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61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他转头回去继续睡觉。

  第二天,他将这件趣事写进了汇报港口建设的文书里。

  如此趣事,一定要和主公分享!

  廖永忠写信的时候飘飘然。

  我终于能和主公谈论公务以外的私事了!

  朱元璋得到文书的时候,已经来到了平江城下。

  洪武元年五月,朱元璋集中兵力,以徐达为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亲率大军攻打张士诚。

  朱元璋既已称帝,又得燕云、中原、闽广、巴蜀等地,已经奠定了胜局。张士诚诸部大多闻风而降。

  朱元璋又遣徐达攻湖州,常遇春攻杭州,另外一位将领华云龙攻打嘉兴。

  张士诚首尾难顾,疲于奔命,三城相继失守。

  只两个月,张士诚就只剩下平江孤城一座。

  朱元璋派人劝降,张士诚送回使臣,并不理睬,亲自出战。

  张士诚领兵出战后,明军就遇到了硬茬子。平江守军就像是换了人似的,作战勇猛,悍不畏死,明军在攻城中第一次遭遇了惨重损失。

  张士诚还几次出城突围,差一点就突围成功。

  可惜他有个叫张士信的弟弟。张士诚打仗,他在城门上舒舒服服躺着,让美妾喂水果。

  张士诚快突围成功,连好不容易来打一次硬仗的猛将常遇春都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张士信吃完水果说累了,然后鸣金让收兵。

  敲鼓是出击,敲锣是收兵。敲锣即鸣金。听到城门敲锣让收兵的声音,快要突围成功的张士诚等人立刻愣住,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常遇春立刻杀了回来,把愣住的张士诚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重新回城守城。

  朱元璋见张士诚还是如当年一样勇猛,十分感慨,再次派使者劝降。

  欣赏张士诚的勇猛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有点虚张士诚高邮之战的战绩。虽然他不会如元朝昏庸皇帝那样阵前换将,肯定能把张士诚围死。但攻城时间越长,耗费的钱粮武器和士兵的性命就越多。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更加精打细算。

  朱元璋卯足了劲劝降。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举史书中敌军首领投降后继续当大官的例子,让张士诚为家族考虑;又在信中可怜无辜被裹挟的平江百姓,让张士诚不要一错再错,苦了百姓。

  他还派张士诚麾下降将轮流进城当说客,给张士诚空口许诺了一大堆好处。

  张士诚仍旧不回信。

  直到朱元璋派了一个张士诚曾经认识,后来逃荒逃到大明当兵的盐民去劝降的时候,张士诚终于回信了。

  他在信中说,想见一见陈标。

  朱元璋得到回信,傻了。

  让标儿去平江城,当劝降的使者?!

  这个张士诚难道知道了标儿的真实身份,想挟标儿以令朱元璋?!

  朱元璋大怒:“来人!给我披甲!我要亲自攻城!”

  徐达和常遇春一左一右挂在朱元璋胳膊上:“皇上息怒!”

  远在北平的陈标:“阿嚏!”

第152章 张士诚平江城覆灭

  朱元璋没能亲上前线当先锋,包括徐达和常遇春在内的其他将领都玩命地上了。大明士气异常高涨。

  张士诚想和陈标聊聊的书信,传来传去,越传越离谱。

  传到将领那边的版本,成了张士诚讽刺明军久攻不下,问朱元璋陈标在哪,是不是又要让一个黄口小儿上前线替老将们出战。

  陈标虽然有些功劳,但他的功劳其实只是政治上象征意义非常大,论战功,他远远不如在场将领。

  将领们都气疯了。

  他们有的人认为张士诚在挑拨离间,有的人认为张士诚在说垃圾话,也有的人阴谋论,说张士诚猜到了标儿的身份,想要加害标儿。

  抱有最后一种猜测的人,当然都是知道陈标真实身份的人。

  张士诚没想到,自己只是想见见陈标,为何会引起明军如此猛烈的进攻。

  仍旧陪在张士诚身边充当文书,只是不再发一策的饶介苦笑。

  他道:“陈标年少功高,朱元璋对他寄以厚望,恐怕将其当子侄看待。且陈标尚在大都,无论是长途跋涉,还是进入平江城,都有危险。朱元璋恐怕以为主公小气,用陈标骂明军其他将领,或者想加害陈标。”

  张士诚愣住:“我并无此意。”

  饶介苦笑:“我知道。”

  张士诚呆坐了一会儿,突然听到外面慌乱嘈杂声,惊讶道:“难道明军攻进来了?”

  亲兵恸哭道:“张士信开城门,降了!”

  张士诚听亲兵居然直呼自己弟弟的名,呆愣许久,道:“谁?!”

  亲兵跪在地上,泪流不止:“是张士信!是主公的弟弟!他开了城门,说不打了!”

