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被迫养娃记 第72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第一天三个人合作就做出来二十五件衣服,第二天,又多了五件。

  一气做了四天,一共做了一百件零五件衣服,风衣多的都要放不下了,第五天终于决定不做了,开始一件件的熨烫。

  涤卡面料耐折腾,而且不像呢子料那么厚,运气来速度也快,两天的时间就给全部熨好了。

  许敏以前眼馋红色呢子外套,现在又眼馋红色风衣,立马拿起一件就要试试,许沁却拦住她,递给她一件米驼色的。

  这颜色说新不新,说旧也不算旧,许敏本来是不喜欢的,但穿上之后,竟然意外的好看。

  她现在已经一点都不黑了,被这件衣服衬托的皮肤挺好。

  是比红色的穿上更洋气。

  “姑,这个颜色还适合我的,这风衣咱咋卖?”

  “二十五一件。”

  许敏点了点头,脱下衣服认真看了看,以前她也看不出门道,最近恶补专业知识,而且每天都温习,生怕姑姑忽然考她答不上来。

  现在能看出来一些门道了。

  姑姑设计的这个衣服,款式洋气好看就不用说了,都是她没见过的,没见百货商场有人买,也没见有人穿,不但款式好,做工也是无可挑剔,领子袖子腋下哪哪都很好,穿上之后也挺舒服,简直堪称完美。

  这风衣好贵好,但绝对称不上完美,相反,在许沁眼里,问题还有点多,首先是面料上的硬伤,涤卡倒不是不能做风衣,只是做出来质感不好,上身的舒适度也不高,第二个问题还处在面料上,要是棉涤混纺的面料,她完全可以用尼龙绸挂上一道里子,但涤卡本身没有质感,再用尼龙绸,感觉会更不好。

  所以她这次定价偏低,按照零售价,涤卡两块五一米,光布料钱也快二十了,加上手工费就是二十五。

  不过,虽然毛病不少,不妨碍仍然是一件漂亮的衣服。

  出了正月,陆陆续续来做衣服的逐渐多了起来,大多是做涤卡和呢子料的,还有不少人来打听,去年做的呢子外套还有没有。

  其实这次去海市,许沁也试探过方经理了,人家说上回的账才刚平了,最近恐怕是不能了。

  她有些遗憾的回答,“年初是不能有了,等秋天看看能不能有。”

  没有呢子外套,很快就有人注意到架子放得满登登的风衣了,这风衣不但款式洋气,而且还有四个颜色,总有一个颜色会喜欢,不少人试穿之后,立即就掏钱买下了。

  现在风衣是还穿不上,但也就一个来月,天就暖和了,就能穿了。

  要是买晚了,说不定会像呢子外套,又买不到了。

第60章 、赚钱养娃

  许沁本来以为, 风衣算是做的很早,现在还不到穿的时候,销售的也不会那么快,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快就把做好的衣服卖光了。

  这其中, 不少的顾客都是之前买过呢子外套的。

  许沁设计的呢子外套,都是好看和实用兼顾, 款式并不会夸张, 但最起码也超前了二十年,顾客买了穿出去, 不但自己觉得美, 其他人也觉得没,没到人家人夸的地步,但也差不多了。

  这么好的购买体验,是很容易成为回头客的。

  回头客不仅自己来, 往往还会带着亲戚朋友。

  不要说别人, 就连赵大姐和吴婶子也都动了心。

  之前的呢子外套太贵,而且赵大姐已经有两件呢子外套了, 就没舍得再花钱买,但风衣她可是没有, 而且二十五块的价格,算下来就是个布料和加工费,已经很实惠了。

  吴婶子则是想开了。

  之前他儿子跟她要了一次钱, 她满心满意的以为, 即便不能回儿子家住, 过年总要吃一顿团圆饭的,她连给小孙子的红包都准备好了,除夕那天从早等到晚,一直到半夜了,也没等到人。

  其实她不傻,只是不愿意承认,她苦心巴力养大的儿子,的确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管什么事儿都听媳妇的,彻底把她这个亲娘给忘了。

  赵大姐拿着一件新做好的黑色风衣试了试,在镜子前左照右照,“这衣服穿上还怪显瘦的,我咋觉得,我也高了一点呢?”

  许沁笑道,“你要是换成高跟鞋,再把头发扎个半丸子头,会更显高的!”

