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院甜蜜生活 第135章

作者:雨中花慢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宋柚心里甜甜的,声音带着薄嗔:“你这是霸王约定。”

  他双臂像铁箍一样使劲勒着她,让她往自己怀里又靠了几分,两人的身体紧紧相贴,温暖的气息落在她腮畔:“我就这样。”

  两人的呼吸和缓相融,又是一阵沉默,韩承开口:“等了一晚上,月亮也没出来,以后你在京城,我在前线,我们可以看同一个月亮。”

  宋柚头枕在他肩膀上:“嗯,你在看月亮的时候,我也在看。”

  又是好一会儿没说话,韩承拍拍她的后背:“进屋吧,你别冻着了。”

  两人十指相握,一块儿进了屋。

  第二天韩承四点多就起床,除了嘟嘟睡得香甜,兄弟俩听到点动静也都早早起床。

  早饭是肉饼、蒸鸡蛋羹、拌菠菜还有鱼汤,吃完饭,毛豆已经把韩承的行李拎过来,说:“爸,家里你就放心吧。”

  宋柚在旁边笑:“你这个小家伙抢我台词。”

  韩承看了眼俩儿子,说:“照顾好妹妹、外婆、奶奶、爷爷。”

  “我们知道。”俩儿子点点头。

  他想起嘟嘟,又把行李放下,上楼轻手轻脚进了嘟嘟房间,在她小脸上亲了一下才又下楼来。

  他拎起行李看向宋柚,声音平静:“我走了。”

  宋柚对他笑了笑:“走吧。”

  要说完全不担心不可能,除了担心韩承受伤,还担心边境冲突一直持续到八.九年,不想让他在边境呆时间太长,就跟上一世一样呆两年就行。

  十几天后,韩振邦也去了前线。

  宋柚这些日子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留意前线相关的各种消息。

  唐青云也去了前线,李秋菊最近经常来宋柚家聊天,她自己不怎么看报听广播,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但她总是来找宋柚,了解下前线的情况。

  宋柚晚上都在陪李清芳,她知道婆婆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强,很担心丈夫跟儿子的安危,不过是刻意表现出很乐观的样子。

  “妈,他们肯定会平安回来,完全不用担心。”宋柚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显得话语苍白,但还是要安慰李清芳。

  “你就多在我这儿呆着吧,看你很乐观,我也没那么担心。”李清芳被宋柚的开朗豁达精神感染,有这么一个人在眼前晃悠心情很好。

  周日,韩森一家过来吃饭。

  宋柚家的仨孩子、平娃、顺娃、抗抗还有梆子、柱子这些孩子凑在一起,毛豆很羡慕柱子,他过一两年就高中毕业能考军校。

  毛豆跟大家宣布:“要是我是个战士的话,这次打仗肯定要去前线,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最好跳两级,这样能早点考军校。”

  宋柚被毛豆的豪言壮语震撼到了,豆包跳级有可能,毛豆费劲,她笑眯眯地说:“那我就等你的学习成绩。”

  柱子跟抗抗的理想是考大学,平娃想跟她妈一样当公安,顺娃的理想是当医生。

  豆包说:“我的理想是跟我二伯一样,当个航天工程师。”

  韩林被豆包感动了,平娃跟顺娃都对他热爱的领域没兴趣,豆包成绩名列前茅,居然想当航天工程师。

  他欣慰地拍拍豆包的肩膀:“航天事业后继有人,你加油吧。”

  俩人很快约好,等有时间韩林带豆包去他们研究所参观。

  “谢谢二伯。”豆包很开心地说。

  “妈妈我没有理想。”嘟嘟胖乎乎的小手拍着自己脑门也没想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嘟嘟就健康平安快乐长大就好啦。”宋柚蹲在闺女旁边,亲了下她的小脸蛋。

  “好的,妈妈。”嘟嘟勾着宋柚的脖子,甜甜地说。

  韩振邦三月二十几号回来,他说反击战取得胜利,但边境纷争还没结束,韩承他们留在边境。

  他带回了韩承的信,字迹刚劲有力,力透纸背,是韩振邦返回前让他写的,只有寥寥几句,让她不要担心。

  宋柚每晚睡觉前都会看一遍这封信。

  在不公开发行的内参报纸上,宋柚看到了关于前线的报道,上面有韩承的照片,他在茂密的丛林里,匍匐在地,端木仓直视前方,脸上的表情果敢坚毅。

  宋柚的思绪顺着新闻报道飞到前线,她把这份报纸收藏起来。

  韩振邦难得夸奖三儿子,他说:“韩承在前线表现很棒,他之前提的关于派哪些部队还有武器的提议我们都有重视,还透彻地研究了边境的地形跟气候,仗打赢了,我军伤亡极小。”

  听他这样说,宋柚觉得很欣慰。

  李清芳心放下一半,反而过安慰宋柚:“等边境安稳他就该回来了。”

  宋柚也忙碌起来。

  这天吃过晚饭,她接到江远鹏电话,对方说:“宋柚,咱们学校研究生招生恢复,大二在校生可以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考上后就直接读研究生。”

  宋柚觉得很惊讶,大二学生就可以报考研究生,看来这个年代真的有很多机会。

  她并不意外江远鹏会提前通知她,说:“我知道了。”

  江远鹏说:“你想考研究生吗,你现在大二,读研究生的话读三年,正好跟本科同学一块毕业,在时间跟学历上很有优势。”

  宋柚本来就是大龄学生,自然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都是读四年书,谁不愿意直接拿个硕士文凭呢。

  她很冷静地说:“我得等系里通知出来之后跟系里打听下情况再说。”

