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第9章

作者:重熙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李BBZL淑文有些可惜,但也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没有强求。只说:“你爸妈有你这样能干孝顺的闺女可真是有福气。”

  说到后面,就剩下工资没说了。

  李淑文也很干脆的问沈夏来:“夏来,每个月我给你六块钱,十斤粮票,半斤肉票,半尺布票,你看行吗?”

  这其实没有沈夏来讨价还价的余地,她能有这么一个活儿已经很好了。

  李淑文从现在怀孕,到孩子生产,满月,怎么也得十个月。一个月六块钱,十个月就是六十块钱。如果在孩子出生后,李淑文想多在家里照顾孩子几个月,那还能再多挣一些。

  六十块钱,够沈夏来上一年学了。还有粮票肉票布票,这些也都能换成钱。

  “可以的可以的,淑文姐,我一定好好给你工作。”

  这些事情都说好后,李淑文有些疲惫的上床躺着去了,沈夏来则开始干今天的活儿。

  三点多的时候,李淑文妈钱月娥端着饭盒回来了,很热情地和沈夏来说了一会儿话。

  从她的一些话语中,沈夏来也知道了李淑文家的一些情况。

  李淑文父亲在她小时候参加八路军,不幸牺牲了。她只能和母亲钱月娥相依为命。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在木材厂当主任的姚为民。

  去年李淑文丈夫姚为民调去了市里,夫妻俩只能这么分居两地。现在李淑文都怀孕了,姚为民也只有周末时候才能回来。

  很快,下午四点半,沈夏来把活儿干完了,起身拿给李淑文看。

  李淑文今天让沈夏来算的,其实是她自己早已经算了一遍的。让沈夏来再算,只是为了看看她计算快不快,准确率高不高。

  接过沈夏来递过来的本子,李淑文发现沈夏来算的这结果,和她自己算出来的一模一样。

  这下李淑文可算是彻底放下心了,她虽然想找个人分担自己的工作,但也怕对方算错,出了岔子。

  现在沈夏来能完全算对,李淑文就可以把计算这部分的工作交给沈夏来,剩下的还是她自己完成。

  李淑文说:“夏来,你还真是算账的能手,那以后算账的活儿我就交给你了。”

  “谢谢淑文姐,我一定好好算,算完再多多检查,一定不出错。”

  “好,我相信你。”

  “那淑文姐,月娥婶子,我先回家了,明天再来。”

  钱月娥给沈夏来塞了两个粗面馒头:“这是我们食堂蒸的,小沈你拿着路上吃。”

  沈夏来没有拒绝。

  钱月娥又说:“来,小沈,我送你出去。”

  两人走到门口,钱月娥突然拉住沈夏来,小声问她:“小沈,你也知道你淑文姐这孩子怀的不容易。医生说她不仅不能劳累,还得多吃些好的补充补充营养。现在乡下不是能养鸡么,小沈,你帮婶子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人家有多余的鸡蛋。要是有老母鸡就更好了。”

  沈夏来说:“好,我会留意打听的,婶子,你打算什么价格买BBZL?准备买多少?”

  钱月娥说:“黑市里卖鸡蛋的,多是两分钱一颗,只是现在你淑文姐怀孕了,我也不敢去黑市买鸡蛋,免得她操心。这样吧,我多出一分钱,一颗鸡蛋三分钱。至于买多少,越多越好。”

  沈夏来有些关心的说:“月娥婶子,医生虽然让淑文姐补充营养,但也不能吃太多,一天吃两个应该就足够了。”

  “没事,她吃不完我吃,我这一把年纪也得补充营养,不然等你淑文姐孩子生下来,我怕没精力照顾。”

  “行,我帮您打听打听。”

  “小沈,还有母鸡,你记得也打听打听有没有人家愿意卖母鸡的。”

  这个沈夏来就有些为难了:“月娥婶子,你也知道,一般来年三四月份母鸡才抱窝,才孵小鸡呢。现在这才九月份,如果这会儿就把母鸡卖了,那家里就没有能下蛋的了。这母鸡哪怕两三天才下一颗蛋,也比没有强啊。”

  钱月娥一想:“也是,那母鸡的钱给得高点,两块五,你看怎么样?”

  沈夏来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月娥婶子,你也知道我家庭条件不好,不怕您笑话,我长这么大,别说鸡了,连鸡蛋都没有买过。”

  钱月娥说:“黑市上一只鸡一般是一块七一块八,如果瘦点儿,一块五也能买到。三块这个价格不低了,你可以回村里问问。如果有愿意买的,就买下给我。”

  说着钱月娥塞给沈夏来五块钱:“这钱你先拿着,能买多少买多少。”

  “对了,婶子,鸡您是要活鸡还是要宰了的死鸡啊?”