  张士诚脑袋“嗡”的一声,思想一片空白。

  他想问为什么。

  但他张口的时候,又好像已经知道了为什么。

  朱元璋这个大明皇帝不是以前红巾军中小打小闹,有一块小地盘就乱称的皇帝。

  朱元璋已经是中原大地的皇帝,大明已经是替代大元的新王朝。

  张士诚有三个弟弟,二弟张士义死在了元军的围剿中,三弟张士德死在了应天。张士信身为家中幼子,无论是张士诚还是其他两个兄长都很宠他。即使盐民家贫,张士信也几乎没吃过苦。

  当张士诚成了一方势力主之后,张士信更是过着纨绔子弟的日子,纵情声色,为非作歹。

  这些张士诚都知道。

  只是他只剩下这一个弟弟了,所以张士信做得太过,他都假装没看到。

  以张士信好逸恶劳的性子,现在中原大地都已经是朱元璋的地盘,他见没处可逃,担忧惧怕下开城门投降,卖了自家亲哥立下“攻占平江首功”,很正常。

  太正常。

  亲兵哭道:“主公,快披甲上马,明军要打进王府了!”

  张士诚木然地穿戴盔甲。

  他知道自己或许应该率领仍旧对他死心塌地的亲兵们进行巷战,图谋逃走。

  但张士信开城门降明的消息,让他好不容易重拾的英雄气,好像又泄了。

  他机械地往王府外冲,被亲兵们簇拥着往城外杀去。

  没走两条街,朱元璋身穿银铠,亲自横刀立马,堵住了张士诚的去路。

  张士信在朱元璋身边,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帮朱元璋劝降他哥。

  以前张士信是最坚决要和朱元璋斗争到底的一人。每当有人说与朱元璋修好,或者投靠势力渐大的朱元璋时,张士信总会跳出来说“我哥张士德是朱元璋杀的,我张家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现在张士信却在劝张士诚投降大明皇帝,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

  张士信的声音很大,但声音传到张士诚耳中,却全是杂音,他除了“投降”二字之外,一个字都没听清。

  朱元璋一挥手,张士信立刻闭嘴,乖巧地退了回去。

  朱元璋上前,道:“和我打一场。”

  朱元璋的声音,张士诚听得很清楚。

  他讥笑,不知道是自嘲还是嘲讽朱元璋:“论单打独斗,你不如我。你不如派你麾下最勇猛的将领来与我一战。”

  朱元璋没好气道:“我也是从小兵开始一路爬上来,你瞧不起谁。把你的刀拿稳。”

  朱元璋说完,调转马头,策马走向城外。

  张士诚攥紧了手中的长刀,对亲兵道:“你们降了吧,不该为我赴死。”

  说完,他策马跟上了朱元璋的马。

  亲兵们皆恸哭,看着张士信的眼神是深切的仇恨。

  张士信眼神飘忽了一下,然后理直气壮道:“等明军打进来,你们都得死!我救了你们的命!你们该感谢我!”

  亲兵们要冲上来揍张士信,明军赶紧把张士诚的亲兵拦下来。

  明军虽然也看不起张士信,但张士诚还没降,以张士诚对这个弟弟的溺爱,如果张士信出事,他们担心平江一战到结束的时候,又会起波澜。

  朱元璋和张士诚一前一后来到城门外平地上。

  朱元璋活动了一下肩膀,道:“你说你要见标儿,为何?”

  张士诚道:“我如果说我只是想见一见他,和他聊一聊,没想过害他,你信吗?”

  朱元璋道:“接到你的信的时候我不信,但现在见到你我就信了。随意打一场,点到即止。你随我回应天,我召标儿来见你。”

  张士诚道:“我不会降。”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等你见了标儿后,你想降想死都随你,但别想逃。”

  张士诚低头擦拭了一下长刀,沉声道:“不逃。”

  短暂对话之后,朱元璋和张士诚同时夹紧马腹,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向了对方。

  斗将中,本应该以长枪为主。但此刻朱元璋和张士诚不为厮杀,只是想比一比,便只用长刀。

  两匹骏马不断擦身而过,两柄长刀不断碰撞,火星四溅,发出刺耳的声音。

  张士诚是当世猛将。

  朱元璋身为元帅和主公的身份更为人所知,他早年亲自厮杀的经历被过分耀眼的统帅才华掩盖,倒是被人忽视了。

  但像朱元璋这样二十七岁的乞丐,到了红巾军中能一路爬到将领的位置,除了那张好看的脸,本身勇猛也是原因之一。

  朱元璋一穷二白,加入红巾军的时候又没读过书,身上值得别人夸赞的东西除了脸,就只有一身力气了。

  早期的仗,都是朱元璋亲自当先锋一刀一刀砍赢。

  即使现在朱元璋身为主公,很少再亲上前线,就算上前线也是督军。但他的武力在殴打老伙伴的锻炼中并未退步,甚至更加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