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339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圣贤书每朝每代都有删改增补。将历代删改增补统计,以朝代为划分整理,研究圣贤书在不同时代思想的变迁,这对当今和后世读书人思想的进步都很重要。

  其他人这样做,恐怕需要很大的名声来保护自身,而且一定会有人攻讦。但孔家人这样做,就是研究自己老祖宗的学说,旁的人不能说什么。

  第二,对外教化。

  朱标要在大明尽可能的降低孔家人对读书人的影响,但孔家人对读书人的影响这件事本身也可以利用。

  现在大明周边受儒学影响特别深,朱标计划在各地开启孔子学院,让孔家人在国外任教,教导外国人研习儒家经典。

  文科的话语权,很多时候在于先入为主,即“解释权”。朱标要趁着大明如今仍旧是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用“孔子”这块招牌,用“孔家”这个沿袭几千年的世家贵族,来夺取话语权。让以后世界文化领域的标准,都朝着东方华夏看齐。

  朱标可不想再在经济学课上听老师侃侃而谈“契约精神是西方独有的精神,东方没有契约精神”,然后学生们举例华国古代的契约时,老师道“你这个不符合西方契约精神的定义,不算契约精神”。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掌控孔家人,来推行朱标想要的“儒术”。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已经变成了儒术,是帝王心术的一部分。孔家的爵位从“奉祀”到“衍圣”,不过是皇帝对孔家这个工具使用方式的变化。

  厉害的帝王掌控孔家,以使用儒术这个工具;软弱无能的帝王被工具掌控,成为傀儡人。

  元朝将衍圣公高高捧起,难道是真心信服儒家吗?

  他们只是想要儒家成为他们巩固统治的工具,用“君臣之忠”代替“华夷之辩”,便是他们的成果。

  朱标就算再不懂明朝的历史,作为常识,也知道明清理学达到了最高峰,孔家的地位也被捧到了最高点,似乎“文臣之首”也是从明朝开始。

  朱标不懂洪武皇帝,但朱标懂自己的亲爹。

  他爹当皇帝后,文臣们都诓他爹不懂,呈上来的奏折有大半都是陷阱。若他爹不是有几位大先生心腹帮衬,不是有自己把关,以他爹的学问见识,要辨别忠奸好坏非常困难。

  在原本的历史中,洪武皇帝与几位大先生的关系估计没有那么好,也没有一个生而知之的天才儿子,所有事都要自己摸索。

  在文臣都瞧不起他、不愿意好好为他干活的时候,为了拉拢天下文人为他所用,将孔家高高捧起,用掌控孔家的方式来掌控天下文人,确实是最快捷的手段。

  至于这么做,会给华夏文明带来怎样的伤害……现在洪武皇帝是自己亲爹了,朱标能够硬气地为他爹辩解,你还能指望一个二十七岁才开始启蒙的文盲皇帝能有多深思熟虑,眼界开阔?

  汉高祖虽然也是半文盲,但汉初有百家余韵,还有萧何等从最初跟着他起兵、不图名利只图国计民生的大才。

  我爹有什么?有一帮同样文盲但特别会打仗的穷兄弟?

  朱标想到为那群叔叔们启蒙的时候,就脑壳疼。

  当然,作为皇帝,能力不够就是原罪。但我爹有九成的错,其他文武大臣的错就没有一成吗!!

  朱标开始理直气壮双标。

  现在有自己罩着亲爹,朱标可以规避许多会给后世造成负面影响的“道具使用方法”。

  他甚至可以用这些道具,为帝制的覆灭提前挖坑。

  不能因为道具是一把双刃剑就不用。朱标相信,别的帝王能用好这把双刃剑,他和爹也能用好。

  至于子孙后代?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还指望已经死透了的祖先吗?

