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99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徐达犹豫了一下,想起标儿的信刚到,他的大帅“朱元璋”现在估计还是“陈国瑞”,非常安全,立刻屁颠屁颠跟了上去。

  看热闹,看热闹!

  朱元璋和刘基要聊的“机密”,的确不用瞒着宋濂和徐达。

  通过陈标、朱升、季仁寿三人来信,以及陈英的旁观报告,他们拼凑出了这次季仁寿和朱升斗志斗法,标儿遭殃,惨遭季仁寿扒马甲的全部过程。

  朱升写给朱元璋的信,就是告诉朱元璋,季仁寿可能猜出了标儿的真实身份。

  季仁寿给刘基的信,其实有一半内容是直接给朱元璋的,也是表明自己猜出了标儿的真实身份。

  不过季仁寿倒不是通过刘基和朱升争抢标儿这件事而发现,而是标儿自己的“学术主张”暴露。

  陈标说,他要博采众长,不偏信任何学说,也不遵从任何圣人的权威,只要对百姓、对华夏有用的言论,都该是正统学说。

  季仁寿当时告诉陈标,陈标所说也是一种学说,但他之后岔开了话题,没有告诉陈标,这是什么学说。

  这个世间,确实有一种学说,可以无视任何学派、圣人,那就是为君之道、为帝之学。

  季仁寿认为,刘基性情狂傲,朱升老成保守,他们却任由陈标有这样的思想,一定是故意将陈标培养成这样。

  对普通人而言,哪怕是勋贵世家,拥有这样的思想,都会被大众主流排挤,以后在仕途上难有成就。

  见刘基与朱升对陈标的感情,以及这两人的品德,不可能故意教坏陈标。那他们为何不担心陈标的未来?

  只有一个可能,陈标要学的就是为君之道、为帝之学!

  以结果推前因,季仁寿也明白为何朱升会委婉告诉他,不加入朱元璋麾下,就不要多管闲事。

  因为这是朱升和刘基对未来储君的争夺!

  朱元璋:“没听懂。天德,你听懂了吗?”

  徐达使劲摇头。

  宋濂无奈,从头开始梳理这件事。

  刘基担心朱升带坏陈标,便以照顾小友和学生为借口,请季仁寿出山。

  季仁寿也是隐世,年龄也较大,和朱升定位重合。他如果说了和朱升截然不同的话,以标儿的聪慧,肯定会兼听思索,不会被某一个人的思想左右。

  同时,刘基算计人心,料定朱升一定会用比较委婉的手段劝季仁寿离开,而季仁寿这个人最看不得“鬼魅伎俩”,恐怕会激起叛逆心,主动入局。

  此为刘基计中计。

  而朱升在信中说,他其实也较为了解季仁寿的性格,并猜到刘基的计中计。

  于是朱升将计就计,用更加粗劣且直白的手段激怒季仁寿,将这件事放到明面上,一是逼迫季仁寿迅速做决定,要么投靠朱元璋,要么立刻离开应天;二是点醒季仁寿,让季仁寿知道刘基的小九九,挑拨季仁寿和刘基的感情,反击刘基。

  季仁寿在明白了两人的打算之后,心胸宽广没生气,只是好奇两人交锋的焦点陈标究竟有多厉害,会让两人抢学生抢得如此激烈。

  在一番试探后,季仁寿发现陈标居然修习的是帝王之道,立刻明白了陈标的身份,然后主动入局。

  季仁寿说,若朱元璋不嫌弃,他愿意在应天小学安家,为应天一教书匠。

  徐达抱住脑袋,蹲在地上嚎:“晕了,彻底晕了。你们这群文人,有什么话直说不行吗?为什么要绕这么多弯弯道道?这些有什么值得绕的!怎么把标儿也绕进去了。”

  朱元璋呆愣了半晌,深深舒了一口气,疑惑道:“这人怎么和叶大先生一样,推论过程全部错误,最后却误打误撞猜出了标儿的真实身份!”

  徐达抱着脑袋仰头:“推论过程全错?”

