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41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能有这样深入了解皇上想法的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起码听过这一场讲学的人就比没有听过的人知道皇上的想法,日后在殿试上可以把文章写得更加合皇上的口味,说不准就进了一级呢?

  皇上认真地讲学了一个时辰之后,问了几个问题,挑了前排的几个他看得很顺眼的学生答了题。

  这些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自然会先将自己的名字说一说,然后将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觉得心中很满意——自己今日在皇上面前露脸了,甚至还在皇上面前报了自己的名字,日后皇上定然会对自己很有印象的,考试的时候定然也能很占优势!

  可是还没有等他们得以完,便听到皇上向身边的太监耳语几句,接着太监便笑着出来大声宣布今日的讲学已经完成了,大家可以自行散去学习。

  然后又见那个太监走到太学祭酒那里去,招了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学子到皇上那边去了。

  天哪,难道竟然有谁能有那个福气能到皇上面前去御前奏对吗?

  整个太学的人都沸沸腾腾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在打听那个幸运的学生是谁。

  那个人自然就是季兴邦,此时他被祭酒匆匆忙忙地叫过来也很疑惑,然后便震惊地听到太监传圣旨说让他去觐见皇上,可是让季兴邦吃了一惊。

  说起来,他虽然多活了一世,上一世也考过科举、做过官,但是都是大朝会或者是某某大典上远远地见皇上一面,这样能一对一亲自觐见皇上的机会还真不多!

  而且等他有资格能单独面见皇上的时候已经是多年后,那个时候的皇上已经收拢了权柄,想法自然会与现在这个年轻很多的皇上有所差别,因此他还是心中提着一口气,很紧张的。

  皇上是在太学一个供他休息的屋子里面单独面见的季兴邦,待季兴邦跪地请安之后皇上赐座还赐了茶喝,听着声音也很喜悦,季兴邦心中便松了口气。

  随后季兴邦听着皇上在远处笑了一声,打趣到:“之前见到季探花时觉得他面容英俊,十分适合做大景朝的探花,一点儿也不辱没。可是现在见到季小郎君才知道什么是俊俏,你的容貌可是胜过季探花不少呢!”

  季兴邦听得皇上还能开玩笑,语气也很好,料得今日的觐见不是什么坏事,便也自谦了几句,夸赞了大堂兄一番,与皇上拉了好些加长。

  他心中算是有些谱气了,皇上今日召见自己怕是与大堂兄考中探花郎关系匪浅,看来大堂兄这个新科探花郎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不轻,这真是件好事。

  上辈子的时候大堂兄本身学业水平和考试名次没有今世高,同时他因为沾上了“抛妻弃子”的名声,被皇上所不喜,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哪像这辈子这般简在帝心?

  季兴邦心中很为大堂兄的这些变化而感到高兴,他上辈子就觉得以大堂兄的能力和水平,应该能有所发展的,现在这一世里大堂兄进入朝堂的开局很好,希望他日后在官途上也可以一路顺趟,取得比上辈子更高的成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他自己的理想。

  皇上除了闲话家常之外也出了几个简单的考题问了季兴邦,试一试他的学业水平。在听到季兴邦的回答之后频频点头,觉得季兴邦这个人虽然年龄小,但是学问很扎实,思路也很清晰,是个可造之材。

  他这个山北省解元确实有些水平,一点儿也不比之前他见过的京畿、直隶等地方的解元差。甚至若不是因为他想要缓一缓再参加会试和殿试,得一个更高的成绩,即便以他现在的水平来参加今年的会试和殿试,也不会是那种榜上无名之辈。

  之后他便开口对季兴邦问道:“季小郎君,你是否已经婚配啊?”作为一个长辈,在见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辈的时候,第一个想的便是他的婚事,为他配上一个合适的妻子。

  季兴邦赶紧说道:“我已经定亲了,未婚妻是外放的正四品府君时征道的女儿,家中行四。”

  皇上闻言心中便有所计较了,接着问道:“我记得这个时征道家中有两个女儿,一个嫡女一个庶女,二人都报名参加了今年三月底的女官考试,不知道和你定亲的是哪一位啊?”

  因为京城之中好多人对于他这个新皇的政策还处在观望的状态,所以报名参加今年女官考试的人家不算多,要不然时征道这样的一个正四品官员的情况也不会入了皇上的心。

  时征道这个人膝下只有二女,却让二女都一同报名参加了女官考试,让人啧啧称奇,太监赵德志在皇上面前说过那么一两句,皇上听了之后却上心了。这般鼎力支持他政策的人定然能培养成日后的肱骨之臣啊!

  他以前虽然疑惑却也没有细问时征道这两个女儿的情况,还以为这二女都没有定亲所以才都报名拼一个前程的,难不成其实有一个已经定亲了,定下的还是季兴邦这么好的小郎君么?

