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不慈 第161章

作者:张佳音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尹明毓眉开眼笑,“母亲和小郎君团聚,不高兴吗?”

  谢夫人自是高兴,只是有些无奈,“我是万没想到,这孩子如今这般活泼,我都怕他嗓子说哑了。”

  尹明毓见谢夫人神情,便知道她是见识到了,心下好笑,说道:“您直接制止便是,小郎君懂得的,不会伤心哭闹。”

  否则他们不说,谢策估计以为他们极乐意听,可不是孝顺地一直说。

  谢夫人听了,等谢策下学回来,再听他说话说多了,便直接道:“下次祖母想听了便问你,你且先停停,养养嗓子。”

  谢策乖巧地收起话匣子,拍拍祖母的手,道:“好,祖母想听的话,不要害羞。”

  谢夫人哑然失笑,抱着他喜欢极了。

  但谢夫人没对谢家主说此事,是以谢策在谢家主面前,仍然如故。

  谢夫人难得促狭,笑看谢家主耳朵遭殃,又不忍心拒绝孙子的模样。

  东院,尹明毓和谢钦则是因为一锭银子,愉快地“和解”,并且一同赏了前一晚未能赏的画。

  隔日,尹明毓神清气爽,接待上门做客的文娘子、戚大娘子和姜娘子。

  三人倒还都是老样子,也就文娘子稍有些差别,她如今是管家娘子了,气势便足了些。

  尹明毓向戚大娘子认认真真地道了谢。

  戚大娘子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我母亲信中说极喜欢你和策儿,这次的事儿,也算是解决了我父亲晚节不保的风险,且你们又是替我父亲母亲捎东西,又是给我谢礼,再客气便过了。”

  她如此说,尹明毓当即便不再客气,招呼三人随意些。

  戚大娘子和姜四娘子以前也都来过谢家,此时瞧见东院这些与从前完全不同的家具摆设,不免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而因着她们与大娘子的关系,尹明毓便让谢策也过来拜见。

  谢策得知她们和生母关系极好,便亲近地问两人一些生母的事儿。

  戚大娘子和姜四娘子起先还有些顾忌,但瞧见尹明毓并无任何芥蒂,谢策也说得自然,两人对视一眼,便将大娘子的一些事娓娓道来。

  谢策听得认真。

  文娘子是尹明毓的朋友,低声问道:“二娘,你真的不介意吗?”

  尹明毓轻声反问:“那你觉得,若是大娘子泉下有知,她介意吗?”

  文娘子语塞。

  人嘛,心宽则自在。

  尹明毓教金儿银儿取来一摞书,显摆道:“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文娘子不知。

  尹明毓敲敲最上面一本书册,道:“这是南越的小娘子们写的话本,我挑了精彩的带回来给你,还有信……”

  尹明毓从下方抽出几封信,递给文娘子,“这是她们读了你的故事,写给你的。”

  文娘子惊喜,赶紧接过来看。

  尹明毓这一瞧,明明是她邀人来做客,但整个屋子就剩她一个闲人了。

  文娘子眼也不抬地递给她一本书,“这是我写的。”

  尹明毓便饶有兴味地翻看起来。

  邀人上门做客的主人家,再没有比她更随意的了,不过来做客的三人并未觉得慢待,反倒颇轻松。

  三人告辞时,尹明毓亲自送她们出去。

  戚大娘子和姜四娘子明显有话要与尹明毓说,文娘子便体贴地先一步离开。

  两人相视之后,戚大娘子率先对尹明毓道:“先前是我们小人之心,如今细想起来,对你有些不尊重,我们向你赔礼。”

  姜四娘子也道:“你许是不在意,然我们有不妥当之处,也不能若无其事。”

  两人说完,便向她一福身。

  尹明毓扶起两人,借了先前戚大娘子的话道:“两位娘子,再客气便过了。”

  两人顺势起来,皆是一笑,这才又向她告辞。

  尹明毓目送两人离去,她与她们不会成为无话不谈的友人,但彼此欣赏,也可称一句“君子之交”。

第119章

  谢钦晚间回来,告诉了尹明毓一个消息——陛下打算带着皇孙们去龙榆山行宫养病。

  尹明毓立即猜到跟考验皇孙们有关,好奇地问:“陛下可有透露口风?”

  “没有。”谢钦道,“未曾透露,对谢家是好事。”

  尹明毓想想,确实如此,再是君臣相和,臣子也不能事事掺和,免得陛下忌惮。

  谢钦看着她,这事儿涉及到大邺的未来,本该慎之又慎,不好视若玩笑,可既然他们为臣子已经尽人事,之后的事情非他们所能左右,不妨心境轻松些。

  是以谢钦抬手,拇指在尹明毓耳朵上轻轻触了触,道:“陛下命我伴驾去行宫,待我回来,细细讲给你听。”

