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宠妻 第30章

作者:录仙 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穿越重生

  杜秋蔓想到那汤的酸苦味,后悔不已,为什么没管好自己刚才那张嘴,妄图挽救:“没有两斤,就一斤罢了,刚开始大家不熟练,烤的一些没法吃。”

  江氏挑眉:“你方才还说昭哥儿烤的最好吃了?”

  杜秋蔓:“那个……那个……”

  杨明昭:“熟能生巧!刚开始我烤的也不好。”

  杜秋蔓:“对!”

  江氏揉着略略凸起的太阳穴:“对什么对!都回屋洗澡换衣裳,玲珑去熬消食汤。大妞连翘,你们两个给我盯好他们了,听见没!”

  大妞连翘赶紧道:“是。”

  盛夏的夜是静的,也是喧闹的,虫鸣声衬托着月色静如水。

  杨明昭换了一身宽松的衣裳出来时,便看见杜秋蔓坐在老宅的院子里。

  一轮圆月高悬天空,月光洒落在她身上,少女单手托腮,乌黑的长发顺着削瘦的肩膀垂下,纤细的手指把玩着扇柄。

  少女微闭着眼,并未睡着,卷翘的睫毛微微抖动,看似一副无比放松的姿态,却在听到脚步的时候,豁然睁开眼。

  杨明昭站在回廊下久久伫立,这一刻他站在这里就好。

  那一方小院美好的让他不敢靠近。

  他是如此的卑微,却一直在奢求更多。

  对上那一双明亮的双眸,仿佛阳光一样让所有阴影无处遁形,杨明昭觉得自己是个小人,卑劣又无耻。

  他不知要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愫,太过短暂的人生里没有人教过他,书本里也没有写过,他只是本能觉得这样继续下去不太妙。

  他想到以前流浪时曾经见过的一片漂亮花地。那时候他忍不住伸手摘了几朵,一路上他都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好好的放在怀里,但花到了第二天还是枯萎了。又过了一天,花瓣开始凋零,直到最后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留下。

  突然眼前一黑,一个声音从背后响起。

  “猜猜我是谁?”

  杨明昭一愣:“蔓姐儿……”

  杜秋蔓松开手,带着几分探究:“刚才想什么呢?我当着你面走来都没看见?”

  “嗯……夫子的功课布置的很多,我在想明日要多做些。”杨明昭飞快进入到好学生的状态。

  “清溪书院果然很严格啊。”杜秋蔓叹道,“对了,你们书院有一个学生不见了,你知道吗?好像是叫赵岱。”

  杨明昭面不改色:“赵岱与我不在一个课堂,并不是很熟,上次月考后被逐出书院后就没有见着了。”

  “是啊。你之前在山上不知道,几日前他哥哥姐姐来县内报了案,说他好多天没归家。但赵岱也二十好几了,能蹦能跳的,又识字,想去哪里都能去的。周大人派了衙役在周围都找了一圈,并未找到人,也只好让赵家姐弟先回家了。”

  杨明昭想了想,说道:“赵岱在书院里常与康俊华走得近,或许他知道赵岱的下落。”

  作者有话要说:  推一下我的预收文:《当王爷绑定了好感度系统》,计划2020年开文。跪求大家收了我吧。

  文案:

  安亲王身份贵重,相貌俊美,京中不少贵女爱极了他。

  直到有一天,安亲王能看到不同人对他的好感度……

  那些美人好感度不高也就算了,口口声声称没了他就不能活的相府嫡女竟然还是负的!

  不,还有一个是例外。

  表妹一直表里如一,维持在零。

  安亲王:“果然还是表妹对本王最真心!”QAQ

  表妹:?????