  季兴邦赶紧说明了自家未婚妻是那个庶出行四的女儿,也说了他们二人之前在魏县便相识、定亲的情况。说了时晗雪想要以女子之身做事的愿望,说了自己对时晗雪支持,也说了他们二人三年之后再成亲的那个约定。

  皇上闻言之后大为感叹,他问道:“季小郎君,好多人视进宫为畏途,总觉得‘一入宫门深似海’,好些有见识的女子都不敢入宫做女官。好些有见识的男人也不愿意自家女眷入宫做女官,你当时就不怕未婚妻进宫之后有何遭遇,你们二人的婚事有什么变化么?”

  季兴邦笑着说道:“人生在世什么做没有风险?难不成便都不做了么?我未婚妻既然有这个想法,自然要支持她,难不成要她抱憾终身么?

  我相信进宫之后她作为一个女官,自有身份和体面,不会遇到什么凹糟事。再说了,即便躲不开遇上了,大不了我再敲一次登闻鼓,豁出去自己这条性命救她便是。”

  对于季兴邦来说,他一点儿都不留恋什么官位和仕途,什么都不怕。上辈子他虽然一直没有做太大的官,但也算是沉浮官场数十载,什么都见识过了。他知道皇上若是想要将女官这个制度改革下去收到成效,那么就要尽力保护这第一届的女官,让她们成为一个标杆,成为人人艳羡的对象。

  皇上闻言果然没有恼怒,反而笑眯眯地对他说了一句:“真不愧是敢敲登闻鼓救兄长的季解元,一身好胆!你放心,你未婚妻若是真考中了女官,朕保她平安出宫与你成婚!”

第90章 女官开考

  季兴邦闻言大喜, 赶紧叩谢隆恩。

  皇上却哈哈大笑,免了他的谢礼,说道:“我只是说‘如果’你未婚妻时四娘能够考上女官话, 保她能平安出宫与你成婚。若是那时四娘在三月底的考试之中发挥得不好, 没有入了皇后娘娘的眼, 没有考中女官, 那么刚才这个话自然也不作数了。

  时四娘都不用入宫了,可以随时与你成婚,我也就没有什么承诺的必要了。”

  季兴邦点头,这个他自然是知道的, 晗雪能不能考上女官是靠她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不可能求皇上走后门让晗雪考中女官,他季兴邦在皇上面前也没有那么多的情分,那么大的脸。

  但若是真的考中了在宫中行走做女官,皇上对她有印象照看些和完全没有印象就是两回事了。有了皇上这句话, 日后晗雪真若做了女官, 定然会平安许多,这对于他来说是个极大的安慰。

  季兴邦这边在与皇上聊得投机, 那边他的同学们确是已经把他所有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不住地在分析皇上怎么会挑中季兴邦这个幸运儿去御前奏对的。

  大家先是猜测他是不是家中很有背景, 约莫是京官出身或者岳家有实权之类的。但是与他同宿舍的闵宏达很快就被人找了出来, 闵宏达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说了季兴邦就是农家子出身而已。

  闵宏达自己觉得季兴邦被召见肯定是因为他是山北省的解元,毕竟以他十六岁之龄考中一省解元在整个大景朝也是不多见的,皇上喜爱少年英才也是正常的。

  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说服好些眼红他的人, 觉得他们明明是其他省的解元, 与季兴邦年龄相差也不算很大, 肯定不是因为才学被召见的!

  远的不说,就说今日下午,皇上问问题的时候坐在前排的好些人认真地回答了,也得到了皇上的点头肯定,大家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啊!凭什么召见的不是这些答题答得好的人,确是召见了一个排在后面连答题机会都没有的人?

  若说皇上召见这个季兴邦是因为才学,他们定然是不服气的。

  熊喜来等几个之前是知道季兴邦去敲登闻鼓的事情的,也知道他那个被榜下捉婿的堂兄季兴杰后来是考中了探花郎的,于是将信将疑地将这个事情说了出来。

  众人闻言顿时觉得肯定与这件事有关。

  只不过有些人说皇上定然是从这件事之中看出了季兴邦非常有勇气,又孝悌,能够为自己的堂兄冒险去敲登闻鼓,值得嘉奖。

  可是有些人却眼红嘴酸地说道,皇上定然是今年太喜欢那个季兴杰季探花了,得知他的小堂弟在太学念书,才“不看僧面看佛面”地招了季兴邦这个人去看一看,本质上还是沾了他大堂兄的光,与他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不多时季兴邦回来了,众人簇拥在他宿舍那儿问了他好久,为何皇上会召见他,他便笑着说了是因为今年他大堂兄考中了探花的事情,那些心中酸唧唧的人满意的离去了,其他觉得他有勇气又谦虚的人也认为他定然是自谦,也觉得自己猜中了真相,满意地走了。