  朱标的信不厚,但上面写的“规划”已经非常清楚。孔希友是个聪明人,看完这封信后,松了一口气。

  他不在乎孔家成为帝王的工具。

  不如说,孔家从最开始被捧起来的时候,就是被帝王当做工具使用。

  他只怕帝王想要换个工具,将孔家这个工具彻底摧毁,一点机会都不给他们。

  再者,朱标这封信上的内容,让他心生向往。

  “对外教化……”孔希友眼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

  当知道世界很大的时候,孔希友就萌生过能不能在更远的地方传播圣学的念头。只是孔家扎根于这片土地,不可能轻易离开。

  且这种事如果没有朝廷支持,他也走不远。

  就算当了衍圣公,也是被圈在曲阜被养着。如果能以大明的代表、以孔子后裔的身份出外传播圣学,就算他的学识继承不了圣人的衣钵,青史中的留下的名声大约也能在孔家后裔中排上前列吧?

  哪个读书人,没有个青史留名的野心?

  “朱公子真是……”孔希友想了想,道,“我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评价他。希望皇上能采纳朱公子的意见。”

  王宾笑而不语。

  作为唐大夫最得意的弟子,唐大夫现在精力不济,他已经承担了朱家大部分人的日常体检工作。身为大夫,他是朱家最信任的人之一。

  所以朱元璋和朱标的身份,他已经隐隐猜到。“朱国瑞”对他猜到朱家真实身份的事心照不宣,让他直接听从朱标的任何命令,不需质疑。

  王宾还知道,自家公子也已经猜到了真相,但就像家主曾经瞒着公子那样,现在公子也瞒着家主。

  这一家父子,真是有趣极了。王宾越来越庆幸自己留在了朱家。

  孔希友看着王宾的笑容,心中猜测,可能这封信,就是朱标在皇帝的授意下写的。

  他在心底感慨,世人都说朱标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但他们可能不想承认,朱标所有做的事,都有皇帝授意。

  皇帝对朱标的信任,不仅是培养自己的心腹,也是为太子培养副手。

  若太子信任朱标,朱标对皇帝和太子的忠诚又不变质,继续谨慎不揽权,或许下一个两代帝王盛世指日可待。

  孔希友想着那样的盛景,不由心生澎湃。

  此时此刻,他才有了自己是大明人的感觉。

  ……

  当常葳护送曲阜的百姓进京的时候,孔希友的也前后脚进京。

  朱元璋假称生病,罢朝几日。当他重新召开朝议,让曲阜的百姓和南孔的族人进宫时,满朝文武百官都感到了气氛不对劲。

  当他们看到朱元璋身边浙东四先生和浙东二儒五人(宋濂:咳……)全部到齐,丞相叶铮和已经致仕的前丞相李善长也坐在皇帝一旁窃窃私语时,感到气氛更加不对了。

  当朱升和季仁寿两位已经养老的大儒出现时,想要为衍圣公说话的文臣们的心落到了低谷。

  皇帝居然把最先投奔他的心腹文人全叫到了朝堂上,这次廷议恐怕不好对付。

  他们在朝堂上东张西望,希望看到一张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名声已经如雷贯耳的年轻人。

  还好,朝堂上没有出现一个穿着知省官服的不认识年轻人。

  急忙赶回来为女儿助威的常遇春遭遇了赵德胜的交头接耳:“老常,标儿怎么没来?我还以为皇上会把标儿叫来呢。”

  他身后也有人小声附和:“对啊,这时候把标儿叫来,谁还能辩得过标儿?”

  常遇春赶紧道:“肃静!现在是上朝!”

