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3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姜棠这样的人,光看着就觉得赏心悦目,如今做的一手好菜,越来越让人喜欢。

  姜棠就坐了半个屁股,“夫人能吃得下奴婢做的,但还没试过孙大娘李大娘做的。”

  陆锦瑶笑道:“那我就放心了,你做的点心的确好吃。”

  姜棠拍了个马匹,“大娘子爱吃,那是奴婢之幸。”

  陆锦瑶道:“我爱吃只能说你手艺好,代表不了旁的。”

  陆锦瑶也不和姜棠绕弯子,“你做的点心五香居都没有,若是出去卖,一定能赚不少钱。点心是你做的,姜棠,我想买你的点心方子,你觉得多少银子合适。”

  姜棠:“啊?”

  陆锦瑶道:“五香居一匣子点心有六块,最便宜的要一两银子,你这是红薯芋头做的,卖不了这么贵的价钱。”

  姜棠伸手比了个五,“五两……”

  五两银子她就知足了,她还会做别的点心,也能卖给陆锦瑶的。

  积少成多。

  陆锦瑶不会觉得她狮子大开口吧。

  陆锦瑶:“十五两银子吧,一会儿让怀兮把银子给你。听露竹说还要建什么窑,那个窑十两银子如何?”

  盖面包窑也有钱!

  姜棠张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倒是陆锦瑶神色温柔,“点心是你做出来的,这些钱还少了呢……”

  姜棠忙说不少,二十五两银子,是两年的月银。

  也不是说陆锦瑶有一点点好她就感激涕零,毕竟她是丫鬟,卖身契在人手里。

  把丫鬟当成职业,她是研发人员,后面的成本运营都需要陆锦瑶负责。二十五两银子是奖金,这么想,就有奔头多了!

  陆锦瑶看姜棠笑起来比不笑时还好看,“我该多看看你,听人说,多看好看的人,生出来的孩子也好看。”

  姜棠被这话绕了一圈,“……大娘子也好看,生出来的小公子肯定也好看的。”

  陆锦瑶:“那就借你吉言了。”

  姜棠一下子拿了两年的月钱,今天光和陆锦瑶说话都成,保准给她哄得开开心心的。

  陆锦瑶倒是还有别的事,开间铺子不是小事,这事也得去正院说一声。

  今日正院人多,好像不约而同都这天来了。

  陆锦瑶有孕之后就免了晨昏定省,晨起韩氏几个儿媳妇会过来,请安之后就回去。有时韩氏也会过来问管家的事,比如各府送来的帖子怎么处理,账本上的账哪里不对。

  长房的媳妇,做的是兢兢业业。

  韩氏有一子一女,长子十岁,幼女三岁,还有两个庶女。别看是长房,日子过的最是紧巴。

  管家之后韩氏才知道什么是好处,什么是权力。

  昨天夜里,正院的徐青说,宴几堂的丫鬟姜棠送来了点心,给夫人屋里端了一盘,孙大娘李大娘一人吃了一块,都赞不绝口。

  说是比五香居的还好吃。

第11章 当丫鬟的第十一天

  就顾见风都快而立的人了,在这个时代都能当她爹了,让她给顾见风做妾!

  韩氏常吃五香居的点心,她觉得东西贵自然有它贵的道理,五香居的点心就是好吃。

  比五香居的还要好,那得是什么滋味。

  韩氏又记起顾见山回来那天的家宴,她吃了姜棠做的馄饨,就吃了一个,薄薄的皮,弹牙的馅儿,好吃的不得了。

  永宁侯府没有酒楼,自然不需要姜棠去做厨子。

  点心铺子不一样。

  韩氏虽然不知道五香居一个月有多少盈利,但是,里面就三四个点心师傅,铺面也不大,侯府完全可以开一间。

  公中的铺子,她管着,若是铺子赚得多,自然也有大房的好处。

  韩氏不会白用陆锦瑶的丫鬟,铺子盈利可以给她两成。

  正所谓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既不用陆锦瑶管铺子,还能分银子,多好的事。

  韩氏同郑氏说了自己的打算,郑氏头疼地按着眉心,“这个念头你就此打住,姜棠是老四媳妇的陪嫁丫鬟,是她顾虑我身体才送到正院。你可倒好,竟然还打她丫鬟的主意!”

  只差说韩氏心思不正。

  韩氏面红耳赤地告了退,出来的时候正巧碰上陆锦瑶。她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陆锦瑶穿着一身报春红的蜀锦曳地袄裙,手护着小腹,头上的金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个人由内而外地光彩夺目。

  她身后的丫鬟除了脸熟的露竹,还有一个脸生的。

  那个脸生的尤为好看,长得跟个仙女似的,就穿着丫鬟们穿的袄裙,头上一支素银簪子,让人移不开眼睛。

  韩氏愣了好一会儿。

  陆锦瑶有孕,不必对韩氏见礼。

  露竹姜棠在后面行了礼,韩氏迟迟没说话,陆锦瑶道:“大嫂刚见过母亲吗,我正好有事。”

  韩氏像被刺到一样,猛地回过神,“嗯,母亲就在房里。”

