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59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廖永安丢下茶杯,给了廖永忠一个大逼兜:“闭嘴!皇上和太子的感情情比金坚,别胡说八道!”

  “我觉得哥你说的那个情比金坚怪怪的,你是不是该说父子情深?”廖永忠先吐槽,然后道,“但是……”

  廖永安骂道:“没什么但是!主公只是知道太子的能耐。朱文正和太子一同向主公写信,能固守三月,主公只一月就赶了回去。”

  廖永忠咋舌:“太子殿下那时多小?他亲自写信给主公,要求守城?”

  廖永安点头:“是啊。我在陈家住的时候,主公把太子殿下亲手写的信拿出来炫耀,一边炫耀一边……得意地笑。”

  其实是一边炫耀一边抹眼泪。但为了主公的形象,还是换一个词吧。

  廖永忠愣了许久,又道:“若太子守城是意外,那太子成为攻打北平的先锋……”

  廖永安道:“新式火器只有太子殿下能指挥人安全使用。太子殿下本来去管后勤,至于怎么成了先锋,还攻了城,你问徐元帅去。”

  廖永忠无语极了:“那太子殿下率领北平守军与王保保硬碰硬,还亲自上阵斗将,主公也不知道?”

  廖永安点头:“当然。”

  廖永忠更加无语:“那主公知道什么?”

  廖永安:“……”

  廖永忠道:“主公这个父亲,当得真的合格吗?”

  廖永安:“……闭嘴。”

  廖永忠擦干眼泪鼻涕,站起来道:“我能理解主公。太子殿下去了北平,就不可能事事在他掌握中。但主公不该让太子殿下去镇守北平啊。那可是边镇,哪有太子镇守边镇的做法?”

  廖永安摊手:“我这不是上奏了吗?然后被你骂成什么样?”

  廖永忠讪笑:“我哪知道标儿是太子……”

  廖永安道:“所以标儿立下泼天功劳,其他人又不知道他是太子,主公如何能解除标儿的实职,让他回来休息?那不是寒了功臣的心。”

  廖永忠:“……”他总觉得大哥在阴阳怪气自己,但没有证据。

  廖永安道:“不过太子身边有朱文正、李文忠、陈英拱卫,残元目前也没有能力再次组织南下,让太子留在北平也不错。以后太子的身份公布,以太子戍边之功,谁能动摇太子的地位?”

  廖永忠点头。

  点头后,廖永忠突然笑道:“胡泉那家伙,因为自己女儿生了个皇子,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我就想等太子身份公布,他有多难过。”

  廖永安白了廖永忠一眼:“胡泉可不傻,知道自己女儿生的皇子不可能当太子。但不是太子也是王爷,他得意是应该的。目前皇上就这么一个庶子,物以稀为贵,他得意正常。”

  物以稀为贵……嫡子就罢了,唯一的庶子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好吧,主公别的妃嫔没有生皇子,就他的女儿生了,胡泉得意正常。

  胡泉天天炫耀的对象也不是所有人,只针对胡廷瑞。

  胡廷瑞的女儿被封为贵妃,胡泉的女儿比胡贵妃入朱元璋后院早,却只被封为充妃。她们彼此之间关系不知道如何,但两个胡妃的爹就起了攀比之心。

  胡廷瑞打仗很厉害,战功卓越。胡泉比不过,便只能比这个了。

  想想妃嫔的外戚自诩为“皇亲国戚”十分得意,真正的太子在为大明戍边,并且已经立下三次足以封爵的战功,文治上的功劳更是无数,廖永忠摸摸自己的黑眼圈,怎么这么想笑了。

  “啊,既然主公不在意太子上战场的事,那不是更应该让太子回来参与对张士诚之战?不仅安全,还能立下更大功劳,吓大家一跳。”廖永忠乐道,“我明日再去上奏。”

  廖永安看着自己弟弟乐于作死,不再阻拦。

  既然弟弟知道了自己在作死还要作死,他为什么要拦着,坐看弟弟被主公揍不是更好?

