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39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给陆锦瑶的分红是八十九两五钱,虽说赶不上锦棠居赚得多,但是这个数委实不算少。

  盛京城做生意的很多,可不是人人都能赚钱。

  不然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去码头工地做苦力。

  姜棠这月分了二百零八两,加上三个小吃摊赚的七十多两银子,偶尔做一次蛋糕赚的钱,还有锦棠居的分成,一个月能有五百两。

  这回过来除了送分成,还为了锦棠居月初上的新点心。

  陆锦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都给忘了。”

  想着她最近确实没空儿,就让姜棠去跟怀兮商量这些事。

  不过这分红是真不少,再有一个月,估计她都能回本了。

  陆锦瑶到:“这阵子我不好出门,等孩子生下来做完月子了,我再带人去铺子里吃饭。”

  算是介绍生意。

  陆锦瑶认识的人多,这般带人过去,朋友觉得好吃还会带人去。

  火锅店上头有雅间,坐下吃一顿也好。而且,陆锦瑶是真馋锅子了,赵大娘厨艺不错,但做的锅子不是那个味道。

  姜棠点了点头,然后瞧了瞧陆锦瑶的肚子。她早忘了书里陆锦瑶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只记得孩子生的很顺利,在大雪过后,孩子坠地时晴空万丈,雪都不下了。

  郑氏觉得这是祥瑞,大喜下赏了陆锦瑶一套头面,大办洗三礼,反而加重了韩氏的妒忌之心。

  陆锦瑶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还摸了两下,“现在大的厉害,有时啪一脚就踹出来,看着可吓人了。”

  陆锦瑶神色柔和,温声问姜棠要不要摸摸。

  姜棠:“能摸吗?”

  她还没摸过有孕之人的肚子呢。

  陆锦瑶道:“怎么不能,我总觉得遇见你是运气好,你摸摸兴许我生产能顺利些。”

  姜棠心道,你自己就是锦鲤运,幸运是因为你自己,而非我。

  但姜棠还是摸了,陆锦瑶的肚子并不软,挺着这么大的肚子肯定很累。

  姜棠也没什么经验,在古代,无论什么运,生孩子都是从鬼门关闯一趟。若非真的心甘情愿,谁愿意拼着自己的性命生下一个孩子。

  姜棠还能感觉里面娃娃在动,稚嫩又可爱。

  她道:“我记着以前老人说过,生孩子要听稳婆的话,让使劲就使劲,这样才快。得吃东西,一定要有劲儿才行。”

  姜棠没忍住又摸了两下,“等陆姐姐生下孩子,我过来送个长命锁。”

  陆锦瑶笑着道:“那我可等着了。”

  从正屋出来,姜棠没急着回去,而是去小厨房教赵大娘做了两道菜。

  陆锦瑶这阵子喜欢吃外头的吃食,姜棠教做了酱香饼、布丁和奶茶。

  本来布丁和奶茶也是打算放到锦棠居卖的,现在做了先给陆锦瑶吃。

  天冷,喝一杯热乎乎的奶茶多舒服。

  况且用牛乳和茶叶做,少放些糖,不用担心太甜长胖。

  但是这两样只能去新铺子卖,因为新铺子能在店里吃,而这个时代又没有纸杯子,当然卖不了奶茶了。

  等布丁卖上一阵子,就可以试着卖蛋挞了。

  赵大娘许久没见姜棠了,她给姜棠了两罐她自己腌的酱菜。

  “一直等你过来,正好带回去。”赵大娘还挺想姜棠的,姜棠没走的时候就在小厨房待的最多,两人经常说话,还能一起去大厨房帮忙。现在小厨房她一个人做主,但连个说话解闷儿的人都没有。

  姜棠:“谢谢大娘。”

  赵大娘从前也很照顾她,现在虽然有邻居,但还是不一样的。

  赵大娘没问姜棠在外面过的好不好,看着气色好,人有精气神就知道过的不错。

  离开侯府后姜棠去了一趟锦棠居。

  锦棠居月初盘点算账,上午差不多就弄完了,姜棠去拿分红,顺便看看怀兮在不在,若是在的话就商量一下布丁和奶茶这两样新点心。

  姜棠直接去了新铺子,正好和怀兮碰了个对头。

  怀兮已经把上个月的分成准备好了,总共是二百三十四两银子。

  面包卖的还不错,后头又加了豆沙枣泥馅儿,客人觉得新鲜,买的人不少。

  有人管这叫奶馒头,说是有股奶香味。

  姜棠把银票收好,“大娘子说上新点心,我做了两样,先教给师傅们。”

  分成和从前一样,姜棠拿两成。

  怀兮按陆锦瑶的吩咐办事,自然没有别的话说。

  等姜棠教了师傅怎么做,已经到下午了。

  出来的时候怀兮手里捧着一杯奶茶,热乎乎的。

  她道:“竟然什么都能和茶配着吃,锦棠居生意好,和茶味的吃食有很大的关系。”

  在过一阵估计子又能开新铺子,盛京城这么大,光两个怎么成。

  姜棠不管开分店的事儿,她只管拿钱。

  但开分店,她拿的分成也多了。

  她手上的银子已经不少了,原先存的加上小吃摊赚的有三百三十两,火锅店还有锦棠居的分成有四百三十两银子,加一块儿都七百六十两银子了。

  够买一个二十亩地的小庄子。

  三十多两银子一亩地,也不算太差。

  打定主意后,姜棠就去找掮客商量买地的事儿。

  这个时节卖地的不少,但二十多亩的庄子少有,掮客只说帮姜棠留意着,“大些的,小娘子能接受吗?”