  这可是现场转述,可遇不可求。

  尹明毓当然不能错过,迅速点头。

  第二日,陛下去龙榆山行宫养病的消息,便直接公布出来。

  满朝文武皆没想到陛下会忽然去行宫养病,还只带皇孙们,大多惊讶、疑惑,也有人猜到陛下近来对皇孙们如此重视,许是有深意。

  唯有平王眼含决然,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也是他最后的机会。

  而尹明毓既然答应带着谢策出城,就撇开朝中的事儿,乘马车赶往京郊的书院。

  谢策非要带着羊,他们就带着羊出来了。

  此时初春,各处初绿,代表着草是最嫩的时候,也意味着牵羊出来,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书院在半山之中,他们下了马车,需得上山,但这一段路,那只羊一直被路边石阶边的嫩草所吸引,谢策牵不住它,就被拽着往边上走。

  平路上倒是无妨,上山的石阶不安全,尹明毓便不让他牵着了。

  他们提前派人来送过拜帖,拜帖上标明了大致到达的时间,所以叶小郎君提前在书院门前等候。

  尹明毓一行人走上来,叶小郎君便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叶廉见过夫人。”

  他刚躬身弯下腰,谢策便雀跃地冲过去,抱住人,兴奋道:“叶哥哥,想你!”

  叶小郎君眼里有喜意,被谢策扑的后退几步,也没有生气。

  时间的变化在小孩子身上尤为明显,将近一年的时间,叶小郎君又抽条了许多,已经是个俊秀的小少年了。

  谢策也长大了些,不过和叶小郎君站在一起,身高还是差那么多。

  尹明毓看着两个孩子,笑眯眯地说:“叶小郎君,许久未见,叶先生可安好?”

  叶小郎君被谢策抱着腰,不好动弹,便就这么回答:“回夫人,大伯一切皆好,如今在外游学,常说颇多所得。”

  尹明毓含笑点头,瞧谢策还紧紧抱着叶小郎君,便道:“小郎君,咱们总不能就站在这书院门口。”

  谢策性子开朗外向,并非不懂事,当即便松开叶小郎君,转而伸出小手牵着叶小郎君的手,乖巧道:“叶哥哥,我们进去吧。”

  叶小郎君点点头,请他们去他和叶大儒的住处。

  叶大儒的名望和学识,颇得书院重视,所以山长为他们分了一座单独的小院儿,不算大,可因着周围邻居都是书院的先生们,极为僻静。

  尹明毓他们一行人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安静。

  有些先生的家眷、随从望过来,却并未大喇喇地出来围观,似乎都带着些书香人家的矜持。

  尹明毓坐在院中的竹桌旁,叶小郎君亲自为她奉茶,而后立在旁边,陪他们说话。

  “你们两个去玩儿吧,不必在这儿陪着我。”

  谢策想去玩儿,可还像模像样地露出些不好意思来,“留母亲一个人,策儿不安。”

  尹明毓能教他拿捏住吗?当然不能,于是道:“那你们在这儿给我倒茶扇风吧。”

  谢策一听,当即嘿嘿傻笑,然后飞快行礼,拉着叶小郎君跑开。

  叶小郎君顺着他的拉扯迈开步子,边走动边不好意思地冲尹明毓一躬身,得到她的颔首,才快步到谢策前头领路。

  尹明毓教几个护卫跟着他们,便坐在这素朴雅致的小院里惬意地喝茶。一杯茶喝完,闲来无事,她就带着金儿银儿走出这片先生们居住的院落,到附近闲逛。

  书院并不禁止人上山,只是大多数普通百姓,对这座京城乃至于整个大邺都闻名的书院和在里面读书的学子们心存敬畏,并不敢随意进出。

  尹明毓方才坐在院子里就瞧见高处有一座亭子,便寻了路拾级而上,走到亭中,居高临下地俯瞰整座书院和山下的风景。

  金儿银儿拿出她平时常吃的小食,摆在石桌上。

  “娘子……”金儿端过来一小碟蜜饯。

  尹明毓拿过碟子,边吃边看向他们才出来的院落中,才这么一会儿,谢策和叶小郎君身边便多了五六个孩子。

  孩子们脸上都是明显的好奇,谢策牵着羊站在他们中间,亲自示范,伸出小手摸羊。

  他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尹明毓只看见叶小郎君拿着一根胡萝卜喂到羊嘴里,她家那只馋羊便任由围观。

  其他的孩子试探地伸手去摸,羊却像是背上长了眼睛似的,边吃胡萝卜边挪开身体不准他们碰。

  银儿笑道:“娘子,都说咱家的羊通人性,瞧它多认人,都不许旁人碰呢。”

  尹明毓对此怀疑,随后就看到有个孩子离开片刻,又拿着一根胡萝卜回来,像叶小郎君那样喂给羊,羊吃了,那孩子又伸出小手去摸它。

  这一次,羊没躲。

  银儿:“……”

  尹明毓轻笑出声,金儿也低头笑。

  而有了那个孩子起头,其他孩子纷纷效仿,一哄而散,再带着各种菜回来喂羊。

  于是他们家通人性的羊饱食一顿,谢策并其他摸到羊的孩子们,小脸上则全都洋溢着快乐。

  银儿已经说不出话来,别开眼,装作更有兴趣地看向书院里。

  尹明毓吃着蜜饯,感慨:“孩子确实得有几个玩伴,省得他空闲了便紧迫盯人。”

  银儿忽然兴奋,“娘子,书院下课了。”

  尹明毓一听,立时转过去,金儿这个婢女几乎与她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