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第66章

作者:重熙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沈长柱和王翠翠哪里受过这样的阵仗,惶恐得不得了。

  王翠翠试探着问:“二妮,陆知青爸妈真的像大队里传的那样,是首都里的大官?”

  沈夏来说:“干部,普通干部,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官。”

  王翠翠有些担忧的说:“干部哪里有普通的,二妮啊,你说人家会不会瞧不上咱们家啊?”

  “不会,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您和爹还不知道啊。那时候我和陆江南真没处对象,后来我们一交往,陆江南就写信给他家里。他家里还给我寄来了衣服,人家如果瞧不上我,那干嘛给我寄东西啊。”

  “这倒也是,对了二妮,陆知青这房子将来还是你们的吧,不会直接就给了大队吧?”

  因着房子是陆江南盖的,虽然名字是沈夏来的,但在王翠翠沈长柱心里那房子还是陆江南的,所以陆江南把那里变成了小学,他们也没有过问。

  但现在沈夏来说陆江南爸妈还给她寄来了衣服,那就说明她和陆江南处对象这事儿陆江南爸妈也同意了。双方父母都同意,那结婚是迟早的事情。既然要结婚,总是得有房的。

  所以王翠翠就忍不住问了一问。

  “房子现在还是我的名字,至于将来,如果将来咱们家不缺那份钱了,房子留给大队做小学也不是不行。”

  王翠翠一听急了:“这怎么行,二妮,你可不能这么不会过日子。你和陆知青就算现在不打算结婚,那将来总是要结婚的。既然家里有房,又何必花钱再盖。就算陆知青家里富裕,你们也不能这么糟蹋钱。”

  “娘,我说的这个将来,是咱们都不在大队里生活了,我和陆江南可能去了市里,甚至其他城市。您和爹呢,去了县里,住了楼房。那陆江南小院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留给大队当小学。”

  王翠翠说:“我和你爹去哪里住楼房啊,就是你哥将来单位上分了房,县里的房子都小得很,他自己一家人能住得下就谢天谢地了,我和你爹可不会去了给他添乱。”

  王翠翠又说:“不过二妮BBZL你是个有出息的,将来在市里上班也是不稀奇的。陆知青又是首都的,他家里人又那么有本事,说不准你还能跟着他回首都呢。”

  沈夏来开玩笑说:“娘,我如果真跟着陆江南去首都了,就把你和爹也接过去,让你们跟着我俩享享福。”

  王翠翠说:“可别,哪有老丈人老丈母娘去女婿家住的啊,这不是讨人嫌吗?”

  沈夏来说:“娘,您这说什么呀,您和爹生我养我,去我家里住怎么成讨人嫌了。如果将来陆江南敢有这种想法,那我们还处什么处。”

  “你这张嘴,可别总瞎说。你呀,性子不能总这么厉害。二妮,娘不是说看陆知青家里爸妈是当干部的,就让你受了委屈也忍着。娘是真的觉得陆知青人好,大队里这么多后生,性格上又有多少能比得上他。尤其和陆知青接触的多了,知道他性子是真好。而且陆知青也能干,还常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王翠翠拉着闺女的手:“虽然你不说,但看陆知青对你,也是事事上心,连着对禄来和寿来都多有照顾。二妮,能遇上一个事事顺着你的人不容易。你不能总是只顾着自己高兴,不管陆知青的心情。”

  沈夏来点点头:“娘,我会好好和陆江南相处的,绝不乱发脾气。”

  “那就好,我和你爹可是对陆知青这个女婿满意的很。”