  备注:主角无真血缘关系/甜文。

第四十三章 死因

  要不是因为杨明昭, 杜秋蔓对清溪书院根本就没什么兴趣,但这个消息倒是可以送给杜英派来的那位王管事。

  王管事听闻大小姐传他去说话, 颇有几分惊奇。自他来昌平,也有十来天了,除了第一天,后面几日大小姐都当没他这个人似的。可要说怠慢吧, 老宅上下也都拿他当个人物, 他去哪里也都有人奉承着,一应开销也都算在老宅的账上。

  “父亲让您来,想必也是有正经事的, 我身在后宅也就不方便打扰。”

  甫一见面, 杜秋蔓就给自己找了个正当理由,王管事躬身站在一旁, 连忙道:“不敢当。”

  “如今父亲远在京城,我身为子女却不能侍奉跟前, 实在是不孝。”杜秋蔓叹口气,“多亏有像王管事这样的老人在父亲身边,才令人放心。”

  王管事的腰弯的更低了。他在老宅十几天, 也不是聋子瞎子。老宅被大小姐打理的井井有条, 先夫人名下的铺子在昌平眼见着生意红火,要说这全是江姨娘的功劳,那可不见得。昨日大小姐还邀了友人去庄子上玩耍,他可是特地去打听了,对方竟然也是世家子!

  王管事都快觉得京城里的大小姐莫不是在扮猪吃老虎?

  “父亲每日忙着朝廷大事, 我一小女子无法替父亲分忧,好在王管事你一向做事周道,所以今儿才特地将你请来。”

  王管事好奇的抬起头。

  杜秋蔓直接道:“听说昨儿您还与周大人身边的师爷一起去知味轩喝酒了?”

  王管事连忙笑道:“小的来昌平前,老爷特地交代过,让小的与衙门打好关系,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毕竟您还在昌平住着呢。您别小看了那些小鬼们,若是与她们有个好交情,哪怕是用驿站送封信这样的小事,也会更方便些。”话里话外都是杜英在替子女考虑,一派慈父做派。

  杜秋蔓一脸感动:“还是父亲想的周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消息,或许对王管事有用。”

  王管事正色,试探问:“莫非是与衙门有关?”

  “正是。”杜秋蔓道,“这几日想必你也知道,咱们的县令大人正在为一桩学子失踪的案子而苦恼,那学子的家人来衙门口闹了好几遭了。”

  王管事点头,昨天喝酒的时候师爷还跟他抱怨过,但他也是爱莫能助。

  “那学子是清溪书院的。失踪前因月考之事被逐出书院。”

  王管事立刻道:“周大人知道此事,也派了衙役去问过书院的杨山长,但杨山长并不知道赵岱去哪里了。”

  “夫子们不知道,学生呢?”

  王管事一愣。

  “赵岱在书院里总该有几个交好的同窗吧,我听说前阵子书院有个学子因伤了手在家休养,那学子倒是与赵岱挺熟的。书院里还有几人与赵岱也是相熟。要我说,咱们县令大人就是心态善了,这么不痛不痒的问,哪怕是有人知道也会说不知道。不如将人分别请到衙门里,一个人一间房,分开问,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消息呢?”

  “这这个法子妙啊!”王管事眼前一亮。分开问,不仅能防着串供,还能对比他们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周大人一开始并未将清溪书院的人当做犯人,自然不会用这样的法子。王管事连理由都替周达想好了——因赵岱家人穷追不舍,周大人爱民心切所以不得已为之呢?只要你不做亏心事,学子们肯定也会配合的。

  要是因他出的主意,这个案子破了,周县令就承了自家老爷一个人情,就算不成,自己也是热心给周大人出了个主意,总之这笔买卖,杜府又不会亏。

  王管事越想越觉得妙,连忙道:“大小姐,事不宜迟,我这就去与师爷说说?”

  “去吧。”杜秋蔓大度的挥手,带着一丝叹息,“希望能早日找到那个可怜书生。”

  王管事将师爷约出来,自然没说这主意是杜秋蔓想的,编了一通自己原先跟在杜英身边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案子,杜英当时是怎么做的,此时他记起来,说不定可以试试这个法子。

  师爷捋着胡须微蹙眉头,听着王管事将法子说完,眉头一松,喜道:“知道了。多谢杜大人。”

  王管事连道不敢。

  回到府里,小随从赶紧上前递帕端凉茶:“王哥这次肯定要立大功了。等到回京,老爷一定很高兴!”

  王管事哼了声:“替老爷办事是我们的本分。以后你多机灵着点,有一天也能单独出门办差。”

  小随从谄媚道:“那还得多亏王哥您多提携。”

  那厢周达知道了这个法子,略略沉思后,便道:“派人去找康俊华,王尚伟!不要惊扰到其他人。”

  衙役们令命而去,屋内只留下师爷与墨书在侧。

  师爷道:“那个王管事倒是有几分意思,这个法子难不成还真是以前杜大人用过?”