  反正揍不死。

  廖永忠没能把折子递上去,李善长当面撕了。

  李善长没好气道:“陛下说,你再递这种折子直接撕,不用面圣。”

  廖永忠深深叹了口气。他真的觉得让太子参与攻打张士诚一战是好事啊。

  李善长道:“陛下见你闲得没事做,给你一个差事。”

  廖永忠疑惑:“不是要打张士诚了?”

  李善长道:“陛下觉得你很烦,不想给你打张士诚的功劳,所以这次攻打张士诚你不用去了。”

  廖永忠:“……”

  他本想问,那廖家水军谁来领导。话还未脱口,他就立刻闭嘴,差点咬住舌头。

  廖永忠不蠢,只是有时候喜欢自作聪明,现在在大哥的爱的鞭策下,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朱元璋给他的考验。

  现在包括邓愈在内的自带部曲的人,手下将士早已经轮换过好几次。

  如今在邓愈等人手下作战的将士,早已不是邓愈的部曲。

  就连主公三位最信任的义子手下的兵,也已经换过好几次。陈英统领的火铳队培养难度那么高,培养好一批,那些火铳队军士就会被朱元璋拆给其他军队。

  这一是增加其他军队的活力,二也是为了削弱陈英对火铳队的统治力。

  朱元璋麾下唯一没有轮换过将领的军队,只有巢湖水军。

  大明已经扩充了水军。在陈标的“点石成金”可怕商业能力支持下,再加上朱元璋为了陈标,愿意打造一支更强大的水军,现在大明水军除了巢湖水军,还有一半在汤和等人的手中。

  廖永忠率领水军支援福建和广东战场时,汤和也率领新组建的大明水军同往。

  但是,当年从巢湖出来的那些将领,仍旧在廖永忠和俞家人麾下,并未轮换过。

  这当然不是廖永忠和俞家人不肯换,有很现实的原因——巢湖水军的将领只擅长打水战,放在路上就变成了三流将领三流兵。而朱元璋麾下大部分将领都是旱鸭子,矮个子里找高个子,勉强能统领水军的只有汤和、常遇春。

  常遇春勇猛,什么仗都能打,除了不会飞天。但他得去屯田,所以能打水仗的只有统军能力一般的汤和。

  廖永忠和俞家三兄弟是朱元璋麾下难得的一流水军将领,自然就继续领水军。

  显然,这种事不能长久。

  朱元璋派了许多小将在巢湖水军麾下磨砺,现在已经磨砺出一些人才。那么水军的将帅也该轮换了。

  廖永忠想明白之后,立刻道:“好,我去北平镇守边疆去!我换下哪一位?”

  李善长道:“不是让你去把主公的三位义子换回来,是你听从标儿的派遣,去北方练一支水军。标儿要在海津镇建立一个商港,与倭国、高丽通商。但高丽首鼠两端,对残元十分暧昧;倭国……”

  李善长皱了一下眉头:“不知道倭国现在是什么情况,倭寇越来越多。为了保护商船商港,北方也得有水军。你既然知道标儿的身份,派你去正合适。”

第150章 重建海上丝绸之路

  陈标还是没有放弃让北平自给自足。

  以如今的生产力,大明的地粮食产出不够吃,那就去海外。

  只要他拥有足够多的商品、商道和护航船,就能通过正当贸易方式持续不断的购买粮食。

  当然,其实还有更便捷的方法。只是陈标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不能接受这样的方法。

  我华夏做生意向来讲究双赢,堂堂正正。我们卖给你们手工业品和奢侈品,你们卖给我们粮食和矿产,和平的外贸交易就能达到弥补自身粮食缺陷的目的,何须做那等恶劣小人?