第66章

  很快到了十一月份,沈夏来参加了两场婚礼,淑文姐和田海军的婚礼,大哥和王小满的婚礼。

  田海军是冯厂长给淑文姐介绍的相亲对象,转业军人,在县派出所上班。是个很踏实的人,对淑文姐很好,对康康和月娥婶子也好。

  听说淑文姐的前夫姚为民对淑文姐再婚的事情很不满意,还来闹了闹。

  不过真的动手,姚为民一个文弱书生,根本不是田海军的对手。姚为民自己也心里有数,所以没打起来。

  淑文姐也明确和姚为民说了,她离婚时候从姚为民手里分来的钱和婚后姚为民每个月给的钱,这些钱她一分不花,一笔一笔记着账,将来全留给康康。田海军当然也没有意见。

  田海军老家离得很远,即便是结婚,他父母家人也没法赶过来。不过离得远也有离得远的好处,田海军和淑文姐结婚后,在宁安就只有淑文姐月娥婶子和康康这几个家人。

  淑文姐和月娥婶子都是很好相处的人,康康现在还不满一周岁,还不记事呢,想来他们这个小家庭能越过越好。

  沈夏来大哥沈福来和他对象王小满也结婚了。

  两人结婚那天还是沈夏来第一次见大嫂王小满。

  王小满比大哥沈福来大一岁,长相普通,但是说话做事挺利落的,又逢人便笑,感觉还挺不错的。

  她对着王翠翠沈长柱改口改的很干脆,一口一个‘爹’,‘娘’,瞧着亲热的很。对着沈夏来这些兄弟姐妹也很亲近。

  大嫂和大哥是BBZL自由恋爱的,感情也很好,瞧着大哥喜气洋洋的模样,沈夏来也很为他感到高兴。

  只是有件事让沈夏来有些意外。

  本来家里是给大哥盖了房子的,但是大哥现在在县里上班,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才回来一趟。

  大哥大嫂自然是在新房结的婚,但是沈夏来的大嫂王小满却不想住新房里。而是说等沈夏来大哥去上班后,她要搬过来,平时就和沈夏来爹娘住一起。等沈夏来大哥单位放假回来,两个人再回新房。

  沈夏来非常不理解,她没忍住问王翠翠:“娘,你说大嫂一个人住多爽啊。大哥不在,他们新房离家里也有一段路,旁边还是大姐大姐夫家,也有照应,多好啊。她怎么这么想不通要搬过来和公公婆婆,和这么一堆小姑子小叔子呆在一起,多烦啊。”

  王翠翠白她一眼:“怎么,这是嫌你爹娘烦了?”

  “不是,我就是觉得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住,还来这边挤着住,实在有些想不通。如果是我的话,我才不会搬过来呢。”

  王翠翠说:“二妮你不懂,你大嫂她是新媳妇,你大哥现在也不在大队里,她一个人住,少不得会有一些闲言碎语,说她这儿媳妇不懂得孝顺公婆。而且你以为一个人住是好事呢?”

  “一个人住当然是好事啊,全家只有自己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果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也不划算,沈夏来都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单独住呢。

  “二妮你呀,还是没到过日子的时候呢,不懂这些。自己一个人住,你大哥又不在,这冬天烧火的柴从哪里弄,天这么冷,烧炕多费柴火啊。饭是不是得自己做,碗是不是得自己洗?还有打水,她从井里提水,挑水,不累吗?这搬过来之后,最起码家里的砍柴挑水的活儿都是你爹弄的。家务这些,你娘我也不能让她全干了吧?”

  沈夏来懂了,大嫂搬过来住,对她来说能省不少事儿,还能得一个好名声。

  王翠翠又说:“这家里,你时常买吃的回来,你和陆知青处对象之后,陆知青人家有什么好的也会给家里送一些。你大嫂地里挣的工分,也就只够她自己糊口。她如果和我还有你爹住一起,吃喝上肯定要比她自己开火强。”

  她给沈夏来举例:“还有像是家里的牙膏肥皂针头线脑的,都是家里买的。你说你大嫂住过来了,她拿肥皂洗把脸,拿牙膏刷个牙,用线缝衣服,你还能不许她用?”

