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7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他们的刀都换了一批,变成了草原部落的武器。

  陈标为他们庆功,并送了一批牛羊和毛皮回应天报喜,顺便向朝廷乞讨。

  看我们北平多可怜,屯田吃不饱肚子,还要惨遭草原部落劫掠,求朝廷明年多运点漕粮。

  饿谁也不能饿边疆将士,否则谁来戍边!

  至于打云南和扫平匪患也需要钱粮,陈标可管不了。他是北平知府,他只管北平的事,只负责让北平的百姓和将士吃饱肚子。其他地方的事,由他们的地方官去考虑。

  朱元璋左手陈标哭穷的奏折,右手陈标给亲爹的厚颜无耻的家书,骂道:“你等着!等你及冠,我就退位当太上皇,等你自己头疼去!”

  马秀英哭笑不得:“国瑞,标儿弱冠时你也不老,让标儿多休息几年。他说不准会怨你好几年,你总要让标儿消消气。”

  朱元璋继续骂道:“消什么气!给他当皇帝,他还和我生气?!”

  马秀英道:“当然,他肯定和你生气。”

  朱元璋:“……”

  朱元璋转移话题,双手使劲抓挠头发:“为什么当皇帝后有这么多麻烦事!我哪有那么多钱粮!难道要学大元印纸钞,先让百姓救济一下?”

  马秀英道:“标儿不是在想办法吗?或许我们能从海外运粮。”

  朱元璋叹气:“海外运粮的成本多高啊。从南方运到北方的漕粮都只余十之二三,从更遥远的地方买来的粮食,真的能抵得过耗费吗?”

  马秀英道:“金银珠宝又不能吃,哪怕只能留下十之一二,能解得了燃眉之急,就是赚。”

  朱元璋想着从北平运来的大批珍宝,强忍着心疼道:“说的、说的也是啊。算了,现在苦一苦百姓,等标儿登基之后就是给标儿制造麻烦。还是我们自己苦吧。”

  马秀英开玩笑道:“我们一家人能用多少东西?只要你不养后宫三千,子孙成群。”

  朱元璋没好气道:“我就算想养,最后不还是变成标儿给我养?标儿气性那么大,肯定会气出病来。”

  朱元璋一脸唏嘘。

  自从标儿开始赚钱之后,他打天下的钱至少有一半都靠标儿赚。虽然陈家用的“朱元璋的资源”,但如何用这些资源,都是陈标说了算,他再安排李善长等人执行。

  他对许多下属说他们是“萧何”,但连李善长自己都清楚,大明开国功臣中最像萧何的人,就是标儿。

  直到常遇春成为屯田元帅之后,才抢了标儿一半萧何的功劳。

  这天下谁不知道,陈家就是朱家王朝的钱袋子?

  所以现在天天有人阴阳怪气陈家,还有人编童谣,唱“朱家的权陈家的钱”,“朱家的皇帝陈家的天下”。

  如果陈国瑞不是他自己,恐怕陈家就要遭遇大明开国皇帝兔死狗烹了。

  想起最近应天传唱的歌谣,朱元璋又是一肚子气。

  他很担心陈标会听到这些歌谣,起了无谓的担忧,影响心情。

  还好他远远的把儿子送到北平,暂时不会被这些小人伎俩影响。

  ……

  陈标不知道应天中已经有人开始上陈家的眼药。

  这些上眼药的人中,除了恨着陈家的大明的曾经的敌人,还有许多大明的功臣。

  嫉妒,是人类不可避免之罪。

  正月来临,陈标咬牙弄了一批火药做成烟花,给北平的老百姓过了一个热闹年。

  北平从元朝的大都变成了明朝的边疆,百姓们的心态难免不平衡。这些不平衡,会让许多原本日子过得很好,不用担心饿死的人怀念大元,威胁北平安全。

  大部分人都是庸俗之人,只会看着自己的利益。陈标不能指望所有人的人都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足够的远见,只能自己努力,让北平大部分百姓都认为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不要怀念已经逝去的大元。