  武将们赶紧闭嘴。

  常遇春在心里道,标儿现在若是过来,恐怕还没张口说话,这朝堂上能晕好几个。

  标儿出现在朝堂上,肯定不是穿知省的官服,而是穿太子的礼服了。

  当宫人奏乐,朱元璋从后堂一步一步走向龙椅,俯身看向群臣的时候,朝堂立刻鸦雀无声。

  此次是大朝会,群臣朝拜叩首。

  朱元璋待群臣跪下后,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才缓缓道:“众卿……平身。”

  朱元璋低沉浑厚的声音响彻朝堂,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今日一定要和皇上辩个明白的大臣,居然心头一慌,起身时双腿居然有些发软。

  常葳带来的不只有曲阜的百姓,还有衍圣公和其嫡系族人。

  衍圣公起身后本想喊冤,但他抬头看着朱元璋冷漠的视线,早就想好的话语梗在喉头,仿佛失去了声音。

  他的心脏因惊惧而狂跳,跳得仿佛要代替他的话语从喉咙里崩出来。

  洪武皇帝一言未发,只是一个冷漠的视线,就让衍圣公脑海一片空白,吓得几近瘫软,差点再次跪回地上。

  “朕很尊重孔圣人。”朱元璋平静的目光扫视了一眼群臣,一字一顿道,“若有人给孔圣人抹黑,朕决不轻饶。”

  朱元璋此话,听在群臣耳中,有两个含义。

  诬告是抹黑,孔氏族人做了恶事也是抹黑,无论哪个,皇帝都不会轻饶。

  很多文官都想出列,但朱元璋经过几次杀戮,积威甚重,在朱元璋点名前,他们不敢出列。

  “常葳,你先说。”朱元璋看向武官队列最末尾的年轻女将。

  “是,皇上!”常葳抱拳出列。

  她呈上了曲阜百姓的证言和自己查找的证据:“相关苦主已经在外等候。”

  朱元璋粗略看了一遍证言和证据之后,他挥了挥手,内侍将证言和证据拿给大臣们过目。

  因为孔家和文臣息息相关,所以证言和证据先从文臣这里轮转一遍,才到武将手中。

  武将们翘首以盼,看热闹的表情都快控制不住了。

  文臣们依次查阅时,一个大臣突然发难,大喊“这是诬告”,并撕毁证据,要将几页纸张吞下去。

  朝堂立刻变得一片混乱。

  常葳冷眼看着大臣们或真或假的惊慌,抱拳禀奏道:“百姓们的联名信和证据原件,末将已经快马加鞭送与皇上。这些证言和证据是印刷的附件,诸位上官不用担心证据缺失。”

  说完,常葳在朱元璋许可后,呈上来一箱证言证据,依次分发。

  大臣们的表情都很精彩。

  既然是印刷的附件,为何不早说?这女将难道存了一颗看笑话的恶劣心思?还是说,有这种恶劣心思的是皇帝?

  “拖出去。”朱元璋嗤笑一声,下令道。

  宫中侍卫立刻上前,将引发闹剧的文臣嘴堵住,像拖死狗一样拖出了门。

  刘基出列,义正词严道:“诸位大人都是饱学通礼之士,若有异议,该有理有据地说,怎么跟市井无赖偷鸡摸狗被抓了现行似的,道理还没讲,先在地上滚上了,这可有辱斯文。陛下,若再有扰乱朝堂中,该以失礼之罪论处。”

  许多文臣对刘基怒目而视。佞臣!

  朱元璋微微颔首:“准奏。”

  刘基遗憾退下。

  他还以为自己指着鼻子骂了,一定会有忍不住站出来和他辩论,怎么没人呢?

  李善长回南京后,特意告诉他标儿这次不仅差点骂死孔家后裔,等别人缓过来之后,又把别人骂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大喊对不起孔圣人(朱标:你继续编?)。

  “刘伯温啊,你口才不行啊。”

  刘基气得胸口疼。

  趁着标儿还没上朝,刘基现在要抓紧时间输出。要是标儿来朝堂了,还有他开口的机会吗!

  刘基把想要为衍圣公辩驳的文臣的话堵回去后,他们终于能安安静静把证据证言看完。

  在知道常葳搬了一箱子复制件来后,他们就不做这些在朝堂之上毁灭证据的鲁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