  “你这丫头,鸡当然是要活的了,对了,记得要肥一点的老母鸡,最好在三斤以上。小沈啊,婶子可把这事儿托付给你了,你一定得上心。”

  沈夏来接过钱:“婶子你放心,我一定给你买到老母鸡和母鸡蛋。”

第13章

  沈夏来回家,一进门,王翠翠很操心地问:“二妮,累不?那孕妇难伺候不?”

  “淑文姐人挺好的,在县里不累,累的是往回家走的这段路。对了娘,你知道谁家卖鸡蛋,卖老母鸡吗,淑文姐她娘月娥婶子拜托我帮忙买点儿。”

  “鸡蛋和老母鸡倒是家家户户都有,不过得找嘴巴牢靠的人家去买,免得惹出麻烦。”

  “那娘你帮我打听打听,月娥婶子说一颗鸡蛋三分钱,一只老母鸡两块五。”

  徐翠翠一听:“这可不少呢,咱们家没什么鸡蛋了,不过有两只老母鸡,拿一只卖了去吧。”

  沈夏来不太同意:“别了吧,本来家里只有两只母鸡,它们两天才下一颗蛋,如果再卖了一只,那家里更没鸡蛋吃了。”

  王翠翠压低声说:“二妮你不知道,赵五家的今年在母鸡抱窝的时候偷着孵出来五六只小鸡,一直偷偷在屋里养着呢,这也养了快半年,快孵蛋了。她这是想拿去县里卖呢。到时候娘去和她买一只,咱们不又有可以下蛋的BBZL母鸡了么。再说咱们家这母鸡,一只养了三年一只养了五年,五年那只也快老得不下蛋了,本来我和你爹就商量着过年把这只老母鸡宰了。既然它不仅能卖钱,还挺值钱的,能卖两块五呢,那还是卖了吧。”

  沈夏来也知道家里经济上很窘迫,说:“好,那就卖了吧。对了娘,淑文姐和我说好了,每个月会给我半斤猪肉票,这猪肉票攒着,过年咱们不吃鸡肉吃猪肉。”

  “还给你肉票呢?你这主家挺大方的啊。不过她手上这么大方,真的不是那种挑三拣四难伺候的?”

  沈夏来小声说:“真不是,娘,淑文姐找我其实并不是让我照顾她怀孕的。”

  她详细的给王翠翠解释了一番,最后说:“不过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给淑文姐添麻烦,这事儿您只和爹说一声就够了。对外就说我去照顾淑文姐了。”

  王翠翠听完,有些激动:“我家二妮可真有本事,连会计的活儿都能干了。”

  说着她又满是心酸:“二妮你这么聪明能干,投胎到娘肚子里真是让你受委屈了。别说干部家庭,你就是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连高中都读不起。”

  “娘,您瞎说什么呢,您和爹省吃俭用把我们兄弟姐妹拉扯大,还供我读了初中,这已经很好了。至于高中,我现在不也想到办法了么。我在淑文姐这里照顾她十来个月,差不多能把一年的学费生活费给挣出来。到时候我再和陈悦韩佳佳借些钱,读完高中问题不大。”

  她握住了王翠翠的手:“娘,等我读完高中,应该能找到个可以糊口的工作。您别操心我,相信我,我一定能找到稳妥的工作,能让你和爹过上好日子的。”

  “你自己过上好日子娘就放心了,至于我和你爹,我们现在也挺好的,有地种,有粮吃。只要我和你爹还能走能动,就绝不拖累你们几个。”

  “您这说的什么话,您和爹把我养大,我给你们养老这是天经地义的,怎么能说是拖累呢。”

  王翠翠拍拍沈夏来的手:“二妮你能有这心就够了,老丈人丈母娘去闺女家住,这不是惹得将来女婿不痛快么。我和你爹可不能做让你和女婿起龃龉的事情。行了,不和你说了,我先去一趟你姥姥家。”

  “娘,这天都快黑了,这么晚您去姥姥家干嘛?”

  沈夏来的姥姥姥爷几个舅舅家虽然住的不远,在隔壁大队,但走过去也得半个小时。

  “二妮你刚才不是说了么,你照顾的那家人愿意三分钱收鸡蛋。平时一个能卖一分五厘都是好的了。听说去县里黑市能再多点,可咱们乡下种地的,家里也没有揭不开锅,哪里敢去黑市卖鸡蛋。现在有人三分钱买,这可是好价钱。你姥姥,大舅二舅三舅家都有鸡蛋,等会儿回来再去你大伯家一趟。”

  “成吧,不过天快黑了,让禄来和你BBZL一起去,不然我不放心。”

  “知道,我喊禄来陪我去。”