  曾经濒临饿死的百姓每日都有一口饭吃,曾经能吃到撑的百姓也有烟花看、有来自南方和海外的珍宝可以买。每个阶层的人的需求都要满足,才能让北平城的民心平稳。

  当然,满足能吃到撑的百姓的需求的时候,陈标的商人头脑可不会让他做白工。

  他在大元的皇家园林放烟花,开放售票,规定不同级别的席位,以“慈善”的名义售卖,三分之一所得归入库房、三分之一给京郊大营、三分之一折算成粮食,用“烟花慈善宴会”的名义施舍给难以过冬的贫寒百姓。

  北平富豪们纷纷慷慨解囊,可比挨家挨户求他们支援容易多了。

  陈标还将南方和海外运来的珍宝设置“奢侈品税”,合法合理地从富人手中收钱。

  他召集文人给富人们洗脑,在北平,你们买这些奢侈品不是奢侈享受,而是为大明、为百姓做贡献。你们买的每一份珍宝,都养活了一个戍边的士兵、接济了一个快要饿死的百姓、资助了一个公立学校的学生。

  你们都是大善人!

  在陈标的营销下,富人们再次纷纷慷慨解囊。

  所有缴纳奢侈品税的商品,都会给富人们回一份“缴税凭证”,以证明店铺所卖的珍宝都没有偷税漏税,所以才这么贵。

  这些“缴税凭证”也是店铺售卖奢侈品的凭证,和“盐引”一样。

  就算现代社会有先进的监管措施也有人偷税漏税,封建社会就更加容易。

  陈标便在北平宣扬,“富人享了福就要多做善事,每一份享受如果交了税都是做善事,才不损阴德”。他还请了一些“托”炫富,专门炫自己购买奢侈品所拿到的缴税凭证。

  “没有缴税凭证怎么知道是真是假?”

  “没钱就别打肿脸充胖子,去找不三不四的人买偷偷运来的不知真假的东西。”

  “这是缴税凭证吗?不,这是正品的凭证!是官府认定的好东西!”

  “买不需要缴税的珠宝,该不会是赃物吧?”

  “既能享受还能做善事,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缴税什么的我不在意,我只是认定了陈记商铺而已。南方人人都知道,陈记商铺出品的东西才是珍品,其他家的仿品都次一等。”……

  陈标一口茶喷出来:“还有人这么说?”

  李贞管着应天的生意,运商品来时才会到北平:“我进城的时候,确实听许多人这么说。”

  陈标叹气:“陈家树大招风了啊。唉,看来我得想办法把陈家的商铺全部献给陛下,成为皇商了。”

  心疼,舍不得!

  看着陈标委屈的模样,李贞心中十分不忍。

  要是标儿知道了自己是太子,就没这么多事了。

  不过若是标儿知道自己是太子,就肯定不会站在非太子的角度,对不是皇帝的陈国瑞说抱怨皇帝的一些话,妹夫也就不会从非皇帝的角度不断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标儿不知道自己是太子,不知道陈国瑞就是朱元璋,对标儿自己而言有许多麻烦,但对大明的皇帝、大明的百姓而言,却是一件幸事。

  李贞思维发散了一下,继续说正题:“成为皇商也不错,陛下不会亏待陈家。标儿你曾经不是说,有权比有钱更好,只要有权,就一定能有钱吗?”

  陈标拍拍胸口,瘪嘴道:“是这样没错……但还是好心疼。罢了罢了,我这就写折子献家产,嗷呜,心疼!”

  李贞哭笑不得,难得出“馊主意”:“心疼就多向国瑞抱怨,让国瑞问陛下多要些好处。陛下现在还未猜忌陈家,陈家主动献家产,他一定心中有愧,会好好弥补陈家。”

  陈标叹气:“我不需要他怎么弥补,只要他能支持陈家继续出海就行。我就怕陈家变成皇商后,一举一动都得朝中大臣认可才能做,这样我许多计划就很难执行了。”

  李贞道:“这个你放心,陛下心里肯定有数。”

  陈标抱怨道:“陛下心里不一定有数,他说不准就被那群不懂经济的大臣骗了。唉,我多给爹写几句,希望爹好好劝劝陛下,劝不了……劝不了也没办法。”