  华国近现代一穷二白的时候,就用过衣服、牙刷、苹果抵债换工业品;到了现代,粮食、木材、矿石等纯资源出口国过得也很滋润。

  现在大航海时代还没开始,将世界上还未出现的血腥大航海,改成以大明主导的和和气气做生意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大功劳一件啊。

  陈标吹嘘了一下自己的伟光正,奋笔疾书,让洪武皇帝同意他在海津镇建商港和水军基地。

  陈标知道,应天的人估计挺鄙视行商,一听见商业就皱眉头。所以他写了两份折子。

  一份折子,陈标详细阐述了海外贸易对大明的好处,如何用高附加值的商品大量换取矿石、粮食、木材等会耗费本国资源的低附加值商品,这样不剥削自己百姓也能增强国力,养得起一支雄兵。

  另一份折子,陈标除了简单阐述与海外做生意,进口粮食和增加税收对农民的好处之外,着重阐述了大明与高丽贵族、倭国贵族做生意,与高丽和倭国上层利益绑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倒向大明,甚至主动出兵帮大明剿灭残元和倭寇的策略。

  高丽和倭国都是不打不听话的小弟。但一时的殴打,换了一代人,他们立刻又抖了起来。

  高丽如今还好,只要中原王朝没有改朝换代,基本还很听话。没有被倭国殖民,高丽国民思想还没扭曲。

  但倭国从古至今、从诞生之初,就是完完全全的……

  陈标把骂人的话咽下。

  高丽与大明相连,很早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国,就像是如今的云南和北疆等地一样。

  所以大明待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像对待云南、北疆等藩国一样,慢慢开发其潜力,将其从藩国慢慢变成中央直属的领土。

  高丽人现在从上到下都对自己依附中原王朝一事很认可,这一点只要大明强盛起来,就不难做到。

  而倭国太远了,不好管理。

  即使倭国矿产很多,但挖矿是一件苦差事,总不能把大明百姓运到异国他乡去为大明挖矿?没有这么坑百姓的。

  让倭国的天皇和将军自己组织挖矿种田,将矿和粮食卖给大明,这才是细水长流。

  和气生财。大明又不是昂撒强盗。就算陈标想,大明的士林官宦也绝对不会同意。这就是泱泱华夏几千年文明积攒的道德观。

  为了达到和气生财的目的,为了不用兵戈解决高丽和倭国之患,陈标奏请开商港,建军港,在北方组建一支主要以远程火炮为攻击手段的新式水军。

  要让商人们安安心心做生意,就像是开边市一样,需要强有力的军队保护。所以筹备新式海军,没毛病!

  朱元璋拿着陈标送来的两封折子,左看右看,然后召集心腹:“我认为标儿此计非常合适!”

  宋濂有些犹豫:“我们与海外做生意,用丝绸瓷器换他们的粮食?这的确是好主意。但海外诸国王公贵族会不会为了大量购入此等奢华品,加倍压榨平民?”

  刘基白了宋濂一眼,没好气道:“你怎么忧国忧民还忧到别的国家身上?别的国家的百姓过得好不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们的君王英明,自然知道如何达成太子口中的‘双赢’,利用从大明赚取的钱,轻徭薄赋,改善百姓生活;如果他们君王昏庸,只知享乐,那他们的百姓便知道该换一个君王了。”

  宋濂道:“那百姓愚昧,不知换呢?”

  刘基甩袖子:“那就是他们活该。他们自己都不想为了过好日子而努力,难道还要我们大明为他们做主?”

  宋濂想一想,点头叹气:“说得也是。我没意见。”

  其他道德感最高的儒臣也纷纷点头同意。非儒臣就更不必说。

  陈标的出海之策确实是双赢——做生意,只要不是强买强卖,那就说明对方也认为有利可图,怎么不是双赢?

  至于他们的王公贵族是为了自己利益还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做生意,那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人该考虑的事……

  “和我们只会做生意的大萌有什么关系!”陈标理直气壮。

  飞速赶到北平觐见太子的廖永忠疑惑:“大萌?什么大萌?”

  陈标道:“哦,大明,我说错了。”

  廖永忠更加疑惑。两个读音完全不同的字,怎么还能说错?

  陈樉老气横秋道:“大哥刚忙完春耕,又去海津镇勘察地形,规划商港,忙得思维有些混乱,哎哟……”

  陈标捏住二弟的腮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