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爸妈卷成首富 第63章

作者:易楠苏伊 标签: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村长先是夸赞苏爱国年轻。这话也不是假的,过了年苏爱国就三十了,可他一直都在厂里工作,不用风吹日晒,瞧着比村里的那些小伙还年轻,皮肤也白,说是二十出头都有人信。

  苏爱国嘴笨,不会夸人,连说“哪有,太夸张”云云。

  夸过之后,村长才说明来意,“我小女儿中考没考上高中,只能上职高,但是我又不想让她上职高。万一被那些混混带坏了咋整?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在鹏城给她找个厂?”

  这时候的职高风评很差,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生才会进去。职高管得又不严,那些孩子到处惹事生非。村长不让女儿念职高就是怕女儿学坏。而且不能分配工作,上也是白上。

  苏爱国拧眉,“她满十六了吗?”

  他记得那孩子好像才十五吧,是村长的老来女,也就比大孙子大两岁。

  村长知道他的意思,“你放心,身份证我肯定能办得妥妥的。再说了,也没几个月了。”

  这个时候的身份证可以作假。最简单的手段就是拿别人家的户口本,带自家孩子去办理。乡下都是亲戚连着亲戚,借户口本还是很简单的。

  苏爱国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招工启示。他不担心找不到工作,他担心的另一件事,“私人工厂工作很累。最低要干十二个小时,要是赶上加班,十四五个小时都很正常。万一她将来长不高怎么办?”

  帮个忙倒没什么。当初他给季先生送信,村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人得讲良心。苏爱国能帮还是愿意帮的。但他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必须得跟对方说清楚利害关系。

  “女孩子长那么高干什么!她现在一米五五已经够高了。”村长不以为意,“再说了,在家里干农活可比打工要累,而且还挣不到钱。”

  这话也不算说错。别看村长家日子过得不错,但是远不到小康。他们用不起收割机,全是人工收割。农忙时,女孩子也要下地干活。偏偏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鹏城有大批盲流涌入不是没有缘由的。

  苏爱国挠挠头,“那我回去打听一下。要是有消息,我给你家打电话。”

  村长见他答允,松了一口气,“行,没问题。多谢你了。”

  他立刻发出邀请,请他中午去家里吃饭。苏爱国不好意思,村长坚持要去,不去就是看不起人,苏爱国只能答应。

  见他答应,村长心情颇好回家准备宴席。

  华国是人情社会,有条潜规则:办不成事,不会轻易收礼,更不会答应饭局。

  苏爱国愿意吃饭,说明这事不难办。村长自然高兴。

第57章

  等村长走了,苏奶奶从外面走了进来,“村长来咱家什么事?炫耀来了?”

  苏爷爷刚刚被村长吹捧几句,正飘飘然呢,听到苏奶奶这话,立刻拉下脸,“什么炫耀?!瞎说八道什么!”

  苏奶奶已经看到桌子上的几样礼物,面露古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居然给咱家送礼?!”

  苏爱国怕妈妈瞎猜,就把村长的来意说了。

  苏奶奶一听要给村长小女儿找工作,脾气立刻上来了,一巴掌拍到儿子背上,“你能帮这忙,为什么不给你姐找一个。咱得帮着自己人啊。”

  苏爱国后背一疼,闷声道,“我姐家不是三个孩子嘛。她跟公婆关系又不好,她去鹏城,孩子谁带?”

  苏奶奶眉毛一竖,“我带!”

  她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主意不错,“对了,还有女婿,你也给弄过去。夫妻俩一块打工,也能有个照应。要不然你姐一个人去外地打工,他不放心。”

  苏爱国沉默不语。虽然姐夫家穷,但姐夫和姐姐都肯干,三个孩子吃饱还是没问题的。换成他妈帮姐姐带孩子,他真的不放心。他爸妈从来都是以自己为先。他姐要是真去鹏城打工,寄回来的生活费能有一成落到孩子嘴里,都算爸妈有良心。

  苏奶奶见儿子不回答,来了脾气,“你回去立刻办这事。有什么好事要紧着自家人。知道不?”

