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 第62章

作者:乌鸦老道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打脸 穿越重生

  “大妹子,你们吃不吃饼?可好吃了。”

  “你叫谁大妹子?谁吃你的饼,也不知道干净不干净。”

  郑秀嫌弃的看了一眼曹大姐手里拿着的油纸里的饼子,很是不屑,面前这个胖女人即使穿了一身的确良料子的衣裳,也掩盖不了她身上那股乡下女人的村味。

  曹大姐被郑秀这番话,羞辱的顿时有些局促了起来,她心里忍不住埋怨自己,上火车的时候在心里默念了好几句同志,城里的人都喜欢喊人同志,可她就是不长记性,一张嘴就又喊人大妹子了。

  就在她难堪的要把手收回来的时候,斜对面突然伸出来一只男人的手。

  “大姐,我刚刚就闻到香味了,正寻思着怎么开口朝你要哪。”

  沈三儿从油纸里拿起一块油滋滋的葱花饼子,把曹大姐从刚刚那股尴尬中解救了出来。

  可一旁的郑秀却不乐意了,

  “沈三儿,你要是想吃饼子,等待会回去让周姨给你做。”

  郑秀说着,斜了一眼曹大姐,

  “这乡下来的女人也不知道她做饼子有没有洗手,你快把饼子扔了,别吃坏肚子。”

  “你咋这样说话啊,我乡下来的咋了?我做饼子的时候,那手洗了好几遍,洗的可干净了,再说这饼子我自己都吃了。”

  曹大姐见郑秀这样说,顿时急了,她可以说她饼子不好吃,但不能说她做的饼子脏,她虽然是打乡下来的,可她也讲卫生啊。

  “大姐,你甭搭理她,她这有病。”

  沈三儿指了指郑秀的头,意思是她脑子有病,这可把郑秀气坏了,

  “沈三儿……”

  沈三儿不搭理她,自顾自的吃着手里的葱花饼,一边吃还一边夸曹大姐饼子做的地道。

  “小兄弟,你爱吃就来拿,大姐做的饼子干净着哪。”

  对方一副高/干子弟的矜贵样儿,不像是一般人,他的肯定让曹大姐又重新找回了自信。

  郑秀见沈三儿不搭理她,她就在一旁生起了闷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嫌窗外的光太亮了,就看向姜苗,

  “你把帘子给我拉起来。”

  这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让姜苗很不爽,她懒得搭理斜对面那个下巴抬到天上去的女人。

  郑秀见姜苗不搭理她,有点恼羞成怒了,

  “你耳朵聋了吗,我在和你说话。”

  姜苗就像是没有听到似的,身子靠在后面,欣赏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

  “郑秀,你够了。”

  沈三儿不耐烦的看着身边的女人,原本脸上的嬉皮笑脸不知道啥时候消失了。

  郑秀怔了一下,像是被男人给吓住了,等回过神来她突然捂着脸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沈三儿,你没良心,我这么喜欢你,你却对我这个态度,你对一个不认识的村妇都比对我好,你还要和我离婚……我除了家世配不上你,到底还有哪一点不好?”

  沈三儿任她哭,也不哄。

  “小兄弟,要不你哄哄她?这两口子过日子哪有不磕着碰着的。”

  曹大姐瞅对面的年轻女人哭的这样可怜,忍不住劝道。

  “大姐,我不会哄人,她哭就让她哭吧。”

  沈三儿的话让曹大姐有些无语,到底是不会哄人还是不想哄啊……

  郑秀听到沈三儿的话,哭的更加伤心了,

  “沈三儿,你这个负心汉……我就知道你和外面的小妖精好上了,你对不起我。”

  虽然郑秀很讨人厌,但她这番哭诉,把沈三儿塑造成了一个始乱终弃的坏男人形象。

  听得姜苗忍不住又打量了他一眼,可没想到,俩人的眼神又对上了,姜苗瞪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股子鄙夷。

  这男人瞧着就不像那正经男人,那个叫郑秀的咋会眼瞎喜欢上这样的人?

  被对面女同志鄙夷的沈三儿忍不住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

  等姜苗下了火车,天已经微微亮了,她在火车站和曹大姐分开后就搭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

  姜家住在双水职工家属筒子楼里,那还是以前厂里给姜爸姜妈分的房子,房子不大,但比着楼里的其他家也不小。

  姜苗下了公共汽车,立马就感觉出来,这里人的精神面目是疙瘩村那个地方不能比的,宽大的路上到处都是骑着自行车上班的人,街道两边开着大大小小的国营店,有供销社,有鞋店,有副食品店……百货大楼。

  姜苗站在路边,看着墙上贴着的“抓生产,奋斗”的字样,以及那很有年代感的街道,整个人就仿佛穿越了似的。

  这里的人,女的都剪着齐耳的短发,有的是编着一条辫子垂在胸前,穿的衣裳都是干净而得体,没有补丁。

  年轻的女孩们都穿着布拉吉或者蓝色的工装,男的有的穿着中山装,手里提着在这个年代象征身份的手提包,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公家人,或者是厂子里的干事。

  姜苗身上穿了一套朴素的旧衣,那还是原主刚下乡的时候穿的,比着那些穿布拉吉的年轻姑娘,显得有些过时了,但姜苗的气质比较能打,所以也不土,没人看出她是刚从乡下返城来的,如果不背那个土得掉渣的碎花包裹,可能就更好了。

  道路的两旁种着一排高大的梧桐树,庞大的树冠遮住了太阳,人走在下面很阴凉,地面上有些斑驳的光线。

  等姜苗按着记忆中的路线找到姜家所在的那栋墙皮已经有些裂开的筒子楼前,正准备进去的时候。

  “你……你是吴淑兰家的三闺女……姜苗吧???”