  赵大姐有高跟鞋,只是平时不舍得穿,她好奇地问,“啥叫半丸子头?”

  她的发型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头,是略长一点快及肩的发式,是最适合扎丸子头的。

  许沁从包里拿出一个扎头圈,不用梳子,直接上手给她弄了一下。

  赵大姐本来就是个爱美的人,赶紧又到镜子前照了照,惊讶的说道,“还真的是呢,是更显高了!”

  丸子头基本不太挑年龄,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可以,像赵大姐这样,三十出头的人也是可以的。

  赵大姐总觉得这么一扎,好像年轻了好几岁,她特别高兴,“这件黑风衣就是我的了,谁也别跟我抢啊!”

  吴婶子觉得红色的好看,她年轻的时候,也可喜欢穿红了,但现在她都快五十岁了,穿这么鲜艳的颜色不像样,其他颜色米白的不耐脏,米驼的太洋气,似乎就剩下一个黑色了,但赵大姐拿了黑的,她也拿黑的,似乎不太好。

  而且她身材单薄,穿黑色的也不太好看。

  吴婶子犹豫了,想了想还是算了,年后还没发工资,她手上的钱买了衣服就剩不下几块钱了,再说现在还不到穿风衣的时候。

  还是等发了工资再说吧。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冬天过去了,进了阳历三月,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马上就能穿风衣了,这一批布料一共做了三百多件衣服,没过几天,就全部卖光了。

  “妈妈,我们今天不用早起了?” 四丽往妈妈身边靠了靠,奶声奶气的问。

  许沁伸出手撸了一把她的小包子脸,笑着回答,“对啊,妈妈不忙了,今天咱们多睡一会儿。”

  今天是周日,孩子们都不上学,赖床也没关系。

  八点钟左右,许沁才不紧不慢的起来了,打开院子门,从奶箱里拿出一瓶牛奶,砂锅里加水熬粥,大米粥熬得差不多了,再把牛奶放进去一起煮。

  这样做出来的牛奶粥很香,全家人都爱吃。

  她又用鸡蛋煎了馒头片,切了一点咸菜丝,简单的早餐便做好了。

  大国二强三刚正是长身体的年龄,也是贪睡,四丽跑过去叫了好几遍,明明都醒了,还不肯起来。

  三刚还很傲娇的谈条件,“妹妹,把你的布娃娃拿给我玩一会儿,我就起来了。”

  四丽现在有好几个布娃娃了,都是许沁用边角料给她做的,三刚说的这个布娃娃,是四丽目前最喜欢的,布娃娃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带着可爱的帽子,穿着漂亮的红裙子,咋一看和四丽有点像。

  自从得了这个布娃娃,四丽宝贝的很,晚上都要搂着睡,要是谁想玩儿,她都不肯,只肯她拿着让别人看一看。

  四丽撅起嘴,决定不管三个哥哥了。

  许沁把牛奶粥端到堂屋,热腾腾的米粥散发出一种浓郁的奶香味儿,她也不管三个男孩,只招呼四丽,“快来吃饭,妈妈煎了馒头片,还撒了白芝麻,你尝尝香不香?”

  母女俩很开心的吃饭,才没吃几口,三个混小子不约而同的起来了。

  三刚看到桌子上的煎馒头和牛奶粥,顿时两眼冒光,十分不争气的咽了咽口水,赶紧冲到门后水龙头前洗脸刷牙去了。

  许沁和几个孩子吃完早饭,大国和二强去收拾厨房了,她陪着三刚和四丽一起玩儿,她昨天下午用硬纸壳做了一些卡片,正面是大大的数字,反面是和数字对应的物品数量。

  一边玩儿卡片比大小,一边灌输一下最基本的数学启蒙。

  十点来种,她正准备出门买菜,忽然听到敲门声,是刘改芝和林巧巧来了。

  刘改芝手里拎着一个编织袋,里面全是新鲜的蔬菜。

  她笑着说道,“巧巧总念叨着想叔叔婶子了,就跟着进城送菜的货车来了!”

  林巧巧冲许沁笑笑,“二婶,这城里可真漂亮!”

  这孩子还是第一次进县城呢。

  四丽高兴的拉起林巧巧,“巧巧姐,我有很多布娃娃,你要不要看看?”

