鬟是侯府丫鬟中最体面的,这些东西也拿得出手。

  今年本打算也这些东西,就把点心换成锦棠居的,毕竟陆锦瑶的铺子,来来回回都是她赚银子。

  露竹都把单子给陆锦瑶看,陆锦瑶却说再添些。

  陆锦瑶道:“今年我有孕,东西多是你们在操心,如今有了昭哥儿,宴几堂上上下下更要小心。”

  许多事陆锦瑶都顾不上,再有了孩子,万一哪个丫鬟被收买做了不好的事,陆锦瑶也没办法。

  露竹:“这些都是奴婢们应该做的……”

  陆锦瑶没管这句话,应该做的又如何,哪怕拿着卖身契,也不是万无一失。

  别的府上有过丫鬟拼死拿别人的银子,做出背主之事。

  陆锦瑶温声道:“咱们宴几堂,不说别的,银子是不缺的,我今年也赚银子了,断不能忘了你们。这样吧,给丫鬟们去首饰铺子一人选一支银钗,好看的,再一人两朵珠花。你和怀兮的就从我的私库拿,嬷嬷们多买些吃食,其他的照旧。”

  宴几堂十个丫鬟,一个人多这些东西,加起来也得好几十两银子呢。

  露竹道:“奴婢这就去准备。”

  露竹去和下头丫鬟说了,自然是甜枣加上敲打。

  因为严夏是新来的人,露竹单独和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诸如家中双亲可好,可有什么难事,缺不缺银子。

  严夏摇头说什么都不缺。

  露竹道:“家里若有什么难处就说,大娘子心善,断不会让你求别人去。”

  严夏心中感动,“大娘子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