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院甜蜜生活 第125章

作者:雨中花慢 标签: 甜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本身没有实力,又没有强大后盾的人也没有底气任性地说话,甚至很难做到不卑不亢,估计只能唯唯诺诺或者无能狂怒。

  韩承被媳妇夸了,软糯清甜的话一直让他甜到心里。

  看他扬着嘴角笑,宋柚说:“我都快被你们宠坏了。”

  韩承脸上笑意更浓,修长手指戳着她带着甜甜笑意的脸颊说:“那能怎么办呢,你已经这样了,就继续宠着吧。”

  这一周宋柚空余时间除了写论文,还抽空去图书馆看关于明清家具的书,大致了解这个时期的家具样式跟名贵木材。

  韩承连着忙了有俩月,下一个周日也休息。星期六晚上宋柚就跟他商量去寄售店看看,买不到合适旧家具的话再去买新沙发。

  韩承不愿意买旧家具,他说:“买新的不好吗,干吗买人家用过的旧的。”

  宋柚说:“旧家具不用票。”

  韩承说:“我多给你找点票不就行了。”

  他虽然这样说,可既然宋柚要去,他就给她当司机。

  “前门那家寄售店最大东西最多,有三层楼,正好等毛豆跟豆包学完棋咱们一起去,这家你要是买不到二手家具,报国寺附近还有一家。”韩承提议。

  他还真不嫌麻烦,宋柚点头说好。

  俩孩子现在周日也忙,上午八点去学棋,下午豆包要去华大家属院找老画师学书画,另外他们还会跟抗抗一块跟秦老爷子学擒拿格斗。

  周日早上七点多钟,他们跟秦老爷子的勤务兵一起出发带孩子去学棋,到九点钟学完抗抗由勤务兵带回去,俩兄弟走路到胡同口。

  宋柚朝他们俩招手:“快上车,咱们去寄售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8 15:37:57~2022-07-19 15:00: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olo 5瓶;karekano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寄售店是国营的, 一楼卖手表、相机、自行车等等贵重人们又常买的物件,二楼卖皮具跟家具,三楼卖各种生活用品、扇子、字画之类, 连旧衣服都有人拿来卖。

  韩承凭着记忆跟宋柚介绍了寄售店的格局,等他们进门见仍然跟之前的陈设差不多。

  “东西可真多。”宋柚目光在一楼各处扫视一圈后说, 她无心看一楼旧物,直接拉着一家人去了二楼。

  毛豆跟豆包对旧家具不感兴趣,说要去三楼看看。

  “你们俩别乱跑。”宋柚说。

  “我们知道。”俩兄弟立刻去了三楼。

  韩承随便扫了几眼旧家具, 压根就没兴趣, 他把嘟嘟抱起来,说:“咱去王府井百货买沙发吧, 说不定有现货。”

  宋柚看这些家具大多七八成新, 有高低柜、五斗柜等, 都是现在的家具,也没啥兴趣,她问售货员:“就这点家具吗, 仓库里还有吗?”

  她不知道寄售店有没有仓库,就随口问问。

  售货员见他们一家穿着体面气质出众,想了两秒说:“仓库有旧家具,平时没啥人看。”

  她引着宋柚他们去了楼后面的仓库, 仓库也不大,三十平米左右, 光线比较暗,大部分都是家具。

  宋柚看到最角落里一架屏风, 顿时眼前一亮。

  “你看那个。”宋柚马上略带激动地指给韩承看。

  韩承顺着她手指的方向, 实在没看到合适家具, 视线往旁边移, 说:“你说的是那两把太师椅吗?”

  宋柚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看那两把太师椅看着不错,不过她还是先去看屏风。

  屏风很精致,上面有繁复的雕花,不懂的人都能看出工匠手艺非凡,而且保存完好,边角都没有损坏。

  从形制、工艺跟保存完好度看,宋柚觉得屏风应该是清朝的,售货员说是紫檀木料,宋柚看那木料应该是小叶紫檀,木料厚重、沉实,不太明亮的光线下似能看到点点金星闪烁,整个屏风有种古朴又雅致的气息。

  宋柚跟韩承商量:“我说的是屏风,要不这么漂亮的东西先买回去再说,价格也不贵,一百五十块钱。”

  韩承看着她认真的神情,说:“咱家需要屏风?买回去摆哪儿?”

  现在一般人家住房都特别挤,没人会买这种没用又占地的家具,再说价格也高。

  售货员知道这屏风一直卖不出去,嫌屏风占地方,见终于来了个冤大头,撺掇说:“这是老物件,物主说是清朝的,有挺多人专门收集好物件,你们家要是有地方就买了呗,你这次犹豫下次再来说不定就卖了。”

  宋柚跟韩承说:“我觉得好看。”

  难得有她喜欢的东西,韩承几乎是马上妥协,语气宠溺地说:“你觉得好看就买。”

  反正他家地方大。

  宋柚已经习惯了他这么大方干脆,又指着那两把太师椅说:“这两把椅子也要了。”

  她看出那两把椅子保存完好,是海黄木料,有妖娆的纹理,木料的光泽跟气韵都是旁边的现代家具没法比的。

  椅子因为是有用物件,价格并不便宜,两把二百二十块钱。

  售货员非常感动,终于把这些平时无人问津的家具卖了出去,她马上赞道:“你眼光真好,这些家具买回去,整个家都蓬荜生辉。”

  韩承心说什么蓬荜生辉,这些家具放在角落吃灰差不多。

  他提醒宋柚:“二百多块钱能买个挺好的沙发了,再说咱仓库里有椅子,拿几把来用就行。”

  宋柚笑盈盈地说:“这椅子买回去给爸坐,气派。”

  韩承:“……”