  “那肯定不能啊,这些都是家里的日常用品,谁都能用。”

  “这不就对了,现在你还有禄来他们都在学校念书,还住校。平时家里只有我和你爹和寿来。你大嫂过来住,家里也宽敞,住得下。而且家里活儿也不是全让你大嫂一个人做。她搬过来,不仅生活方便一些,你大哥跟着也高兴,觉得你大嫂在替他在我和你爹跟前BBZL尽孝了。”

  沈夏来说:“可本来我和禄来他们不在家,娘你和爹还有寿来只住一个屋子就好,也不用烧两间屋子的炕。现在,大嫂住过来,爹和寿来只能去另一个屋子住了。”

  “那也不能不同意你大嫂搬过来啊,她说了要来尽孝,我还能拦着不成?而且看你大嫂的心思,怕是打算在这边住着把孩子生出来。到时候我和你爹看着孙子孙女还能不管?”

  沈夏来忍不住说:“那你和爹也太辛苦了。”

  “辛苦什么,我和你爹还年轻,孙子孙女还是能带得动的。不止孙子孙女,你大姐的公公婆婆也不是能靠得住的,等你大姐孩子生下来,不也是我和你爹帮忙着带。就是你,将来你结婚了,如果孩子没人带,也能放家里。”

  沈夏来觉得养儿育女可真辛苦,儿女结婚成家了,又得操心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

  王翠翠又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你大嫂和我们住一起后,家里有什么东西,大概有多少钱,不用问你大哥,你大嫂自己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来。家里给你弟弟妹妹花多少钱,她怕是也会在心里记一笔账呢。”

  就像王翠翠自己,当初结婚还和公婆住一起的时候,公婆手里大概有什么好东西,她也是有个数的。

  沈夏来听的皱眉:“那大嫂不会反对禄来他们去念书吧?”

  “如果你大哥没这工作,你大嫂可能会有意见。毕竟你大哥是家里的长子,可只念了小学。你和你弟弟妹妹们都念初中了,说不定将来还要送他们去念高中。这花的可不是一笔小钱。从你大嫂的角度来看,可不是觉得亏了么。但现在你给你大哥介绍了工作,你大哥已经是工人了,你大嫂她还能有什么不满啊。”

  沈夏来眉头皱的更深了。如果真像娘说的一样,从大嫂的角度来看,她为了维护她小家的利益,为了让大哥在家里受到公平的待遇,这样做也没错。

  只是,沈夏来不免担心家里以后真的因为这些事儿发生矛盾。

  她现在也逐渐明白,多子多女的家庭里,绝对的公平真的是很难。

  就像大哥大姐,小学六年级就不读书了,一部分原因是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家里又是真穷。另一部分原因是大哥大姐自己对读书不感兴趣。

  到了沈夏来这里,她读书好,是在公社甚至县城里都一骑绝尘的好。原本的沈夏来又身体虚,常生病,家里自然想让她多念念书,万一能能有个工作。就是没工作,她能写会画的,回了大队也能当个宣传员,当个记分员,相对轻松的挣工分。

  至于禄来,他是从小就被奶奶偏心。

  秋来冬来,家里供她们两个念初中,一是从沈夏来身上真的看到了读书带来的巨大回报,不说工作,只沈夏来现在上大学,学校一两个月发的补贴,就顶得上沈夏来读初中所有的花销了。

  而且,BBZL沈夏来每个月这么高的收入,也给了沈长柱王翠翠底气。他们也不是图沈夏来的钱,而是沈夏来手里有钱,那将来如果遇到了真缺钱急用的时候,就是借也有地方去借。

  沈夏来自己也明确说过,如果秋来他们还想念高中,她可以借学费给他们。

  其实如果大哥大姐现在愿意去读书,沈夏来也是支持的,像大队里一些老知青,他们年龄比大哥大姐都大一些呢,可恢复高考后,人家不也照样考大学嘛。

  但大哥大姐没这个心思。

  这些年家里除了爹娘,贡献最大的就是大哥大姐了,不管是地里上工挣的工分,还是回家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他们都做的很好。

