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第21章

作者:重熙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沈春来马上就要嫁给姚青山了,沈家人和姚青山爹娘闹得挺不愉快,于是姚青山拜托陈芳芳这个弟妹来照应照应沈春来。陈芳芳还是很尊敬姚青山这个三哥的,他们家里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事儿,姚青山也都是能帮就帮的。

  而且姚青山和姚翠山这兄弟两个,一个老三一个老四,在姚家都是被忽视的。他们两个年纪只差一岁,待遇又相仿,下面还有个嘴甜受宠的弟弟,这俩兄弟反而抱团取暖,关系要更好一些。

  说是照应,在沈夏来看来,陈芳芳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沈春来讲怎么应付姚家人,或者说怎么‘对付’姚家人。

  沈夏来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有陈芳芳这么一个弟妹教着,大姐对姚家人能更了解一些,也不会吃亏了。

  很快,到了大姐沈春来结婚的日子。

  之前淑文姐送了大姐搪瓷杯子当结婚礼物,这会儿月娥婶子又送了沈夏来六个捏的特别好看的花馍。

  这样好看喜庆的花馍可是需要手艺的,王翠翠欢喜的把花馍摆在屋里的桌子上,这样家里每来一个客人都能瞧见,都会问一问,夸一夸。

  沈春来今天格外的漂亮,尤其她身上的大红色毛呢大衣,很多人都瞧着眼热,再一听是沈夏来送给沈春来的,对着沈夏来又是一阵夸。

  沈夏来也难得的见到了家里所有的亲戚,她来这里虽然也快三个月了,但只见过奶奶,大伯一家,三叔一家。

  像是姥姥姥爷,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姨夫这些,因着不在一个大队,沈夏来都没见过。除了新娘子沈春来,沈夏来也成为了大家议论的话题。

  也是,人们聚在一起,总要闲聊的,在大姐结婚的日子里,他们自然而然的会说,春来都嫁人了,福来准备找个什么样的啊,夏来准备找个什么样的啊。

  现在结婚简单,没什么仪式,沈夏来更多的时间都是在招待这些亲戚,说是招待,其实就是陪聊。

  女性亲戚们都在这间屋里,有的在板凳上坐着的,有的在炕上坐着的,更多的则是站着说话。

  沈夏来拿着花生地瓜干给她们吃,顺便左一句右一句的陪着她们闲扯。

  沈夏来的大姐沈春来也在炕上坐着,作为新嫁娘,只需要穿戴好,等着黄昏,姚青山来接,两人从沈家到了姚青山借的房子里,这个婚就算是结成了。

  女性亲戚们也会给沈春来传授一些结婚后的小妙招,怎么管住丈夫,怎么和公婆相处,怎么和大姑子相处,怎么和妯娌相处。

  总结下来,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管他对方说什么,反正你当面应承下来,至于以后做不做,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沈夏来听着心里直乐,不过以大姐的性格,如果能学到这一点,不要时时操心,事事操心,也是一件BBZL好事。

  终于,姚青山到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几个兄弟。

  据沈夏来所知,姚家老大貌似人挺好的,就是有个厉害的媳妇。姚家老二是比较圆滑的,至于姚家老五,唯一的本事就是得他爹娘偏心。

  姚青山到了沈家,再三向沈家人保证,一定好好对沈春来,不让她吃苦,不让她受委屈。

  沈奶奶,沈长柱和王翠翠也说了几句,既然结为夫妻就相互扶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好好过日子。

  沈奶奶几人说完,沈家其他长辈也都说了祝福的话,很快,轮到了沈家其他兄妹。

  沈福来说:“大姐夫,你一定要对大姐好,我祝你们长命百岁,白头偕老。”

  沈福来说完,该沈夏来说了。

  昨天晚上,王翠翠已经对沈夏来千叮万嘱,明儿是大姐大喜的日子,让沈夏来说话注意一些,千万别说什么不中听的话。

  像是什么结婚后如果沈春来过得不好,那就离婚,或者姚青山如果让沈春来受委屈了,一定让禄来把姚青山打的满地找牙,这种乱七八糟的话千万别说。

  还有,以前沈夏来都是喊姚青山姚三哥的,后来姚青山爹娘作妖,沈夏来就开始直接喊姚青山大名了。

  但现在姚青山马上要娶沈春来,沈夏来怎么也该称呼他一声姐夫。

  受了王翠翠的叮嘱,沈夏来也不是个不识趣,非要让大姐结婚也结的不痛快的,所以对着姚青山,沈夏来笑着说:“大姐,大姐夫,我祝你们新婚快乐,希望你们婚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珍惜。”