  庄子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再等半个多月一个来月的,到下个月姜棠又能多几百两银子的分成,大一点也能买。

  姜棠:“大一些也成,不过得等下个月了。”

  掮客说道:“那先看看,一两个月还是能等的。”

  春种还早,现在买庄子就是为了来年春种,得赶在春种前买下,不然就得等后年了。

  姜棠谢过掮客,这才打算回家。

  已经是下午了,太阳虽然挂在天上,但是寒风直往骨头缝儿里钻。好不容易顶着冷风走回去,回去以后天又阴下来了,看着天色又要下雪。

  怎么这么多雪呢,姜棠在以前,很少看见雪。

  对御朝人来说,厚雪意味着来年丰收,姜棠希望雪别下太大,不然耽误她做生意了。

  晚上冷风阵阵,窗户直打架,被风吹的吱呦呦地响,等声音终于消停了,姜棠穿上鞋子拉开床帘往外看了眼。

  天上雪花打着转落下,地上星星点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场雪后陆锦瑶生下孩子。

  不管是不是,她都得抓紧把长命锁买了。

  陆锦瑶生小孩,姜棠觉得很高兴,这个孩子她也算是喂了五个月,也不知生下来什么样,应该是像陆锦瑶多一点。

  次日,姜棠推开门,点金乌金又去雪地里撒欢了,她在门口扫出来一条小路,没一会儿又盖上一层新雪。

  这雪连着下了三天,第三天下午,天空放晴,天上剩下几朵白云,阳光万丈。

  过了差不多半个多时辰,姜家门被敲了三声,姜棠费劲地把门推开,来的是陆英。

  陆英眼里难掩喜色,“大娘子生了,是位小少爷,有五斤三两重,哭的特别响亮!”

  陆英是来给姜棠送请帖的,三日后洗三礼,请姜棠过去观礼。

  陆英还赶着给别家送请帖,就没和姜棠多说。

  一家一家,直直送到了天黑。

  陆锦瑶睡了一觉,醒过来发现天已经黑了,屋里都点着烛灯。

  她身下还疼,嘴却不干,偏头一看,顾见舟守在床边,身边摆着一杯水,手里拿这个用布缠的棉棒,正给陆锦瑶唇边擦水呢。

  陆锦瑶看见顾见舟的时候,眼眶唰一下就红了。

  顾见舟连忙上前握住她的手,“我在,我在这儿,对不住,是我回来晚了。”

  今儿十二月初四,顾见舟下午得上职,听见松林的消息就立马告假然后匆匆忙忙地赶回来了,回来的时候陆锦瑶还在产房,顾见舟在外面只能听见闷声隐忍的痛哼。

  他恨不能以身代之,在门前转来转去急得满头是汗。

  雪还下着,郑氏带着几位儿媳妇守在外头,几人都生过孩子,比顾见舟一个男子有经验。

  大家都在冷天里等着,谁都急。

  云氏上前劝了两句,“四弟,你还是耐心等着吧,急也帮不上什么忙。”

  韩氏头胎生了一天才生下来,还有妇人生产要几天几夜,这事儿急不得。

  郑氏看顾见舟在门外转来转去,心中也跟着急躁,便小声道:“你若定不下心,就别在门口添乱,找个凉快地方待着去,你这样,除了让阿瑶在屋里跟着紧张,还有什么用。”

  顾见舟便不吭声立在门口等着,可眼中仍有急躁和不安。

  怎能不急,屋里是他的妻子和孩子,那得多疼,受多少罪。

  等了大约半刻钟,屋里就传来一阵响亮的哭声,然后天空乍晴,雪也停了,原本满是阴霾的天穹像被斧子劈开一般,光亮一点一点地从缝隙里渗透出来。

  郑氏定定地看着天空,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

  她本来都不问问信佛了,可这会儿真真切切地觉得老天爷在眷顾这个儿媳妇。

  真是个好兆头。

  稳婆还在里面,刚生出来的小孩儿要擦身,看看几斤几两,不能立马就抱出来。

  还是露竹隔着门道:“四娘子生了,母子平安,小少爷五斤三两。”

  从进产房到孩子生出来,一共半个多时辰,生的算是极快的。

  顾见舟贴在门上,想往里面闯,还是郑氏道:“大喜,侯府上下丫鬟小厮,多拿一个月的月钱,宴几堂的丫鬟有功,拿三个月的月钱。”

  白薇一行丫鬟行礼谢恩,“谢夫人,四娘子和小公子大喜,夫人大喜!”

  郑氏心里高兴,侯府只有顾见舟赶回来了,她让南雪去给永宁侯传信儿,然后问丫鬟们小厨房都准备了什么饭食,韩氏在一旁也关心了几句,然后就和郑氏说起了三日后的洗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