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20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人情往来的事都是露竹在打点,箐湘略通医术,跟着救过两次人。

  倒也没白去。

  怀兮道:“你俩回来了去绣房量个尺寸,秋装还没做呢。”

  露竹和箐湘穿的是自己做的衣裳,出了盛京才知道,哪儿都不如盛京好。

  露竹点了点头。

  怀兮又道:“还有姜棠那边,她搬了新家,我们都有随礼,你和箐湘不在,我没私自做主,我们这边一人半两银子。”

  姜棠和锦棠居有生意往来,关系轻易断不了。以前姜棠做过不少吃的,合该随礼。

  露竹道:“我应该还有几天假,这两天过去看看。”

  *

  等和顾见舟说完话,陆锦瑶叫露竹进去。

  人情往来的事还是交给露竹,小事可以让静墨来。

  露竹回来,宴几堂能慢慢恢复正常。

  “你和箐湘先歇三日,回去看看你们父母。”陆锦瑶道,“对了,姜棠赎身了,你可要去看看?”

  露竹:“奴婢从怀兮那儿听说姜棠赎身了,是打算这两天去看看。”

  陆锦瑶道:“她现在住在杼原街第四户,正好我有事找她,你去的时候请她二十七那天上午去锦棠居一趟,新铺子那里。”

  马上就十月份了,铺子也得上新点心,陆锦瑶想问问姜棠的意思。

  还有,姜棠出来半个多月了,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

  露竹福了个礼,“奴婢省的。”

  她心道,赎身到底是不一样了,不再是宴几堂的丫鬟,跟大娘子合伙,是另一种看重法儿。

  没别的事陆锦瑶就让露竹下去了。

  对陆锦瑶来说,顾见舟回来意味着安心。

  现在锦棠居生意好,韩氏消停不找事,孩子还有两三个月就要出生了,一切都顺当。

  她最近两个月要专心养胎,天冷骨头脆,少出门的好,尽早把铺子的事打点清楚。

  露竹下午就和箐湘去看姜棠了。

  杼原街离得还有些远,坐马车半个多时辰才到。

  说是进巷子第四家,两人摸到门口,就听见好几声狗叫,吓得两人瞬间就不敢动了。

  姜棠寻着狗叫声出来看,隔着门缝,一看是三个月没见的人,打开门诧异道:“露竹姐姐!箐湘姐姐!”

  看见这两人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这是从滇南回来了。

  露竹晃了晃手里的东西,道:“知道你搬出来了,过来看看,给你从滇南带了点东西。”

  姜棠笑着道:“这是我养的两只狗,带金毛的叫点金,不带毛的叫乌金。你们两个中午可要在这儿吃,若是拒绝可就不拿我当自己人了。”

  露竹道:“本来也打算在你这儿吃,现在就你这儿方便,我们以后肯定是要常来的。”

  宅子是小了点,但一个人足够住了。

  姜棠带着人进屋,然后找吃的倒水,“我这儿早上弄到了两斤牛肉,中午是吃羊杂汤和牛肉馅饼,还是吃锅子?”

  涮牛肉也是顶好吃的,只不过以前弄到一点牛肉都给陆锦瑶做了吃,她们能吃到的极少。

  露竹箐湘对视一眼,不好意思道:“只要是肉就成,出去三个月,最想的就是你做的饭。”

  在滇南,可是什么都吃不到。

  顾见舟节省,百姓吃啥他吃啥,露竹箐湘自然不会是特例。那边慢慢恢复着,今年秋天颗粒无收,两人吃的都是杂粮。

  从两人口中,姜棠得知顾见舟这次回来又要升官,板上钉钉的事儿。

  应该是在治水一事上有所建树。

  再等两年,兴许还没继承侯府的爵位,就给陆锦瑶挣个诰命回来。

  姜棠有片刻的出神,最后拍手道:“那就牛肉馅儿饼吧,喝羊杂汤,我去做饭,你俩看着转转玩玩。”

  最后两个人去帮忙了,跟着姜棠一块儿剁馅儿和面,目光少不得带了几分倾羡。

  看姜棠脸上好像多了层光,人也比在侯府的时候欢快得多,露竹忍不住问:“你现在靠什么维持生计,光花攒的银子,早晚有一天花光的。”

  姜棠一边和面一边道:“我呀自己弄了两个小吃摊子,一个卖馄饨,一个卖热干面,赚的还行。跟隔壁的邻居合伙做的,她们卖,拿小部分的分成,我拿大头的。”

  姜棠本来打算中午看看热干面的生意,等吃完中午饭去吧,再给陈家嫂子送点饭。

  听姜棠这么说露竹就放心了,“你自己一个人住,万事都留个心眼。”

  这话姜棠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你看我不是养了两只狗,院墙上头都粘了碎琉璃。放心吧,我一个人会努力过很好的。”

  露竹道:“嗯,有什么事给侯府递信儿。别嫌麻烦,兴许我以后还得问你呢。”

  姜棠怔了怔,这话的意思是露竹也想赎身?