  周达:“杜英能从一介白衣爬到京城工部侍郎,自然也是有几分能耐的。”杜英醉心官场,对家中薄情,但为官上的能耐还是有几分的,否则也爬不到京城那个地界上。只是缺少人脉,所以也只能一直卡在从四品上。

  “那……”墨书有些迟疑,“杜英是打定主意攀上您了?”

  周达不屑:“想要攀附我云州周氏的人还少么?”

  世家只需要站在那里不动,就有无数人闻风而来。他在昌平,杜英在京城,二人没什么交集。杜英若想要由此获得官场上的好处,对不起,他周达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哪里能帮得上四品的京官呢。更何况杜英给他出主意,他就对杜秋蔓好,毕竟这可是杜英的嫡女啊,闹到面上杜英也没法说周氏薄情。

  衙役来到康俊华家时,康俊华有些惊讶但并没有太多意外,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来临。

  “他被书院逐出后,是有来看过我,来问能不能推荐他入其他的书院,毕竟我好歹是个童生。”康俊华淡定道,“但这段时日我右手受伤,一直呆在家里养伤,对外面的事情并不清楚,后来他便没有来了。”

  康俊华与赵岱住的村子不远,赵岱来找康俊华每次都有人看见。二人并没有起过什么争执,也没有任何异常。

  衙役又去问了村子里其他人,大家说的与康俊华没什么两样。村里出个读书人不容易,赵岱想要找新书院的事两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

  衙役们无功而返。

  墨书见周达难得这般低沉,安慰道:“您也不必太操心了。哪个州县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人走丢。依小人之见,那赵岱恐怕因被逐出书院失了面子,这才躲了起来,等这事儿过去了,自己也就回来了。他一个男子,又是读书人,哪里能出什么事。”

  周达自上任来,县内兴水利,重农桑。虽然开头安抚流民困难了些,但后来几乎都是顺风顺水,也没有遇到什么大案子。赵岱失踪一事放在其他地方县令连堂都不会升,偏偏周达还认真的去查。墨书觉得自家公子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对得起赵家人了。

  又过了几日,墨书匆匆忙跑来,急促道:“公子,赵岱找到了!”

  周达顿时站了起来:“人呢?!”

  “人已经没了。”墨书道,“村子里的猎户入山,在山里发现了赵岱的尸体。”

  周达神色一凌,墨书赶忙道:“是个意外。那赵岱因被逐出书院闷闷不乐,喝的酩酊大醉进了山迷了路,引来了猛兽,被咬死了。那村子的人说,这段时日,山里的确经常听到大虫的声音,便拜托了几个猎户入山看看,没想到发现了赵岱的尸体。听说已经被咬的不成人样了,还是赵岱家人去认出来的。”

  周达道:“仵作去验尸了吗?”

  “去了。”墨书道,“身上都是野兽咬的伤口,通身的酒气,仵作认为是酒气吸引了猛兽,这才……”

  周达摆摆手,示意不用说了。

  赵岱失踪的案子至此算是结了。

  赵家人哭天抢地,清溪书院虽然将他逐出,但人死灯灭,还是送了五两银子来做丧葬之用。

  杨明昭正在练字,听到赵岱死讯后,笔尖一滑——这张纸算是废了。赵岱为人谨慎,在书院做九曲流畅时都不会饮酒太多,就算伤心喝酒,为什么要跑山里去喝酒?

  赵岱与康俊华是一伙的,那么……康俊华的背后又是谁呢?到底是谁在针对蔓姐儿?杨明昭放下笔,望向窗外,他还是太弱了啊。

  王管事将赵岱一案的结果如实向杜秋蔓说了。

  杜秋蔓叹道:“太可怜了,听说还是个童生呢,都有功名了啊。”

  “可不是,那家人当场哭晕了。”王管事也觉得世事无常。不过他今天来是辞行的,在老宅待了也有大半个月了,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杜秋蔓听后,惋惜道:“这么快就要回京了吗?”

  王管事道:“老爷那边还有一堆事等着小的做,大小姐可有什么话要带给老爷的?”

  “父亲一切安好我这个做女儿的就放心了,昌平这里一应都有县令大人照料,并无旁的事需要父亲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