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43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不过她男人休假早,到时候帮忙摆摊带孩子,她还能轻巧些。

  陈家娘子得看码头工人啥时候走,这个摊子许多人都盼着呢。不过这些人都得早回去赶着过年,她估摸着干到二十三四就不干了。

  刘大嫂想多干几天,好置办年货。过年盛京街上更热闹,谁不想热热闹闹地过年,那得有银子呀,没银子说个屁。

  姜棠还要准备给三家送年礼。

  她一人立户,人情走动也得花心思,像陆锦瑶这边,郑氏那儿,还有安阳郡主都得送年礼。

  不过这都是礼尚往来的事儿,也不是单给不收,姜棠就没多在意花出去的银钱。

  及笄礼那天再请刘大嫂她们,差不多就行了。

  等到腊月十五这天,姜棠让刘大郎和客人说火锅店二十二就不营业了,大家到时不必再过来了。

  姜棠以为说一声就行了,谁知第二天过来时被几个客人叫住了。

  都是熟面孔,又常常在这儿吃饭的,姜棠对他们很是客气,笑着问道:“可是饭菜有什么不合心意的,这个好说,什么不好吃……”

  钱松明觉得好吃极了,可不是因为这个,他摆手道:“东家,不是因为这个,我是想说铺子能不能晚点歇业。二十一也太早了,怎么也得开到二十五呀。”

  钱松明并非胡搅蛮缠之人,铺子晚点关门也能多赚钱,这世上怎么还有人不愿意赚钱呢。

  姜棠为难道:“只能到二十一了,二十二这天我得用铺子。”

  钱松明多嘴问了句什么事。

  姜棠笑了笑道:“那天是我生辰,想在火锅店这儿办及笄礼,所以不能开业了。也提前祝大家过个好年,如意吉祥。”

  既然这么说了,钱松明铁定不能再纠缠了。

  只不过及笄礼,也有席面吧,姜姑娘准备的席面肯定差不了。

  而且姜姑娘前阵子帮了他们,孙大人虽向皇上提及此女,但皇上并未立刻嘉奖,或许这份奖赏又要落在顾见舟头上,如此一来,他们倒是欠姜姑娘一个人情。

  这边及笄礼,他可以携夫人过来贺礼,也算全了这么多天吃饭的情谊。

  钱松明道:“那东家,可还有请帖?我也想和家中夫人过来凑凑热闹。家里夫人知道姑娘,一直想来铺子里吃个饭,原本打算腊月底来的,可是……不知是否打搅。”

  姜棠没觉得这声夫人有何不对,回去拿了张请帖过来,“过来热闹热闹,不要紧的,到时必定扫榻相迎。”

  最主要的钱松明长得像个读书人,为人有礼,姜棠只知他姓钱,别的一概不知。

  每次给钱结账都很痛快,并非泼皮无赖之流。

  原本她这边的客人就少,多来几个人热闹热闹也是好的。

  钱松明拿了帖子,打开看了几眼,又道:“和我同来的几人我回去问问,东家也给几份请贴吧,到时我会携礼来贺。”

  若非滇南一事,钱松明必不可能来参加姜棠的及笄礼。

  做菜再好吃那也是生意人,但此女心系百姓,又和安阳郡主交好,这就有所不同了。

  那日他认出姜棠身边的人是安王的女儿,还有长公主府中的安宁郡主。

  既然两位郡主在,滇南的功劳自然不可揽在自己身上。

  士农工商,商人虽地位低下,但是想要大规模的消耗那些菌菇,还得靠商人。

  如此一来,姜棠可不就立了大功吗。

  就算圣上现在不嘉奖,但总会记在心里,日后绝对有回报的。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良心,姜棠既有善心,那就比许多人强了。

  姜棠又回去拿了几张帖子,她尚不知钱松明的身份,只以为他是读书人,应该是个小官,并未往其他方面想。

  到时候人来不来姜棠也不知道,就等那天再看吧。

  姜棠这几日筹备及笄礼,厨子是托赵大娘找的,菜式自己订的。

  有在永宁侯办宴席的经验,这些事难不倒她。

  只不过这都月中了,她也没收到顾见山的信。姜棠算着日子,从这儿到西北,半个月也到了,顾见山应该收到她的信了,可她却没收到回信。

  姜棠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总盼着顾见山能平安,至于有没有书信,没有他的安危重要。

  她自己都忘记生辰的事了,顾见山更不可能知道,只要他年前平安回来,姜棠就很知足了。

  等到二十二这天,阴着的天又放晴了。

  陆锦瑶来不了,还有陆英她们,不好全都请假过去,故而只有露竹去了。

  及笄礼随礼不必随银子,长辈送首饰,平辈送自己做的东西,多是鞋子这些贴身物件。

  陆锦瑶请的主礼人,是长宁侯徐帧南的夫人冯氏。

  主礼人是谁,是陆锦瑶让露竹过去再告诉姜棠。

  冯氏虽有诰命,但出身普通,是徐帧南还未参军时就娶的夫人,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冯氏来得早,和姜棠说了许多及笄礼该注意的事儿。

  她人有些胖,说话声音大,但人很是和善,说完之后拍了拍姜棠的手,“你长这么好看,到时候就大大方方的。”