  两个小姑娘高兴的去里屋玩儿了,三个男孩早跑出去了,刘改芝给她客套了几句,笑着问道,“弟妹,过年的时候,我跟你提的,让你帮我做一件呢子外套,你做好没?”

  许沁看了她一眼,也笑着说道,“嫂子,你也知道,呢子布料一直都挺紧俏的,我都让许敏跑了两趟了,也没买到米驼色,别的颜色倒是有,青色黑色灰色和方格的,但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刘改芝眼色一黯,其实过年的时候,她当着全家人的面那么说,是耍了一个小心机的,许沁是个大方的人,肯定不会不同意,既然同意了就得给她做,等衣服做好了,她再掏布票和钱也不晚。

  要是许沁跟她客气,她就能省了这笔钱了。

  虽说家里已经有了一千多的存款,但钱肯定是越多越好。

  年后她回娘家,碰上了一个表嫂,这表嫂娘家就是河东村的,然后就说起许沁了,语气羡慕的不得了,说她这个妯娌在城里的裁缝店生意很好,这不到半年的时间,恐怕挣了至少也有两三千了。

  这话是许沁的大嫂说的,假不了。

  刘改芝听了心里发酸,这老二两口子捂得可真严实,过年的时候一句没提,幸好她多了个心眼,没当场给钱给布票,不然的话,说出去多没面子。

  老二家里的自留地,都是林勇帮着种帮着收,两家离得这么近,老二家现在不住人,相当于她家帮着看着家嘞,只这一项,许沁也该送给她一件衣服。

  西山村原来的老支书跟着大儿子进城了,小儿子也搬到镇上了,人家让侄子帮着看家,过年的时候,给侄子捎回来好多吃的用的呢!

  刘改芝万万没想到,许沁竟然没做,不但没做,连料子都还没买呢。

  她笑着说道,“呢子料哪有不好看的,你做出来的衣服,啥颜色都洋气,现在可咋办,我还得跟着车走,时间来不及了,弟妹,你就抽空帮我买了吧,再麻烦你抽空做了,下星期我还来,顺便捎走。”

  要不然天气越来越暖,就赶不上穿了。

  许沁也笑道,“大嫂,你好几年都不做一件衣服,一件呢子衣服要是保存的好,穿十几年都没问题呢,肯定要做一个可心的,从家属院出门往东走,没多远就有一个供销社,我这陪你去看看?”

  最近这一阵儿,呢子料供应没那么紧张了,不但百货商店随时有货,供销社一般也不缺货,只是价格涨了不少,年前一米十二块,现在都涨到十六了。

  质量还不如她上回从海市批发回来的好,略薄一点点。

  刘改芝愣住了,许沁的意思她看出来了,这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呢,供销社这么近,干嘛不早买,一定要等她来了才去买。

  摆明是不想替她垫上这个钱和票。

  这人进了城,咋就没人情味儿了呢?

  早知这样,她不该给她带这么多菜。

  虽然这菜,也是老二家自留地里产出来的,但菜地里的泥坯屋子,是年后林勇组织社员建的,种上菜后松土浇水,也都是她丈夫林勇管的。

  说穿了这菜其实跟老二两口子没关系。

  刘改芝此刻心里挺犹豫,要是去供销社,她买布料肯定得自己掏钱,最多做衣服的加工费能省下来。

  但要是不去买布料,这五块钱的便宜也沾不上了。

  等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好啊,咱现在就去?”

  许沁点头,锁好大门,去隔壁刘嫂子家找三个熊孩子,没想到大国二强三刚不在,又去了范大嫂家,果不其然几个孩子都在呢,范家小子拿着连环画,正面无表情的给他们讲故事呢。

  三个孩子一听说去供销社,都要跟着去,二强说道,“妈,我要买个铅笔刀!”

  三刚也说,“妈,我想吃山楂卷。”

  范家小子不耐烦了,皱着眉头,“你们还要不要听故事了?”

  大国和二强其实还想听,但也想跟着妈妈出去,正踌躇为难,三刚已经拉住了妈妈的袖子,“大哥二哥不去,我们走吧!”

  到了供销社,许沁开心的陪孩子们买东西,给大国和二强各自买了一个削笔刀,给三刚买了山楂卷,四丽和巧巧也都有,还买了小孩子都喜欢的泡泡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