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号温僖 第48章

作者:紫色背光键盘 标签: 宫斗 宫廷侯爵 清穿 穿越重生

  康熙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样,笑看她一眼,“你若是不替胤禔相看着些,那我也只好叫惠妃操心去了。”

  这下元栖也只能应下,又和宜妃,德妃,荣妃,宣妃几人共同商议着,今年并非选秀的年份,自然是挑选王公大臣们的女儿,宣进来考察一番,再行定夺。

  反正最后选谁都是康熙一句话的事儿。

  在康熙的授意下,暂定的女孩儿们都是出身极好的,佼佼者有索额图的孙女赫舍里氏,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三等伯之女瓜尔佳氏。

  还有个蒙古巴林部郡王之女博尔济吉特氏,说起来竟是元栖的亲侄女,是她早年嫁去蒙古的姐姐所生。

  本是为了不让宜妃再执着于郭贵人才叫了她,没想到宜妃对着这个竟然真的上了心。

  她看着名单不由讶然,“皇上竟叫选了这样好的家世?依我看她们无论哪个做了太子妃都是使得的。”

  元栖心道这话没错,这里头可不就是有个未来的太子妃么?

  “皇上也不单为了大阿哥,太子就小了大阿哥两岁,估计也是想提前替太子张罗着瞧一瞧。”

  宜妃不无羡慕道:“皇上倒是这么早就替太子相看了。”

  元栖不置可否。

  五阿哥许是没跟宜妃说,但她可知道,今年太子过生辰时,诸阿哥对太子行的是君臣之礼,而且还是两跪六叩的大礼,仅比皇帝的三跪九叩低一级。

  旁的阿哥怎么想她不知道,但胤禛倒是回永寿宫闷闷不乐坐了许久,许是第一次意识到,一向待自己和善的二哥终究是太子,先是君臣,后才是兄弟。

  刚入七月,备选大阿哥嫡福晋的格格们都入宫来了,最小的是元栖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今年才十岁,最大的也就是伊尔根觉罗氏,和大阿哥同龄。

  康熙没说,她也不打算叫惠妃出来瞧瞧,等惠妃千辛万苦托人到永寿宫说话时,她已经和众妃一起到了慈宁宫请安。

  最开始的人选在经过家世和样貌,性情等筛查过后,只剩下了十个。

  小姑娘们衣着鲜亮,头上是各式各样的鲜花,瞧着虽然拘谨,但仍是掩不住少女独有的朝气。

  当然,要除去最边上的博尔济吉特氏,她的模样瞧着完全还是个孩子,脸颊两侧圆鼓鼓的,倒是叫人忍不住心声慈爱。

  元栖注意到,太后往她身上瞧了好几眼,眼里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几个小姑娘齐刷刷请了安,便到了问话的时候。

  头一个赫舍里氏,人瞧着是个沉闷的,回话也是一板一眼。

  太后问她平日里喜欢做什么,赫舍里氏福身一礼,轻声道:“奴才平日读里《女诫》《闺范》等书,也做些女红,还常陪额娘抄佛经。”

  这倒是标准答案,但标准就意味着不出挑。

  且《女则》《闺范》这四字由宫女翻译给太后听,太后稍稍皱了眉,她少时也是在草原上练过骑射的,对于这些约束女子贞静的书自然不大喜欢,但满人近年来被汉化得厉害,她也不能说什么,只是叫赫舍里氏抄了些佛经瞧瞧。

  第二个是伊尔根觉罗氏,如果不出意外,她还会是大阿哥的嫡福晋,就是命有些不好,元栖记得这位伊尔根觉罗氏连生四女才得了个阿哥,这位大福晋英年早逝,估计也是生产过多,掏空了身子。

  伊尔根觉罗氏瞧着聪明些,行为举止有大家风范,说起自己的喜好来,面上带了微微的笑意,自谦道:“奴才自幼读书习字,却也只是粗通,平日里除了女红外,也跟着阿玛学过骑射。”

  听着像是根据赫舍里氏的回答,临时改过的。

  太后面上有些满意,这么小的年纪就能随机应变,临危不惧,倒是很不错。又叫她抄了些佛经,奉上来一看,元栖这个不大懂书法的也能瞧出来好。

  听了太后赞扬,伊尔根觉罗氏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轻松起来,但一举一动仍旧沉稳有度。

  余下的瓜尔佳氏年纪比她们略小两岁,眉眼尚未长开,只能觉出几分清秀。

  她是个磊落大方的,面对上头这么多人瞧着,也丝毫不惧,上前行礼请过安,太后又问了和先前两人一样的问题。

  瓜尔佳氏说的和伊尔根觉罗氏大差不差,但佛经写下来,她的字迹比伊尔根觉罗氏还要好。

  元栖倒是在自己额娘那儿听过瓜尔佳氏的名声,说她小小年纪就跟着额娘学管家,女子该学的她一样不落,甚至于还读过四书五经,骑射也粗通。

  想起康熙昨日叮嘱,她出声问道:“本宫听说你幼时便能作诗文,骑射更是和家里的兄弟不相上下,听起来倒是个神童了,可有这回事?”