  苏爱国没有找过工作,他不敢打包票,于是实话实说,“他们没有工作证和暂住证,到那边只能当盲流。被抓到是要遣返的。”

  苏奶奶不当一回事,“怕什么。你让他们住在你家不就行了?难不成你们工厂也会查盲流?”

  苏爱国哪敢答应,他媳妇肯定不让外人住进家里,他闷声道,“厂里有时也会来人检查。再说我们家属区不方便外人出入。”

  国企查盲流的次数会少一些。毕竟是国家单位,不会雇佣盲流。但是私企查的次数会多很多。

  苏奶奶不甘心,叹了口气,“查到是她的命。万一没查到呢。能干多少就干多久。”

  苏爷爷好奇,“那外地人的暂住证是咋办的?”

  苏爱国还真知道这些,当初他帮媳妇转户口找了不少人,不过暂住证要比转户口容易很多,“花钱。两百块钱就可以办个暂住证。”

  苏爷爷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月工资才三百多,一个证就要两百,真够贵的。

  “那还是算了吧。”苏爷爷有些肉疼。不过却没有阻止女儿女婿去鹏城工作。

  苏爱国之前答应帮村长小女儿找工作,换成亲人就更不会拒绝,而且他确实想让姐姐过得好。

  小时候他爸妈疼他超过姐姐,家里钱不够,只能供一人读书,爸妈就逼成绩很好的姐姐辍学。姐姐嫁人,彩礼全被爸妈拿走,她就跟娘家断了亲,其实姐姐是嫉妒父母对他的偏爱吧?

  如果他能帮到姐姐,让她过得好,他自然愿意。

  苏以沫静静听着他们的交谈,也没有阻止爸爸大包大揽。鹏城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找工作不是难事。她想的是:姑姑姑父去外地打工,家里的三个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

  可是一直在家务农就真的好吗?

  她想起上辈子的父母。那时候村里流行去城里打工,但是她父母宁愿守着家里的几亩田,也不愿冒险。等年纪大了,别人家都盖起了砖瓦房,他们却连孩子的学费都掏不起。初中的学费要上百,爸妈掏不出这么多的钱,她的三个姐姐一个个被迫辍学,被父母拿去换彩礼。

  如果姑姑姑父不出去打工,姑姑家三个孩子的命运不会比她三个姐姐更好。这世上两全其美的好事总归是少数。

  张招娣进来时,堂屋里的气氛又开始变得沉默。

  苏以沫一只手牵着爸爸,一只手牵着妈妈,表示自己想出去溜达一圈,看看村里的风景。

  苏爷爷和苏奶奶也没拦着。

  三人出了家门,沿着小道往右走,路口有几位邻居正在聊八卦,等张招娣三人过去时,齐齐住了嘴,神色尴尬跟他们打招呼。

  这些人对鹏城比较好奇,恭维苏爱国几句,纷纷找借口离开。

  等人走了,张招娣再也憋不住,问刚刚发生什么事。

  苏爱国把情况讲了一遍。

  之前两人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张招娣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丝毫不觉得意外,她只有一个要求,“不许将他们带回家。”

  苏爱国有些迟疑,“村长小女儿也就罢了,可我姐姐和姐夫连咱们家在哪都不知道,你觉得合适吗?”

  张招娣仔细一想,真的断亲也不可能,那样没有人情味的人走哪都会被人鄙视,她哼了哼,“最多待三天。”

  苏爱国松了一口气,“真要是给他们找到厂子,他们忙着上班挣钱,除了刚开始会住上两天,后面也就露个面。”

  私厂都是玩命干,而国企这样好的待遇,苏爱国又没有关系,他也不好意思求季先生,所以只能给这些人找私厂,张招娣表情不再僵持。

  苏爱国问她回不回娘家。

  张招娣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不去!”