  朱家的天下,让朱皇帝自己操心吧。我陈家只能尽到规劝义务。

第160章 马秀英的平衡之道

  朱元璋刚为陈标要钱的奏折头疼,陈标第二个折子,让他的脑袋更疼了。

  鼓励富人们奢侈享受,然后收他们奢侈品税……已经被陈标带的懂一点经济的朱元璋虽然知道这么做好处挺大,但一想到朝中越来越多的道德先生,朱元璋就可以预见自己被弹劾标儿折子淹了的情况。

  朱元璋碎碎念:“标儿尽给我找麻烦,等他及冠,等他及冠……”

  当了皇后仍旧照常织布绣花做衣服的马秀英停下手中的绣活,白了朱元璋一眼:“等标儿及冠,然后向标儿道歉?你想好怎么道歉了吗?”

  朱元璋气冲冲走了,不想理睬自家皇后。

  马秀英噗嗤笑了,继续埋头绣花。

  标儿的个子又往上拔了一点,虽然陈家有织绣工坊,不缺衣服穿,马秀英还是希望每年都能给儿子们做几套新衣服。

  她做衣服的时候,已经成为女官的老太妃坐在一旁为她念书。当马秀英听到不懂的地方,就让老太妃暂停,询问清楚之后继续听。如此做衣服和学习两不误。

  朱元璋也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他每日除了忙碌政务之外,也会抽出时间继续学习。

  这时候,他会把马秀英一起叫上。马秀英仍旧手中不停织绣,朱元璋一边听一边批改折子,夫妻二人一心二用的本事都让为他们俩读书的大臣们叹为观止。

  不过也有人见马秀英居然来听他们讲学,拿些“女子不能干政”的话车轱辘似的说。

  朱元璋直接驳斥:“皇后管着天下妇人,若不读书,怎么知道何为妇德表率?若读书也算干政,那我乐意让我家秀英干政!”

  在朱元璋的支持下,马秀英不仅能和他一起读书,被许多读书人反对的女学也保留了下来。

  朱元璋正让礼部制定推广教导启蒙的公学方案,男童女童皆可以入学。且朱元璋考虑,是否让女子担任蒙学先生。

  他被马秀英说服。女子对待孩子更加细心,且不会因为自己需要考取科举,就荒废对孩童的教导;已经成婚的女子还很少迁徙他处,能长时间在一地任教,不用担心公学先生频换。

  只是朝中为此事吵得厉害。他们认为天下已经太平,连女子出外做工和种田分担家用都持排斥态度,更别说让女子成为蒙学先生。

  虽然文人的故事中,歌颂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免不了歌颂母亲对其的知识启蒙。拥有一个书香门第的母亲,对读书人来说是一件幸事。

  幸得朱元璋信任的几位大文人都站在朱元璋和马秀英这一边,受过马秀英恩惠的将领们更是把马秀英护得厉害。

  将领们一句“你们这群文臣家中有来自书香门第的女眷为孩童启蒙,自然不希望有同样才华横溢的女子为贫苦百姓孩童启蒙”车轱辘似的来回说,让引经据典的文臣们气得肝疼。

  比“说理说不赢”更令文人们烦躁的是“有理说不清”。他们对李善长、宋濂等人“说理说不赢”,对将领们“有理说不清”,属于是双重郁闷了。

  朱元璋拿着陈标的折子继续和朝臣们扯皮,想尽一切办法扫平陈标的障碍时,马秀英刚刚绣好了一件衣服。

  她笑着对老女官道:“嬷嬷,这身衣服标儿穿着一定好看。”

  老女官指着袖口道:“娘娘何不在袖口再绣几条云纹?殿下个子长得很快,娘娘给殿下的袖子做得很长,正好顺着云纹叠。”

  马秀英点头:“好主意。”

  她比了比尺寸,准备绣云纹。

  老女官连忙阻止:“云纹要暗纹才好看,娘娘教给宫女们绣就成。若绣坏了眼睛,殿下可要心疼了。”

  马秀英叹了口气,道:“我儿的衣服,我真想每一针每一线都自己来。”

  她虽然这么说,但也知道不现实。

  现在陈标已经当上了大官,衣服不能像以前那样简朴,有损官威。而做一件华美的衣服,她一个人的精力十分有限,恐怕一年都做不到一件。

  倒是狗儿和猫儿的衣服仍旧可以很简单,马秀英能一手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