  等到无人的时候,季兴邦才与闵宏达悄悄分享了皇上给他这个承诺,闵宏达闻言也很为季兴邦和时晗雪高兴,这样一来他们二人的婚事便稳当多了,定然不会因为时晗雪的女官考试而出什么幺蛾子。

  闵宏达还有些歉疚地说道:“兴邦,我知道你不喜将自己家的事情传得满城风雨,所以那个时候好些同学追问,我都没有说你去敲登闻鼓和你大堂兄被榜下捉婿的那件事。只不过后来熊喜来他们几个之前帮过忙、吃过席的人也来了,将那件事说了出来,我也阻止不了。

  熊喜来那个人的性子我也是知道的,他说你家的这些事情定然也是没有恶意的,只不过他觉得你很有勇气,又讲孝悌,想要帮你扬名呢!”

  季兴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件事本就捂不住。若我大堂兄考试成绩一般还有可能销声匿迹了,可是现下他成了探花郎,京中怕是都传遍了他和张家的那些事情,太学里的同学们知道也是迟早的事。”

  闵宏达叹了口气说道:“以前我初入太学不知道厉害,觉得你敢去敲登闻鼓救兄非常的仗义、厉害,还想跟着你一同去敲登闻鼓呢。可是在太学的时间久了,知晓了大家都不喜欢那种去敲登闻鼓的‘刺头’,以及不喜欢卷入政治旋涡之中去之后,我就尽量少和别人说你曾经去敲过登闻鼓的这件事的。

  兴邦,我怕你因为这件事被其他学生或者先生看成是一个‘刺头’,日后对你学业和各种考核、发展都不好,想要尽量帮你隐瞒。”

  季兴邦摆了摆手无所谓地说道:“宏达,我知道你是心思细腻为了我好,但是在我看来,成为别人眼中的‘刺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这样一来被人便不太敢欺压我或者我的家人、朋友。

  因为我这个‘刺头’若是遇到了不平的事情一定不会忍气吞声的,说不得就会再起敲一次登闻鼓呢,他们惹不起我!”

  闵宏达有些目瞪口呆,问道:“可是这样风评不好的话,日后是不是难以做官或者难以处理一些和同僚之间的关系呢?”

  季兴邦摇了摇头,他说道:“其实人生这么长,装是装不了多久的。那些与你合不来的同僚,你若是委屈自己迎合他,一年两年来或许能够与你合得来,但是十年八年之后便谁也不会联络谁了,没有意义。

  人还是索性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最快活,可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交自己想交的朋友。”

  闵宏达有些愣神,说道:“若是真能如此,那自然是神仙过的日子。可是人生在世,哪儿能没有一些无奈的妥协,哪儿能事事都尽如人意呢?”

  二人之后并未就这个话题再继续说下去,因为各自的想法都已经摆明了,谁也不能说服谁,他们还是求同存异,不要再探讨这个问题为好。

  休沐日的时候,季兴邦兴冲冲地到时家去找时晗雪。虽然时征道已经在年后离京赴任了,但是时穆瑾、时穆宁已经到国子监去念书了,季兴邦来与他们二人“讨教”学问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之后季兴邦自然是找机会单独见了时晗雪,悄悄将那日皇上见了他的事情,还有对他承诺了保证时晗雪三年后平安出宫成婚这一句话的事情说了出来,让时晗雪也心中大定。

  时晗雪笑着说道:“兴邦,我将你送来的今年会试、殿试的题目都好好看了看,也看了好几篇写得好的范文,尤其是大堂兄的文章,我都已经默背在心上,很了解皇上取士的思路了。

  若说皇上和皇后娘娘夫妻一体,所出的考试题目和考试取人的方向都会差不多的话,我觉得我今次必然能考中女官的。

  之前我还有些担心自己身世不算好,更是一个庶出的身份,要不要藏拙一下,考一个中不溜丢的成绩,日后若是进宫做了女官的话也不至于被人针对,日后在宫中过得凄惨。

  可是今日听了你这一番话之后,我却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我一定会好好发挥自己的成绩,好好考试,不必再藏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兴邦,我很赞同你对闵兄说的那些话,人只有这一辈子,若是还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直憋屈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季兴邦笑着点了点头,他就知道时晗雪是他的灵魂伴侣,他们二人总是想到一处、做法同步,要不然上辈子也不会活成别人眼中的神仙眷侣。

  作为一个与时晗雪分离十多年的嫡姐,时媗妍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用自己的真诚也打动了时晗雪的心,她们二人此时已经十分交心了。

  时晗雪却藏了个心眼,没有把自己的全部情况都对时媗妍说,但是将有可能影响女官考试的事情全都告诉时媗妍了,包括季兴邦给的所有题目和范文,都给时媗妍抄录了一份,一点儿都没有藏私。

