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 第134章

作者:乌鸦老道 标签: 年代文 爽文 打脸 穿越重生

  “好点没有?”

  “我……”

  姜苗声音嘶哑的很不像话,就像是破风口子似的。

  “别说话,来喝点水。”

  沈三儿端过一杯水递给姜苗,姜苗接水的时候,才发现他手上被油烫出来了三个水泡。

  姜苗一时间心情很复杂,他估计在家从来没有做过饭。

  “你还烧不烧了?”

  沈三儿动作很自然的把手放在了姜苗的额头上。

  “好像不烧了,你再等我一会儿,一会儿饭就做好了。”

  沈三儿急匆匆的跑了出去,他的手表随意的扔在了桌子上,袖口卷起,看着锅里煎糊掉的鲫鱼,从没做过饭的二世祖,不知道该咋下手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糊味。

  坐在屋里的姜苗听到屋外乒乒乓乓的声音,想出去看看,可沈三儿直接把门从外面关上了。

  “你别出来,别出来,菜一会就做好了。”

  沈三儿从地上把鲫鱼捡了起来,他当时一下子买了三条,已经煎糊掉两条了,现在这条是最后一条。

  在一个小时后,姜苗终于吃上了饭,不过是沈三儿跑到外面买的,而不是做的,那最后一条鱼也光荣的在他手中结束了。

  “多喝点汤。”

  沈三儿给姜苗盛了一碗鸡汤,放在了她的手边。

  “沈三儿,这周休息日你还想去看电影吗?”

  姜苗看着他手上的水泡,忍不住问。

  沈三儿眼睛顿时一亮,

  “当然了。”

  饭后,在家里啥也不干的公子哥,在姜苗这变成了勤奋的小蜜蜂……去洗碗,四只碗,摔的就剩下了一只。

  “过来。”

  姜苗向他招了招手。

  沈三儿放下扫把,跑了过来。

  “手伸出来。”

  姜苗拿出从孙嫂子那里借来的药油,抹到了沈三儿因为做饭,而鼓起的水泡上。

  沈三儿贱兮兮的把自己的凳子往姜苗身边拉了拉,想离她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被姜苗一个眼神瞪的,立马又把凳子拉回了原来的位置。

第112章

  姜苗病好了之后, 就去酒厂上班了,沈三儿天天给她带饭吃。

  这天,姜苗拎着沈三儿让家里帮佣做的饭回来了, 刚踏进大杂院, 就看到她门口站着之前跑到姜家说她是她们亲闺女的两个人。

  “你们怎么找到这来的?”

  姜苗没有给他们好脸子瞧, 自顾自的从兜里掏出了钥匙,打开了屋门。

  “苗儿,我们是来问问,你那事想的怎么样了?你怎么搬出来住了, 这个地方又乱又脏,还是跟着爸妈回家住去吧。”

  江大松一边说, 一边环顾着大杂院的环境,只见墙皮都脱落了, 院子里挂着女人的背心, 男人的大裤衩子, 还有小孩子的尿布……

  这个院子住了五六户人家,门口随意放着小板凳,墙上挂着辣椒大蒜, 墙角堆着蔫蔫的大白菜,还有煤球,一两户已经下班的人家, 正坐在自家门口,择着菜,往这么探头探脑的。

  穿着布拉吉,背着包, 脚上瞪着小高跟, 戴着女式眼镜的宋婷, 自打踏进了这个大杂院,一直都是捂着鼻子的,她那保养的很好的脸上,透着一股子对大杂院浓浓的嫌弃。

  仿佛踏进这个大杂院,就会把她搞脏了似的。

  姜苗打开门,她迫不及待的就进屋了。

  姜苗眉头顿时一皱,

  “谁让你们进来的?”

  “你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和我们说话?我们可是你亲爹妈。”

  宋婷脸子顿时拉了下来,要不是为了她,她能到这个乱糟糟的地方来?她责怪完姜苗,就顺势打量起了屋里。

  只见屋子简陋的很,只有个橱柜,和一张桌子,两条板凳,一张床,床上乱的就像猪窝似的,墙角的盆子里放的脏衣裳多的已经把盆子都给淹了,还不拿去洗。

  她看到这一幕,心里越发嫌弃这个不讲卫生,不爱干净的闺女了,她从包里掏出一张手绢,在板凳上来来回回擦了好多遍,才肯坐下来。

  姜苗见他们这样死皮赖脸的,也不着急赶人,而是问出了一个她这几天都困惑不解的问题,

  “那张医院给的血型证明,你们没有我的血,是从哪里得来的报告?”

  还有那天,她虽然没有拿起桌子上,这两人留下的一沓证明,但她当时撇了一眼,那些纸张都有些泛黄,不像是医院刚开的,倒像是几年前的东西。

  如果是几年前开的,为啥才在这个时候,登门认闺女哪?

  她隐隐约约记得,原主五六年前,好像去医院献过一次血。

  姜苗这样一问,江大松和爱人宋婷对视了一眼。

  “是这样,六年前,你妈去医院,刚好碰到你在医院献血,觉得你长的和她比较像,就托关系弄来了你的血型,一调查,才知道当年抱错了孩子。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找你,可人海茫茫,愣是找了这么多年,才让咱们相认。”

  “是吗?原来你们在六年前,就知道孩子被抱错了,我记得我们去医院献血,都会登记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的,你们怎么没去学校找我啊?”