  箐湘诧异地看了露竹一眼,不动声色把话题带过去,“好了,这是喜事,就算不在侯府以后也别生分了。”

  露竹:“那是自然,对了,大娘子请你大后日上午去锦棠居一趟,新铺子那边。”

  赎身了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姜棠现在不是锦棠居的丫鬟,而是客人。以前的情分是情分,那也得注意分寸。

  姜棠道:“我正想这几日去侯府一趟呢,正好你们来了,我收拾了东西,你们走得时候带上。”

  姜棠的面包窑做好了,她烤了面包,有黄油味儿的,还有蒜香味的。

  前儿在街上看见卖椰子的,个大还不贵,是从琼州那边运过来的,说是那里到处都是,姜棠就熬了点椰油,做了半斤多的椰蓉。

  椰蓉味的面包最好吃。

  椰香味和奶香味混在一起,姜棠一个人就能吃一大个。

  而且面包的软同蛋糕的软还不一样,面包软的像棉花。

  露竹和箐湘在这儿没留太久,两人还带了不少东西回去。

  装盒子里的是给陆锦瑶和郑氏的,里面东西不多但精致好看。

  给露竹她们带回去的直接用油纸包着,样子虽然不好看,但多。反正现在天凉一时也放不坏,多带一点慢慢吃着。

  露竹不太放心地嘱咐了两句,“跟别人可不能总给这么多东西,你就大手大脚的。”

  姜棠:“知道了知道了,有空常过来,”

  姜棠伸手抱住两人,拍拍她们的肩膀,“不用担心我,大娘子那边身子重,若是胃口不好就和我说,我可以回去的。”

  她还问了问严夏的事,听到人安分守己就放心了。

  做丫鬟,最重要的就是安分守己。她做丫鬟是亦是如此,可以不立功,但绝不能惹事。

  等送走了露竹和箐湘,姜棠提着篮子去码头看陈家嫂子。

  中午卖吃食的摊子并不少,姜棠来的有些晚,码头的人已经上工了,这些人一天上工的时间远超过四个时辰,但一天只有十文钱拿。

  就算是两文钱一碗的热干面,也不是天天都舍得吃的。

  姜棠从人群中寻找陈家嫂子的身影,好一会儿才找到人。

  陈家娘子刚卖完一份,小心翼翼地在心里估算着钱,生怕少收了。她忙了一中午,饭还没吃,锅里煮的是卖剩下的碎面。她舍不得煮好面吃,就煮碎面头,早上也是这么吃的。

  见摊子前站着个人,她头也没抬,熟练地问:“要面是不,两文钱二两面,管饱的。”

  姜棠道:“嫂子是我。”

  陈家娘子有点着急,想告诉姜棠生意如何,但一紧张话都说不利索。

  姜棠笑了笑,“我过来看看要不要帮忙,顺便给嫂子送点饭。”

  她把篮子上的碎花布打开,露出里面颜色金黄的牛肉馅儿饼。刚烙出来的,哪怕走了两刻钟,仍然带着点余温。

  姜棠给带了三块,羊杂汤不方便带,就着面汤喝吧。

  陈家娘子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我吃面就成了,哪儿用妹子特意给我送饭呢。”

  姜棠:“顺便就过来了,嫂子尝尝,我顶嫂子一会儿。”

  陈家娘子蹲在一旁吃,她早就饿了,直接咬了一大口,饱满的肉馅儿混着葱白,一咬下去,都流汁儿。

  卖的牛肉都是老死的牛,可姜棠做的一点都不柴,可真好吃。

  她一口气把三块饼全吃了,也没想着给家里孩子留。

  她出来干活赚钱,合该多吃点。

  “下午让我儿子跟我一块儿来。”陈家娘子道,“这边远了点,但生意好,咱们卖这个不抢别人的生意,就算利润少,多卖点也赚回来了。”

  吃完牛肉饼,陈家娘子又喝了碗面汤。

  这会儿人都在码头上工,没人过来了,她就跟姜棠推着车回去了。

  一个早上加一个中午,总共卖了七十多斤面。

  面是一边活一边切,多少带点碎面头,差不多有五百多碗,一碗两文钱,一个早上加一个中午利润有四百多文。

  陈家娘子没数,但觉得应该差不多。

  四百多文钱,除去填成本的,她能拿四十文。晚上还过来卖呢,看生意的势头,起码得翻一倍。

  卖吃食累是累,但也是真的赚钱。

  陈家娘子对姜棠的态度极其客气,回去的路上根本没用姜棠推车,自己靠吃完牛肉馅饼恢复的力气把车推了回去。

  让姜棠极其省心。

  尽管热干面的定价低,可一天利润竟然能和馄饨差不多。

  照这个势头下去,回本指日可待。

  姜棠没忘记生意好了容易招事儿,正好陈家的男人是护城军的,不尽管当街纵马打架斗殴的事,还管惹事闹事的人。

  尤其是收保护费这种。

  有护城军不时巡查,两个摊子都没出什么事。陈家也乐意干这事儿,毕竟也是自家的生意。

  等到九月二十七这天,姜棠收拾好东西去了趟锦棠居。

  陆锦瑶还没到,但锦棠居的点心师傅和活计姜棠都熟,待着也不会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