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男他重生了 第268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 标签: 重生 甜文 穿越重生

  人,只有靠自己,才是硬道理。

  祭祖这天因为杨幺妹他们都在,晚上杨老汉他们都没有和大伙儿一起吃团年饭。

  本来想让杨继南和杨继北两家人也别去的,但是杨继南却道:“爹,娘,你们和二娘他们关系不好,别带着我们啊,老一辈的事儿,我们这一辈可不管,狗蛋,你带着弟弟们,咱们一道过去。”

  “是啊,过年就得热热闹闹的,不然没啥意思,爹,娘,知道你们喜欢清静,那我们就先过去了。”

  杨继北说。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能说啥?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子们跟着儿子们走了。

  “这都什么事儿啊!”

  杨老婆子骂道,“没有他们,我们还多吃点呢,我再去煮一刀肉!”

  “煮!”

  杨老汉恶狠狠地道。

  这边杨继西正在给孩子们分米花糖,见狗蛋他们过来,便让狗蛋带着带弟弟妹妹们。

  “石头哥呢?”

  “他帮着做饭去了。”杨继西回道。

  “那我今儿可得尝尝他的手艺。”狗蛋笑嘻嘻地给平安装了一勺子米花糖,平安道了声谢,就端着小碗跑到何明秀身旁,踮着脚去看她怀里的幺弟。

  这孩子的小名就叫幺弟,是院子里第二小的,第一小的是枣子。

  “幺弟这两天吃坏肚子了,所以只能喝白粥,还不能吃这个呢。”何明秀笑道。

  “好可惜。”平安闻着香香的米花糖,看着幺弟摇头。

  幺弟倒是听话,没有想要吃,只是忍不住去看,月华见了后把他抱过去:“幺弟,我们去看葱头好不好?”

  “好。”

  幺弟点头。

  杨继康夫妇是大年初一的下午才到家的。

  “别提了,火车出了点事儿,给堵住了,”杨继康端着一碗鸡蛋面一边吃一边对杨继西他们道,“拐卖孩子的,还有偷人家钱的,好家伙,都在我们车厢,本来昨儿就能回来的。”

  “好在我们的钱啥的都没事儿。”康嫂也在吃面,不过她是坐在桌子那边吃的。

  “大过年的,咋遇见这事儿了。”杨大奶奶觉得晦气。

  “人抓住是好事儿,”杨继康笑道,“要是没抓住,那才坏了事儿呢,孩子能回家和父母团聚,就是喜事儿。”

  “这么说也有道理。”杨大奶奶露出笑。

  欢欢和乐乐黏他们得很,石头这么大了,虽然也想他们,但到底没有这么黏糊。

  看着又高了不少的石头,康嫂心里高兴:“再长长比你爸爸都高了。”

  “石头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名,还得了一个奖状,一个搪瓷杯呢。”

  杨大爷爷骄傲道。

  “给,”杨继康拿出红封放在石头手里,“新的一年也要好好念书。”

  家里孩子读书厉害,他们在外面干活儿都觉得不苦。

  这次回家过年的人不少,杨继西在队里能碰见好几个刚从城里回来,正和人吹牛的。

  其中有几个还是和杨继东一个地方干活儿的。

  “他混得不怎么样,之前听他吹牛还以为多牛皮呢,结果你们知道吗?他那条喇叭裤,都是借人家的。”

  说这话的人穿着的就是喇叭裤,也不怕冷的样子。

  他指着自己的裤子道:“我这裤子可是自己买的,我自己的!”

  这下好了,全生产队都知道杨继东的裤子是借别人的。

  也不知道对方知道后,是什么神情。

  过了大年十五,杨继康夫妇又出去了。

  而刚从水竹林生产队回来的李燕燕,来告诉杨继西他们孙玉兰今儿早上回家了,让他们得空回去看看。

  于是杨继西和孙桂芳带着嫣嫣去了孙家。

  孙玉兰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她身旁还有一个男人,长得很是高大,一对招风耳也十分惹人注意。

  这人就是秦远。

  他穿着普通棉衣棉裤,对杨继西和孙桂芳一口一个姐夫姐姐的,十分热情。

  杨继西打量了他一番,觉得这小伙子确实不错,秦远也安安分分地被他打量。

  孙玉兰拉着孙桂芳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脸上的笑容也很灿烂,瞧着就知道日子过得不错。

  “对你好吧?”

  即便看出妹妹很幸福,孙桂芳还是忍不住问道。

  “好,脑子一根筋,一见面就说要和我结婚,把我吓坏了,”孙玉兰脸一红,“后来接触了几次,发现他虽然说话直了点,可人不错,然后就继续接触了。”

  “那就好,”孙桂芳握紧她的手,“啥时候结婚?”

  “我们已经向上面打了报告了,这次回来就是商量结婚的事儿。”

  除了秦远跟着回来了,还有秦远的父母,显然秦家对这门婚事很满意,也很重视。

  秦远勤快得很,不是劈柴就是帮着做饭,杨继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是不是太懒了?”