  苏爱国便没说什么,“不去就不去吧。”他算了下日子,“明天赶集,咱们带小沫去赶集吧?她还没赶过农村的集呢。”

  提起赶集,张招娣情不自禁笑起来,摸摸女儿的脑袋,“咱们这边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到时候喜欢什么,妈给你买。”

  苏以沫也很久没赶集了,闻言跃跃欲试,思考自己要买什么东西。

  虽然鹏城许多东西都有,但是鹏城物价要比乡下贵一些。尤其是乡下土特产比鹏城便宜许多。

  苏以沫拽了拽妈妈的袖子,“我想吃土鸡。”

  她已经很久没吃过乡下的鸡了,鹏城菜市场的鸡有许多说是散养的,但是那鸡腿肥得流油,一看就是假的土鸡。

  张招娣愣了愣,“好,不过也不用特地去集市买,我从村里买一只就行。”

  其实苏奶奶养了十几只鸡,但是她刚刚才和对方吵了一架。肯定不能白吃人家的。所以还是花钱买吧。也费不了几个钱。

  张招娣说干就干,径直走到一户人家门口,院外有好几只鸡走来走去。

  苏爱国叫住媳妇,“家里不是有吗?去别人家买,不太好吧?”

  张招娣撇了撇嘴,嫌弃得不成,“你妈养的鸡,我可吃不起。”

  苏爱国脸色一僵,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张招娣敲了敲门,农村乡下,大白天很少关门,这家其实门是敞开的,但是贸然进去不太好,所以还是敲门提醒一下以示尊重。

  听到有人敲门,有个中年妇女从灶房出来,身上穿着一件蓝布棉袄,围着一件罩衣,手里拿着铁勺,似乎正在熬猪食。

  妇女没认出张招娣和苏以沫,倒是一眼就认出两人身后的苏爱国。

  她开口就是一嘴土话,“爱国,回来啦!”

  苏以沫并不能完全听懂,只有零星几个字听明白了。

  张招娣等两人打完招呼,说了自己的来意。

  妇女笑了,很快逮到一只鸡,递过来的时候,好奇问,“你家不是也养鸡吗?”

  张招娣还没说什么,苏以沫奶声奶气道,“我妈说奶奶养鸡不容易。老人家舍不得吃,但是她平时不在身边照顾,回来要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补补身体,贴点膘。”

  妇女一愣,看着张招娣的眼神带了点诧异和惊奇,还有几分不确定和疑惑,随即又从善如流道,“真孝顺。”

  张招娣从身上掏钱递过去。

  妇女客套一番,说什么“拿着去吃,不要钱”等等,张招娣坚持给钱,对方勉为其难收下。

  给的钱有点多,妇女又从屋里拿了半篮子鸡蛋。

  张招娣接过篮子,表示回头把篮子送回来。

  张招娣一只手提着篮子,一只手牵着女儿,苏爱国拎着鸡。

  三人出了门,张招娣好奇问女儿,“你刚刚为什么那么说?”

  苏以沫闷声道,“我不想让奶奶污蔑妈妈。妈妈最好了。”

  她就是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奶奶肯定在村子里败坏妈妈的名声。妈妈那么好,奶奶凭什么嫌弃妈妈。她不许!

  张招娣感动得不成,蹲下来,将篮子放到一边,捧着女儿的小脸就是一顿亲,“我女儿真贴心。”

  苏爱国眼含羡慕,但是又涉及自己妈妈,他轻咳一声,“你别跟妈计较,咱们也待不了几天。”

  张招娣翻了个白眼,牵着女儿的手继续往前走,警告他,“你妈说我可以,说我女儿不行。我也不怕大过年跟她吵。反正我日子怎么过都不会差。”

  苏爱国叹了口气。

  一家三口回到家,苏奶奶看到半篮子鸡蛋和鸡,脸色阴沉,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被苏爷爷警告般地瞪了一眼,把到了嘴边的话憋了回去。

  张招娣在灶房烧热水拔毛,苏爱国去还篮子。

  苏以沫坐在灶房门口,手撑下巴,无聊托腮。

  张招娣见女儿这么无聊,就让她过来烧火,也不知从哪里抓了一把花生,让她烤着吃,怕女儿不信,信誓旦旦保证,“真的好吃。你试试。”

  苏以沫以前也这么吃过,闻言将花生扔到灶膛里。

  没一会儿水就烧开了,火熄灭。苏以沫开始扒花生,张招娣将烧开的热水舀到大盆给鸡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