  沈秋来沈禄来沈冬来沈寿来也都双眼含泪:“大姐夫,我大姐人可好了,你一定要对她好。”

  说了话,沈春来含着泪和沈长柱王翠翠告别,一部分送亲的人将沈春来送到了新房。

  新人一走,沈长柱王翠翠又招待剩下的亲戚们吃了晚饭,等亲戚们都回家了,这一场婚礼也就结束了。

  晚上,沈夏来又听见了她娘王翠翠低低的哭泣声。

  做父母的,不管什么时候,都无法对儿女放心。

  还好大姐沈春来嫁的不远,也在大队里,每天还可以见面。如果大姐过的不顺心,家里人也能第一时间安慰。有的事情大姐自己解决不了,也有爹娘,有弟弟妹妹可以依靠。

  大姐沈春来结婚后,家里家务需要重新安排。

  在沈家,比较重的活儿,比如挑水,砍柴,是沈长柱和沈福来做。打扫院子,照应院里的菜地,喂鸡是沈福来沈禄来的活儿。

  剩下的活儿,洗碗做饭洗衣服扫地都是家里几个女性来做。

  后来沈夏来去县里挣钱,白天不在家,家里的活儿自然做的少了。不过她每个月可以给家里拿回来十斤粮票和半斤肉票。

  这十斤粮票如果换成粗粮,能换三十斤,很是不少。

  现在大姐嫁出去了,沈夏来又不在家,家里家务活儿便落在了王翠翠,沈秋来和沈冬来的身上。

  之前沈BBZL冬来在被王翠翠指派着干活时,她总能想着法子让大姐帮忙做,好偷偷懒。沈春来见她撒娇,也舍不得,就顺手帮她做了。

  现在没了大姐沈春来的帮忙,沈秋来也不吃她撒娇那套,沈冬来只能乖乖干活。

  但她干活不细致,给火里添柴,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扫地,只扫面上的,角落,桌子都不扫。就连煮粥,让她把米淘一淘再煮,结果喝粥的时候,还能喝到小石子。

  王翠翠还没来得及因为大女儿的出嫁悲伤几天,就被四闺女这干活儿态度气的够呛。

  在王翠翠看来,如果四妮和二妮似的,能靠别的法子养活自己,那她可以不爱干家务,可以干不好家务。

  就像人家城市里的人,吃饭有食堂,洗衣服也能花钱让人洗,家里有缝纫机,也不用手缝衣服,只要手里有钱,不会干家务也不打紧。

  可现在四妮只是农村人,她读书也不像二妮那么好,脑子也不像二妮那么灵,二妮都没找到个正式的工作,四妮更指望不上。

  当不了城里人,就只能当农村人,只能种地。既然这样,那就得学会干家务,自己照应自己。

  四妮如今还小,还在娘家,有爹娘,有哥哥姐姐们,她能偷懒,那等她结婚呢,衣服不会洗,饭不会做,日子要怎么过。

  是有愿意干家务的男人,可整个大队能有几个,四妮也不是什么天仙似的人物,人家一个勤快的男人,会真的愿意娶一个懒的要命的老婆。

  于是王翠翠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导沈冬来上。每天盯着她干活,教她衣服怎么洗能干净,还省肥皂。做饭的时候火该怎么烧,菜该怎么切,往锅里放时是怎么一个顺序。缝衣服的时候怎么走针不仅能缝得牢固,还好看。

  嫁女儿产生的悲伤,倒是很快被她抛之脑后了。

  作者有话说:

  朋友们,编辑通知文名得改,不能用奸臣,可我一时半会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名字,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第26章

  现在早已经入冬,淑文姐怀孕也快七个月了。

  她的肚子很大,四肢也有些肿,不过淑文姐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胎动之后,更能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存在,淑文姐更是常常激动的落下泪来。

  孕期落泪对身体不好,沈夏来只能再三的劝慰她。

  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月娥婶子的精神也越来越疲惫。她毕竟年纪大了,白天要上班,每天晚上淑文姐抽筋,上厕所,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她操心,精力有些跟不上。

  之前沈夏来刚来市里,刚接这个工作的时候,淑文姐说过沈夏来每天从大队里里来回太远太辛苦,她建议沈夏来住在她家里。

  那时候沈夏来刚来这里,虽然沈家一家人对她来说也是陌生人,但那是有记忆的陌生人,是陌生的家人,沈夏来是真心实意把他们当家人的。

  而淑BBZL文姐,沈夏来对她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她的生活习惯,加上淑文姐还是个孕妇,沈夏来并不觉得自己能照顾好一个孕妇,所以拒绝了。