  时媗妍心中很感激这个庶妹,她心中觉得时晗雪现在她们都要考女官,也算是竞争对手。但是时晗雪竟然一点儿都没有藏私,将所有的复习资料都和自己共享,人品真的是没得说。

  自己心中一定要记住时晗雪这个人情,日后不管能不能考上女官,都要好好地待自己这个庶妹,她不但是一个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更是值得成为自己一生朋友的人。

  就这样,在殿试尘埃落定之后,大景朝第一届女官考试在三月八日开始了,地点也是在进行过会试的贡院里面,时间也是三天,程序完全与男子考会试一模一样。

  好些娇贵的小姐们受不了那个气,在贡院逼仄的空间内要么就是嚎啕大哭后弃考,要么就是大失水准影响了发挥,所做出来的卷纸成绩可能还不如平时的一半。

  但是这些困难都难不住时晗雪和时媗妍这两个性情坚毅的女子,她们二人铆足了一股劲儿要好好考试,之前也听闻考生说过好些与贡院有关的细节,此时参考一点儿都不惧,甚至还能超常发挥呢。

  有很多女子也与她们二人一样,其中认真考完试的人甚至不乏一些嫁过人或者是上了年岁的夫人们,她们也都是不怕吃苦的。

  男子与女子其实都一样,有人娇贵怕吃苦,有人坚毅有决心。

  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女官成绩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和没有准备的人来说是很不一样的。

  对于时晗雪和时媗妍以及其他准备充分的女子来说,这一次女官考试的题目不算很难。虽然题型与今年的会试一模一样,但是每一道题都降低了不少难度, 她们回答起来很顺畅, 简直是得心应手, 下笔如有神。

  毕竟她们之前是以男子科举会试题为蓝本进行的复习, 对标的也都是男子,现在难度忽然降了不少,她们也松了口气,可以在答案上好好琢磨一番, 精益求精,而不用担心自己抓瞎,回答不到要点上了。

  时晗雪便极有耐心地在草稿上改了好几次自己的答案,将文章写得各种满意之后才开始誊抄在试卷上,一点儿都不心悸心慌。

  可是对于那部分准备得不充分的小姑娘们来说却如同置身于地狱一般了。她们在家中被父母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 只是稍微念了一点点书, 会识字,会作诗而已, 对于四书五经几乎是一窍不通的。

  但是她们的父母却又那么自信, 觉得皇后娘娘挑选女官虽然要考试, 但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最后还是要靠面试考察女子品性,要靠家世挑选最终入选的女官,因此也让自家女儿报了名,报名前只让她们熟读《女四书》, 认为考题必然是《女四书》上的内容。而正经的《四书五经》是一点儿都没有接触过的, 有些甚至都没有和家中兄弟讨论过这些问题。

  这些女子到了考场之后就抓瞎了, 她们之中有些人可能连题目都看不懂,如何能提笔答题呢?

  因此在有些娇娇女以贡院之中“环境逼仄”的原因哇哇大哭着退考之后,有不少人都心虚地以这个理由退考了。毕竟真要承认自己不会答题退考太丢人了,相比而言娇气也算是个不错的借口了。

  她们的待遇还是比男子好得多,因为人少所以大家都被分到位置很好的考棚,没有一个人临近厕所,是“臭号”的。

  皇后娘娘甚至考虑到了女子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在离男厕很远的地方另外新修建了女厕,环境比男厕好得多,不但不臭还放了好些花在其中,也有可以给女子净手的地方,一点儿不龌龊。

  她们的朝食、午食和晚食还无需自带,也不用她们自己啃干粮,而是可以坐在自己的考棚之中享用太监、宫女们端过来的饭菜、汤等等。虽然分量不大,但是种类多,还能问明白忌口的东西挑选一二。

  其实贡院的考场环境虽然差,但是那也是对比她们自家来说,对比男子考生已经是天上地下的变化了,真正那么娇贵的小姐却也不如退考的那么多,更多还是为了面子。

  第一天刚开始拿到考试题目之后,就有近四分之一的小姑娘们退考了,这个比例确实是很惊人的。

  这个比例却远远不能代表大景朝没有机会念《四书五经》的官家女子的比例,真实的比例比这要大得多,几乎占了报名人中一半的人。

  为什么那么多没有得到过学习机会的女子也不愿意退赛?

  那是因为对于某些坚毅的女子来说,她们确是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她们在家中或是庶女,或是不得宠的嫡女,家庭教育对于她们来说是缺失《四书五经》的内容的,她们能读的不过是《女四书》,勉强不当个睁眼瞎罢了。

  但是她们也不愿意因此而遗憾退考,还是以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答案,争取表达清楚。或许她们答题的套路不如其他人,但是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有真诚,也有努力,说不得皇后娘娘也能挑中她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