  花了三百七十块钱,买了三件家具,宋柚感觉神清气爽。

  别看就买了三件旧家具,可是宋柚感受到了收集的乐趣,她想以后有时间会经常到寄售店转转。

  韩承说:“咱们先回去,我再开辆皮卡来拉。”

  他们走到门口等着,等兄弟俩从三楼下来,边往停车的方向走,豆包说:“妈,三楼有字画,以后咱们可以多来赚几趟,说不定能碰上大师的画。”

  韩承说:“真是你妈的儿子,都想来看老物件。”

  毛豆说:“就是落款是大师,也有可能是赝品。”

  豆包很有信心:“我学国画的老师会判断正品赝品,我会跟他学。”

  “妈支持你,只要你看中妈就给你买。”宋柚说。

  “那要是买到赝品怎么办?”毛豆担心豆包的水平。

  宋柚倒是很坦然:“要捡漏总有失手的时候,又不会花大价钱买没把握的东西。”她摸着豆包的小脑袋,“买到赝品妈也不会说你。”

  韩承:“……”别看现在说得好,他担心到时候母子俩难过。

  韩承把他们送回家,又开皮卡去寄售店,把三件家具拉了回来。

  有两个战士跟他一起抬屏风,韩承问:“放哪?”

  可别挡在客厅门口。

  宋柚往书架旁边的角落指:“都放在那儿,我已经腾出地方来了。”

  仨人小心翼翼地把屏风摆好,椅子就放书架两侧。

  宋柚拿了软布,把上面的浮尘擦拭干净。

  兄妹三人看着摆在客厅角落里的屏风跟太师椅,他们现在质疑妈妈的眼光,为什么不买柔软的沙发,买了这几件。

  毛豆坐在椅子上,怀里还抱着嘟嘟说:“真不如沙发舒服,这椅子还凑合就是有点贵,这屏风买了有用吗?放着都嫌占地方。”

  “爸,你怎么不拉着我妈不让她买呢?”豆包说。

  韩承扬了扬眉毛:“我愿意花钱让你妈开心。”

  宋柚看着他笑,听到他这句话她更开心。

  毛豆说:“我们算看出来了,妈是咱家的老大,她说啥就是啥。”

  宋柚笑道:“这不比现在的家具好看多了,摆在咱家里显得咱们一家都有文化。”

  兄弟俩已经过了搞破坏的年纪,嘟嘟可不一定,宋柚蹲下来跟嘟嘟说:“你不到屏风跟椅子这边来,省着弄坏了。”

  嘟嘟乖巧点头:“我知道,这些家具好看,弄坏了就不好看了。”

  宋柚用食指戳她软乎乎的小脸蛋:“嘟嘟真有眼光。”

  已经到了吃饭时间,去公婆那儿吃饭的时候,仨小家伙马上把爸妈买了太师椅跟屏风说了一遍。李清芳笑对宋柚更宠得没边:“你妈都没用过新家具,她用的都是部队的旧家具,她想买啥就买,等你们爸爸有空再去买沙发。”

  傍晚去传达室领牛奶的时候,宋柚还拿到了吴跃进的信,一想就是说买户口的事儿,宋柚赶紧拿着信回家一看,果然是说这事儿,他自己举棋不定,想到京城来,但又觉得叶静可以找更好的对象,于是问宋柚的看法。

  看完信,宋柚马上给他回信。

  要是吴跃进是宋柚的亲兄弟姐妹,宋柚肯定会让他马上过来,但他们只是朋友,宋柚没法对他的人生负责,不能催他,只能帮他分析让他自己做出判断。

  宋柚在信里写了三个意思。

  一是让他考虑以后的路准备怎么走,是否非要一直留在家乡。

  二是虽然买户口跟工作要花三千五百块,但要是户口卖给别人,以后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三是有了非农业户口跟工作就跟大多数工人差不多,叶静都没嫌他,他也不需要妄自菲薄。

  把信写好,宋柚马上把信贴好邮票投进了大门口的邮筒,然后带仨孩子跟韩承一块去吃晚饭。

  温长空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把宋霜降的调动手续处理好,工作是街道妇联主任。

  温明征特意给宋柚打电话,说:“本来可以安排进军工厂工会,但这事儿是我爸一手操办,又是从外地调入京城,我们想还是低调一些,就安排在军工厂附近街道,是街道妇联主任,不像她在农村总要下乡,这里不用外出反而更轻松一些。工资跟她之前一样,是二十三级工资,五十块。要是想进军工厂的话,以后再调更好。”

  宋柚觉得他们考虑得很周到,说:“街道妇联主任的工作就很不错,职位跟工资我妈肯定不在乎,而且我感觉我妈虽工作认真,可并没啥事业心,能调到进城跟我们一起生活就已经很好了。”

  她就希望宋霜降做个正常时间上下班不用加班不忙不累的工作,街道妇联主任就挺好。

  宋霜降也接到消息,准备进京,除了办理户口迁移证跟开介绍信,剩下的就是收拾东西。

  衣服、被褥等日常用品、收音机这些还有吃剩的粮食能带的都带上,这都好说,就是放在炕底下的古董比较麻烦。

  估计她这房子锁了门也不会有人闯空门,但她还是不放心,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些东西挖出来带到京城。

  宋霜降准备好土坯、黄土、稻草这些搭炕必备的东西,就关了大门,又把炕给刨了,把里面藏着的唐三彩等古董拿出来,再重新把炕搭上,这样外人就看不出这炕曾经动过。

  家里的鸡她做成了风干鸡,养的两只狗分别送到砖窑厂跟制香厂看门护院。

  站在门口看着拾掇整齐的院子,宋霜降抹了把脸上的汗,还是在闺女身边好,她对这里没有一点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