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9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朱标还未说话,朱樉先忍不住了:“爹,朝中官吏的脑子没问题吗?别人打过来,我们不打回去,还自己禁海?这和盗贼上门,不杀盗贼,就关着门自己以后不再出门,在家里活活饿死有差别吗?”

  朱元璋叹气:“大明地大物博,怎么会饿死?”

  他细细说了朝中大臣的建议。

  倭寇犯边,有以前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和元军的不肯投降大明的水军逃兵,以及海上一些海盗的带路与配合。所以朝中大臣,特别是出身自南方沿海的大臣们都上奏禁海。

  他们要求严格控制百姓的船只,可以在近海打鱼,不可以去远洋经商,这样就能杜绝百姓和倭寇勾连。

  而且大明的商人不再去远洋经商之后,倭寇无利可图,就不会再掠夺。

  大明只需要在海边建卫所,提防他们上岸即可。

  那群人说得头头是道,他们又出自南方沿海,朱元璋如果没当过大豪商大海商,还真的会被他们说动。

  大明地大物博,自己吃自己就能过得很好,为何要出海?百姓们留在陆地上,也才更好管理啊。

  逻辑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朱元璋当朱国瑞的时候,是大豪商。

  朱标小时候只负责指手画脚,朱元璋一边打仗还要一边经商的时候,很清楚那些大臣的家族都控制有远航船队,甚至大部分收入都来自这些船队。

  朱元璋很疑惑,这些人怎么会轻易放弃利益?

  疑惑虽然没能得到解答,但朱元璋肯定不会同意禁海。

  朱标给他算了一笔账,太平盛世几十年后,大明的土地产出的粮食就不够大明的百姓吃了。如果不和海外贸易,难道让百姓饿死?

  朱元璋天天瞅着世界地图,用手指当尺子比比划划。

  世界这么大,大明这么小,朱元璋虽然不会为了开疆扩土去压榨当代百姓,但他心里也难受啊。

  我不打不占领,我就去看看,和他们做生意不行吗?

  要是没有我家标儿和海外做生意,我哪来那么多粮食兵器,不过分压榨治下百姓,就能夺得天下?

  听了朱元璋的抱怨后,朱标心中怒火更甚,但脑子彻底冷静下来。

  他问弟弟们道:“你们能猜到他们为什么要禁海吗?”

  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皆冥思苦想。

  朱元璋立刻道:“我都想不到,他们怎么会想不到?”

  朱樉瞥了朱元璋一眼,道:“哥,他们在远洋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绝对不会放弃利益。他们要求禁海,肯定是为了夺取更大的利益。只是弟弟一时想不到,这个献策究竟如何让他们夺取更大的利益。”

  朱棡学着朱标捏了捏下巴,道:“大哥曾经说,物以稀为贵。是不是大明对外的贸易少了,他们的货物就更值钱?”

  朱橚小声道:“可禁海了,他们也不能出海啊。”

  朱棣冷哼:“说不出就不出了?天高皇帝远,他们是南方沿海大豪强,想出海就出海,皇帝在南京,还能拦得住?”

  朱元璋失笑:“季泽想得太过了,他们没这个胆子。”

  朱标摇头:“不,他们所想的,就是四弟说的。他们要禁止官方和民间贸易,好垄断走私贸易。”

  朱元璋笑声一滞。

  朱棣得意道:“走私的利润足以让他们铤而走险。何况他们将来走私,肯定不是自己家的人去,而是让表面上毫无关联的奴仆去!”

  朱标再次摇头:“不。天高皇帝远,交通闭塞,一南一北要走几个月。他们的家仆们会以他们家族的名义走私,才能让卫所放行。官官相护,才是走私的捷径。爹,汉时禁止向匈奴贩卖盐铁,而往匈奴贩卖私盐私铁的商贩络绎不绝。还记得天书中说过的话吗?如果利润超过百分百……”

  朱元璋咬牙切齿:“他们能践踏世上一切律令!”