  都没啥活儿给他做了。

  “给他表现机会,”秦父哈哈大笑道,“这小子想娶媳妇儿,咋能啥都不干呢,得多孝顺岳父岳母才好呢。”

  “就是,秦远,你这柴不够细啊,待会儿再劈一次。”

  秦母还挑出毛病来了。

  “是是是。”秦远应着,又去看孙玉兰,见她正侧头和姐姐说话,耳侧的碎发滑落下来,让他想要给拨弄上去。

  而孙玉兰此时似乎也感觉到他的注视,刚好转过头来,二人隔着一点距离对视上了,秦远的一对招风耳顿时变得通红,孙玉兰见此抿嘴一笑,孙桂芳也看了过来,自然也看见了他那对通红的耳朵,姐妹二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让听见笑声的秦远耳朵颜色更深了。

  没出息,他暗骂自己道。

  但嘴角的笑是怎么也散不开。

第一百五十章

  秦远父母第二天就要离开这, 所以这天晚上便当着孙桂芳他们的面,把订婚的东西一一过给孙家。

  反正都是一家人,做个见证也不错。

  彩礼是三百二十块钱,一块梅花牌手表,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还有一个收音机。

  “自行车我是腊月二十七那天买的, 现在放在文工团, 玉兰骑车方便。”

  除了自行车外, 其余东西都在这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彩礼, 就有些重。

  孙桂芳他们结婚的时候,最大的彩礼钱是六十六块,而如今, 镇上最大的彩礼是一百二十块钱,县里是一百五十块钱。

  秦家拿出的彩礼是翻了倍的。

  秦母听孙父他们说彩礼太重, 她忙道:“是这样的, 他们大嫂, 二嫂的彩礼都是这个数,那玉兰也不能低了, 说起来玉兰还吃亏了呢。”

  毕竟大儿子结婚有好几年了,那个时候的一毛钱和现在的一毛钱,买回来的东西都有些变化。

  反正最后, 秦家强行让孙家收下这份彩礼, 第二天早上秦父他们便离开了。

  杨继西和秦远还有孙父,把人送到县城车站, 秦远还能多待几天, 所以把人送完后, 又和他们一道回水竹林生产队了。

  这边孙母正在跟孙玉兰说嫁妆的事儿:“这彩礼钱,我和你爸昨晚商量过了,一个子儿也不留,他们给得太重,是看重这门亲事,我们心里高兴,但也不能占人家的便宜。

  “你姐结婚的时候,我们退了三十块钱,给了八块钱的压箱底钱,那个时候家里的日子还有些紧巴,说起来也是对不起她。”

  一旁的孙桂芳闻言立马道:“说啥呢妈,我觉得挺好,有啥对不起的。”

  孙玉兰想了想说:“我这几年也攒了些钱,你们也别给我压箱底钱了,收音机和手表你们留着。”

  “那怎么行,”孙桂芳皱眉,“我和你姐夫还想给你添点嫁妆呢。”

  “姐,”孙玉兰无奈道,“你们添啥嫁妆啊,我又不是你的晚辈。”

  “那也是我们的小妹。”孙桂芳想到秦家的家底那么厚,嫁妆不给多一点,那总归是有些没底气的。

  孙母也是这么想的,她回房拿出一封信:“这是你大哥大嫂前不久寄回来的,我们接到你的信,知道你要带人回来,就给你大哥他们寄了信,你看看里面怎么说的。”

  孙玉兰看了信,眼睛有些红。

  孙大哥他们知道秦家的情况,自然也想得多,他们也提了添嫁妆的事儿。

  “添嫁妆的事儿就不要再提了,”孙玉兰放下信认真道,“姐,你更不要掺和,你结婚的时候,我啥也没帮忙。”

  “大哥大嫂他们结婚,我也啥都不懂,现在我有能力,而且相信会过好日子,秦远要是因为这点嫌弃我,他就不会给这么重的彩礼。”

  添嫁妆的事儿就这么打住,杨继西他们回来后,第二天就带着孙玉兰和秦远回了自己家。

  这是秦远第一次来到这么偏远的山区,对一切都好奇,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对秦远十分热情。

  腊五花和腊排骨煮上不说,还用干菇炖了土鸡,把最好的酒拿出来招呼秦远。

  和孙家那边的待遇是一样的。

  秦远十分不好意思,看得孙玉兰发笑。

  得知他的工作是啥后,一院子的小朋友都崇敬地看着他,围着他听抓过的坏人,石头和狗蛋也双眼亮晶晶的。

  秦远得知石头读书很不错后,鼓励他继续念下去,最好考上大学,外面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

  狗蛋倒是有一点想去参军,但他又自知是个吃不了苦的,于是有些纠结。

  秦远哈哈大笑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才多大?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念书,等你想明白了,再去干。”

  杨二奶奶给孙玉兰做了两双棉鞋:“我听说你那个地方比咱们这还要冷几分,这两双棉鞋,你拿去穿,别嫌弃我做得粗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