  正在楼下晾衣裳的孙嫂,用不确定的目光瞅着姜苗。

  “孙姨,是我。”

  姜苗也显然认出了眼前这个干瘦的妇女就是姜家同一个楼道的邻居。

  “呀,真是你啊,我刚刚都差点不敢认,你这下乡三年,咋变化这样大啊?”

  孙嫂放下洗衣裳的盆子,一把抓住了姜苗的手,让姜苗有些不适应。

  “我爸妈在家吗?”

  “不巧,你爸妈刚走去棉花厂了,不过你小妹姜敏在家里哪,快回去吧,这三年没回来,肯定想家了,你妈肯定不知道你回来,我待会去厂里告诉她这个喜事。”

  孙嫂拍了拍姜苗的手。

  “行,孙姨,那我先回家了。”

  姜苗说着,就进了筒子楼,来到了三楼里面第三间房门口。只见屋门口右边摆着做饭的家伙什,墙边堆着一堆煤球。

  墙上装了一个柜子上面放着油盐酱醋,桌子上面放着一个切菜的案板,旁边坐着一个铝锅。

  案板上还放着一个切了一半的半颗白菜,以及一截葱叶,上面还摞着几个早上没来得及洗的碗。

  她打眼望去,只见楼道里几乎家家门口都是这个样子,她收回目光,推开门走了进去。

  正躺在沙发上看书的姜敏,见家里来了生人,连忙从他爸在旧货市场淘来的旧沙发上下来,一脸戒备的瞅着站在门口,有些眼熟的年轻女人。

  “你是谁啊?”

  姜苗用脚把身后的门给踢上,把手中的包裹随意的扔在门口旁边的柜子上,然后毫不客气的走到沙发旁边坐了下去。

  这才回答姜敏的话,

  “我是你下乡回来的三姐。”

  姜敏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皱着眉头质问姜苗,

  “你咋回来了?”

  语气里没有任何的想念和欢迎。

  “这是我家,我想回来就回来,没必要和你说吧?”

  歪在和鸭蛋黄颜色差不多的沙发上的姜苗,翘着二郎腿,斜晲着站在地上质问她的姜敏。

  “你现在说话咋这么冲?”

  姜敏有点诧异,她印象中的三姐是个很腼腆的人,说话从来都是细声细气的。

  “你不是在乡下当知青种地的吗?你咋突然跑回来了?”

  “不想种地了,就回来了。”

  姜苗到底还是耐着性子解释了一下,这个姜敏也真是够冷血的,三年下乡没回来的姐姐,现在回来了,竟然这个样子。

  “那你住哪啊,家里可没你住的地了。”

  姜敏一张口,说的就是不讨人喜欢的话。

  原主让出了自己的工作,替大哥下乡三年,这中间,姜家人连份电报都没有给原主打过,更不用说寄些吃的穿的,全家人就好似忘了原主这个人似的,还是原主当初在疙瘩村结婚生子的时候往家里打了份电报,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作者有话说:

  十二点还有一更

第59章

  “这就不劳你操心了, 我替大哥下乡三年,我可是家里的大功臣,谁没地住都行, 也要有我的地住。”

  姜敏听到这个陌生的三姐这样说, 心里有点不舒服。

  “去, 给我倒杯水来。”

  姜家的沙发是那种单人沙发,姜苗横躺着,连鞋子都没脱,把脚垂在下面, 仿佛一只没有骨头的咸鱼。

  在姜敏看来,三姐就仿佛大爷似的, 吩咐她去倒水,她心里不乐意, 但看在她刚回来的份上, 拉着脸子到底还是去桌子上, 拿起塑料暖水瓶给她倒了一杯水。

  “给。”

  姜苗把那掉了白漆,露出黑边的搪瓷茶缸接了过来,她没有嫌弃, 而是喝了两口水,站起来,在客厅里乱转悠, 只见姜家的变化和原主记忆中的差别很大。

  姜家是小三居,客厅不怎么大,中央的位置摆了一张饭桌和几把凳子,西边放着一个红色掉漆的橱柜, 橱柜左边放着一个洗脸盆, 右边是一张桌子, 上面放着几瓶白酒。

  屋子后山的位置,墙上正中央挂着领袖的人物画,右边的位置,挂了一张没有原主的全家福,再右边就是一个印着摩登女郎的日历,已经被撕掉一半了。

  东边的墙上什么也没挂,一把老式拖把在墙上竖着。

  再往里走,就是姜家的房间了,原本是有三间房,可大儿子姜向军要结婚,嫌家里的房间小,吴淑兰两口子就把两间挨着的房打通,合成了一间大屋。如今那里面住着姜向军两口子。

  剩下的一间是小屋,住着姜敏和姜娟。

  而吴淑兰两口子住在了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