  朱标道:“显然,陛下因为我们家的经商行为,在海外贸易上尝到了甜头,不仅不想禁止,还想加大力度。大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长江三角洲,如果官方支持海外贸易,长江三角洲立刻就会取代南方海港地位。”

  朱樉不理解道:“但哥你也说过,市场打开后,人人都有得赚,他们也肯定赚得更多。”

  朱标道:“但在许多人心中,他们不会计算自己获取的利益,而是计算和别人相比的相对利益。人人都穿丝绸衣服,那么穿丝绸衣服的人就不会有地位了。所以穿丝绸衣服的人希望其他人都穿粗布衣服,甚至没衣服穿。这样哪怕他们的丝绸衣服会变少,他们也乐意。”

  朱樉语塞。还能这样?

  其他弟弟们都若有所思,思索现实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现象。

  朱元璋的脸色已经很黑了。

  朱标道:“虽然会得罪几大家族,但爹……算了,我给皇上写折子吧。要保护百姓,应该大力发展海军,御敌于国民之外。倭国不过弹丸之地,若不是无利可图,早已经被华夏王朝所平。忽必烈当初遭遇台风而退兵,不过也是权衡利弊,不是真的怕了。”

  朱标深呼吸了一下,道:“沿海许多百姓生计都依赖于海外贸易和远洋打鱼。为了一弹丸小国的海盗,而断绝自己百姓的生计,这会被后世所嗤笑的。这与和残元对峙的时候,不思打出去,甚至不思修筑长城,而是敌进我退,将百姓内迁,有何区别?一步退,步步退。海洋占地球……世界面积的七成,我们怎么能让出海洋?”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心中繁乱的思绪就像被一双手一根一根理顺。

  他知道这群人的献策绝对问题很大,却想不出辩驳的方法。

  就连伶牙俐齿如刘基,都只能揪着“不能夺百姓之利”这一点不放,找不到能痛击对方的点。

  北方、特别是内陆的官员,几乎已经被说服。

  他们没想到,这些人的献策中有如此多的陷阱,有这么大的弊端。

  朱元璋再次想到了世界地图。

  标儿说,海洋占世界的七成。虽然现在大明还不能很好的探索海洋,但不代表以后不能。

  就像是汉武帝征西域,而后才有丝绸之路。

  如果大明放弃了海洋,华夏广袤的海岸线外的海洋被其他国家占据,那岂不是四面受敌?

  丢掉了海洋,大明和丢掉华夏大半领土的大宋有何区别?!

  “标儿,我会和陛下好好说,绝对不会同意他们的……献策。”朱元璋咬牙切齿,心中动了杀意。

  朱标道:“其实有了蒸汽船后,他们的妄想就不会实现……哦,他们可能也会发现这一点。我想,他们接下来就会抨击蒸汽船和蒸汽机了。”

  朱元璋捏紧拳头:“蒸汽机是国之重器,他们如何抨击?!”

  朱标道:“简单。他们可以从风水啊之类玄之又玄的地方抨击。这天下年年都有天灾,不可能避免。只要哪里出现灾祸,他们就推到蒸汽机甚至新式火器上,甚至推到……我们家头上。”

  朱标翻了个白眼:“比如说这种可怕的机器是掠夺龙脉之力和华夏气运,我们朱家要造朱家的反。”

  我们朱家要造朱家的反……朱元璋心情古怪极了。

  “好,我等他们上奏皇上,我们朱家要造朱家的反。”朱元璋道,“我现在就回南京!”

  朱标抱怨:“爹,煤炭还是挺贵的,你这样跑一趟,很浪费啊。”

  朱元璋使劲揉了揉朱标的脑袋,把朱标的发髻揉散:“爹来看标儿,不浪费。咱们朱家攒了那么多钱,吃几辈子都吃不完。用自己的钱来看儿子,怎么能叫浪费?这不是标儿你说的吗?”