  江远鹏说:“你要想考的话我可以跟你系里老师打招呼,你本来成绩就名列前茅,这考试又是择优录取。”

  他没多说,点到为止。

  宋柚没想到江远鹏会想到帮她走后门。

  他又在展现他没处安放的父爱。

  一时间她心里有很多感慨,但没感动。

  她严词拒绝:“不用,我的事情不用你帮忙,我能凭自己能力考,你可别掺和,好像我没真本事,靠走后门才能考上一样。”

  江远鹏对宋柚说什么都不意外,说:“那好,我不掺和,我就算是通知你,你们系的考试应该是考两门专业课外加面试,你好好准备。”

  “我知道,你绝对不能掺和。”宋柚又重复一次。

  “好。”江远鹏保证。

  宋柚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她在高考报名的时候还不知道想报考什么专业,没有任何规划,可她现在想明白了。

  她想毕业后留在华大当教育学的老师,也许她会成为教育学领域的专家。

  她考上大学后其实并不想多努力了,只不过是被她拼命读书的同学推着往前走,她想考研究生应该是她最后一次努力。

  如果韩承在家,一定会支持她考研究生。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24 10:32:38~2022-07-25 15:42: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夜雨 20瓶;愛做夢的秋 3瓶;yolo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出来了, 除了允许大二学生报考,在读工农兵学员能考,还有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都允许报考, 一共招收三十人。

  宋柚想即便是毕业多年的正经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多年, 也未必有竞争力,可能大家水平差不多,都很一般。

  反正比后世考研容易得多, 这么好的机会一定得抓住了。

  而且杨白齐教授会参加面试, 杨教授鼓励宋柚报考研究生,面试环节宋柚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两门专业课完全不知道考什么。

  她想要是能把图书馆所有的专业书都看一遍, 总比别人有优势。

  这些天宋柚吃过晚饭, 还要去图书馆看书,九点半图书馆闭馆回家,嘟嘟已经入睡, 柱子跟梆子都在他家看书,四个孩子占了两张书桌,都很认真。

  “你们几个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学习这么认真?”宋柚问。

  “婶婶, 我再给毛豆跟豆包辅导功课。”柱子说。

  这是好事儿,但宋柚看柱子的神情有几分羞赧。

  “妈, 我还有豆包跟我们班主任说过了,老师答应我们跟六年级学生一块参加升初中考试。”毛豆说。

  豆包说:“妈, 现在我们五年级, 马上要升六年级, 我们要想跳级的话只能参加升初中考试, 初中课程多,要跳级的话就更难了。”

  “对,我要是想早点考军校只能参加升初中考试。”毛豆说。

  宋柚略微惊讶说:“你还真想跳级啊,这离考初中还有三个多月,你们能学完六年级的课程吗?”

  她本来觉得毛豆说的想跳级的事情只是说说而已,过几天就忘了,没想要还真的付诸行动。

  华大附中是市重点,离家也近,宋柚倾向于让俩孩子上这个学校,即便是营地子弟,想上华大附中也得考,成绩不好只能去附近略差些的中学。

  宋柚觉得俩孩子都能考上,即便豆包成绩优秀,也让他按部就班地上课,没有想过跳级的事儿。

  豆包很有信心:“考初中就两门课,语文跟数学,我们来得及准备,我们这不是找了柱子哥给我们辅导。”

  柱子脸有点红,说:“婶婶,我给毛豆跟豆包辅导是收钱的。”

  二十块钱不是个小数目,他担心宋柚不同意,只要家长不同意,毛豆跟豆包就做不了主,辅导的事儿就泡汤了。

  豆包说:“柱子哥辅导我们到参加考试,我们给柱子哥二十块钱,是我们的压岁钱。”

  柱子说:“我想买个电动坦克,二十块钱刚好够。”

  宋柚想俩孩子长大了,自己去跟老师说提前一年考初中,还花钱给自己请了家教,柱子成绩好,在华大附中读高中,辅导毛豆跟豆包不成问题。

  至于压岁钱,每年外婆、爷爷奶奶给的多,宋柚只留几块给他们压口袋,俩孩子把钱都攒了下来。

  她真的很省心。

  “既然你们有规划那我就不操心了,你们就好好学习吧,正好我最近也要考试,大家一起努力。”宋柚笑眯眯地说。

  听她这样说,柱子明显松了一口气,宋婶婶也太开明了。

  时间已晚,四个孩子正收拾书本的时候,李秋菊来了,一进门就说:“宋柚,你最近学习忙,我看你没空就没来找你,柱子在给毛豆跟豆包辅导,听说还要收钱,我绝对不允许他收,又不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给俩弟弟补课还要收钱,哪有这样的。”

  宋柚笑道:“柱子是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收费是应该的,都是孩子商量好的,我们就别掺和了。我看他们四个都在好好学习,就由着他们去吧。”

  李秋菊有点生气:“孩子就瞎胡闹,哪有补课收二十块钱的,请个老师当家教也不过这么多钱,我看他们几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钱没啥概念。再说你跟毛豆、豆包是一块玩儿大的,还用跟他们收钱吗!”

  柱子知道她妈暴脾气一旦上来那可就控制不住,想要妥协,但听宋婶婶一直在劝她妈,说孩子定的事情不要管,还说收费是应该的。

  “他还要买电动坦克,你说他这么大还需要玩具吗,啥样坦克能卖二十块钱,都能买一百多斤大米了,这不跟抢钱差不多,我不是不愿意给他花钱,也得看买啥,谁家钱是大风刮来的,会花这么多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