  沈夏来把五块钱递给王翠翠:“这是月娥婶子给的,两块五拿来老母鸡,剩下两块五可以拿来买鸡蛋。一颗鸡蛋三分钱,能买八十四颗鸡蛋,这可不少呢。”

  王翠翠说:“也不多,你几个舅母都是节省的,一家怎么也攒着十几颗鸡蛋。娘到时候捡着大的鸡蛋挑,让你伺候的那家人找不出一点儿毛病来。”

  其实在回家的路上,沈夏来有想过要不要低价收一些鸡蛋,收一些老母鸡,然后自己赚个差价。

  按月娥婶子说的鸡蛋老母鸡在黑市的价格,在大队里买只会更便宜。

  这五块钱,沈夏来从中间赚个两块并不难。

  但再三考虑之后,沈夏来还是放弃了这个做法。现在搞投机倒把并不安全,她如果想买鸡蛋买老母鸡,也还是要从家里亲戚手里去买。既然是自家亲戚,沈夏来也不愿意占他们便宜。

  姥姥舅舅家,一家多挣他们一两毛,也不值当。

  至于家里这两块五的老母鸡,钱也是到了娘亲王翠翠手里,也是花在了家里的日常开销上。

  一听有人三分钱收鸡蛋,沈夏来的舅妈姨妈大伯母,都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

  王翠翠捡着好的挑,最后挑了九十个鸡蛋。

  这十多斤的鸡蛋拿废旧报纸包的实实的,第二天一早,沈夏来身后背着装鸡蛋的篓子,身前背着装老母鸡的篓子,开始往县里走。

  一路上,也有民兵拦下来盘查,沈夏来给他们出了介绍信,说自己去看怀孕的亲戚,又留下了淑文姐的单位,就被放行了。

  到了木材厂宿舍,已经快十点了。李淑文瞧着沈夏来这大包小包的吓了一跳。听沈夏来说这是她娘钱月娥拜托沈夏来买的,又直说麻烦沈夏来了。

  沈夏来把鸡蛋和老母鸡放小厨房,开始今天的活儿。

  李淑文则是继续躺回了床上。

  沈夏来没有照看孕妇的经验,但她觉得李淑文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有十七八个小时是在床上躺着,不管是对孕妇还是对孩子都不太好。

  可李淑文又实在是精力不足,只能躺着。

  沈夏来有些担心,淑文姐她现在怀孕还不到三个月已经这么辛苦了,真不知道之后该多么难捱。

  到了中午,沈夏来拿着饭盒去木材厂食堂打饭。月娥婶子就在木材厂食堂上班,她说她在打饭的时候能多盛一点,足够李淑文和沈夏来两个人吃。

  木材厂的工人并不认识沈夏来,见她到了食堂,还挺好奇的打量她。

  钱月娥看见沈夏来,几步走过来:“来,小沈,这边来。”

  有人问钱月娥:“月娥,这是你家亲戚啊?”

  “是,是我熟人家闺女,这不是淑文怀相不好,平时家里也只有她一个人,我生怕她不小心摔了跌了。白天小沈过来,也能帮着淑文搭把手,倒杯水什么的。”

  “这是你家找来照顾淑文的亲戚啊BBZL,我还说这是谁家的女学生呢。”

  “你这话也没说错,小沈刚初中毕业,她也是在县里念初中的,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

  沈夏来在旁边听着,她和月娥婶子淑文姐说过自己在县里上学,也说过自己名列前茅。但没说过自己回回考试都是第一。

  可见在给她写信同意她来之前,月娥婶子去县里的初中打听过沈夏来。

  也是,她们本就素昧平生,沈夏来如果仅仅凭几乎话就让月娥婶子淑文姐相信来她,那也不现实。

  她们去沈夏来初中,看她身份真不真实,人品可不可靠,学习是好是坏,这才是合理的。

  “回回都考第一?你家这亲戚学习还挺好的。”

  这些人没有不识趣的问沈夏来既然学习这么好,那怎么没有去念个中专,念个高中。而是说:“淑文这胎怀的可不容易,好不容易怀上,家里人得更上心些。千万把胎养好,到时候不管是生个闺女还是生个儿子,淑文都有靠了。”

  “可不是,淑文这胎可以说是千辛万苦才怀上,你说这还没三个月,已经往医院跑了多少趟了。单位也离不了她,还好领导同意她把工作拿回家里做。她也能在床上工作,稍微不那么劳累。”

  “淑文能怀上就是个有福气的,等孩子满了三个月,就稳稳的了。”

  钱月娥一边说着话,一边给沈夏来打饭,把饭盒盛的满满的,又给沈夏来拿了两个杂面馒头。

  端着饭回去,饭盒里的米饭是李淑文的,沈夏来则是就着菜吃着杂面馒头。

上一篇:醉欢眠

下一篇:七零之辣妈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