  贡献大,自然意味着付出多,意味着家里对他们是有亏欠的,所以沈夏来娘王翠翠觉得帮大儿子大女儿,还有沈夏来这个二闺女带孩子是应当的。

  家庭条件不好,孩子又多,有时真会出现因为谁多吃两块肉,谁多穿两尺布而闹矛盾的情况。

  之前大哥没结婚,大哥性格也好,不太计较这些。但现在有了大嫂,确实可能会产生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间的矛盾。

  王翠翠又说:“等会儿还得和秋来冬来他们谈谈,以前你大哥手里有点钱,他们就缠着大哥给他们买糖吃。冬来还说你大哥现在是工人了,能挣钱了,说了一堆想让大哥给她买的东西。你大哥大嫂如果商量着给家里买东西可以,但他们几个小的缠着你大哥花钱,这就不行了。”

  沈夏来还是觉得大哥大嫂和大姐大姐夫似的,结婚后在自己的小家要更好一些。不像现在,因为彼此还不算熟悉,连说话做事都得处处小心。

  甚至为了避免大嫂多想,得先自己多想,把大嫂可能会多想的事情找出来,免得大嫂不高兴。

  其实大嫂人家未必不乐意大哥花钱给冬来寿来买糖吃,就像陆江南,肯定不会因为沈夏来给弟弟妹妹买零食而生气。但是,因为现在还不算了解,只能先叮嘱冬来他们别缠着大哥。

  那在冬来他们看来,可不是大哥一结婚,一有了大嫂,就不疼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了。他们不会埋怨大哥,只会去埋怨大嫂。

  沈夏来把自己的想法和王翠翠说了,王翠翠说:“还是先叮嘱冬来他们一声,你大嫂不是也有两个弟弟么。她如果帮衬她两个弟弟,那你大哥自然也能给冬来他们花钱。”

  沈夏来被这种有些小心翼翼过分多想的相处搞得有些头疼,没忍住说:“这也太复杂了。”

  王翠翠倒是说:“想得多些,才能矛盾少些。这过日子,谁能没点儿自己的小心思呢。你大嫂她住过来也没什么不好,她做事能干,有她来了,也能帮我分担一些家务。而且,你大嫂住过来,你大哥上班也能上的安心。”

  沈夏来点点头,只能说:“娘,大嫂住过来之后,如果您和爹觉得实在不BBZL适应,就直接和大哥说。可别为了什么面子,为了让外人瞧着你们婆媳和睦,相处不舒服也硬忍着。”

  “娘知道。”

第67章

  很快,到了十二月底,这个学期结束,沈夏来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野营拉练。

  自从六九年自卫反击战之后,国际形势更加严峻。

  现在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每年都需要在寒假或者暑假,或者寒暑假组织一次到两次的野营训练。

  小学中学的时间和路程自然要短一些,半个月二十天,也多选在暑假。

  像沈夏来这种大学生,野营拉练的时间要更长,寒假暑假一年两次,每次有一个月。

  野营拉练虽然辛苦,沈夏来也知道之后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但是她觉得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因为并不知道历史会怎么发展,那么学习军事知识,做好打仗的心理准备,这是很有必要的。

  沈夏来他们这次野营拉练的路线,是从学校出发,从宁安市翻过积雪的山脉,到达临市,再换条路线返回宁安。

  一路上的宿营地都是定好的,甚至还路过来沈夏来家里所在的公社,不过他们的宿营地是前沟村大队。和沈夏来大队离的不远。

  学生们自带干粮,粮票也可以换成粮食,借老乡们的灶台洗碗做饭。晚上也是借老乡们的炕来休息。

  一路上也不是光走路,也要帮老乡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劳动。还会听本地的复员军人做报告,听老乡们做忆苦思甜的报告,给老乡们做文艺演出。

  这样的拉练比沈夏来当初每天去淑文姐家里走的那五六个小时还要难。

上一篇:醉欢眠

下一篇:七零之辣妈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