  朱元璋摊开陈标写给他的信,道:“全错。首先,标儿的思想是他自己的,没被谁教过,甚至谁也不能左右他的思想。倒是我们被他影响颇深。”

  包括徐达在内的几人纷纷点头。没错,他们现在还在仔细研读那薄薄的天书呢。

  朱元璋又道:“标儿在信里也说了季先生问他正统学说的事。他说,分什么学说是研究学说的人的事。咱老百姓就是什么神有用就拜什么神,如果老天爷不下雨,甚至能把龙王庙都拆了。黑猫白猫狸花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哪会考虑什么门别之分?”

  朱元璋哭笑不得:“看,标儿学的根本不是什么帝王之道,就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之道。”

  徐达放下抱脑袋的手,站起身,无奈笑道:“是这个理。就和我用兵的时候一样,无论什么方式,好用就行。谁在用兵打仗的时候还去想这是哪本兵书上的道理?何况我被称赞为用兵如神的时候,根本没读过书。”

  听徐达自曝其短,众人不由莞尔。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道:“标儿可不知道自己是朱元璋的儿子,只以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顶多有钱了些。所以,他的思想,也不过是普通人的思想而已。季先生想太多。”

  普通老百姓哪管你什么理学心学,儒家百家?能让他们不会饿死冻死的学说,就是好学说。

  只是老百姓的需求,恰恰和帝王应该学习的道理重合了罢了。

  徐达道:“如果标儿所说的是帝王之道,我看人人都该学习这帝王之道。话又说回来,只有帝王学这个,才很奇怪啊。这不是人人都应该懂的道理吗?”

  朱元璋开玩笑道:“标儿和季先生说,他认为人人皆可成圣贤。天德你又说,人人皆可学习帝王之道。我看你的圣贤程度和标儿差不多了。”

  徐达抱拳:“谢大帅夸奖!如果有金子赏赐就更好了了!”

  朱元璋骂道:“滚吧你。不废话了,你们说,我该怎么回信?”

  刘基黑着脸,沉默不语。

  显然,他的计谋先后被朱升、季仁寿将计就计,给他打击很大。他现在正在平复心情。

  宋濂在心底叹了口气,主动揽事,道:“季山甫是大才,他不仅兼修理学、心学,更精通河洛学。他。虽是误打误撞,但既然他主动来投,主公就当意外之喜吧。伯温啊,你以后不可再恃才傲物,与他人斗气。”

  宋濂言外之意,虽然刘基聪明,但别人也不蠢。虽然只是误打误撞,撞破了标儿的身份也挺令人头疼。

  朱元璋扶额:“我麾下信任的武将都知道标儿的身份,来投的谋士也全知道标儿身份,我怎么觉得,标儿的身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徐达插嘴:“就标儿不知道。”

  顿了顿,徐达又继续道:“常遇春也不知道。不过现在常遇春算文臣还是武将?”

  朱元璋不确定道:“肯定还是武将吧?”

  朱元璋和徐达的插诨打科,终于让现场的气氛好了一些。

  刘基的脸色没那么黑了。他对朱元璋鞠躬拱手道:“是基之错。”

  朱元璋摆手:“无事无事,你写信的事,我同意了,若说有错,错也该在我。”

  刘基有些感动。虽然朱元璋在很多地方都不太像一个主公,但能为下属揽过,光凭这一点,朱元璋就已经胜过史书中大部分主公。

  朱元璋接着道:“再说了,看久了伯温你算无遗策,偶尔看你出些无伤大雅的差错,也挺开心。哈哈哈哈,再说了,这结果不是很好吗?等告诉百室,百室肯定会开心了。最近他见到我扭头就走,除了公务一句话都不肯和我说。”

  朱元璋很是心虚。虽说能者多劳,但他确实把李善长压榨得有些过火。

  刘基脸一木,把心中的感动揉吧揉吧丢去喂狗。

  他收回前言,朱元璋根本就不像个主公!

  宋濂和徐达都笑得直不起腰,看足了刘基的笑话。

  刘基郁闷极了。

  徐达也就罢了,这就是个和主公一样喜欢看乐子的人。怎么连宋濂这个谦谦君子,感情表露也越来越外露?这是近墨者黑吗?