  现在,沈夏来工作也小四个月了,她和淑文姐也熟悉了起来,对淑文姐对月娥婶子也越来越了解,知道她们都是很热心很善良的人。

  而且随着淑文姐怀孕时间增加,沈夏来在白天,月娥婶子去上班的时候,也需要她来照顾照顾淑文姐。沈夏来也和月娥婶子,和木材厂其他的婶子们学到了一些照顾孕妇的经验。

  加上现在冬天,前两天还下了一场雪,路不好走,月娥婶子又提出了让沈夏来住在县里,让她晚上照顾一下淑文姐,她会再给沈夏来六块钱。

  现在淑文姐一个月给沈夏来十块钱,再加六块,就是十六了。

  对于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沈夏来并没有轻易答应,而是花钱去了一趟医院,询问了医生该怎么正确的科学的照顾一个怀孕七个多月的孕妇。尤其这一位孕妇还身体不是很好,怀相也一直不算好。

  怀孕七个月,随着孩子长大和羊水增加,孕妇身体出现了妊娠纹。有的孕妇还可能会早产,为了孩子可以顺利生产,孕妇要多多运动,可以走走路,散散步。

  沈夏来打算每天定好时间扶着淑文姐多走一走。

  在饮食上是应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可现在是大冬天,想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还挺不容易的,这就得月娥婶子想办法了。

  医生还交给沈夏来一些按摩的手法,这样如果淑文姐腿抽筋了,她能给她把筋按开。

  做足了照顾孕妇的心理准备,沈夏来才在淑文姐家里住了下来。

  晚上淑文姐腿抽筋,或者想上厕所,沈夏来就醒来照顾她,照顾完自己继续睡。

  一个晚上淑文姐要醒好几次,沈夏来自然也跟着醒好几次,自然睡得不如在家好。

  不过月娥婶子多给沈夏来钱,而且照顾的是淑文姐,沈夏来也挺情愿的。

  把这当成一份工作,其实也还好,包吃包住,还单休,现在淑文姐丈夫姚为民每周六晚上都会回来,周末晚上再回市里。他回来后沈夏来自然可以休息。

  虽然沈夏来现在这个工作从朝十晚四点五,来回通勤四个多小时,变成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上班,周末单休,但她精力上也还可以适应。

  而且现在沈夏来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最重要的是,陆江南每周会来一趟县里,他会自己给自己放一天假。

  淑文姐丈夫每周六晚上回来,沈夏来可以在每周六回家一趟,周末晚上再来县里。

  陆江南很好心的把他的休息日改在了周六,这样在他晚上回大队的时候,也能继续捎带沈夏来一程。沈夏来只需要在周末下午走到县里。

  沈夏来现在对走路已经习惯了,但冬天走路,不仅累还冻,主要是冻,所以能少走一些对她也是件BBZL好事。

  很快,又是一个周六,沈夏来收拾着包,该回家了。

  现在已经到了腊月,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淑文姐发的粮票肉票得拿回家,让爹娘换成粮食。

  月娥婶子还给了沈夏来一包桃酥,沈夏来没舍得吃,也是想着拿回家,让家里人尝尝。

  把油纸包着的桃酥放包里,沈夏来又起身,给李淑文冲了一杯麦乳精,说:“淑文姐,你等会儿记得把麦乳精喝了。现在是五点,月娥婶子六点多会给你送回饭来,还有痰盂,也在床下放着。”

  李淑文笑着说:“行了,你别操心我了,我只是怀孕又不是不能自理。那个后生在外面等着你了吧,夏来你赶快去吧,别让人家等太久。现在天黑得早,路也不好走,你们能早点回去就早点回去。”

  之前淑文姐和月娥婶子知道有陆江南这么一个人,还打趣过沈夏来,他们还以为这是沈夏来的对象呢。

  沈夏来和她们解释,陆江南只是大队里的知青,他们顺路,陆江南正好能捎带她。

  月娥婶子听了之后还很失望,还劝沈夏来,她年纪也不小了,能处对象了,遇到好的小伙子千万要抓紧。

  沈夏来有些哭笑不得,但月娥婶子很喜欢陆江南,觉得他长得精神,和沈夏来很般配。

  和淑文姐告了别,出了木材厂宿舍,沈夏来就看到了推着自行车等着的陆江南。

  陆江南个子高,但并不壮。他穿着一身棉大衣也不显得臃肿,看见沈夏来,朝着沈夏来挥挥手。

  沈夏来几步走过去,双手合十非常感谢的说:“又一次辛苦你了,多谢多谢。”

  “举手之劳,不用谢。”

上一篇:醉欢眠

下一篇:七零之辣妈当家