  瓜尔佳氏神色未有丝毫心虚,大方应了一声道:“都是家中阿玛和额娘爱惜,奴才当不得娘娘这番夸赞。”

  太后听了宫女翻译,看着瓜尔佳氏的眼神都有些惊异了。

  而后博尔济吉特氏,大家也都知道她是来凑数的,加上给元栖面子,并没有怎么为难,倒是瞧着她肉嘟嘟的小脸可爱,你一句我一句逗她笑个不停。

  过了两日,康熙便下了旨,把伊尔根觉罗氏赐婚给了大阿哥。

  至于更为出众的瓜尔佳氏,康熙并不遮掩,只道是等过两年赐婚给太子。

  在外人眼里,这不免就是把大阿哥挑剩下的赐婚给了太子。

  而只有当日在慈宁宫的人知道,那日瓜尔佳氏才是一众格格们里头最出众的那个,康熙是把太子挑剩下的给了大阿哥。

  元栖倒隐隐猜出了康熙为何故意误导,因为这消息传出去没几日,太子就在摔跤时对大阿哥下了狠手,引来康熙大怒,斥责太子不能友爱手足。

  然而在元栖看来,康熙根本就是没事找事。

  太子和大阿哥本来关系就一般,康熙还一会捧这个一会捧那个的,他以为自己是在试探太子秉性,其实又何尝不是加剧了两人的争端。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06 22:58:58~2022-03-07 23:04: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奔20瓶;5846973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七十三章

  那日替大阿哥选好了福晋,其余几个格格都回家去了,唯有博尔济吉特氏敏慧留在了元栖宫里小住。

  其实是巴拉雅氏进宫一趟,说是预备给敏慧在京里挑个夫婿,所以提前送来,请元栖也帮忙相看。

  敏慧虽是在蒙古长大的,但满语和汉语都说得利落,性子也十分活泼开朗,几日的功夫,便和几位公主玩到了一起,偶尔还带着小十一块儿去马场上看几个阿哥骑射,十分活泛。

  这日她照例带着小十出去,说要和四公主一块去瞧几个阿哥射箭,没过了半刻钟,敏慧面上带着怒意,左手牵一个小十,右手牵着四公主回来了。

  后者面上似有泪痕,眼眶也有些肿。

  元栖是知道宜妃对四公主有多呵护的,见状忙命人取了些孩子们爱吃的甜食和奶茶,正犹豫着该怎么说话时,敏慧已经请过安,带着人下去了。

  明摆着是不想叫她知道出了什么事。

  虽然明知道这些小格格们之间不会有大事,元栖还是命人去查问了她们身边跟着的宫人。

  一问才知道,原来三公主和四公主向来不大对付,只因三公主的额娘兆佳氏,乃是惠妃宫中的人,惠妃一向把三公主视若亲女,又听底下传闻说惠妃是因皇贵妃和宜妃,郭贵人之故被关起来,所以心有怨言。

  三公主精通诗词,玉雪聪明,一贯得康熙喜欢,不比四公主默默无闻,便常在四公主跟前炫耀,又几番挑刺说四公主不通诗书,光学骑射,被带出了一股子野蛮来,没有公主的风范。

  这番话刚巧被敏慧听在了耳朵里,小姑娘第一个不服,但她口才没三公主好,又碍于对方身份不敢动手,自认为在外丢了脸,更不敢将此事说与元栖听。

  苓儿听罢便有些不服,道:“三公主竟然这样跋扈,娘娘可要传话给兆佳贵人,叫她收敛着些?”

  元栖摆摆手,她要是对兆佳贵人出手了,恐怕三公主和四公主之间的不和要闹得愈发大了,“不过是小孩子之间的口舌之争罢了,敏慧这丫头断然咽不下这口气,你去打听打听她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回来时,苓儿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娘娘,十阿哥带着人去库房里寻皇上赏给他用的鞭子了,说是要给敏慧格格用,还说要好生教训三公主!”

  元栖不由一惊,心想自己还是小瞧了敏慧这丫头的脾气,居然要开始动刀动枪的了,这下她不能不管,“快叫人拦下,把她们几个都带过来。”

  走在最前头的是倔脾气的小十,和宫人一人一头,手里紧紧攥着鞭子不肯放。

  元栖沉下脸色:“小十,还不快放手,这么拉拉扯扯的像什么样子?”

  小十眼睛在她小腹上停留了片刻,而后重重“哼”了一声,才松了手。

  倒是很有几分康熙和四阿哥的派头,元栖又是生气又是好笑。

  一边的敏慧见状,忙道:“娘娘,是我不好,我不该拉着十阿哥一起去找鞭子,您要罚就罚我一个人吧!”