  姜棠道:“多谢夫人,陆姐姐和夫人交好,才请夫人过来,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冯氏愣了愣,转而大笑道:“这都是小事,我能过来见到这么好看的小娘子,高兴还来不及呢。”

  外头看帖子的人是刘大郎,为了今日还特意换了身得体的衣服。

  来的人他好多都不认识,但有些一说他就能对上号,比如钱老爷的夫人、郑老爷的夫人……

  都是火锅店常客的家人,自然得好好招待。

  刘大郎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您进去坐,备了茶水点心,吃好喝好。”

  郑氏来的不早不晚,过来之后竟看见许多熟人。

  她暗自吃惊,面上却半分不显,把贺礼给刘大郎之后就自在地和这些有诰命的夫人交谈起来。

  总得知道为何这么多有诰封的夫人在这儿。

  郑氏原想这是陆锦瑶请来的人给姜棠撑场子的,一问才知道,钱松明几人是这儿的食客。

  最开始只有钱大人和孙大人,后头又带过来不少人。

  钱松明的夫人小声和郑氏道:“不仅如此,姜姑娘还解了圣上的一个难题。”

  后宅夫人不过问夫君在前朝的事,但这是钱松明自己说的,说起来也和郑氏的四儿子顾见舟有关。

  钱松明夫人解释了几句,郑氏才明白其中的关窍,这份赏赐恐怕不会记在姜棠身上,八成会记在顾见舟身上了。

  估计到时也会赏赐姜棠些东西,毕竟东西是顾见舟带回来的。

  郑氏笑了笑,“原来如此,我是因为姜小娘子心善,在我病时照顾了时日,有些交情,所以过来了。”

  郑氏还不知主持及笄礼的是何人,就问了钱松明夫人一句。

  人应该是陆锦瑶找的,她对姜棠不错,已然把她当成了亲姐妹,有锦棠居的关系,这情分断不了。

  钱松明夫人摇摇头,“我也不知,不过一会儿就知道了。”

  到了吉时,郑氏见姜棠和长宁侯夫人冯氏一块儿出来,她年纪尚小,就已经有绝色姿容,而今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了。

  御朝及笄礼需由双亲在场,然后由主礼人为小娘子梳头,再戴上发笄,说着祝词,这才算礼成。

  郑氏看来宾不少,露竹在,还有许多她未曾见过的生面孔,看神态极其朴实,应该是附近的邻居。

  她记得冯氏是长宁侯徐帧南的夫人,两人伉俪情深,徐帧南未曾纳过妾室。

  郑氏还记得,徐帧南是顾见山的上峰。

  吉时到了,姜棠跪坐在蒲团上。

  冯氏拿着梳子为她梳头,从头到尾,青丝长发,一头乌黑。等露竹奉上发笈,冯氏高声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冯氏声音极其洪亮,在座宾客都能听见。

  等梳完头,冯氏为姜棠挽发簪发笈,然后姜棠觉得头上轻微动了动,就由冯氏把她扶起来了。

  姜棠冲着宾客作揖行礼,冯氏又道:“我侄女儿的双亲不在这边,由我代为主持及笄礼,大家莫怪我越俎代庖,今儿我侄女的及笄礼已成,感谢诸位的不远过来,家里准备了酒席,大家吃好喝好。”

  冯氏领着姜棠去和各位夫人说话,有一瞬间,姜棠甚至觉得冯氏真的是她的长辈。

  冯氏带着人先走到郑氏面前,“阿瑶托我来的,我再带着她去见见别的客人。”

  虽然有许多官夫人,但姜棠并不认识。

  这会儿才知道,来火锅店吃饭都是什么人。

  冯氏小声对姜棠道:“这些人你也别太过在意,平常心处之就好。”

  姜棠点了点头,“我知道的。”

  冯氏喜欢姜棠这股通透劲儿,看了姜棠一会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成,一会儿入席吃饭吧。”

  姜棠又点了下头,“冯夫人我带您过去。”

  姜棠请的是赵大娘介绍的厨子,一共摆了四桌。

  等人吃完全走了,姜棠跟着刘大嫂她们一块儿收拾剩菜剩饭。

  刘大嫂送的是自己做的鞋子,两双冬鞋。

  陈家娘子和王氏送的也是这些,东西不贵重,但亲手做的舒服。

  刘大嫂没让姜棠动手,“今儿是你生辰,歇着去吧,我们来。”

  她们也不知道来的都是谁,朝廷的事和百姓远着呢。刘大嫂的夫君就是个小捕快,她更是连官职都数不清。

  多大官来她不咋关心,只知道以后跟着姜棠做生意,肯定不会差的。

  陈家娘子也道:“东西收拾好就给你放厨房了。”

  姜棠:“剩菜剩饭有的还没怎么动过呢,嫂子们若是不嫌弃就带回去点儿,我一个人住,也吃不完。”

  这么一说,自然都乐意。

  王氏道:“成了,你快回去吧,这儿有我们呢。回头把门锁上,钥匙就放大郎那儿。姜妹子,你今儿是真好看,头上的簪子也是。”

  姜棠伸手摸了一下,很凉,这是冯氏带来的,她刚刚一直低着头,不知道发笈长什么样。

  等会儿回去看看。

  这边交给了三人,姜棠就回家了。

  一开门,点金乌金就朝着她扑了过来,幸亏姜棠力气大,站得稳,不然得被两只狗扑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