  刘基因为过度生气,再加上在深秋顶着一头没干的长发站了太久,当晚就病了。

  朱元璋心虚极了,这肯定不是他嘲笑刘基嘲笑得太过火的错吧?

  ……

  季仁寿得到朱元璋的亲笔回信,愣了许久。

  不是帝王之学,只是简简单单的老百姓之学?是这样吗?

  朱元璋还将标儿的信摘抄了一段。原版他要自己收藏,用自己的狗爬字摘抄就不错了。

  季仁寿看着陈标对朱元璋絮絮叨叨描述生活日常,那温馨眷念中透露着的聪慧和清醒,呆坐了许久。

  之后,季仁寿拿了一个盆,点了一把火,将自己的书稿一张一张丢进火盆里。

  季仁寿的夫人看到,十分心疼:“这是你大半生的心血,你这是做什么?”

  季仁寿用烧火棍刨了刨火盆,让火堆烧得更旺:“既然无用,为何不烧?”

  季仁寿的夫人急得团团转。

  季仁寿失笑:“不过是半生虚妄,烧了便烧了,何须心疼?”

  说罢,季仁寿似乎是烧火烧得太热,撒开衣袍,在深秋袒胸露腹,一边往火盆中继续撒书稿,一边笑着唱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哈哈哈哈!”

  季仁寿的夫人见季仁寿笑得癫狂,不由失语。

  这时,陈标急匆匆地冲了进来,然后哑然:“看见这有火光,吓坏我了!原来是季先生在烤火吗?”

  已经能杵着拐杖行走的陈英一瘸一拐地跟上,焦急道:“标儿!着火了你该让其他人来灭火,而不是你自己往前冲!烧着你怎么办!”

  陈标拍脑袋:“哦哦哦,对对对,我急糊涂了。季先生,我来给你送茄子。庄子刚收上来的,可新鲜,烤着吃也好吃。要不趁着火盆烤茄子?”

  季仁寿笑道:“好啊。”

  陈标道:“我去拿调料!”

  说完,他又一溜烟的跑了,陈英根本追不上。

  陈英无奈道:“季先生,标儿性子活泼,想一出是一出,得罪了。”

  季仁寿笑着摇头:“不得罪,不得罪,能用无用之物,为标儿烤制一顿美味的昆仑紫瓜,也算对得起它耗费的纸墨了。”

  陈标行动十分迅速。

  他不仅带来了调料,还带来了新鲜的肉类、晒干的菌菇、卷好的豆制品,以及上好的果木炭。

  有了季仁寿这个曾经经常讲学的大文人,应天小学的一些规章制度终于完善。陈标将应天小学的庶务交给了季仁寿,轻松不少。

  陈标正想着要怎么报答季仁寿,但季仁寿是个高尚的文人,身外之物送过去都叫侮辱,让陈标颇为头疼。

  现在陈标脑袋上灵光一闪。人生不过吃喝二字,吃喝可不算身外之物,他带着季仁寿吃好喝好,也算报答吧?

  陈标弄烧烤,顺带叫上了朱升和朱异,希望朱先生和季先生的关系能“破冰”。

  大家都住在同一屋檐下,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气氛突然尴尬,但陈标希望美味的烧烤能冲淡这些尴尬。

  朱升和朱异空手前来,见季仁寿正在烧一大箱子书稿,不由沉默。

  朱异正在心里抓耳挠腮时,朱升做到季仁寿身边,捡起一张书稿,道:“圣学岂是这么容易被改变?”

  季仁寿道:“什么是圣学?引人向善就是圣学。圣人曰,因材施教。那圣学本来对于不同人,就该有不同的改变。”

  朱升沉默,叹气道:“还是你舍得。”

  人怎么能轻易舍弃自己追求了大半生的大道?这不悲哀吗?

  季仁寿和朱升又在打机锋的时候,陈标正在调制烧烤料,没听见。

  随着陈标在剖开的茄子上刷上肉酱,放在烧烤架子上烤出香味时,两位年老的文人没心情说什么理想信念了。

  “真香!”季仁寿已经重新穿好衣袍,只是将衣袖挽起来,“标儿,你的厨艺居然如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