  四公主也是一副愧疚极了的样子,道:“敏慧姐姐和十弟都是为了替我出气,才想到要借鞭子耍吓一吓三姐的,娘娘要罚就罚我吧!”

  只不过说了一句话的元栖:......

  不过方才四公主这么一说,她倒是知道了她们拿鞭子的目的,竟然只是想吓一吓三公主,没她想的那么严重。

  正要说话,忽听外头传来康熙的声音:“让我也来瞧瞧,这是要罚谁呢?”

  众人皆起身相迎,行礼过后,元栖和康熙坐在了上首。

  敏慧想要说话,被四公主一个眼神止住了,她自己的事情,想自己来说。

  虽说四公主明显对这个没怎么接触过的汗阿玛有些害怕,但说起话来倒还清楚,三言两句把自己和四公主的矛盾说了出来。

  康熙似乎对处理孩子们见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颇有兴致,耐心听完后便道:“你们这法子倒是不错,但是用鞭子来吓人,只不过有一时的效果,恐怕事后舒宜尔哈哈还要觉得你们胜之不武,对于骑射一类的事情更为不耻,这不就坐实了你们野蛮之名吗?”

  舒宜尔哈正是三公主的名字。

  一时间小十眉头紧锁,敏慧和四公主似乎有些明悟,最后还是敏慧胆大些,问:“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们多读书,然后给三公主看我们不是野蛮之辈吗?”

  四公主脸上写满了为难:“可是读书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读会的,三姐比我们先学,我们要是比不过她,怎么能证明我们不野蛮呢?”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康熙避而不答,而是严肃道:“不学怎么能知道能不能学会?舒宜尔哈只会读书,不会骑射,不知道学习骑射的辛苦才说出这样的话,你们想和她一样只会骑射,却不会读书,一直被她说野蛮吗?”

  最后一句话激起了小姑娘的好胜心,四公主和敏慧一齐出声道:“不想!”

  康熙露出得逞的笑容,“那就以一年为期限,舒宜尔哈学骑射,你们俩读书,到时候朕挨个儿考校你们如何?”

  元栖也觉得有趣,笑眯眯添了一句:“你们要是能在三公主最擅长的领域打败她,她可就一点面子都没有了,这可比拿鞭子吓唬人要有用多了!”

  见两个小姑娘霎时斗志满满,元栖不由得心里替三公主默哀,可怜她那莹白如玉的小脸,这下也要在太阳底下晒着了。

  康熙私自替三公主应下考校的消息传到延禧宫,三公主当下大哭一场,但兆佳贵人和惠妃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若是三公主在考校中得了夸奖,说不准皇上会念着惠妃的教养之功把她放出去。

  这下三公主也只能答应了。

  事情暂时解决了,但元栖可没忘记三公主看不惯四公主的事情,宫里总共这么几个女孩儿,先前无论出身如何,大家都是玩的惯的,三公主又怎么会突然为难四公主?

  吩咐人一打听,元栖便知道延禧宫如今是良嫔掌管,扣惠妃的份例扣狠了,兆佳贵人念着惠妃往日对自己的好,私下拿自己份例的补贴着,两人关系这样好,私下没少给三公主说起宫里的闲话。

  还说郭贵人是自己失足落水,皇贵妃和宜妃却偏要把这个黑锅扣在惠妃头上,还在皇上跟前添油加醋,这才罚了惠妃禁足。

  又说四公主虽然表面话少,但内里却是个藏奸的,如今又和皇贵妃亲近,只怕将来也要成了皇贵妃那样是非不分,嫉妒成性的模样。

  元栖也顾不得有康熙在跟前,连连冷笑道:“对我有怨私下说说也就罢了,何苦在孩子跟前说这些,我说三公主怎么忽然挤兑四公主,原来都是她们在背后挑唆,叫孩子们离了心!”

  话毕,康熙倒是未曾说话。

  元栖看他一眼,意有所指道:“好好一个孩子,可别叫她们给教坏了。”

  这下康熙也不能装作没听到,无奈道:“你说怎么办?”

  元栖比他更无语些,“您是三公主和四公主的阿玛,如今这明明是惠妃,兆佳贵人和三公主有错,您倒一声不吭,四公主心里多不是滋味儿,日后若是出嫁了,恐怕受了委屈也不敢告诉您了。”

  她悠悠长叹一声:“都说没娘的孩子是根草,这话果真不错,郭贵人没了,就也没人愿意照拂四公主,真真是可怜。”

  康熙心底偏疼三公主没错,但听她将四公主说的这般可怜,想起方才在自己跟前略显胆怯的女儿,心底难得升起了几分怜惜,道:“既然是惠妃胡乱说话,便叫内务府削减她一半份例,以示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