  陆锦瑶点了点头,带着两个丫鬟进去。韩氏回头看了一眼,后知后觉,那个长得跟仙女似的丫鬟,应该就是姜棠。

  早就知道陆锦瑶有个特别漂亮的陪嫁,是准备给顾见舟做妾的。

  她还觉得陆锦瑶可怜,有这么漂亮的妾室,以后有苦头吃。现在看来,说不出是苦口还是福报,怎么陆锦瑶就这么命好。

  ————

  陆锦瑶今日带姜棠过来见见郑氏,顺便把开铺子的事说一下。

  郑氏对铺子没什么意见,她身体不好,只叫陆锦瑶小心些。对姜棠郑氏也没多说什么,赏了银子,没问什么话。

  姜棠和郑氏想的不太一样。

  郑氏还以为姜棠是个胖胖乎乎,有两个酒窝,笑起来甜甜的姑娘,结果是个打扮朴素,却难掩姿色的美人。

  这样的丫鬟放在身边怎能放心。

  郑氏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女子。

  但一想姜棠从早到晚待在小厨房,她早上还吃了姜棠做的菜,不仅早上吃了,昨天、前天、大前天都吃了,那点不喜也烟消云散了。

  是个本分的。

  老四媳妇看着也不会亏待她。

  开铺子的事还得从长计议,陆锦瑶只是心里有这么个想法罢了。

  中午饭她就在正院用了,也省着姜棠来回跑做两次饭。

  姜棠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数赏钱。

  二两银子!

  寻常打赏也就一两银子,这是看在陆锦瑶的面子上。

  姜棠现在总共有二两二钱银子、六钱金子,还有一根海棠花的银簪子,一对莲花缠枝镯子。马上进账二十五两银子,一两月钱。

  也算小有资产。

  孙大娘和李大娘都看出姜棠今天高兴来了,“什么好事儿啊?”

  姜棠不好把点心铺子的事往外说,就道:“我家大娘子带我见夫人来着,夫人又赏了我银子,过两天不是要发月钱吗。”

  那还真是喜事。

  话说,姜棠来了之后,孙大娘和李大娘就没拿过赏钱。

  姜棠笑了笑,“等下午空闲了,我多做点点心,你们都尝尝。今儿我家大娘子在正院用饭,我就不用再回宴几堂了。”

  孙大娘觉得自己这么大人了,还和姜棠比,实在不体面,“那看看都用我俩做啥。”

  都是厨子,看姜棠做了好几天,孙大娘李大娘不是什么都没学到,像炖菜炒菜两人都能做。

  中午算上顾见舟,总共五个人,得十二个菜。

  凉菜四道,热菜八道,再加一道汤。

  姜棠只做过八个菜,这回多加四道菜,还要顾及到所有人的口味,可不容易。

  别的人都好说,就是顾见山爱吃甜的,不吃辣的,估计也不爱酸的,得做一个纯甜口的菜。

  姜棠想到了一道好菜,火山飘雪。

  再来一道双皮奶,这么多人有两道甜的就行了。

  上回做的梅菜扣肉永宁侯爱吃,这个孙大娘也会做,交给她们就行。凉菜再加一道凉拌笋丝,一道油炸小黄鱼就成了。

  炖菜是咸鸭蛋黄狮子头,最里面是一整个鸭蛋黄,外头是猪肉馅儿。肉馅儿也有讲究,可不单单是猪肉。瘦猪肉和芋头拌在一起,芋泥软糯,用瘦肉不会那么油腻,攒好丸子之后先下锅过油炸,炸的金黄再红烧。

  红烧的时候不忘放一块猪头肉,几个鸡蛋,再来两根小辣椒,正好猪头肉一会儿做凉菜。

  孙大娘觉得这菜准好吃,用的都是好东西,又是炸又是炖的,一会儿她们可以用这个汤拌饭吃。

  鱼做的是醋熘鱼片,酸咸口的,底味是醋和酸豆角煨出来的酸味,鱼让李大娘切成薄片,裹上生粉,烫一下就成。

  这样鱼片最嫩滑,送过来的清江鱼肉多刺少,剩下的鱼骨和鱼头留下炖汤。

  虾做的是油焖大虾,虾背打开挑出虾线,也是先炸过,虾脚都炸酥了,再一焖,小火慢慢煨着,里里外外都入味。

  再加两道陆锦瑶爱吃的菜,谁让陆锦瑶是她顶头上司。陆锦瑶还是爱吃酸的,醋溜白菜和酸豆角炒蘑菇丁,都是下饭菜。

  还得来两道郑氏爱吃的,谁让郑氏出手最大方,巧的是郑氏也爱吃酸的,不过得弄些软烂的。

  姜棠蒸了鸡蛋羹,这个最好做,想要嫩一点滑一点就用温水,再倒点牛奶。不想那么多泡就用细纱布过滤一遍。

  鸡蛋羹不是重点,重点是浇头。

  干贝肉和酸豆角丁,前者有嚼劲,后者能调味,正好中和了鸡蛋羹的嫩。

  郑氏也爱吃鱼,虽然酸菜鱼做过两次,但爱吃好吃就行。

  一桌菜就备齐了。

  一共忙活了一个多时辰,菜上了桌,姜棠才得闲歇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