  朱标抱住脑袋:“好好好,你把我说服了。下次把娘带来,你回去,娘留下。”

  朱元璋失笑:“好。不是我不带你娘来,是你娘最近有点忙。不过到了冬季,她就会回来过冬。我们会一起待到明年开春。”

  朱标开心道:“好,等你们回来。”

  朱元璋再次揉了揉朱标的脑袋,板着脸离开。

  他回到南京后,立刻就会掀起一场血腥清洗。

  朱元璋不喜欢麻烦的事,如果杀人能解决问题,他更乐意直接动刀子。这些人既然为了利益敢践踏一切律令,那希望他们也不怕死。

  朱元璋在回南京的船上,一边转着朱标特意塞给他的文玩核桃,一边下了决定。

  如果豪强认为自己在地方上盘踞很深,天高皇帝远,动不了他们,那么就让他们离开盘踞的地方。

  大树没了根,还能那么嚣张吗?朱元璋冷笑。

  于是在洪武三年末,大明皇帝朱元璋下达了一道让江南和南方沿海怨声载道的圣旨——迁沿海富户往云南、甘肃、山西等地!

  朝中一片哗然,许多大臣撞柱子死谏。朱元璋皆不理不睬。

  后世明太祖暴君之名,从此时初见记载。

第173章 简单粗暴明化政策

  原本历史中,朱元璋也曾迁徙江南富户去云南、北方。

  沈万三家也在被迁徙的行列。

  不过《明史》上记载的沈万三修南京城和劳军被朱元璋嫉妒,流放云南,实属扯淡。

  不说沈万三在大明建国的时候已经死去多年,且沈家一直为张士诚做事,为张士诚押运去大都的漕粮。朱元璋得了失心疯才会让沈家修南京城、劳军。

  但有个确切的史料是,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与蓝玉通谋,连累沈家直系血亲几乎满门抄斩。

  也就是说,沈家与蓝玉官商勾结。后来蓝玉被杀,沈家也败落了。

  如果朱太子没死,蓝玉没被杀,仍旧权倾朝野,恐怕沈家就能借着蓝玉再次兴盛。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南方富商在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人失败后,并未放弃谋夺政治上的权力。

  为张士诚做事的沈家,都能在洪武朝巴上蓝玉这位开国功勋,其他富商和士绅、豪强,肯定也巴上了其他开国功勋。

  洪武年间朱元璋疯了似地砍贪官,仍旧无力阻止大明官场一步一步沦落到他看不懂的地步,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空的朱元璋再次迁徙富户,并且扩大了范围。

  他也再次杀人,虽没有用剥皮充草的残忍手段,以免吓到自家善良的标儿,但南京在冬季来临之前,大臣们和地方豪强被砍得人头滚滚,朝野上下一片风声鹤唳。

  当朱元璋决定迁徙富户的时候,东莞等地接连造反,再加上国内有灾异,许多大臣都认为这是上天示警,让朱元璋改变主意。

  朱元璋再次充耳不闻。

  这时汉唐得国之正的好处就来了。汉唐开国皇帝的声望和权力极大,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大臣使劲去撞柱子(但一个都没死),他们也能乾纲独断。

  当然,始皇帝也做得到这一点。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皇帝,这点魄力和权力怎么会没有?

  之后,此起彼伏的造反一点声响都没有激起来,就被当地百姓告发,县衙和知府派兵剿灭。富户豪强们终究还是带着奴仆妻妾往内陆迁徙了。

  主动迁徙,大明会补给他们失去的土地,并免除三年税;如果不主动,迎接他们的就是家产没收,发配边疆。

  大明虽说执行井田制,但并没有收缴没有犯罪的富户豪强的土地,只是将“永业田”强制改成井田制同等年限。他们到了内陆,仍旧会有许多土地。

  但富户豪强们为了偷税漏税,多隐瞒田地亩数,实报能到五成就算是遵纪守法的好大明百姓。大明官府只按照他们实际缴税的田亩数分地,他们只能吃个哑巴亏,不敢声张。

  历朝历代对偷税漏税的惩罚都极其严重,他们如果声张,那就是抄家灭门的重罪了。

  北边生态较为脆弱,暂时还没有看到百姓迁徙的好处。云南有大片土地可以开垦种植,陈英很快就利用这些迁徙百姓,蚕食云南当地土司政权。

  作为一个封建官吏和朱元璋教养长大的义子,陈英做事没有朱标那样多的道德心,和朱元璋一样简单粗暴。

  元朝在云南分封藩王,将云南纳入中央管理后,元兵驻扎在云南,几十年过去,已经形成相当庞大的人口。这些都是云南的隐患。

  陈英强制命令所有蒙古人改汉名汉姓,必须与汉人通婚,并将他们的族落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