  姜苗狐疑的看着江大松,如果真想找到一个人,哪里用的了六年啊。

  “当时献血的人太多了,不仅是你们学校的,还有其他人,等你妈去打听你叫啥名的时候,那张登记表上都有上千人的名字了。”

  面对姜苗的质问,江大松眼底闪过一抹慌张。

  “有上千人的名字怕啥,那上面总不可能都是女孩的名字吧,去掉一半男孩的名字,也就剩下一半了,你们挨个去问,去打听,也用不到六年吧?”

  要知道去献血的时候,人家会让你填学校和单位,那个时候都是一个学校,一个单位同时去的,人比较密集。

  所以江大松说的这番话,越发加重了姜苗的怀疑。

  “你这个孩子咋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啊,难道你以为我们是在骗你啊?你爸给你说的不全,当初我去医院打听你叫啥的时候,去找医院献血的登记表,可那登记表丢了一本。

  一个月前,我突然想起来当年和我住在一个病房的孕妇,就想,孩子会不会是在那个时候抱错的,就赶紧去医院打听了,这才知道,你养母叫吴淑兰,一个棉花厂的女工。”

  说这些话的时候,宋婷脸上流露出一抹心虚,她看着眼前这个长的很像她的闺女,心里想的是如果把她认回家,小云知道她不是她和大松亲生的,那她该有多伤心啊。

  姜苗听到她的解释,嘴角扬起一丝冷笑,她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她越发肯定这两口子六年前已经知道吴淑兰是谁了。

  这么点事,咋可能隔了五六年才想起来去医院调查当年同一个病房生孩子的人?

  姜苗此时觉得很心寒,彻骨的心寒,为原主有这样的父母感到不值,如果这两个人当年从姜家把原主认回家,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她下乡插队了。

  即使下乡插队,有她们的关心,原主是不是就不会嫁给徐川了,从而避免早死的结局?

  以前不上门认闺女,肯定是舍不得自个养大的闺女,恐怕是想将错就错下去,既然这样,她们俩就应该一辈子不揭开这个真相。

  现在巴巴的凑上来,想认闺女了?哼,恐怕驱使他们来认闺女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想她,或者后悔啥的,而是这里面掺杂了其他不纯粹的想法。

  如果他们真的想她,真念着这个亲闺女,那六年前早就把她领回家了,而不是装聋作哑整整六年。

  “苗儿,是不是姜家人听说你不是他们的亲闺女,就把你赶出来了?我早就听说,这家人对你不好,当初还让你去替他们那个儿子姜向军去下乡插队。”

  江大松试图想挑拨他闺女和姜家人的关系,因为只有他闺女和姜家疏远了,才会和他们亲近。

  姜苗还是没有说话,冷眼瞧着现在才跑过来为她打抱不平的男人,这是亲爹吗?

  “你以后不要再和姜家人来往了,收拾收拾和我们回家,我和你爸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住在这个破地方。”

  宋婷说着,从板凳上站了起来,用命令的语气对姜苗说,她不知道,姜苗是最讨厌别人用这幅语气和她说话的。

  更何况,迟来的关心,有用吗?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住在这个破地方,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有多关心自己的亲闺女哪。

  “说完了?对了,你们叫啥啊?”

  姜苗还不知道这俩人的名字。

  江大松这才意识到,他没有向闺女介绍自己,

  “你爸我叫江大松,在烟厂当副厂长,你妈叫宋婷,在厂子里当干事,等你回到咱家,爸让你进烟厂当正式工人,可不是那种临时工。”

  江大松是知道这个闺女会外语的,否则他也不会上赶着来认她,眼瞅着烟厂的王厂长快要退下来了,他还想把这个闺女认回来,安排进烟厂,这算是给烟厂引进了高级人才,到时候进了厂子,也能帮他一把,把他往正厂长的位置推一推。

  要知道,当初刘闻刘干事没把这样的人才引进到他们烟厂,王厂长还叹了好几天的气哪,这个王厂长那可是很稀罕他这个会外语的闺女的,到时候让他这个闺女在王厂长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现在这个时候,会外语并且还会三门外语的人,在林城那是一个都找不出来,这样的人才,对于厂子来说,那可是非常重要的。

  到时候,他替厂子里把这样的人才招进来,王厂长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这也就预示着,他转正更有希望了。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把这个会外语的亲闺女认回家,并且和她处好关系。

  “你姓江?”

  姜苗不知道为啥,突然想起来那天给她扔钱,还说了一堆膈应人的话的江云,她也姓江,咋这么巧。

  “你们那个便宜闺女该不会是叫江云吧?”

  “你咋知道?你认识小云?之前就听说你和小云下乡插队是在同一个地方,你们认识也不奇怪。”

  江大松见亲闺女提起小云,很激动。

  “既然你和小云认识,那就好办了,等你回到家,就和小云好好相处……不过,你先别告诉小云哪,我怕她一时间接受不了,你就先以我远方侄女的身份住在家里吧。”

  这样的话,可以在不伤害小云的情况下,让亲闺女回家了,宋婷想的很好,觉得自己这个法子,两全其美。

  姜苗看着这个不要脸的宋婷,真是不知道她怎么说出这番话的。

  “我的父母只有吴淑兰和姜建国,你们给我滚出去。”

  “你这是不打算认我们?”

  宋婷瞪大了眼睛。

  “你们想让我认,我就认,这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不要以为生了我,就有恃无恐了,认为我一定认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